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醫大師的風采
首屆國醫大師的風采 | |
|
|
新聞來源:摘自健康報 | |
瀏覽次數: 1089 , 更新時間: 2009-7-1 15:29:23 | |
在中醫藥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一代又一代名醫大師,他們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推進中醫藥學術進步的重要途徑、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標誌,他們在中醫藥學的傳承、創新、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是中醫藥發展歷史的特點和規律。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湧現出了一大批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名醫大家。獲得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頒發的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的共有30名,他們是:王玉川、王綿之、方和謙、鄧鐵濤、朱良春、任繼學、蘇榮扎布(蒙醫)、李玉奇、李濟仁、李振華、李輔仁、吳咸中、何任、張琪、張燦玾、張學文、張鏡人、陸廣莘、周仲瑛、賀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農、強巴赤列(藏醫)、裘沛然、路志正、顏正華、顏德馨(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報《中醫專刊》自今日起分批展示國醫大師風采,希望讀者能從他們的成長曆程、臨證心得、治學態度中受到啟迪。 針灸泰斗 針鋒人生
提到針灸,程莘農是一座豐碑。這位針灸界惟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為我國針灸事業的發展壯大,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智慧。
祖籍安徽績溪的程莘農1921年出生於江蘇淮陰一戶書香門第之家。到11歲時遵照父親 「窮醫可以養三口」的意願開始捧讀醫書。16歲師從當地名醫溫病大師陸慕韓門下學習。抗戰爆發後,年僅20歲的程莘農掛牌行醫,師出名門又醫術尚精,求醫者開始絡繹不絕,程莘農也開始小有名氣。 1953年,程莘農參加了清江市中西醫進修班,結業後於1954年又考入江蘇省中醫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1957年程莘農奉調北京中醫學院,任針灸教研組組長,兼附屬醫院針灸科組長、副主任、主任醫師。1975年,東直門醫院併入中國中醫科學院後,他轉調中醫科學院工作,任針灸研究所經絡臨床研究室主任,針灸教學研究室主任,針灸研究所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等。 從中醫內科轉攻針灸,程莘農開始了人生新的跋涉。從醫數十年,用一枚小小銀針為數十萬患者祛病祛疾,程老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程莘農提出,針灸取穴要「以證為憑、以精為準、以適為度、以效為信」。取穴多少,應以「大、小、緩、急、奇、偶、復」為原則。持針強調「手如握虎,伏如橫弓」,運針講究指實腕虛,氣隨人意。 他不斷對自己的針灸手法進行改進和完善,自成一家的「程式三才法」簡巧利索,出神入化,以「進針快、穴位準、見效快」見長,在臨床屢創奇效。僅扎針三天就治癒了山西稷山縣一個得了奇怪搖頭症的小女孩。一位被三叉神經痛整整折磨了近20年的印度女士聽聞程莘農針灸有奇效,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求治。20天後,疼痛奇蹟般地消失,且再無複發。 神奇的針灸讓這位患者畢生難忘。兩年後這位擁有三家醫院的印度女士邀請程老和他的學生赴印度講學,傳揚中醫針灸的神奇。 程莘農先後應邀前往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十幾個國家講學和考察,並多次組織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努力向國際推廣針灸。他也因此在國際上獲得較高聲望。先後被聘為加拿大傳統針灸學院名譽教授,美國美東中醫針灸師聯合會名譽理事,前南斯拉夫針灸學會名譽主席,挪威針灸學校名譽校長等職。 全身經絡和361個穴位是程莘農心之所系,他對於針灸的理論研究也達到極高造詣。程莘農曾多次主持國家級、部級重點課題,主持完成了「針刺鎮痛和針刺麻醉」等重大科研攻關項目。1993年被國家科委聘為國家攀登計劃「經絡的研究」首席科學家,1994年當選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選任中央文史館館員。此外還任中華針灸進修學院名譽院長,中國醫學基金會常務理事,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針灸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六屆四次、五次,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程莘農一生著作等身,由他主編的《中國針灸學》、《簡明針灸學》、《針灸挂圖》等多種高等中醫院校的統編教材,對針灸學在國內外的傳承發展起到了巨大示範和推動作用。其中《中國針灸學》不僅是中國學生的教材,更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成為我國針灸學科第一本完整的對外教學用書,至今也都是國外針灸醫生的資格考試依據。 人生三味:甘草 五爪龍 金狗脊
