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宇珍國際藝術2017秋:「齊玉異采」璿玉樓古玉萃珍(上集)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玉蟬蛹飾一對L4cm 蟬蛹一對,皆受天然鈣化,滿布雞骨白色灰沁。蟬首前端切磨呈平頂式,頭部雕琢凸起雙眼及內凹蟬嘴,背部隆起,後端圓弧蟬尾向下傾斜,身軀淺刻線紋,腰部一橫向圓形穿孔。蟬體身軀肥壯,飾紋簡練,是紅山文化玉蟬的典型樣式。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玉瑗D10.3cm 玉瑗呈褐白色質,布有深淺不一褐色及白色斑紋。器面平整,中部鑽圓孔,外緣甚圓工整。據《爾雅.釋器》載:「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本器整體厚實,周身光素,通體磨光,沁斑自然典雅,呈現沉穩之質,於簡潔中可見規矩。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玉環形墜L6.1cmW5.4cm2012 年西安博物院邀展選錄展覽編冊頁 8 黃玉質,細膩溫潤,局部有白色及金黃沁斑。體扁平,環形,外緣凸起小圓環,可供穿繫。其形來自古代天圓地方宇宙概念,以象徵太陽和宇宙。 齊家玉器中,以玉璧、玉環數量最多,品種樣式也多。本器製作工藝經過切割、打磨、鑽孔、拋光四道工序,以素為美。造型以一大一小兩個圓環相連而成,內外兩側均琢磨成圓潤的刃邊,線條流暢,通體拋光,帶有透光感,具古樸遒勁之神韻。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黃玉勾雲紋珮L12.3cm 黃綠色質,清透亮澤,布有褐色沁。珮呈片體狀,勾雲紋造型,頂部兩對尖牙,下端三對尖牙,排列整齊,間距相等。器表透雕瓦溝紋,左右對稱,四周有刃緣,形肖大鵬展翅,中間穿孔可佩繫。勾雲紋玉珮是紅山文化所獨有的玉器類型,造型特殊、結構奇異、紋飾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神秘色彩。今佛利爾美術館庋藏〈圓角長方形透雕玉牌飾〉、內蒙古奈曼旗博物館庋藏〈勾雲紋玉牌〉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玉獸形梳〉,為紅山文化勾雲紋之肖鳥造型。然從此類的例證上,顯現紅山先民具有高度想像力與敏銳觀察力,使此類型玉珮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無限想像空間。 細觀本器表以管鑽方式先鑽出小孔,利用線鋸拉鋸出玉器內外的基本造型,再以打磨方式推磨出瓦溝痕。此種特殊雕琢技巧,在不同角度下欣賞,皆能顯露「流光折影」的玉質之美。而器表不多加裝飾,只著重玉質美和大輪廓形似的雕琢手法,是新石器時代北方玉器的獨具特色。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青玉龍紋馬蹄形器H11.8cmD9.2cm 青玉質,黃綠色澤,相間墨綠色斑,局部泛白、褐色沁。體作橢圓形筒狀,壁較薄,斜口一端兩面磨薄似刃,近底處兩側各鑽喇叭形小孔,兩埠徑不等,一端平齊,一端斜口,形若馬蹄。通體打磨光潔圓潤,外壁以淺浮雕手法表現龍紋。龍體蜷曲,似C字形,吻前伸,嘴緊閉,圓眼,頸脊長鬣上捲,著重於對動物形象的簡單塑造,概括力極強,表現出較高層次的造型藝術水準。 此種開口的紅山文化玉器因上口大、下口小,外形頗似倒置的馬蹄,故常稱之為「馬蹄形器」,是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玉器造型之一。有學者推斷此器是作為胸飾用,或是一種頭枕,或為束髮用髮箍,或為冠飾,是巫以玉事神時所用之玉神器。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庋藏紅山文化〈曲線紋玉束髮器〉,上刻有曲線紋,與本器皆是紅山文化難得之佳品。又一般常見的此類玉器,全器多光素,如敖漢旗博物館庋藏新石器時代〈筒形器〉。細觀本器整體造型優雅,質感溫潤,龍紋形象簡單,僅依靠簡約而概括刀法,進而成為最高的精神符號,並將馬蹄形象表現活靈活現,極具古樸蒼勁之態。
