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先倒牛奶還是先倒紅茶?
奶茶
幾乎已經成為一種難以為戒的習慣了。我的一天,通常,都以一杯奶茶,作為每日的開啟。因此,如何沖泡出好喝的奶茶,也成為我格外專註控究的課題。
奶茶里的「茶」
一般而言,味道濃郁強勁的茶葉,比較適合用來沖泡奶茶。單品產地茶里,比方印度的阿薩姆、錫蘭的烏巴、中國的祁紅或正山小種、非洲的肯亞;混合茶方面,比方英國的早餐茶、伯爵茶,都是經典的奶茶良伴。
形態細碎的BOP或CTC級的茶葉,也比葉片大而完整的茶葉,要更能夠衝出濃醇飽滿的滋味。
很多時候,即使一些質性偏向清芬的茶葉,只要茶型夠細碎,往往也宜於制奶茶之用。比方別名「紅玉」的台茶18號紅茶,條索型大葉片者純飲甘雅不澀,但若為BOP等級則風味強勁,能與牛奶相得益彰。
另外,謹記把茶沖得濃一點,將茶葉量提高到至少兩倍以上,或把水量減少一半,再依基本沖茶步驟沖茶即可。
牛奶
當然一定要用新鮮牛奶,喝奶茶多年後,我已經無法忍受任何人工保久奶精或奶球。
越是濃度高、乳脂肪含量高、品質優良的牛奶,越能衝出好喝的奶茶。在台灣,或者因為天氣不夠冷,因而牛奶的品質似乎相對也較難與溫帶地區匹敵,這是令人稍微遺憾之處。然而只要多比較多嘗試多選擇後,還是能從市場牛奶中選出較合心意合口味的品牌來。
至於牛奶的用量,則可視個人喜好與牛奶的濃度來調整。我的習慣比例是茶與牛奶約在1:1或2:1之間。
牛奶溫度方面,根據觀察,英國人多半使用冷的牛奶,歐陸則傾向稍微溫熱。我自己比較喜歡溫的牛奶,覺得奶香比較足。沖泡前以微波或隔水方式加熱至觸摸覺得略溫熱程度即可。
先倒牛奶還是先倒紅茶?
自古以來有一個爭論不休的經典奶茶話題──到底是先倒牛奶好,還是先倒紅茶比較對?
這兩派還存在著極有趣的稱呼:贊成先加牛奶者,稱為MIF(milk in first),贊成先倒紅茶稱為MIA(milk in after),各有各自的理論立場與觀點,壁壘分明誰也不讓誰,非常有意思。
我自己呢,經過多年嘗試體驗,漸漸傾向MIF,且是先放糖,再倒溫牛奶,最後才沖入滾熱的紅茶。覺得這樣的步驟下,不僅能保持紅茶的溫度,更激發出濃釅茶香與奶香,連紅茶的澀味似乎在牛奶的溫和包裹下也變得柔和。
後來,更在分子廚藝學界代表人物Herve This教授的著作《鍋里的秘密》中找著了擁有充足科學理論為根基的解答。根據Herve This教授的研究,奶茶之所以美味是因牛奶中含有可抵銷茶的苦澀味的蛋白質;因此,若將牛奶加入滾燙的熱茶里,蛋白質會因過熱而變性失效;反之,將熱茶注入牛奶中,二者混合過程中、牛奶受熱溫度較低,蛋白質仍能有效作用,自然比較好喝。
難怪,我多年來始終忠貞不二歸屬MIF一門,果然其來有自!
奶泡奶茶
近一年來,由於得了一隻電動打奶泡器,只要將尖端伸入牛奶或其它需要攪拌的飲品里,輕輕撥動按鈕,便能以超高轉速將牛奶打成綿密漂亮的奶泡。令我於傳統奶茶之外,又瘋狂迷戀上加了奶泡的奶茶。
以奶泡取代一般的溫熱牛奶後,因為奶泡中飽含了滿滿的空氣,原本牛奶既有的厚重感消失了,整個味道瞬間輕盈透亮起來。於是,牛奶的芳香與細膩,反而更加清楚鮮明。
而也由於奶泡在口感和質地上的清亮清爽,故較之尋常奶茶來,茶葉選擇也隨之更為寬廣:阿薩姆、錫蘭烏巴、大吉嶺秋摘、伯爵、英國早餐茶。。。除此之外,連原本因屬性清淡而比較不適合做成奶茶的茶類,如大吉嶺春摘夏摘、尼爾吉里、努瓦拉埃利來、花果紅茶等,因著奶泡的一點不搶味不奪味,不僅脾性上十分和合,往往更能激蕩出清新馥郁的迷人的新滋味。
我的做法是,先以白瓷壺泡茶,然後選一隻修長一些的馬克杯,杯里倒入將近1/3高度的牛奶與一點點糖,微波爐里加熱至溫熱程度後,用電動打奶泡器直接就著杯子將牛奶一口氣打成奶泡。接下來,再從杯緣將泡好的茶以盡量不破壞奶泡完整度的輕緩動作徐徐倒入。一定要愉快觀察奶泡慢慢往上膨脹成賞心悅目飽滿好看的圓弧形。
品飲時,以口就杯,以舌尖,從杯緣透過奶泡輕輕將下頭的液體啜起。由於之前倒入茶汁的刻意小心,所以,奶泡下的牛奶與茶於是呈現一種個別分層狀態,一路喝一路接連不同口感滋味,非常過癮。
推薦閱讀:
※茶評你知道茉莉紅茶嗎?
※沏一杯紅茶 小憩在歐式後花園
※書院茶香 | 教你手把手辨別真假紅茶
※我們喝紅茶時,喝的都是什麼?
※紅茶品飲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