一輩子與中醫中藥打交道,年逾九旬的鄧鐵濤選了三味中藥作為自己的人生素描:甘草、五爪龍、金狗脊。
作為中國中醫界泰斗級人物,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在人生三味之中,鄧鐵濤卻首選最平常的甘草。「甘草又名『國老』,中藥講究君臣配伍,甘草的作用就像國老調節朝廷糾紛。它有調節百葯功效。我的性格比較平和,應該和甘草差不多。」 鄧鐵濤說,甘草雖然平凡,性平,但卻可以治急證,甘草綠豆湯可以治療砒霜中毒。 幼承家學的鄧鐵濤及長又攻讀於廣州省中醫藥專門學校,學成後在香港和廣州兩地行醫。中醫常被形容為「慢郎中」,而鄧鐵濤通過重症研究,改變了大家對中醫的印象。 2003年初,SARS突襲廣州。偶然得知一學生的妻子、也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感染非典,高燒不退。鄧鐵濤老人馬上通過電話會診治療,提出停用抗生素和激素,改用中醫治療方案。三天後患者體溫下降,最後痊癒出院,肺部陰影也沒有蔓延。在這個病例中,鄧鐵濤大膽使用治瘡藥方「仙方活命飲」來防止肺纖維化,被稱作是匪夷所思的舉動。在他的指導下,廣東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取得了抗擊SARS的階段性成果。從全世界SARS的死亡率來看,廣州是最低的。 在非典疫情最為嚴重的情況下,鄧鐵濤提出了非典的致病物質與氣候有關,濕寒氣候適合這種邪氣(病毒)的生活、繁殖,因而非典大規模暴發、流行。他預計到六月天氣轉熱,非典就會消失。事實也證實了他的預測。 有醫生稱讚鄧鐵濤「心似佛而術近仙」。有關他治病的故事,流傳甚廣。 對腎絞痛,只需要一個杯子,對準病人腎區拔火罐就可止住。腸套疊嬰兒,先開中藥,後用蜂蜜糖水灌腸,再施以梅花針,就可避免開刀。 有一個中醫的母親,手術後發熱,用了很多治療方法都不能退熱,鄧鐵濤為她開了補中益氣湯,連這位中醫都不相信,黃芪、當歸、白朮都是溫熱的,如何吃得?但病人服用後高燒漸退,200元的葯解決了大問題。鄧鐵濤用的就是傳統醫學中「甘溫除大熱」的方法。 五爪龍,又名五指毛桃,性平、微溫,可益氣補虛、行氣解郁。 鄧鐵濤說,之所以用五爪龍描述自己的性格,是因為近代以來,中醫藥的命運坎坷,所以中醫要有一股「氣」才行。「我有幾次『上書』的經歷,靠的就是這股氣。」
1984年, 24小時內替高燒的徐向前元帥降溫後,鄧鐵濤趁機寫信給徐帥,請他幫助振興中醫。198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成立,這封信起到了推動作用。1990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面臨被精簡局面,鄧鐵濤等八名中醫集體致信江澤民總書記,意見被採納。2003年,老中醫再度上書胡錦濤總書記提議中醫介入非典治療,意見同樣得到重視。 金狗脊是一味理腰脊的良藥。鄧鐵濤說,做中醫必須要挺直脊樑,自強筋骨,只有如此,才能夠有中醫的發展。「如何挺直脊樑,必須不斷發展祖國醫學。」 鄧鐵濤長於重症肌無力、心血管病、消化系統疾病治療。在中醫中本來沒有重症肌無力概念,這個病西醫也沒有找到治療方法。鄧鐵濤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接觸到重症肌無力病例,從2001年開始專攻重症肌無力的最後階段,也是最危險、最致人死命的呼吸危象(呼吸麻痹)。這個階段的病死率是36%~40%,近幾年該院一共搶救了21位出現呼吸危象的重症肌無力病人,無一死亡。而鄧鐵濤運用的就是傳統中醫「脾胃益腎,臟腑相關」理論。 1949年後,鄧鐵濤曾任教於廣東省中醫進修學校、廣州中醫學院。集體帶徒是鄧老的另一個發明創造。2001年10月,廣東省中醫院舉辦了一次拜師儀式,來自各地的12位泰斗級的老中醫收20位省中醫院醫生為徒。這12位老中醫,很多在當地已經不招收弟子了,卻被鄧老感動,到南方帶徒。 仁術濟世 繼往開來
徽州,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域性醫學流派新安醫學的誕生地。2009年,在這片醫學熱土上,走出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由政府組織評選的首批30名國醫大師之一 ——我國「新安醫學」流派主要傳承人、新安醫學研究的奠基人、新安名醫「張一帖」第十四代傳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教授李濟仁。 李濟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於徽州歙縣。動亂年代,民眾深受病患之苦,遂立志以醫道濟人濟世。1943~1948年,他師從新安名醫張根桂研習中醫,並更名「濟仁」。為首批全國500名老中醫、首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指導老師、首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首批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皖南醫學院「四大名師」之一。現任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名譽副理事長、省新安醫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學會委員。 李濟仁1942~1948年師從新安名醫「張一帖」第十三代傳人張根桂,以及歙縣汪潤身。1949年在歙縣小川開業行醫,辛勤工作至今,已近60載。李濟仁臨證於新安醫學臨床治驗、張一帖治驗受益頗多,學術受《內經》、《傷寒》以及新安醫家汪機「固本培元」之說影響較著。「天下之至變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醫也」是其研醫臨證時的座右銘。繼承傳統並開拓創新,是李濟仁醫術之特色。 