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學習動力提升與放鬆輔導(下)
我們在高考之前十幾天的時間中,是否仍然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這個狀態不僅是在身體方面的,還是在心理方面的。今天和大家交流這樣一個主題,希望能為我們同學的考試,助一臂之力。
問題如何做到放鬆而專註?
我們開始進入方法論的部分,之前的兩講是認識論,現在講方法論。方法的部分其實特別簡單,因為我自己搞positivepsychology,近幾年,我不斷地探索個體怎麼能夠獲得更好的放鬆、更高水平的快樂感和幸福感,我也把自己當作實驗對象進行研究,一直在不斷地嘗試。用認知行為的方法,系統家庭的方法,精神分析的方法,社會建構主義的方法,埃里克森催眠的方法……我最後發現了一種方法,它可以幫助我把上述所有的理論和方法都系統地整合在一起,它叫做【正念】。
正念來自於東方的文化和智慧,是從佛學發展而來的,為何這些年在西方社會為什麼變得越來越熱門,尤其是在美國,逐漸變成一個備受歡迎的減壓技術和治療方法?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卡巴金,他獲得機緣,向東方人學習了上座部佛教的理論和方法,卡巴金這個人很有智慧,他深知美國是一個基督教文化的國家,所以避免直接宣傳佛學和佛法,他把正念的方法從佛學中抽取出來,開始推廣,帶著美國人練習,果然,來自不同宗教背景的美國人,有不少人喜歡上正念的修習,甚至很多人練著練著就想探索它的來源,練著練著一些基督教徒就變成了佛教徒。今天我們不講宗教,我們講由佛學中萃取出來的正念方法。
我們來看正念的定義,「念」是什麼呢?念就是覺察,你們覺得對自己的覺察足夠深刻嗎?對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事物覺察得足夠細膩嗎?卡巴金教授帶著一批心理學家去研究這個東西,他發現我們在覺察自己的時候,在覺察呼吸,覺察身體、覺察念頭和想法的時候,人們的大腦皮層會發生變化,因為西方人善於用腦功能成像、腦電這些技術研究心理過程,他們發現,大腦功能和大腦結構都在正念的練習過程中發生變化。那些負責專註的腦區,負責創造性的腦區變得越來越活躍和發達。所以這是一個很厲害的發現,同科學緊密結合。
當我們感到焦慮和抑鬱的時候,會發現大腦邊緣系統裡面的杏仁核會被過度激活,它一旦被激活,人們就會感到焦慮,無法靜下心來去做當下的事情,或者沒辦法發揮出應有的效能,沒辦法發揮出潛能和創造力。而且有證據表明,當你的杏仁核被激活的時候,它旁邊負責長時記憶,且與情緒記憶關聯密切的海馬體就會被擠壓,功能衰弱。所以,為什麼有的人在焦慮的時候,記憶力下降,平常記得的東西無法提取,你們會有這種感覺嗎?當你特別緊張、特別焦慮的時候,有個東西就在你的嘴邊,卻一時想不起來、說不出來,一放鬆,就好了。我在試圖用非常簡單的語言,去講大腦功能的神經環路,其實它的過程遠比我講得要複雜得多。西方人通過研究神經環路的方式,發現正念是有用的。
我們再回到正念的定義,如果念是深入覺察,那麼,正是什麼?
