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太極拳大中小架推手大觀 相輔相成各具特色
本文為《楊氏太極拳大、中、小架的實踐與認識》系列文章的第四節。全文共四節,本刊一期一節逐月刊出,至本期已全部刊完。上期刊出的是第三節《張虎臣先生傳教的三個套路一趟拳》。
推手,又稱打手、搭手、揉手、靠手,是太極拳搏擊技術的訓練方式。
據悉,最早的太極拳搏擊術,由太極沾(粘)連槍的沾粘不脫、蓄髮相變、纏繞進退、封逼擲放衍變而來,講求「纏沾即吐莫待遲」。由於「纏沾即吐」與抓筋、按脈、閉穴、截氣、擒拿等技法結合,瞬間同步並施,故方法簡捷、手段兇悍,殺傷力極大。「纏沾即吐」的訓練,催生「沾連粘隨不丟頂」求懂勁的推手技術問世,推手技術又同時代、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清末民初,推手懂勁技術越來越高,抓筋、按脈、閉穴等技術含量開始減弱;現代社會,推手亦追求懂勁,但抓筋、按脈、閉穴等技巧已丟失殆盡,博擊技能日趨淡化,養生健體、閒情逸緻、娛樂性能愈演愈濃……。
懂勁,是太極拳推手技術的必修課,是衡量太極拳推手技術的唯一標準。因此,傳統楊氏太極拳無論大、中、小架,均通過與人手臂相搭、肢體纏繞,應用「沾連粘隨不丟頂」的技巧,在相互制約中練習全身皮膚觸覺和內體反映的敏銳,體驗、感味古人所說的「陰陽生克之理,剛柔變化之妙」,從而求得「懂勁」,懂勁愈高,功夫愈深,懂勁至極即是拳論所說的「神明」和「從心所欲」……,所不同者,在於運用懂勁技術制人形式、風格不同而已。
楊氏大架的代表人物楊澄甫,身材高大、體格魁偉,推手時心靜體松,外柔內剛、綿里裹鐵,份量極沉,多用「四正」手長勁拉放,無堅不摧。李雅軒前輩言:「楊老師的發勁,打出去松沉軟彈,有透力,有將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的可能,透內之力驚心動魄,有令人萬分恐慌之感」。亦有楊氏五世門人撰文雲,「太極拳乃內家拳法,是一門卓越的武術,楊家素有『出手見紅』之說。澄甫公『出手一丈八』,因此折服武林群雄。如今不論哪位師兄,在推手之時能夠從容不迫,輕靈柔化,松沉彈放『出手一丈五』,甚至『出手一丈二』者,即是楊家正宗傳人!」
楊氏小架的代表人物楊少侯,身材清癯適中,推手講求「圈子要小,用勁要巧」、信手相應、應物自然,制人於「莫明其妙」中,發放風格與其弟澄甫有別,言「發人不在猛遠,而貴在取別人的重心離地,重心已起,即別人已在自己掌握中,要怎樣便怎樣,又何鬚髮人於千里?原處起,原處落會更凶更猛,所謂兵不厭詐,計勝人也。指上打下,聲東擊西。先重而後輕,或先輕而後重,隱現無常,沉浮不定,使敵不知我之虛實,而我則處處求敵之虛實。隨機應變,聽其勁,觀其動,得其機,攻其勢,察其聲,問其症。故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虛實,處處總皆有一虛實也。」
楊氏中架代表人物楊健侯推手風采,今人已無從知曉,其傳人許禹生,吾師受業最久,知其事較詳,筆者樂意薦舉與同好分享之。
許禹生(1879—1945),字龍厚,出生於武術世家,曾學拳於武術大家劉德寬、劉鳳春,善六和、岳氏散手、八卦掌等拳技;太極拳術師從楊健侯,(因與少侯亦師亦友)亦得自於楊少侯,(與澄甫關係至密)又在與楊澄甫交往中互惠,故現存的推手照片資料中,著名的楊氏大捋,能和年輕楊澄甫上鏡者只有許禹生一人。民國初許氏結交著名易學家、太極拳家宋書銘,得以學到宋拳三十七式及推手術,並得到宋氏家傳的多篇拳論。許性謙,常與紀子修、趙鑫州、吳鑒泉、孫祿堂、李存義等為友砌磋互益,故能兼融數家之長,因而在主持北平體育研究社、講習所、行健會、國術館,主編《體育》雜誌期間,對武術,特別對太極拳的推廣與普及能有所作為。
許禹生畢業於晚清譯學館,古文根基深厚,尤其精通易學哲理。許氏認為「太極拳術以懂勁為拳中要訣……習太極拳者,不習推手,等於未習。習推手而未能懂勁,則運用毫無是處」(引自許著《太極拳勢圖解》)。許氏注釋王宗岳拳論「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時言:「知彼已之剛柔虛實,則陰陽互為消長,以虛濟盈而不失其機,斯真懂勁。」繼而(與學員)解惑曰:「對抗雙方在進退、虛實、開合、剛柔、蓄髮攻防中,其中一方肢體運動方向、速度、輕重始終與對方等同,乃至運動軌跡完全合而為一時,可體悟到「沾連粘隨不丟頂」真義,即為懂勁。譬如他人射箭在箭靶上留下箭孔,你射箭欲從(前者所留)箭孔穿出,(使箭靶上只有一孔)就須保證箭的飛行方向、速度乃至飛行軌跡與之完全等同、合而為一。能悟出其中道理,則不難懂勁矣。」