在醫治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繼承「張一帖」心法,妙方獨具,用藥猛、擇藥專、劑量重,常一劑奏效;對於疑難雜症,則合參新安汪機「培元派」調補氣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張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李濟仁在臨床上屢起大症重痾,療救疑難奇險的病例不勝枚舉。如對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多發性硬化等,依據《內經》「治痿獨取陽明」、「足受血而能步」和腎經充則骨不軟之理,系統提出益腎填精,健脾和胃,養血舒筋等法,率先治癒多例。李濟仁辨治雜病,重視培補腎本,主張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辨證應靈活機變,處方熔經方、時方、驗方於一爐而精心化裁。他同時還精於風濕病、腎病的治療,並創立了卓具療效的治療冠心病的「歸芎參芪麥味方」、治療風濕病的「清絡飲」、治療乳糜尿的「苦參消濁湯」等效方達葯。對於中醫臨證,李濟仁從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還提出了「選擇方藥劑型,重視作用特點」、「強調服藥時間,注重動靜宜忌」、「推崇數方並用,主張定時分服」等精闢論見。
李濟仁對於中醫藥學術、臨床以及科學研究,孜孜以求,經年不輟。由其獨著、主編《濟仁醫錄》、《痿病通論》、《大醫精要——新安醫學研究》等學術著作14部,發表論文共112篇。李濟仁在中醫理論與臨床的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碩果,如確立起中醫醫學地理學、中醫時間醫學、醫療氣象學等新的學術生長點,以及體質學說、養生學、五體痹病、五臟痿病等研究專題。 「新安醫學」是中醫學歷史上的「敦煌」。正是在李濟仁及其學生們的努力與走訪中,已塵封在歲月和歷史中的668位新安醫家、400餘部新安醫籍得以清晰起來,他們對於急、危、難、重病症的診療經驗,以及富有特色的診療規律得以闡明。 由他主持的科研項目「新安醫家治療急危難重病症經驗的研究」、「新安名醫考證研究」等多項課題獲省科學技術獎四項,高校與衛生廳科學技術獎等五項科技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高等院校的教授和主任醫師,李濟仁和夫人突破家傳囿規,同時培養指導了大批的研究生,桃李滿天下,並形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博士群體,讓中醫藥事業後繼有人。日本東洋學術出版社社長、日本《中醫臨床》雜誌總編山本勝曠先生給濟仁夫婦來函:「我們驚嘆您一家七教授,子女三博士,更驚嘆貴府在新安醫派中的重要地位與後繼有人,越發繁盛的喜人景象。」早在1965年,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患頑固性失眠1年有餘,屢服進口高效安眠藥無效。李濟仁回憶,當時嚴鳳英眼眶四周青黑凹陷,頭昏煩躁,腰膝酸軟。李濟仁分析,失眠時久,諸治不應,應當從肝論治,以滋肝陰為主,輔以安神。於是,他開出了鎮肝益腎、陰陽並調的方子。服7劑後,患者能睡4個小時。李濟仁按照時間醫學,囑咐患者在午後及晚睡前各服一次,以便藥效更好發揮。三診後,患者一切正常,從此再也不用安眠藥了。 1981年的夏季,53歲的黃某手術後高熱達41℃,致使頭痛、神志不清。醫生採用冰敷以及抗生素退熱,均無效。午夜時分,院長派人請李濟仁會診。李濟仁認為患者因暑熱交蒸,致高熱不退,開出解表祛暑、芳香化濕的方葯,如香薷飲、加減白虎湯等。服下不久,患者便退燒了。《金匱要略》的探索者
他是中醫臨床專家,對醫聖張仲景的學說有著精深的造詣,被日本學者譽為當今研究《金匱要略》的第一人。他也是中醫教育家,曾任浙江中醫學院(現浙江中醫藥大學)院長,是該校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然而,當記者見到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時,儒雅、淡定、和藹的笑容仍然掩飾不住這位年長者迅捷的思維。 如今的何任,還堅持每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定期坐診。用何老先生的話說:「只有讓更多的普通人看得起病、看得上病,才能真正實現醫者的價值,而這也是何家與醫學技術一起,幾代流傳的家風。」 1921年,何任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個中醫世家家庭,父親何公旦是當年杭州一帶的名醫。在父親的熏陶下,何任自幼便能夠熟背《湯頭歌賦》、《藥性賦》、《本草備要》等中醫入門的書籍。16歲時,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新中國醫學院,並先後跟隨徐小圃、秦伯未、章次公等當時國內有名的中醫專家臨診抄方。採訪中,何任謙稱自己跟當前業內公認的中醫人才培養方式一樣,既隨師抄過方,也在學校接受過現代化的系統教育,應該算得上是純正的中醫。 《金匱要略》是中醫四大經典書籍之一,文簡辭奧。建國初期,國內當時鮮有這方面研究的專家。於是,何任開始以《金匱要略》為研究重點,綜合曆代著名醫家的評註,走上了對該書的探索之旅。 堅實的理論基礎,豐厚的臨證經驗,讓何任逐步對中醫的各家學說和醫學典籍有了自己的見解。1958年,何任編輯的《金匱要略通俗講話》出版。該書以白話形式對《金匱要略》全文進行了全面譯釋,極大地方便了該書的初學者。接著,何任又出版了《金匱要略歸納表》,第一次以圖表的形式闡述了《金匱要略》的學術體系。20餘年前,受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託,何任主編了《金匱要略校注》一書。1991年該書出版後,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並成為現代校注《金匱要略》的最權威版本。 早在1947年,何任就在杭州創辦了中國醫學函授社,向全國招收中醫函授學員,並親自編寫教材,上課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先後擔任杭州市中醫協會主席、浙江中醫進修學校副校長、浙江中醫學院副院長、院長等職,並一直投身中醫教育一線。同時,何任還是《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的創始人,「創刊以來,我每期都會在該報上發表文章。30餘年,從不間斷。」何任說,只有有了學術辯論的平台,中醫才能夠在不斷揚棄中發展。