新石器時代 馬家浜文化 玉弓形珮L5.3cm 黃綠色質,受天然鈣化,滿布如樹枝般之白色沁斑。珮體厚扁,形橫長,首寬柄窄,直背弧刃。中部鏤雕握孔,柄部鑽一繫孔。首柄處各推磨三道瓦溝紋,通體拋光,古樸溫潤,沉穩典雅。
新石器時代 松澤文化 青玉雙龍首璜L8.7cm 湖綠色玉質,內含墨綠斑,局部黃褐色及網狀白色沁斑。璜呈扁平半璧形,中部厚,邊緣略薄。兩側雕琢龍首形,下端弧圓為身,上端內緣有獨角相對,額頭微弧,口以斜刀雕成,形似剪影,龍眼以穿孔表示,亦可供穿繩繫掛。 新石器時代玉器的演變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各地區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傳承關係。松澤文化與含山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皆位於長江流域,關係密切。此時期璜的形式增多,以扁平的倒橋形與半璧形為主,器表多光素,極少量飾有龍首、虎首紋等,是由動物特徵所組合之特殊圖騰。
新石器時代 松澤文化 玉璜一對L9.4cm 璜一對,黃綠色質,溫潤通透,平滑細膩。表面局部土沁,間有紅褐、墨色及灰白斑紋,色澤多彩繽紛。璜呈扁體形,一側為常見半璧形,邊緣飾凹槽,另側雕琢為S形,一端似魚形,另端似鳥形,造型別緻獨特。兩端各有單面鑽孔,可繫佩。 璜形玉器始見於距今約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此後在新石器時代諸文化中,也頗有發現。大多光素無紋,是古代主要珮飾之一,主要用以裝飾頸部和胸部,亦是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徵召之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曰:「半璧曰璜,象冬閉藏,地上無物,唯天半見也。」璜象徵冬藏、休眠、生機蟄伏。本對玉璜整器光素,製作精美,甚為少見。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 青玉冠形飾9.1x4cm 青玉質,細密晶潤,平滑細膩,表面呈乳白色,黃綠色澤隱現。冠形飾體扁平,近似倒梯形,光素無紋。上端中部切割成弧線,形成如「介」字形結構。尖點正下方一橫穿孔。兩側邊略下收且平直。下緣磨薄成細長突榫,其上鑽三個平行小圓孔,可供插嵌固定。 遠古先民重視頭部飾品,原為保護頭部安全,後轉化為禮俗的裝飾,形成以「冠」為重的禮儀特徵。《釋名》:「冠,貫也,所以貫韜發也。」又禮記.冠義》稱︰「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聖王重冠。」「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皆說明戴上禮冠,才能做到容貌體態端正,顏容和悅,言辭順達。此種梯形輪廓玉器在良渚文化遺址中曾多次被發現,或為鑲嵌在梳上,其底端突出的鑽孔,用以將玉冠形器與象牙梳牢固接合;而頂部的鑽孔,可能是用來加裝另一個裝飾部件,以象徵財富和社會地位。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青黃玉勒一對L3.5cm 勒一對,青黃色質,玉質透亮,溫潤飽滿,表面散布蛛網般的白色沁斑。圓柱形體,中間上下對穿圓孔。外璧淺浮雕紋飾分為上下兩節,前後作橢圓形上下凸面,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構成寬鼻、寬嘴、圓眼面紋,每節為一組簡化和抽象的神人獸面紋圖案。 神人獸面紋為良渚文化最具代表的紋飾。隨著時代變化,由繁化簡、由具體到抽象進行演變。在完整的組合紋飾出現後,神徽圖像根據不同載體特徵形成不同風格的表現方式,形成各異之簡化圖形。