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傷害孩子心理的牢騷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避免以下6種最常見的牢騷:

一、否定寶寶人格

「煩!」 媽媽正在做家務或手上有活的時候,寶寶還是纏著不放的時候,媽媽就會不耐煩地說:「煩死了,自己去玩。」媽媽可能沒在意,可寶寶卻「哇」地一聲就哭出來了。

  「笨!」 「你怎麼這麼笨,連這也不會。」媽媽往往以大孩子的標準來衡量寶寶的行為,自己覺得很簡單的東西寶寶應該也要會,否則就「笨」。

  「沒用!」 媽媽帶著寶寶到親戚或鄰居家玩,寶寶不願叫「阿姨」,媽媽就會責怪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用,叫一聲阿姨都不會。」也有的媽媽會笑著對別人說:「你看,我的孩子真是沒用,不會叫人。」雖然是對別人說的,可是寶寶都聽在心裡。

  Tips--如果寶寶有能力而沒有做好,媽媽也須耐心指導,而不是責罵。

二、影響小孩對媽媽的信賴

 「我才不要你!」 有時媽媽故意要寶寶手上的東西,可寶寶不願意給,過一會兒寶寶要媽媽抱,媽媽就會故作生氣樣說:「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經常這樣,寶寶會很傷心的。

  「把你送給別人!」 「再不好好吃飯,媽媽就不要你了,把你送給別人做兒子。」這類話會讓寶寶懷疑媽媽為什麼不愛我。

  「不用再回來了!」 寶寶被媽媽罵了幾句,一氣之下跑出家門,媽媽追到家門口,生氣地對著寶寶喊:「你給我回來,不回來是吧,那以後都不要回來了。」這類話聽多了,寶寶心理會產生陰影,以後可能真的要離家出走。

  Tips--寶寶有時候是需要小小的懲罰糾正不良習慣或錯誤,但媽媽的懲罰不能讓寶寶對自己的愛產生懷疑,只要讓寶寶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對的就可以了。

三、嚇唬寶寶,導致他不安

「叫醫生來打針」 「寶寶再不聽話就叫醫生來打針。」「快躲到媽媽這裡來,醫生打針來了。」無論是責怪寶寶還是和寶寶玩,媽媽讓寶寶聽話的厲害辦法就是醫生打針,因為所有的寶寶都怕打針時的疼痛。媽媽經常用這種方法教育寶寶,反而使他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

  「告訴老師」 寶寶對老師很敬重,更不敢像對媽媽一樣對老師撒嬌。媽媽喜歡利用寶寶這一害怕心理對寶寶施壓,出口就是:「不好好看書,明天告訴你老師去,看他(她)到時候怎樣懲罰你。」

  「叫警察叔叔來把你帶走」 警察叔叔抓壞人,這是媽媽從小教給寶寶的概念。寶寶怕警察叔叔帶走也就是怕自己是個壞孩子。孩子一做錯事就說「叫警察叔叔把你帶走」,孩子會懷疑自己是個壞孩子,在別人面前不敢抬頭。

  Tips--寶寶做錯事情,媽媽應及時幫他糾正,並稱讚他是個好孩子。

  四、不顧小孩的能力,做無過分的要求

 「快一點!」 「動作快一點,媽媽還要上班呢。」其實寶寶動作慢不是它的錯,它不知道為什麼要快,也不知道怎樣快,最關鍵的是平時媽媽的教導,怎樣讓寶寶有一個時間觀念。

  「再做好一點!」 在寶寶眼裡,他的作品可能已經做得最完美,可是在媽媽眼裡,還是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寶寶做什麼事情都希望再做好一點,而沒有顧及寶寶的心情。

  「連這個也不會!」 寶寶不是天才,不是一生下來什麼都會,成人會的東西寶寶不一定要會。不要媽媽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寶寶不會就說:「這麼大了,連這個都不會。」說多了,寶寶會的事情它也不敢做了。

  Tips--媽媽用時間去了解寶寶的能力,讓寶寶做之前,把事情與寶寶的能力進行對照,如果寶寶能做而不做,媽媽應進行勸導;如果超出寶寶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勉強,小心適得其反。

 五、與兄弟姐妹、同齡朋友進行比較

「某某都會,你怎麼就不會!」 寶寶是媽媽的希望,也是媽媽的榮耀。媽媽總希望自己的寶寶比別人孩子強,所以遇到寶寶比別人差,經常對寶寶出氣,「你和別人一樣大,為什麼別人會,你怎麼就不會,好好跟別人學學,不要老想著玩。」

  Tips--掌握孩子的個性與特點,並非別人會的東西,寶寶就一定要會,根據寶寶的特別培養它的能力。

  六、不顧寶寶需求下命令

「不準!」 「不準吃飯時說話。」「不準抱著玩具睡覺」…

  …太多的「不準」容易限制寶寶個性的發展。也許同樣的問題換個方式解決,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馬上停止!」 「哭,還哭,馬上給我停止。」「叫你不要玩電腦,還要玩,馬上停止,睡覺去。」媽媽煩了後,就希望寶寶立即能夠達到自己的意願,這時往往出言比較凶,有的媽媽甚至拚命用手拉開寶寶的手,導致寶寶認為媽媽是野蠻的。

  Tips--媽媽須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良好的心態對待寶寶;轉移寶寶的視線或愛好;給寶寶一個調整時間。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待生死?
「屬於你的無論你怎麼任性都不會離開你,不屬於你的怎麼強求都不會得到」,這句是真理嗎?該如何論證或理解?
極度膽小怎麼辦?
你有過「疑病」心理嗎?又是怎樣克服的?
精分+玻璃心+被害妄想症=媽媽

TAG:孩子 | 心理 | 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