回顧行醫70載的歷程,小到看病救人、人才培養,大到學術爭鳴、中醫發展,無不留下何任的足跡。1984年,何任聯合李克光、丁光迪、張燦玾、歐陽琦、徐國仟、李今庸、沈炎南、凌耀星、路志正、史常永等當時全國10位著名的中醫專家,上書國務院,力陳制約中醫藥發展的制度缺陷,懇請中央建立獨立的中醫藥管理系統,即後來成立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年來,面對有人提出「取消中醫」的觀點,何任又公開發表署名文章《撫今憶昔說中醫》,主動站出來辯論,維護中醫原本應有的地位。 而今,閑暇之時,何任還喜歡書法和印章。他說,一方面,這是興趣使然,另一方面,也能在忘我的投入中,洗去身心的污垢。何任表示,再高明的醫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培養出高素質的中醫人才,才能讓中醫藥發展煥發新的活力,而人才的培養除了專業的技術,還要有職業精神的培養。此時,書法和印章也許是醫者修心養性的不錯選擇。 謙和為人 精誠為醫
方和謙,人如其名。謙和為人,精誠為醫。 首獲國醫大師稱號,85歲的方老囑咐弟子,一切從簡,低調做人、踏實做事:「老牛自知夕陽短,不待揚鞭自奮蹄。」 方和謙幼承家訓,13歲隨父親——京城十大名醫之一方伯屏學醫,19歲考取中醫師資格懸壺京城。他勤於治學,融會貫通諸家而精於仲景之學,探索《傷寒論》之精髓頗多心得,對古方學以致用並有所創新。他善用「和法」,提出「和為扶正、解為散邪」的精闢見解,其獨創的「和肝湯」是治療肝鬱脾虛,氣血失調證的代表方劑,另一代表方劑 「滋補湯」陰陽氣血雙補,則是補益各臟腑虛損的代表。 從美國到新加坡,從香港到海南,不少患者打著「飛的」不遠萬里來找方老看病。姜先生在美國工作,因持續腹瀉、腹痛、便血被診斷為「克隆氏病」。該病多見於北美及歐洲部分國家,癌變幾率也較大。在多方求治3年多仍無效後,患者慕名找到方老。方和謙確診其為泄瀉,採用參芩白朮散組方補氣培中,很快收效。姜先生堅持服藥兩年後痊癒。美國醫生見到康復後的姜先生很是驚奇,追問服用何葯。姜先生回答說,我也叫不上名字,只能告訴你是我們中國的名醫方和謙大夫用中藥給我治好的。 一位患賁門失弛緩症的年輕人三年多飽受病痛折磨,吞咽困難,嚴重時無法正常進食,只能到醫院打點滴。在方老治療下,患者一周後可以正常喝水、一個月後能夠吃飯。 方和謙對患者不論職位高低、貧富親疏一視同仁。他現已85歲高齡,每周仍出3個半天門診,每次看30來個病人。每次號脈,方老都是雙手恭請患者伸手。他常常叮囑患者:「如果吃我的葯好,下次掛普通門診,照方抓藥就行,不用再掛我的號了。」為減輕病人負擔,方和謙主動將特需門診200元挂號費降至100元。 大醫方和謙,處方卻多「小」。一張方子通常不超過15味葯,很少用犀、羚、麝等貴重葯,20服藥也常不到200元,葯少力專,力求簡、便、廉解決問題。一個5個月大嬰兒,連續20多天腹瀉不止,方和謙只用一味葯:炒谷芽,一連五服,藥費不足一元,囑其母喝葯時也給小孩喂一勺。很快小兒腹瀉止住,而母親的乳汁從淡黃變成了乳白色。
方和謙愛做飯,他說,葯食同源,開方如同做飯,口味要好,病人才願意喝。方和謙的方子藥味平淡卻有奇效。病人稱讚說:「方老的葯藥味少,味道不難喝,還解決問題。」 方老受《千金方·大醫精誠論》啟發,把「待人接物須德取延和,義本泰康,執行醫事要膽大心細,智圓行方」作為治學格言。他總結自己成功的要素為:熟讀經典,注重臨床。他多次發自肺腑地告誡弟子:醫生的工作維繫患者的生命,一定要實事求是,決不能強不知為已知。 從1991年起,方和謙成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的導師,先後培養了11名徒弟。20世紀80年代初,方和謙用早晨700~800的時間,歷時約一年,給中醫科各級醫師系統講解《傷寒論》。第一批帶徒,沒有固定教室,方和謙就在家中為弟子講學。方老今年又主動請纓,給學生們再一次全文系統講解《傷寒論》。方和謙說,中醫經典著作百學不厭,每次學習都有新的啟迪和收穫。 1968年方老擔任北京朝陽醫院中醫科主任,為提高科室業務水平培養人才。他多次向中醫局及院領導呼籲申請建立中醫病房,1986年中醫科率先在首都醫科大學綜合醫院建立了中醫病房。在他領導下,中醫科年門診量居全院首位,專業特色突出,科研成績顯著,人才梯隊合理,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首批綜合醫院示範中醫科。 篳路藍縷 首創中醫方劑學
2008年12 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王綿之85歲壽辰發來的賀信中說:「您將中醫藥應用於載人航天,為我國神舟六號、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航天員醫監醫保作出了重要貢獻,為中國傳統醫學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此前,國家航天中心也曾特别致信北京中醫藥大學,「特別感謝王綿之教授為神六任務作出的突出貢獻。」在航天員巡遊太空期間,他們服用了由王綿之組方的中藥「太空養心丸」。經國家航天中心監測,神舟六號航天員「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變化情況與俄羅斯、歐洲航天員存在明顯差異……沒有明顯地受到重力變化的影響」。 王綿之,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從醫數十載,蜚聲海內外。