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 青玉三龍首環D5cm 青玉質,湖綠之色,細密晶潤,受天然土沁,局部灰白、深褐色沁相間,色澤沉穩。圓環狀體,外緣寬平面等距浮雕三龍首,龍首雙眼凸起,角短直,從玉環側面可見龍首呈半圓形邊飾。 良渚文化社會對玉器有狂熱追求,但因玉礦資源有限,需具有社會地位才能擁有。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新石器時代〈蚩尤環〉(圖一),是龍首紋出土最早記錄。良渚文化的環、鐲、璜、管以及錐形器等玉器之外緣常見龍首紋飾,而後逐漸演變為獸面紋,與神人獸面紋皆為良渚文化玉器流行且具代表性的紋飾。玉環、玉鐲具裝飾、美化的功能,同時也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本件玉環造型嚴謹而有規範,拋光細緻講究,以淺浮雕精琢龍首紋,輪廓線挺拔,轉折圓潤,應屬身分顯貴者所有。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 玉璜配玉珠項鍊、手串 二件一組項鍊璜 L9.7cm 珠 47 顆約 L0.6-1cm;手串珠 14 顆約 L0.9-1.1cm。 項鍊由玉璜與四十七顆短柱形玉管組成。璜黃綠色質,布有褐色斑及白色沁,扁平半璧形體,兩側鑽對稱小孔,繫置於下方;玉管為青綠色或紅褐色質,有白色沁,拋光瑩潔明亮,色彩繽紛。玉管中心對鑽穿孔,可穿繩串連繞掛於頸部;手串由十四顆短柱形管組成,玉質細膩亮澤,色彩豐富。本組玉串飾項鍊與手串整體光素無紋,造型樸實,帶有簡約美感。 璜是史前常見的珮飾之一,《周禮.鄭玄注》:「半璧曰璜。」即璜是對剖的玉璧。良渚文化的璜,紋飾如神人頭像或人面紋、獸面紋,但多數為素麵無紋。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白玉琮H4.5cmW5cm 白玉質,溫潤純厚,晶瑩細膩,局部鈣化,布有黃、褐色沁。琮內圓外方,兩端有射,射管外壁略方,中孔圓形,孔內飾台階痕,射台規整,邊角銳利。整器打磨拋光精緻,用料考究。 齊家玉琮形制可分為扁體玉琮、矮體玉琮、高體玉琮、不規則玉琮、微型玉琮等,其使用功能也因器型大小、製作精細度不同而有所區別。本件玉琮形體較小,屬微型矮體玉琮。 齊家文化玉器掌握因材製玉的選材標準和方法,從選材、切割、鑽孔、琢磨、拋光,形成一套完整的製作工藝,且鑽孔技術相當嫻熟,依照所需孔洞大小不同,分別使用單面鑽和雙面鑽等不同鑽孔方法。如以琮此類形制孔洞較深,器型較厚重的器物多使用雙面鑽。由於雙面鑽孔很難完美對接,因此常在孔的中間部位留有對接痕跡。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雙聯環L8.3cm/ L8.3cm 白玉質,局部鈣化,布有褐色與墨色沁斑,淡青色與棕色、黑色、米白色澤相互交織,絢麗多姿。環由兩片半璧組成,拋光細膩,左右兩端各有鑽孔,可相連成圓環。 玉璜器型多呈弧形,據考古發現,自殷代始,璜一般是璧的三分之一,少數接近二分之一,漢代時多認為「半璧為璜」。從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新石器時代晚期/西周〈三聯環〉可發現古人運用「小料大作」的思維,從同塊玉料上切出紋理相近的多片玉料,在精心計算下,琢成一定弧度的璜,使之可圍成璧。本件白玉雙聯環以整塊玉料切出相同形狀,出現有規律的玉料皮色過度或有規律的沁色分布,色彩古雅。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灰玉鑿形器L25.5cm 灰色玉質,表面泛油潤光澤。通體光素,器型厚實纖巧,呈長方柱形,雙面各有一道切割台階痕,近端處漸收為兩面刃。頂端平整,鑽有一孔,對鑽技術精確嫻熟。齊家文化玉器按其內容可分為禮器、工具和裝飾品三大類,其中工具類主要有斧、錛、鑿、鏟、刀、紡輪等。玉鑿源於生活實用器石鑿,為小型砍砸工具。