兔巴氏、波氏(俗稱鼻炎)的癥狀解剖及防治
本帖隱藏的內容
巴氏桿菌病(俗稱鼻炎)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疾病,即便是健康家兔的體表、上呼吸道黏膜及扁桃體內都有可能攜帶此病菌。此病的傳播雖無非常明顯的季節性,階段性,但是,通常都是在氣候冷熱交替,氣候突然變的春秋以及悶熱潮濕的雨季最為高發蔓延。許多兔場也因為環境或經濟條件限制,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能夠真正的循環起來,氣候驟變,早晚溫差比較大,管理不到位及衛生狀況惡劣等等原因都可能誘發此病。此病是引起二月齡~六月齡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是健康兔亦可帶菌,傳染途徑一般是通過病兔的分泌物、糞便、打噴嚏時噴出的鼻液等帶病原菌,再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粘膜的傷口等傳染給健康兔。 此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癥狀也有明顯可辯與隱性難分之別,一般由幾小時至數天不等,這個主要取決於兔自身的抵抗力、細菌本身的毒力大小和感染數量的多少以及入侵部位等決定。體表病症:臨產母兔或者產後母兔容易突然拉稀死亡,有的幼兔肚脹、廢食、呼吸急促沉重然後引起死亡,解剖後可見死亡的兔子幾乎大部分都是肺部明顯充血、淤血同時伴有水腫。胃黏膜表面有明顯的多處大小不一,不規則的潰瘍斑點。急性型:患兔突然倒地死亡,癥狀不明顯。但是大多數患兔表症為精神萎靡不振、基本廢食、呼吸困難並偶伴有胡嚕聲、體溫升高到41℃以上、鼻腔流出漿液膿性性分泌物、有時候會出現拉稀、顫抖和痙攣等癥狀,患病過程一般為3~5小時及12~24小時左右既死亡。亞急性型:患兔呼吸沉重困難,經常時不時的打噴嚏、鼻腔中流出粘液性、膿性白色鼻涕、就近肺區可聽到羅音呼吸、一般伴有眼結膜炎,然後死亡。慢性型:病兔上呼吸道粘膜出現卡他性炎症,鼻腔流出粘液性、漿液性、膿性白色分泌物,經常打噴嚏咳嗽,並且經常用前雙爪去撫擦鼻部,撫擦過程中,把病菌帶至並傳染到耳、眼及抓傷的皮膚處患處,隨即使兔引起眼結膜、角膜發炎、中耳炎、傷口發炎化膿等等。部分到中後期,所謂中後期,就是在頻繁打噴嚏的同時,已經已經拌有流白色膿性鼻涕,這個時候已經 兔波氏桿菌病又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病」,其癥狀與巴氏桿菌病極其相似,許多時候不容易分辨。是由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以慢性鼻炎、支氣管炎及咽炎為特徵的呼吸道疾病。 兔波氏桿菌病主要在春、秋兩季最為常見,傳播速度快。不同年齡段的兔均易感染此病。一般主要是通過接觸病兔、打噴嚏時噴出的飛沫、污濁不潔的空氣及經呼吸道屬高度感染的疾病。在飼養管理不善、兔舍小環境潮濕、營養跟不上、氣候突然改變、氨氣聚集刺激等都可以誘發此病的爆發和流行。病兔和帶菌兔是其主要傳染病源,當病兔從鼻腔分泌物和呼出的氣體中平可排出病原菌。而鼻炎型一般呈地方性流行,特別是哺乳母兔對仔兔的傳染危害最大,一旦仔兔感染,存活率極低。此並的特點為仔兔、幼兔大多是急性型,而成年兔則又多為慢性型,正好兩個極端。這兩種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癥狀,那就是傳染性鼻炎、化膿性肺炎,有呼吸道癥狀及敗血症癥狀。而 巴氏桿菌病更容易誘發中耳炎、結膜炎、生殖器官(子宮和睾丸感染)感染等等。波氏桿菌病解剖可見肺臟、肝臟有明顯不規則的小膿腫點,及體表癥狀鼻炎等等。 解剖癥狀:解剖後可見支氣管部位充血,伴有黏液膿性分泌物。肺上有許多粟粒大小不規則的小膿皰,切開膿皰後流出乳白色似奶油一樣的膿。有的病兔胸腔內有許多黃色稀薄的膿性積液,胸膜及心包均呈纖維素性化膿性炎症。心肌上有廣泛灰白色壞死灶點。有的病兔肝臟上有大量豌豆大小的小膿皰。偶爾還有腹腔充滿膿液,呈瀰漫性化膿性腹膜炎。肝表面覆有灰白色膿液,仔細看可見肝臟邊緣處有大小不規則的灰白色壞死病灶等。 預防:嚴格定期帶兔消毒,對兔及所有物品,包括兔子和空間進行徹底均勻的噴霧消毒。帶兔消毒可有效殺滅兔舍空氣中懸浮的各種細菌病毒及有害微生物,減少有害氣體產生和聚集,凈化兔小環境的空氣。消毒方法:春、夏季一般3天徹底消毒一次,冬秋季一星期消毒至少1次。在夏天氣候高溫潮濕季節,帶兔消毒不僅僅可以殺滅許多病菌和有害微生物,還可有效降低兔舍溫度3 ~4度,可有效減輕熱應激帶來的一系列病菌、毒爆發。定期按時免疫,只能提前,不可超期進行疫苗預防,同時,每月定時在兔飲水中添加「兔呼清」做整群預防和治療。發現癥狀明顯或疑似病兔,應立刻隔離治療,同時,病兔籠位周圍的兔應注意觀察,並立刻徹底消毒,或直接在水中添加「兔呼清」。嚴重的後期病兔,如已經歪頭、站立不穩等,直接淘汰,對於那些精神正常,打噴嚏噴出白色膿液的中期病兔,可用「鼻炎一針」按兔每公斤體重肌肉注射0.5毫升,第七天時再注射一次既可。同時,在水中添加「兔呼清」配合治療和阻止傳染蔓延。平時,應每月一到二次在水中添加「兔呼清」預防,效果更佳
推薦閱讀:
※你有這些癥狀嗎?白帶增多可能是輸卵管堵塞,早看早知道!
※頸椎病的發病原因癥狀診斷治療
※什麼是石女?石女有什麼癥狀嗎?
※【專題】兒童手足口病初期癥狀有哪些?
※哪些人易患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有哪些癥狀?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