近年來,他應邀參加了航天員保健工作,根據航天員的生理特點及航天對人體的影響、損傷,運用中醫藥予以飛行前、飛行中和返回後的保健。為中醫藥事業在中國乃至世界醫學史、航天醫學史上增光添彩。 事後有記者就此事採訪王綿之。見面後,王綿之的第一句話是:「感謝信里有一句話不夠準確,用中藥可以增強航天員的體質,但是說增強了心肺儲備就不夠準確了。」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雖從醫數十載,未有絲毫減退。 王綿之1923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市中醫世家,為第十九代傳人,承繼家學,懸壺鄉里,慨然有濟世之志。弱冠之年,即取得國民政府頒發的「中醫師合格證書」。新中國成立後,以優異成績考入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後留校籌建方劑教研組,創編、審定多部中醫教材,繼而奉調至北京中醫學院,成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第一批教師。從此,以全副精力投身於弘揚中醫藥學事業中。
作為中醫方劑學科的創始人,王綿之制定教學大綱,制訂現代中醫院校第一部方劑學教材,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方劑學分卷》等專著,均成權威範例,對於中醫方劑學科的構建和發展居功至偉。延及今日,該學科人才輩出,碩果累累,成為現代中醫藥學科體系的重要支柱。 王綿之精通醫理,廣采百家之長,融會貫通,尤其以內、難二經及仲景學說為本,於各家學說,不拘一格,擇其善者從之,故在治療疑難病症時,靈活圓通,鮮有不效者。王綿之注重四診,提出中醫的四診是一個整體,運用中必須「四診合參」,根據每一個病、人的具體不同,在運用中每有側重,尤其是望、切二診,更是運用自如,透過各種現象,發現「病之所在」為正確有效的治療提供指導。他還精於醫理、洞悉藥性遣葯組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見微知著,寓防於治方面,王綿之也頗有建樹。他以臟腑學說為依據,結合病人體質情況,進行前瞻性積極治療,充分發揮中藥優勢,有效地制止了一些病症可能存在的發展趨向。 王綿之遣方用藥崇尚「王道」,講究「寓防於治」、「葯與人合」、「祛邪不傷正」,對時疫熱病、內婦兒科及老年病的診治均有較高造詣,屢起沉痾,活人無數,並多次應邀訪問日本、泰國、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其高尚的醫德、高超的醫術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1976年一位患者顱內高壓,開顱後發現腫瘤在腦幹上,不能動手術,經過王老治療一年後,效果很好。多年以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王老又遇到了這位患者,他的病情一直很穩定,情況良好。 一位王老至今還在治療的患有腎衰的旅美華人,十多年前就被美國醫生宣判必須換腎。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患者輾轉找到王綿之。每天吃著王老的方子,直到現在還沒有換腎。 王綿之說,自己最大的樂趣是最難治的病治好了,垂死的病人活過來了! 王綿之教授執教,嚴明而有方。課徒授業,一絲不苟,緊要處直至當頭棒喝,每令學生通身汗下,發奮勤修。他集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一整套中醫方劑教學法,在各級各類教學活動中被奉為典範。大批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在他教誨栽培下成長為醫藥行業優秀人才,桃李遍及海內外。1978年,他成為全國首批中醫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中醫院校首家博士點博導。 開拓中醫急症醫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終身教授任繼學時常說,自己「讀書不敢有懈怠之暇,臨證不敢有粗心之診。非欲成為名醫,只求無愧於患者,無愧於自心而已」。 任繼學生於1926年,15歲時因家境貧寒而從師於當地名醫宋景峰老先生,從此苦讀經學和中醫經典古籍,兩年後隨師侍診,親見恩師巧妙運用中醫藥診療技術救治大病、難證、痼疾,對其影響甚大,立志承襲恩師衣缽,發揚光大。任繼學現為長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是中醫急症醫學的開拓者之一。
由於慕名而來的患者太多,每次都有許多外地患者掛不上號,為了能讓患者及時趕回家,任老規定,憑車票他都當天給予診治。任老治病的一個特點是突出中醫簡、便、效、廉的優勢。一位患者患帶狀皰疹,屢治不愈,花了5000多元錢,左側胸脅、上臂前臂外側紅腫疼痛難忍,靜點、口服許多抗生素、鎮痛葯無效。任老讓她用馬蓮草熏洗外敷,1周後疼痛、並發的感染癥狀明顯減輕,3周後痊癒,只花了挂號錢。任老常說:「多數病人不富裕,應盡量用有效便宜的藥物。」 在吉林省北葯基地建設、吉林省防治非典等重大工作中,均有任老不辭辛勞的身影。他曾親自帶領科室骨幹先後6次奔赴長白山區採藥,年年訪問葯農。長白山區層巒疊嶂,時有野獸出沒,他們克服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研製出返魂草系列中藥,僅此一項就為吉林省中藥企業創造產值5.6億元。 2003年非典肆虐,任繼學親臨一線制訂診療方案,他開的藥方將多名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其中一名病人,肺部90%炎性改變,5次會診均被宣判為「死刑」,家屬都絕望了。任老會診後開了湯藥,並從家裡無償拿來珍藏多年的梅花點舌丹、六神丸,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服任老的方葯。