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說明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常常成為孩子一生的行動指南和迷途燈塔。那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呢?不是優秀學習成績,不是豐富的物質條件,健全的家庭教育,核心應該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 如果說,有很多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教育,相信他們都會感覺很委屈。但事實上,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健全的、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譬如,面對孩子對家事或者父母的關心,張口就是:「這些不用你管,你只要學習好就行了!」,這是學習至上型的;整天忙於奔波應酬的父母周末見到孩子:「我辛辛苦苦掙錢還不是為了你,你在學校要好好聽老師的話!錢夠花嗎?」這是物質至上型的;忙碌了一天的父母晚上回到家,開口就問孩子:「吃飯了嗎?作業做完了嗎?趕快去睡覺!」這是簡單指令型的。凡此種種,都不是一種健全的教育,必將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產生影響,甚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成為「畸形人」。實際上,相比於學習成績、生活條件,心理撫養、人性教育更加重要,教育的核心應該是培養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物質條件代替不了父母的愛,家長重視物質撫養更要重視心理撫養。很多現代人,忙於生意場上的交際應酬,犧牲了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要知道,給孩子掙錢的時間不如用來自己陪伴孩子;給孩子存錢的努力不如教給孩子做人做事的方法;找奶媽帶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帶孩子。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情感與教育息息相關。相比來說,在父母膝下自由嬉戲,比寬敞的房屋和豪華的汽車更容易讓孩子形成陽光與健康的心理。 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由於孩子的弱小,需要引導,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長的認識誤區,他們認為自己有權替孩子作決定,有權決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將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頭上,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孩子心中,這一切,都打著愛的旗號進行。可是,試想,一個從未體驗過被尊重的感覺的孩子怎麼會自尊而自製?又怎麼會尊重別人的權利和生命?一個從小被壓抑自己的想法、沒有感受真正快樂的人怎麼會有健康陽光的心態?孩子雖然弱小,他們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溝通。父母必須學會傾聽,傾聽孩子的心聲。要學會尊重,一切跟孩子有關的事情,都要跟孩子商量,根據孩子的成熟程度適當的聽取孩子的意見。 要重視對孩子的挫折教育。近幾年有很多這樣的新聞:很優秀的孩子,到大學後或者出國後,自殺了。為什麼?因為他發現在新環境里他不是最優秀的了,他受不了。這是典型的教育失敗。家長們必須明白,總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可能會受到委屈、受到冤枉、受到打擊、挫折,幾乎沒有一個孩子可以完全倖免。因此,我們要早早地給他們打「預防針」,對他們進行抗挫折的訓練和教育。現在有一種說法,叫培養「彈性的兒童」,什麼叫彈性?就是心理健康,像彈簧一樣,受到壓力給壓下去,過一會他自己回來了,有一種自我調節、自我修復的能力。這也是一種健康的人格體現。只能聽表揚的話,不能聽批評的話,要不得。這樣的孩子,將來要吃大虧的。有了挫折意識的孩子,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當。 (來源:2010年9月20日濟南日報,作者:宋曉暉)
推薦閱讀:

有趣的九型人格
迴避性人格障礙
學佛人也會有人格面具與陰影嗎?學佛人能認識到自己的人格面具與陰影嗎?兩者和世間八風八法有關係嗎?
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8個關鍵!父母必讀!
第75節:孫雲曉: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16)

TAG:健康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