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保爾的悖論」真是悖論嗎?

作者 鄧順天成

最近在《博覽群書》雜誌2014年第7期上看到一篇奇文《庸常的就是珍貴的》,這是一位署名哈米的作者寫的。他和梁曉聲發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那段激勵了幾代人的名言是一個關於人生價值觀的悖論。

保爾的那段名言是這樣的:「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對於這段人生價值觀格言,哈米在文章中說,梁曉聲在編輯《保爾·柯察金》時,和他談到這段話,認為其中的「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種說法是不確切不實際的。因為「出類拔萃」的人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人都只能以「碌碌無為」來評價,比如我、你都屬於「碌碌」之輩,全世界這麼多人,都要他們「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是否太苛刻太殘暴了?

對此,哈米十分贊同,認為:既然有這麼多「無為之輩」,那麼,我們的生存權、自由權、享受尊嚴權也是應該受保護的,而不可以歧視之。進而,哈米以一些感性的生活畫面說明了人們安居樂業,平常(庸常)生活的珍貴。最後結論說,既然保爾們歷盡艱難追求的目標就是讓勞苦大眾安居樂業過庸常的生活,而他們又要以碌碌無為的庸常人生而羞愧,於是陷入了人生價值觀的悖論。

這話看起來邏輯嚴密,無隙可擊,其實大謬不然。其錯誤之處就在於把不同性質的事物拿來作比較,犯了「張飛打岳飛的穿越之謬」。

保爾們歷盡艱難追求的讓勞苦大眾安居樂業過庸常生活的價值目的是一種社會理想價值觀,而不是人生觀,人生觀是對人個體而言的價值體驗,而社會理想價值觀是一種對人的群體或類體而言的價值觀,兩者是不同性質的事物,是不可比較的,雖然它們有某些聯繫。這就像拿一道菜的食用價值來和它的觀賞價值比較大小一樣荒謬。

再說人生觀,它既是對人的個體而言的價值體驗,那就是非常具體的,個性化的東西,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人生觀都是對他自己而言的,是說給他自己聽的,為他人生行為模式的精神支柱,不同個性的人,把別人的人生觀拿來對號入座,當然只能是自取其辱!

就拿保爾這段名言來說吧。保爾這段名言是一個典型的具有英雄性格的人物的人生觀,它的每一個字,對他而言,都是正確的,不可刪改的。社會的複雜,人生的艱難,任何英雄人物都會遇到。這時,他的人生觀就成了他心靈的雞湯,喝一口,就會給他繼續奮鬥的勇氣和力量。如果按照梁曉聲們的觀點,「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句話錯了,冒犯了普通人的尊嚴,刪掉,那麼,這「心靈的雞湯」馬上就會變成「心靈的毒藥」,保爾式的英雄們就會馬上像泄了氣的皮球,癱倒在地上,人生觀的價值就會趨於零。因為他們正是堅信庸常的人生是令人羞愧的,才要不畏艱險去追求一種英雄的人格。

對於你不喜歡的人生觀,你不奉行就行了,只要它不違背人類的基本倫理原則,不要強求自己或別人改變,這才是具有健全理性的人性素質。現實生活的複雜生動性,是不可以拿教條來框的。來自生活的格言,都是無數血淚化成的智慧的珍珠,是不可以坐在書齋里就評價出它的優劣的,那要到具體的環境中才能展示它真理的力量!

梁曉聲們為了修正過去那種宣傳教化的片面性,結果卻使自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人性的常識也不能識別,這是中國當代道德困境的一個深刻反映。

2014年8月19日於北京昌平

推薦閱讀:

V.S.奈保爾:自己就是題材
【奈保爾:論寫作】
「游擊隊員」奈保爾

TAG:悖論 | 保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