4天後,胸片顯示炎性改變70%消失,許多醫生認為這簡直是奇蹟。正是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非典期間不顧78歲高齡,整理出近10萬字資料,供同行參考,親自承擔吉林省中醫藥防治SARS首席專家,24小時應診,並親自去定點醫院會診,同時率先在國內製定出地方性防治方案——《吉林省中醫藥防治非典型肺炎方案》,組織弟子編輯《中國瘟疫大全》,他配製的院內製劑「扶正除疫湯」,3萬餘人服用,無1例患病。 任老事業心、責任感、奉獻精神極強,對中醫事業嘔心瀝血。年逾8旬的他仍每日手不釋卷,精心鑽研,每年均有新的學術創見發表。現仍帶兩名博士,指導吉林省教育廳主講教授及省科技廳傑出青年人才等。為培養中醫藥人才,任老5次承擔全國名老中醫高級講習班主講,每年至少3次為全校師生進行專題學術講座,熱心指導中青年醫生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由其指導的學生很多現已成為中醫藥學術骨幹,其中有11名成為博士生導師。任老淡泊名利,多次將科研獲獎項目讓給中青年人,自己則屈位於顧問。 為了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他剛正不阿,敢於直言上諫,多次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奔走疾呼,3次為著名老中醫上書,任老都是主要組織者之一,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 妙手仁心 擅治脾胃
中醫脾胃病大家徐景藩醫術精道,更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糊劑卧位服藥法」便是最為精彩的例證之一。 食管位於咽與胃之間,質柔而薄,古稱「胃之系」。諸凡氣鬱、痰滯、里熱、血瘀等病理因素累及食管,通降失常,可致炎症、潰瘍,甚則轉成頑症,津液虧乏,乾澀阻塞。但讓藥物能夠留在食管病灶並非易事。無論湯劑多次服用,還是散劑噙化,抑或代茶頻飲,都是為了增加藥物與食管病灶的接觸機會。 為了讓藥物更好地直接作用於病灶,徐景藩首創「糊劑卧位服藥法」。把原來的湯藥製成糊狀的中藥,病家服用後,糊狀的中藥就能附著在食管上了。這一妙法被同行廣為採納應用。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江蘇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徐景藩1928年1月出生,幼承家學,師從名醫,精研典籍,盡得吳門、孟河醫學真傳,以「良醫濟世」為己任,獻身杏林60餘春秋。1946年即懸壺鄉里,享譽一方。1952年又以優異成績考取北京醫學院「中醫專門研究人員」班學習,成為建國以後最早的高層次中醫專門人才。
徐景藩擅長脾胃病的診療工作,對中醫理論、江蘇歷代名醫診療脾胃病的經驗、脾胃病古今文獻以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慢性結腸炎、食管病等疾病的研究也頗有心得。他提出「胃主磨」的新學術觀點,為全國學者認可。徐景藩認為,胃的生理功能和特點主要為胃主納,能磨谷;體陽用陰,多氣多血;上清下濁,主降宜和。臨床辨證應辨別臟腑病位,重視氣血辨證,分清虛實,辨別濕、熱、食滯、痰飲。診查時重視腹診,強調腹部分部的重要意義,上脘(或至鳩尾)壓痛,以氣滯為主,大多數屬於實證為主。中脘附近壓痛,有虛有實。下脘壓痛固定局限,每以血瘀為多,既利於辨證,又利於辨病。 徐景藩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和省中醫學會理事、全國中醫學會內科脾胃病學組副組長等職。在他的帶領和學術思想影響下,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先後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脾胃病專科」和「十一五」重點專科強化建設單位、江蘇省中醫消化臨床醫學中心等。在近期公示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名單中,該院成為全國惟一的脾胃病研究基地。 徐景藩自1990年成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後,已經培養了6名學術繼承人。2005年作為江蘇省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擔任指導老師,帶教了4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特別是他作為江蘇省中醫院消化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出一支高水平中醫人才隊伍。 徐景藩獻身杏林60餘春秋,即使年逾八旬,仍不離開臨床一線,堅持門診和查房,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技術服務於廣大患者,病人遍及大江南北。他先後獲得全國、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榮譽,特別是1996年,被評為「全國白求恩獎章獲得者」,1998年人事部特批其為「傑出高級專家」。 小城裡的國醫大師