後以玉製成,從原來實用功能轉變為精神象徵之產物,成為宗教儀式中使用祭祀禮儀用器,這表明宗教信仰等觀念在當時地位之重要性,亦顯示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三孔刀L14.8cm白玉質,局部鈣化,泛有深淺褐色沁。刀呈扁平薄片體,厚薄均勻,不對稱梯形狀,近背部飾三穿孔,以便固結木柄。刃部平鈍,背部呈半弧線,兩轉角處刻飾鋸齒紋,是結合藝術想像力之作。 齊家文化時期,玉刀、玉鑿等工具經過精細加工和拋光,不再作為實用器,跟牙璋仿效鏟、圭仿效錛一樣,演變為禮器,成為身分和財富的象徵。本件玉刀採切割、打磨、雙面鑽孔、拋光四道工序,造型簡潔,以素為美,沁色柔和自然,富有層次感,光澤沉穩溫潤,體現獨特的地域特色。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璋L12.7cm白玉質,溫潤細膩,色澤勻淨,局部褐色沁。璋呈長方扁平體,柄較窄,上方中部鑽圓孔,兩側出對稱扉牙,射端外侈成凹弧形刃。白玉璋拋光細膩,無雕琢紋飾,樸素雅緻,其形較寬扁,雕琢之扉牙規整嫻熟,顯現齊家時期玉匠工藝之巧,整器保存完整,實為難得。 據璿玉樓主人親自至四川金沙遺址現場研究,以其出土的大量玉璋和周圍的大型建築、重要遺存顯示,可能屬於祭祀遺跡,為當時成都平原統治階層的遺物。而這些出土的玉璋不僅數量繁多,且大小各異,除祭祀功能外,亦具備其他價值。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紅珊瑚蟲化石戚L9.6cm2008 年購自瑞典韋斯特羅斯 紅褐色質,滿布白色圓形珊瑚蟲之化石。戚呈扁平長方梯形,上端平直,正中鑽圓孔,弧形刃,通體光素,磨製光滑,器型規整,無使用痕跡。 新石器時代到商、周時期,戚猶如玉鉞、玉戈等形似武器而非實用之器,是為禮器之一。本器以少見紅珊瑚化石為材,可知早期先民對材料多元的探索,增添齊家文化的豐富性。璿玉樓主人應邀2015第四屆西安中國收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主講「齊家玉器探索」,講述齊家玉文化特別善於發現獨特之美,然加工製作器物時,並不僅限在美玉,如綠松石、天河石、珊瑚蟲化石等,材質品種豐富而多樣。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青黃玉圭形器L20cm2015 年購自瑞典韋斯特羅斯 青黃玉質,堅實細密,古樸瑩潤,局部深褐、白色沁。圭形器呈長方扁平體,上端略窄,下端斜邊,邊角圓潤,頂處圓形鑽孔。器面光素無紋,拋磨光澤細膩。 玉圭是古代帝王、諸侯朝聘及祭祀時所用的禮器,為瑞信之物。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周禮春官典瑞》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圭。」可見玉圭之貴重。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青黃玉璧一對D9.8cm/ D9.7cm2015 年購自瑞典韋斯特羅斯 玉璧一對,以同塊玉料雕琢而成,大小相同、相近紋理。青黃色質,夾雜赭色與墨色斑,猶如滴在清澈潭水中一點濃墨,緩緩暈開,從容舒展,洋溢著儒雅氣質。整組器型規整,扁平環形,素淨典雅,散發著溫潤清透之感。 新石器時代各文化出土玉璧數量眾多,惟多為單一出現,成對者珍稀少見。本對玉璧造型簡單樸拙,顏色自然分布,色彩變化豐富,做工精琢細磨,拋光潤澤,觀之令人心曠神怡。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璧嵌綠松石D16.2cm 白玉質,瑩潔凝光,淡赭色澤,局部深褐色及白色沁斑。璧呈圓形扁平體,中間一圓孔,形制規整,琢磨細緻,光滑潤澤。一面鑲嵌圓形綠松石於兩側,其艷麗的藍綠色為素雅玉璧增添靈巧風韻。 玉璧是齊家文化玉禮器中的重要器物,為祭拜天地禮器及身分表徵之瑞器,如《周禮》有:「以薶沉祭山靈川澤」及《禮記》載:「蒼璧禮天」、「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等。