如果還用佛陀告訴我們的概念和名詞的話,它叫做正見。我的理解,就是你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和觀點,當我們在覺察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覺察什麼呢?我們要往哪個方向走呢?所以很多人在正念的時候,進入了一條不歸路,走火入魔了,那是因為沒有在正見的基礎上進行覺察,而是在邪見的基礎上。所謂正見的基礎,除了佛學,其實還有上面所提到的認知行為,系統家庭,心理動力學以及社會建構主義等。
因此,從這個定義上看,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同時它要與正確的理論相結合。我們就在這裡,在此時此刻,嘗試著練習正念一分鐘。
【閉上眼睛,將身體調整到一個非常舒服的狀態,讓你的呼吸變得很自然,不要刻意去控制它,讓它很自然的去呼吸,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放在你的呼氣、吸氣、呼氣這個循環的過程中。我現在開始計時,看看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會不會很困難】
那個想法和情緒,有的人就追著那個想法和情緒跑,跑到九霄雲外好的,睜開眼睛,覺得剛剛過去的這一分鐘和平常的一分鐘有什麼不一樣?變得更長?有沒有同學感到很不耐煩?有沒有同學睡著了?有沒有同學發現這一分鐘,專註在呼吸上面其實很不容易,你覺得容易嗎?有沒有發現會有各種想法、情緒等會打斷自己的專註,把你從對呼吸的覺察中拽走,會讓你去想別的事情。我猜家長比孩子開小差的概率高很多,因為成年人腦子裡面裝的東西更多。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很多的想法和情緒,以及外界的種種對你造成的影響等,它們把你對呼吸的覺察帶走,當你的覺察被帶走的時候,你會不會產生自責呢?想著:「我做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太差勁了。」有人會自責嗎?有人會覺得很受挫嗎?肯定會有。在正念的這個過程,我們每個人自然而然的會有很多想法和念頭升起,我告訴大家,當有事情把你的注意力拉走的時候,你只要輕輕的把它放回到呼吸上面,而不要過多的追隨和強化去了。有的人會去強化它。所以我們可以想像,這些升起的想法、念頭和情緒,變成一個個肥皂泡升起來,你仔細地觀察它們,然後發現它自己自然而然地破滅了,你再回到呼吸這裡。所以佛陀說,所有的想法、念頭和情緒都是名相,都是虛幻,而不是實相。在那一刻,你的那些想法、念頭和情緒變得虛幻,在肥皂泡破滅之後,你重新回到呼吸,回到你生命最重要的存在。
我們再給大家一分鐘讓大家練習,感受一下這個過程。
好的,睜開眼睛,回到這裡。在剛才的那一分鐘,又會有些不同么?有沒有覺得自己能夠更淡定、更平和地去觀察你的呼吸?在這一呼一吸之間你又體會到了什麼?有沒有感到片刻的放鬆和解脫?所以覺察呼吸的作用是什麼呢?它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放鬆和關注,促使我們深入地觀察事物。你經常去練習,哪怕每天只練習十五分鐘。我自己練習了兩年,覺得自己的焦慮情緒、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僅幫助我放鬆,也幫助我整合了我過去所學的所有知識,這些知識會在你沒有思考的時候,自動地得到整合,不是通過大腦皮層,而是通過情緒中樞——邊緣系統整合。並且在這個整合的過程中獲得智慧。
儘管有不同宗派,但所有修佛的人共同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禪修,對於他們來講,終極的目標就是能夠獲得心靈的自由,悟道和覺悟。但我們先不想著追求那麼高,我們能夠做到前面這些就很不錯了。每天哪怕只堅持十五分鐘,在八周之後,你將會發現情緒、態度和行為都有了很好的改善,尤其是對於你的焦慮情緒和失眠狀態,我想知道,在你們睡不著的時候干點什麼呢?我建議,睡不著的時候就開始練習正念。我會發現,我的很多失眠的學生在練習正念的時候就睡著了。睡著了也不要緊,不要責備自己,你應該很慶幸我很輕鬆地睡著了。所以要忘記我們是要完成十五分鐘的任務,而是讓你自己達到自然而然的狀態。當然,十五分鐘只是一個符號,不是說我要上著十五分鐘的鬧鐘,鬧鐘一響把自己弄醒了,不是這個狀態。而是你嘗試著去感受這個時間。也許在正念呼吸的過程中,時間被拉長被扭曲,好像時間空間也不再是原來的方式呈現,而是會變得更加深沉和安靜。
如果你在練習的時候,發現很難去專註和觀察,越南的一行禪師也教給我們一些口訣,比如說,「吸氣,你感受到藍天;呼氣,你對著藍天微笑」。「吸氣,我感受到了我的情緒;呼氣,我對著我的情緒微笑」。這是四句短詩。你在練習的時候,也可以編你自己喜愛的短詩。在吸氣和呼氣的時候,會感受到自己不同的狀態和生命的力量,其實這就是一個能量交換的過程。你可能會非常不熟悉。過去十幾年中,你一直在用大腦皮層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法,但是換了這種不熟悉的方式之後,你就會發現,很多問題的解決,不是深思苦想就能出來的,而是在某一刻突然頓悟了,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法就出來了。所以我猜想,當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中的時候,他或許處在一個正念的狀態,他沉浸其中。在正念中,你可以觀自己的呼吸、情緒、身體和念頭。當你能夠深入地觀察自己和身邊的一切時,你就獲得了某種智慧。
我們所說到的這些練習方法很簡單,但是需要你去堅持。就好像很多的家長都喜歡看中醫養生的知識,但很少有人能夠每天堅持養生的實踐。方法不難,但你,一定要堅持。
推薦閱讀:
※丁學良:讀書的六種目的取向———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無忌論壇 - 學習風光攝影-by Guy Tal(翻譯文章)
※如何制定大數據學習計劃?
※讓孩子對學習像遊戲般上癮!
※他一張嘴一落筆,你就輸了!這是我見過最勵志的環衛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