「我們所學的中醫知識雖然都經過了自身實踐的提煉,但這些知識畢竟是前人傳授下來的,我們有義務將這些知識繼續毫無保留地傳給每一個學習的人。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首屆「國醫大師」之後,已經92歲的名老中醫朱良春在電話里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對中醫學術傳承的看法。他認為,首屆「國醫大師」的評選是國家對老中醫藥專家們的鼓勵,也是自己的一個新起點。」 來自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院的朱良春是此次30名「國醫大師」中為數不多的身處地級市,卻又能夠影響全國的中醫大家。1917年出生的他,曾先後拜太醫傳人馬惠卿、上海名醫章次公為師。1952年,朱良春和湯承祖、蔣仰三、陳繼明、林衡諸4人創辦了中西醫聯合診所。4年之後,這家診所從民辦變成公立,便成了如今的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院。 2003年的非典,廣東省是重疫區之一。那年2月,一位60來歲的克隆氏病合併腸梗阻的急腹症患者被送到了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的急診科。儘管外科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但患者的其他表現卻讓醫生們大吃一驚:高熱不退,肺部病變迅速擴大。醫生意識到患者可能得了非典。急救時,這名患者又出現了手撒口開、四肢冰冷的厥陰癥狀,難住了急救人員。醫院匆忙聯繫上朱老後,他根據中醫證候以及章次公先生的經驗,建議用蘇合香丸。結果,患者四肢回溫了,並奇蹟般出院。 後來,中華中醫藥學會還因此給朱良春頒發了「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 朱良春不僅善於挖掘學習民間經驗,用高明的醫術救治患者,還樂於培養後繼人才。南通市接近沿海,思想相對開放。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老中醫專家們的經驗,朱老的四女兒朱婉華希望辭去公職,自己建立中醫藥研究所。 「一開始我是不太同意的。」經歷過建國前私人開診所和建國後「文革」的朱老認為,如果辦研究所,「方方面面比較複雜」。但最終朱老還是在子女支持下走出了中醫藥發展的新路子,並在1992年的11月,在南通成立了「南通良春中醫藥臨床研究所」。2006年9月,90歲高齡的朱良春又成立了「南通良春風濕病醫院」。 朱良春說,翻開中醫學的發展史,每一個學術鼎盛時期的出現,都是以一代臨床大家的突出貢獻和卓越成就作為標誌的。而今,92歲的朱良春除了每周堅持出3天門診外,還先後承擔了全部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他說,一個好的中醫大約要到60歲才能成才,自己帶徒弟就是把幾十年積累的經驗讓他們在短短的幾年內儘可能多地掌握,讓他們儘早地為人們的健康服務。 中醫中藥皆有建樹
近日到「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家採訪,90歲的老人雖然聽力不太好,但很有精氣神兒。採訪中,顏正華很是認真。 從中醫臨床到中藥學科教育,顏正華都有所建樹。顏正華是北京中醫藥大學的終身教授,至今,每個周六,他都堅持在學校的一所門診部一邊出診,一邊帶教學術繼承人。到目前為止,顏正華先後帶教了8名徒弟(學術繼承人),培養了碩士研究生19人、博士研究生10人。 1920年出生於江蘇的顏正華,14歲開始學醫。回憶起年少時的學醫歷程,顏正華說,當時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術,維持生計。學習過程中,由於自己的啟蒙師傅是當地有名的儒醫。受師傅熏陶,顏正華在學習醫術的同時,還非常喜歡古代文學,酷愛書法。 他20歲時正式懸壺。行醫70年,當年的青澀少年如今已成為 「國醫大師」。圍繞在顏正華身上的光環也日益增多,「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優秀指導老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傳統製劑代表性傳承人」等稱號接踵而至。 面對諸多榮譽,顏正華說,要想做一個有作為的中醫藥工作者,必須先打好地基,廣博與深化並重。廣泛全面地學習基礎理論和知識,進而在某個方面或者針對某個專題,深入研究。 顏正華在上世紀60年代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已故教授凌一揆共同構建了我國《中藥學》教材的理論框架,擬訂了我國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現今,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十一五』國家級本科規劃教材」版本的中藥書也是由顏正華主審,這本書已經成為國內各大中醫藥院校的教科書。 理、法、方、葯是中醫治病的四個重要環節。如果一個醫生,精通醫理,熟悉治則,能正確辨證立法,而對中醫藥藥性理論和常用中藥的各個方面不熟悉,就不是一個好醫生。 顏正華對如何研究好中藥學,促進中藥學學科發展體會非常深刻。中藥學經過2000餘年發展,已形成一個內容十分豐富的大學科。這個學科除主含臨床中藥學外,還涉及中醫基礎與臨床、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生物學等,單靠某一個學科很難將其研究深入進去。 顏正華說,自古以來,人們研究中藥的性能,基本是用宏觀手法。而隨著科學的發展,單純應用這種宏觀的方法並不能完全揭示藥效真諦,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是深入研究中藥的必由之路。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品種考證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理學及中藥化學等。 鋪設人才「高速路」