而禮器鑲嵌工藝應是齊家文化原創,色彩鮮豔飽滿的綠松石等,不僅直接被製為飾品等物,亦鑲嵌於玉石、青銅等器等上,展現先民的豐富創意與精湛技藝。齊家和二里頭文化都流行以綠松石作為裝飾品,從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庋藏二里頭文化〈帶綠松石裝飾的玉鉞〉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庋藏商〈鑲嵌綠松石銅內玉戈〉與本作皆在器物上鑲嵌綠松石為飾,可窺見工藝文化的同質性。 本件玉璧造型規整,材質上乘,拋光精細,盡顯玉質本身高雅奇美特質。然在光素地子上,掏空小槽鑲嵌綠松石為飾,更增添雅趣,亦展現先民豐富創意與精湛技藝。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玉璧D20.5cm 玉璧色澤深淺不一,布有鈣化白色浸斑及黑褐色等斑紋。璧呈體扁平體,中心鑽有圓穿孔,通體光素,純淨溫潤。齊家玉文化由於西北地區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乾燥,利於玉器在地底下的保存與沁色的形成。本器沉穩簡潔,厚重樸實,器表上之棕色、墨色、青色與白色等各種沁色自然柔美,沁入肌理,層次分明,散發寧靜恬淡之氣韻,極富觀賞價值。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琮形璧16.8x16.8cm 白玉質,半透明,潤澤凝秀,局部帶有深淺不一褐色及黃土沁,沁色變化自然,層次豐富,予人寧靜祥和之感。璧呈扁平體,中央圓形喇叭狀鑽孔,外緣呈四邊微弧方形,富有幾何藝術效果。 玉琮是古人用於祭祀禮器,其內圓外方形制,代表天圓地方的觀念,中間穿孔亦表與天地之間溝通。本件玉璧有別於常見圓形玉璧,以外方內圓的琮形設計,將敬天禮地之璧與琮合而為一,甚為巧妙。本器整體厚實,周身光素,拋光細緻,沁斑自然典雅,於簡潔中可見方圓規矩,是齊家文化難得佳品。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玉方形璧12.7x11.6cm 玉璧滿布深淺不一土沁,呈現雞骨白色與黑褐色相間,豐富的色彩變化使簡約的造型產生瑰麗美感。外輪廓略呈方形,壁體寬,四邊均磨圓。中心孔為單面鑽,孔徑呈喇叭狀。素麵無紋,兩面均拋光,一面留有一道開料的切割痕跡。此種方形玉璧是由紅山文化形體厚實的無刃角玉鉞演變而成。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弦紋管狀飾H5.2cm 白玉質,溫潤清透,局部泛褐色與白色沁。器雕琢為管狀,打磨光滑,外壁上有十四道凹槽隔成十五道凸弦紋。槽和凸棱寬窄不均,深淺不一且斷面呈圓滑的U形。整器造型簡潔大方,線條規整,古樸典雅,富有幾何藝術效果。 齊家文化玉器多素麵無紋,偶現帶工器物,或為平行陰刻紋飾,或為凹凸弦紋,製作風格極具特色,選料廣泛,形成獨特的治玉理念。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白玉瓦棱紋琮H10.5cmD8.9cm白玉質,局部鈣化,布有黑、褐色沁。琮呈外方內圓,中孔圓正,兩端突射,稜角基本方正。琮身四棱各橫雕九道瓦棱紋,形成四條縱向弧棱帶,兩帶之間減地為界,呈現出陰、陽疊錯的粗細線紋飾。整器質地精良,光潔潤澤,製作規整,然拋光細膩而不留鋸、鑽、鑿、磋之痕跡,工藝極為精湛。 齊家玉器有紋飾的玉琮所佔數量稀少,目前僅見線紋和瓦棱紋兩種。今甘肅省靜寧縣博物館庋藏「靜寧七寶」之一的〈瓦壠紋玉琮〉嚴整而繁密的瓦棱紋帶,充分體現齊家玉器高超的琢製技藝。璿玉樓主人曾親自至甘肅省博物館現場與俄軍館長一同鑑賞,經仔細觀察與上手,發現本件玉琮亦使用相同的琢製技法,且在質地上更勝一籌,實為難得少見之精品,甚為珍貴。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綠松石琮H4.9cmW3.1cm綠松石質,色澤飽滿,質地堅實。琮器呈長方形體,內圓外方,通體圓孔狀貫通,孔壁上可見明顯旋紋痕跡。