許氏用易理解析推手:對抗雙方各站(陰陽)雙魚形太極圖魚眼位置,是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雙搭手成太極圖形,變幻莫測表明陰陽的虛實、盈縮、進退……。起步移動時,「手從腿邊起,側身步輕移」,走在雙魚形太極圖的S線上,「剛柔相摩(推),八卦相盪,變在其中」,故名太極(拳)推手。許氏的側身移步、搬攔進退走S線,續進續退則成S形滾動進退;雙方逆向各進一步則合成○形,雙方逆向各進二步則合成8形,○與8形可順時針轉,也可逆時針轉,亦可順時、逆時混雜轉動,因而就成為S、○、8形的順逆滾動,螺旋式步法。這種步法比直進直退式活步推手,不但技術含量高,形式上也妙趣橫生、招人耐看…
許氏對太極拳的貢獻還表現在將開合手、單操手融入於推手技術。
太極拳推手技術,原有兩個母手,即四正掤捋擠按、四隅采挒肘靠。所謂母手,就在在推手時可以循環往複,周而復始的運作手法。四正掤捋擠按母手,可用於定步,亦可用於活步;四隅采挒肘靠母手,則多用於活步。許氏將開合手引進推手,則使太極拳推手術由兩個母手增為三個母手,筆者以為這是件重要的技術創新。關於開合式母手如何在推手中循環往複、周而復始的運作變化,拙作《太極拳開合式推手》在《武魂》2006年第5期有載,不再複述。
太極拳七十多個拳式,如單鞭、提手、白鶴亮翅……每個拳式均為單操手。1921年許氏所著《太極拳勢圖解》為楊氏太極拳第一本系統著作,書中第三章「論太極拳推手術」寫道,「余幼從劉師敬遠先生習單推手術,稍有心得,嘗取太極拳各姿勢,參酌各家,一一規定練習方法,編成推手術,以輔原來四正四隅方法之不足,暇當另為編製,以享讀者」。是時,楊少侯、楊澄甫、吳鑒泉、王茂齋、孫祿堂等泰斗均活躍於京畿拳壇,許氏指出太極拳「原來四正四隅方法之不足」,並未遭到非議。許氏敢作敢為的大家風範以及當時拳界對新生事物「有容乃大,多元共生」環境氛圍,令今人感慨、汗顏。遺憾的是許氏的「暇當另為編製,以享讀者」並未兌現,未能使更多的人領略到單操手融入太極拳推手後的風采。
許氏將太極拳幾十式單操手,乃至其他拳種的個別單操手融入太極推手的三個母手中,隨時融進,亦可隨時抽出另換別手,並隨母手一起循環往複、周而復始運走變化,憑懂勁感觸,順勢借力,隨機而發,變幻無窮。許氏集楊氏大、中、小架推手技術於一身,將開合手、單操手引入推手,將宋書銘的太極推碾(攆)、旋乾轉坤圓形步法融進推手,從而完善、發展了太極拳推手技術,以致推手雙方沾連粘隨,在不丟、不頂、不脫中,擰裹鑽翻混用、跌打摔拿並施,順勢借力隨意遊走,蛇行穿插螺旋跟進,急應緩隨滿場亂飛,故陳微明先生1929年著《太極答問》言:「太極拳,二人活步推手,圓轉變化,其精彩不下於外家拳之對打,亦可引起觀眾之興味」。此情此景隱於民間,一直從民國初期延續到上世紀五十年代解放初期。
楊氏拳大中小架推手技術,各有千秋,三者一統,則既有「打天下、闖天下」時的氣勢,亦有「養天下」的近代風采。
綜上所述,楊氏拳小架,即用架、快架、技擊架;楊氏拳中架,即練架、緩架、功力架;楊氏拳大架,即預架、體用架、普及架。張虎臣先生所傳教的小、中、大架,稱作太極小式、太極家手、太極正路,亦稱用架、練架、預架。三者既有難易之分,亦有母架、子架之別。三者相輔相成又各具特色,大一統於楊氏太極拳體系。
太極拳須從基礎學起,階階有梯,不難登堂入室。你要學傳統、體用統一,與民族、世界流行同步,可學楊氏大架;你欲功力更上層樓,可在大架基礎上學習楊氏中架、功架;你思慕前賢、痴迷武技,可在大架、中架的基礎上學習楊氏小架、用架,當推手懂勁功夫達「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時,自能「英雄所向無敵」。概而言之:各人志向、追求不一,蘿蔔白菜,取所愛最好。(文/劉習文 劉宗凱)
推薦閱讀:
※初悟太極拳《授秘歌》
※十六式太極拳拳譜
※怎樣才算形神兼備、內外兼修的太極拳?一篇文章告訴你!
※太極拳之「順勁」與「摸勁」
※太極拳中的十二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