李玉奇教授是遼寧中醫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是中醫界公認的學術泰斗。他懸壺60載,為無數黎民百姓解除痛苦,行醫不分貴賤,遇有沉痾痼疾屢奏奇效。 李玉奇精通百家學說,對諸多領域均有精深研究和重大建樹,著書立說頗豐,並首次提出「萎縮性胃炎以癰論治學說」,為中醫辨證提供了新的思路。1984年,李玉奇教授主持組建了脾胃病研究組——胃炎研究組。胃炎組成立後,先後承擔「六五」、「七五」、「八五」攻關課題。通過大量臨床病例治療、觀察、隨訪及確鑿可靠的實驗研究充分表明:採用中醫藥治療,經病理證實萎縮性胃炎可以逆轉,這對以往「萎縮性胃炎不可逆轉」的論斷有了重大突破。胃炎組經十餘年研究總結出萎縮性胃炎的辨證論治規律,並提出了治療方葯,研製出兩個國家中藥三類新葯,均被列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 李玉奇常說,「行醫道,但決不做醫商」。他清貧守志,雖然先後有數十家醫院以高薪相聘但都被他婉拒,自己卻經常自掏腰包去偏僻山鄉授業、出診。湖北省蒲圻市的一些農民多患有脾胃病,每年自蒲圻市前往瀋陽找李老診病的患者近300人。望著風塵僕僕趕來求醫的農民,他心裡很不是滋味。經與有關部門聯繫,李老親自前往蒲圻市,將治療脾胃病的經驗無償傳授給那裡的同仁。 李玉奇不辭辛苦為中醫事業奔忙。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他親手創辦了遼寧省中醫進修學校和省中醫院,相繼又在有條件的市縣成立了中醫院。他走遍了遼寧大地,遴選了72名中醫藥人才彙集沈城,組成了強大醫療陣容,奠定了遼寧省中醫院的雛形。李玉奇於1958年組建了遼寧中醫學院,親自組織編寫教材,擬定教學大綱,統一教學方法,使教育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順利進行。多年來培養了眾多的中醫人才。他高瞻遠矚,幾經努力,把中醫評審機構與西醫分開,為中醫人才的發展鋪設了「高速公路」。 李玉奇還多次建議搶救名老中醫經驗。1979年7月,李玉奇親自主持首次遼寧省中醫院拜師大會,會上為16名老中醫指派了17名徒弟。 1981年11月28日,時任遼寧省中醫院院長的李玉奇教授主持為當時37名老中醫,以組織安排和自動結合的方式配備了45名高徒,並召開了名老中醫傳代繼承大會。 迄今為止,李玉奇教授已經培養了40餘位弟子傳人,形成了由老中青三代構成的薪火相傳的學術梯隊。 精術濟民 傳醫授道
「這項榮譽是國家對全體中醫藥工作者的一種莫大的肯定和鞭策。」當選為首屆「國醫大師」後,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的主任醫師周仲瑛回憶起走上中醫之路的情形感慨萬千。 1928年出生於江蘇如東的周仲瑛,家裡6世行醫,「尚在年少之際,我就每天跟隨父親出診臨證,晚上則被要求聆聽醫理、醫道,從《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到《藥性賦》、《醫學三字經》,從金元各家到明清溫病各派,多數內容都是在能夠背誦的基礎上再進行講解。」周仲瑛邊讀書、邊隨父臨證,在反覆體悟中感受到中醫的神奇。1947年,周仲瑛放棄已經獨立開業的門診,考入上海新中國醫學院的中醫師進修班,跟隨當時上海著名老中醫章次公、朱鶴皋、蔣文芳等名醫學習,進一步熟悉了不同醫派的特長。1955年,周仲瑛又與包括董建華、王玉川、印會河、王綿之、顏正華、汪幼人、陸蓮舫、許濟群、丁光迪、肖少卿、陳亦人、程莘農、吳貽谷等多位後來成為中醫界泰斗的人作為第一批學員,考入了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學習。 周仲瑛創建了中醫急難病學科,並為中醫內科急症醫學科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他對中醫內科的各種常見病,尤其是心、肺、腦血管病,肝膽、脾胃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腫瘤等急難病症的診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從1957年涉足中醫教育開始,周仲瑛便參與了《中醫內科學》講義的編寫。該講義後來被作為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第二版《中醫內科學》教材的藍本。上世紀80年代,周仲瑛又擔任了全國統編5版《中醫內科學》教材及其教學參考書的副主編。作為我國中醫教育事業和中醫內科學科的開拓者之一,周仲瑛創建了中醫內科學總論和辨證施治綱要,確立了以臟腑為辨證核心、內科疾病系統分類的基礎,為臨床專業的分化開闢了途徑。1982年,周仲瑛被任命為江蘇省中醫院副院長。翌年,他又被任命為南京中醫學院院長。截至2008年,他先後培養了碩士13名、博士27名、博士後兩名、訪問學者兩名、國家指定學術繼承人6名。近年來,周仲瑛仍指導了再傳弟子60餘名。 周仲瑛先後主持了國家、部省級課題36項(4項列為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項目),取得科研成果24項,獲科技進步獎22項。創製科研新葯已轉讓5種,申請發明專利6項,發表學術論文216篇。 周仲瑛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醫診法」代表性傳承人、全國名老中醫、首批全國繼承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導師,先後獲得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王定一杯世界名醫獎、香港紫荊花醫學發展成就獎。 近幾年,周仲瑛還提出應構建中醫內科辨證論治新體系,有助於學科的發展創新,應對未來各種急難病證的挑戰。60年來,雖然周仲瑛教授在中醫醫、教、研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他堅持認為,最大的榮譽還是來自一名又一名患者的信任。 |
推薦閱讀:
※太虛大師簡介--學佛網
※聆聽七十年前大師的教誨(下)
※真達和尚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元代首席「墨花墨禽」大師王淵
※大威德之光--密宗大師熱羅多吉扎奇異一生(7)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