整器石質細膩,光素無紋,磨製光滑,呈現齊家玉器簡潔古樸的獨特美感。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天河石蛙、天河石勒 二件一組蛙4.8x2.6x2cm 勒 L2.5cm 齊家玉器大多就地或就近取材,種類包括石、玉,以及綠松石、天河石等。天河石是微斜長石的藍綠色變種,呈藍綠色,半透明至微透明,與翡翠相似。本組石蛙、石勒帶有藍綠色和白色相間色澤,布有閃光格狀色斑,為天河石的顯著特徵。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青銅嵌綠松石龍面紋牌飾13.5x10.2cm 牌飾以青銅鑄出圓角凹腰狀牌體,正面弧凸,其上鑄有抽象龍面紋,再以數百片大小形狀、顏色不一的細小綠松石片鑲嵌其中。綠松石片輕薄細緻,拋磨光潔,排列緊密,完美無縫。牌飾兩側各有兩個穿孔的對稱環鈕。龍面為梭形眼,鑲嵌球形眼珠,闊嘴,額上一對內勾尖角,圖案抽象,富有張力。其幽綠的光澤氤氳著神秘及深遠氣韻,令人歎為觀止,是件集鑄銅、輾磨加工玉石薄片和鑲嵌於一身的繁複藝術品,表現高超的工藝水準。齊家文化的特徵與演變,主要體現在陶器體系、銅器的冶金體系及齊家玉文化三大體繫上。此三大體系使齊家文化成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史前文化末期最輝煌耀眼的成就之一。從銅器方面來看,洛陽市博物館與哈佛藝術博物館庋藏的二里頭文化〈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其形制與本件齊家文化〈青銅嵌綠松石龍面紋牌飾〉相似,再與四川金沙遺址展館的〈鑲嵌綠松石銅牌飾形態的演變〉比對,可發現二里頭文化的牌飾亦是延續齊家文化的設計,驗證了齊家文化和夏文化之間密切的關聯。夏時期玉器與青銅文化最顯著特點就是綠松石的使用量巨增。如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商周遺址等,皆有出土綠松石之器物,這時期的綠松石出土物多見綠松石飾和綠松石鑲嵌的各種器具飾物,富於觀賞性和裝飾性,在工藝上隨著青銅器工藝的發展,開始出現嵌綠松石青銅器的輝煌時期。而齊家文化之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大體以聚落為單位進行,從出土的青銅飾及各種形制的權杖頭,表示當時的社會已經產生等級分化。色彩豔麗的綠松石,與玉器一樣同為貴族階層所使用。細觀本件牌飾銅器上鑲嵌松石,其古銅色與藍綠色相交輝映,更為本器增添華麗風采。此類牌飾存世量極少,僅少數博物館有庋藏類似作品,於拍場上甚為少見。
新石器時代 齊家文化 青銅嵌綠松石人面紋匕L26.5cm 青銅製,上嵌有拋光綠松石薄片。匕呈扁平狀,頸部窄長,腹部呈梭形,近柄首處有一橋形鈕,背面平整。柄端鑄一人面像,圓眼,直鼻,厚唇張口,雙眼鑲半圓綠松石,下部嵌綠松石排列成三整齊線條。 夏商時期所嵌綠松石青銅器風格參差,因地域不同而多樣化,出現不少新造型、紋飾與工藝技巧的新變化,美的形式標準大大提高。如甘肅省博館庋藏辛店文化〈人面柄首銅匕〉,繼承發展齊家文化工藝,以人面形象裝飾匕首,顯示青銅製作已跨過實用門檻,進入審美領域。本件青銅匕內部鑲嵌精緻綠松石,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當,應為儀仗禮器,非實戰使用之兵器。
商 白玉璿璣D12cm 白玉質,細膩光澤,布有黃褐色沁。璿璣呈扁體狀,出戟環狀,中部圓孔。外緣琢出三個等距同方旋轉的凸脊,每脊間又雕出規整齒牙,形狀近似片狀齒輪。雕琢多變的鋸齒形牙,富有和諧及韻律之感。本件璿璣玉質溫潤,典雅含蓄,整體以筆直的線條和排列規整的鋸齒形牙為飾,具象徵性與裝飾性高度統一的藝術手法,是商代時期玉雕的典型風格。
商 / 西周 組玉珮 九件一組L3.8-8.4cm尺寸不一 組玉珮皆為青玉質,局部鈣化,色澤青透淡雅。珮呈扁平片狀,分別雕琢牛首、鹿首、魚、鳥、人面、獸類及幾何形等造型,陰線雕琢細節,各種動物造型掌握精準。組玉珮分別有一至二個圓形穿孔,可供繫掛。 商代玉器與西周玉器一脈相承,在造型、紋飾、雕琢技藝方面基本沿襲商代後期作風。玉器多為平面片雕,紋飾常以簡練剛勁線刻表現,琢玉技藝嫻熟精練。其《詩經》所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當時製玉工藝的表現。 商周時期玉雕表現人與動物和大自然之間生命依存關係,雕工精巧、構思奇妙、工藝簡潔明快,令人讚嘆。在題材上,凡飛禽走獸、魚蟲百怪、神人物象,無所不有,造型準確,反映出玉雕工匠對動物世界的精密觀察。本組玉飾充分展現商周時期製玉特點,將粗獷洗練、精雕細琢的立體感和大刀闊斧的動態感完美融合,可謂巧奪天工、千姿百態。
商 青玉三孔刀45x10.8cm 青玉質,湖綠色澤,相間墨色斑,大面積鈣化泛白褐色沁。刀呈梯形片狀,光素無紋,背平直,刃部半弧線,厚薄均勻。背下橫排有三個等距鑽孔,刃部平鈍無刃口。玉刀是由石刀發展而來,曾被作為實用武器,後以玉製成,用作禮器,不再具有切割功能,成為身分和財富象徵,之後演化為氏族酋長或部落聯盟首領執掌的王權象徵物。此類帶孔大玉刀表現出商代良好的工藝技術,具有片薄、刃部鋒利、鑽孔標準等特點。 玉刀主要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直到商代和周代,春秋戰國已漸減少。從出土玉器的造型分析,玉刀所體現社會的思想內容及時代所賦予的特殊性質,並不只具有裝飾意義,亦說明與當時宗教思想有關,是高度成熟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本件玉刀通體打磨光滑細亮,質地細膩,色澤沉穩,製作工整有度,其尺寸較大,為傑出之禮器。
商玉出戟牙璋L60cm 深墨綠色質,局部散布樹枝般白色沁斑。牙璋呈扁平體,形體寬大窄長,表面光素。身兩側略成弧形內收,射端外侈成凹弧形叉口刃,柄身相接處兩側出對稱多尖式扉牙,上下琢牙較長,中間略短,形似張嘴的龍形飾,上扉牙中間有一單面鑽孔。 牙璋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山東龍山文化早期、陝西省神木縣石峁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後二里頭文化及商代亦有出土,為二里頭文化玉器中很具代表性的器型之一,其中「龍牙璋」曾以強者姿態,對周邊地區形成強力影響。牙璋闌部扉牙皆由「對稱多尖式」演變為更複雜的形式,反映夏商時期玉工的匠心獨具。 牙璋是古代的一種兵符,《周禮.春官.典瑞》:「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宋代沉括《夢溪筆談.辯證一》:「牙璋,判合之器也,當於合處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軍旅,則其牝宜在軍中,即虎符之法也。」可表現統治者的權威。也可借指將帥,唐楊炯《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此外,牙璋亦是祭祀山神之禮器,如《周禮.考工記.玉人》中所述:「於大山則用大璋」。本件玉牙璋造型規整,形體寬薄,援部輪廓簡潔粗放,與精細雕琢的闌部扉牙相結合,器物通體磨光,予人如絲般的滑潤感和玉質光潔感,為傑出之禮器。
商青玉兔 4x1.5x1.2cm 青玉質,呈灰青色,局部有硃砂及灰白色土沁。兔呈俯臥狀,凸吻,長耳向後貼背,兩肢前伸,左前肢鑽一圓孔以供佩繫。後肢曲伏,短尾上翹。整器光素無紋,造型簡練,靈巧可愛。 古書《瑞應圖》記載:「赤兔大瑞,白兔中瑞」。「兔」被當作皓月祥瑞之兆;《宋史》:「王者德盛則赤兔現,王者敬耋則白兔現」。商代晚期動物形玉雕大量出現,造型豐富,玉兔是常見的一類題材。本件玉兔採古樸的象徵手法創作,重點凸出神韻,造型輪廓簡約凝練,予人樸實粗獷的藝術美感。
推薦閱讀:
※《世界藝術史》如一面魔鏡
※雕制藝術(156)人體拼成的花朵
※畫家 杜璞 靜觀自得天人合一
※藝術理論與藝術創作的拉屎與茅坑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