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邕行書《法華寺碑》

《法華寺碑》又名《秦望山法華寺碑》是碑久佚,為李邕於唐開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歲時所書,石舊在浙江山陰秦望山,今佚。世傳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貞得之於吳門韓履卿家,每頁四行,每行六字,計二十三開,東海伏靈芝刻石,今刊影出版,為廣大書法愛好者研究 或學習李北海書法提供一件新的資料。

  傳世僅何子貞藏宋拓孤本,以刀法驗之,實是宋人刻本,非唐刻,且似木刻。何氏嘗雙鉤重刻一石,其宋拓本今在上海博物館,以前有正書局有影印本。此碑在明代就有翻刻,作開元十一年,或十三年者,皆是明人妄刻。

 一、李邕與《麓山寺碑》  李邕(675—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屬江蘇)人,著名《文選》學家李善主子。初為左拾遺,後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稱「李北海」。為人秉性剛直,極富政聲。為文長於碑頌,而復多自書,杜甫謂之「碑版照四裔」。古稀之年為奸相李林甫害死。傳世書作有《李思訓碑》、《麓山寺碑》、(李秀碑)、(盧正道碑》、《東林寺碑》、〈葉有道碑》等多種。  李邕與唐代大多數書家一樣,其學習書法也是從王羲之入手的。但他能「入」能「出」,在王字的基礎上有所創造。宋代《宣和書譜》云:「邕精於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學右軍行法,頓挫起伏既得其妙,復乃擺脫舊習,筆力一新。」李邕是以行書入碑的積極擁護者,他所「擺脫」的「舊習」,正是王體行書不適應碑版的那些局限。  《麓山寺碑》又稱《嶽麓寺碑》。縱觀此碑,筆力雄健,字勢俊麗。此碑歷來評價很高,宋黃庭堅評其書云:「字勢豪逸,真復奇崛,所恨功力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復生,不過如此。」《庚子銷夏記》云:「《嶽麓寺碑》雖已殘剝,然其鋒穎尚凌厲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書爾爾。」此碑之所以為藝林所重,乃因其筆力蒼健渾厚,方折勁挺,有骨力洞達、氣勢開拓、化柔為剛之美。此碑看似駕輕就熟,天真爛漫,實乃神妙變幻,難測端倪,在流暢中寓縝密,和諧中得自然。該碑用筆取自然之法,流暢自如,瘦勁遒麗,一改二王的圓潤蘊藉,既剛勁又妍美,風神外露,氣勢奪人;結字取勢頎長,奇宕欹側,左低右高,似斜反正,斜而不倒,恰到妙處。《麓山寺碑》表現出一種豪放、奔突、明快乃至荒率的審美情趣,不計工拙,不經意而出新,毫不掩飾其真情實感。杜甫曾有詩讚李邕書法曰:「聲華當健筆,灑落富清制。」信不虛言!總之,李邕的字彙合了魏碑體正楷與 王羲之體行書的長處,比較圓滿地解決了「行書入碑」的課題。同時該碑是「體兼行、楷」的代表作,因此選用它作為學習行書的入門初階是再好不過的了。 二、臨寫《麓山寺碑》應注意的幾點  1.在臨寫時既要動手,更要動腦。在臨寫中,只動手不動腦,只顧生硬描摹.既不考慮這些點畫形態的來由,也不想想甲字與乙字的關係,這是一種收效最差的做法。因此I臨寫時,先應對帖中之字進行綜合的分析比較,將其結體用筆的法度與規律梳理出來,以獲得臨摹的自由和主動。其次要用心弄明白書家用筆的原理、方法和技巧。範本中同一個點畫在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字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形態,這些不同的形態究竟是通過怎樣的用筆方式造就出來的?毛筆在起止和運行過程中需作何種動作、何種變化才能形成點畫的某種藝術效果?在臨寫中應該仔細研究、反覆實踐、用心體會,把問題搞清楚,然後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規程來。第三要對昕臨寫的字從結體到用筆都應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這個字的點畫為什麼要這麼安排,這一筆的位置變動一下行不行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所臨寫的碑帖加深印象,加深認識,提高臨寫的主動性,提高書法的鑒賞力。  2.《麓山寺碑》的書體為行楷,故其筆法兼用行書的圓轉流暢和楷書的方整規矩,行法、楷法錯綜出現,產生了時圓時方、時疾時徐、時滑時澀的矛盾變化效果,這對該碑達到既有主體之流美、又有北碑之端莊的境界是個關鍵。臨寫時應注意分清何處是行法,何處是楷法,一一領會,然後再著力找出行法、楷法的分布規律,即抓住書家的「經營之道」。  3.該碑行筆速度較快,線條瘦硬,粗細變化不大,給人以矯健挺拔之感。臨寫時,要看準帖字果斷下筆,不可猶豫拖沓,否則筆畫出現「漲墨」,會損害線條質量。另外不要誇張毛筆的提按動作,要始終用力提著筆,用筆鋒著紙揮灑。  4.開始時應選用鋒穎較好的硬毫筆,取懸腕、懸肘的姿勢為好。  5.臨寫時,必須以中鋒來體現其圓渾、具有厚度感的線質,避免偏鋒帶來的視覺效果上的薄弱。結構上要把握開合變化的規律,並著意掌握重心的處理方式、緊松、粗細、疏密的對應參照以及長線條的穿插使用。  三、《麓山寺碑》基本點畫的臨寫法下面我們來看看點的寫法。  行書的點,最值得注意的是點與點、點與其他筆畫的關係。它們之間或上下關聯,或左右呼應。除少數用連筆、牽絲相通外,絕大多數都是憑藉微妙的俯仰角度、出入鋒芒以「神」相接,構成形斷而神不散的整體。這是我們在臨寫時最需要下功夫揣摩的。  1.瓜子點。先向左上方運鋒起筆,然後向右下鋪毫行筆,最後頓筆向左上回鋒收筆。其狀背弓腹收,要寫得飽滿圓潤,有精神,猶如高峰墜石。如圖——「於」字上點。  2.長點。先逆鋒向左上起筆,筆鋒向右下長拉,漸行漸按,其過程較長,形斜,最後回鋒收筆。如圖二「太」字右點。  3.向下點。先露鋒水平向右落筆,迅即用方折法轉90度向下行筆,如圖三「宇」字首點。這種點一般只用在一個字頂頭橫畫的正中央,與橫畫相連,形態端嚴。  4.出鋒點。先露鋒斜向落筆,頓後迅即提筆回鋒,向需要呼應的方向帶出牽絲,如圖四「廟」字首點。這種點有俯勢,也有仰勢,形態活潑,用途極廣。  5.橫點。先逆鋒起筆,接著橫向右方鋪毫行筆,最後回鋒收筆,從點的中腹出鋒,如圖五「禪」字左上點。這種點改成平勢,與其他點勢不同,以增加變化。  6.相向點。這兩點左右遙相呼應,左點短而向右上挑出,右點由重漸輕,向左下出鋒,兩點左低而右高,上開下台,頤盼生姿。如圖六「光」字。  7.相背點。這種點常用在字的下部,故其勢需要左右分開,上聚下分,有力托住上部結構。如圖七「樂」字。  8.並列點。這兩點是該帖最具特色的書寫方法。它採用撇畫的書寫方法,使兩點均並列向左下行筆,左點短,右點稍長,但與撇不同的是兩點不出鋒,顯得敦厚、拙樸。如圖八「並」字。  9.三點水。在《麓山寺碑》中,三點水的書寫方法可謂多種多樣,有三點獨立的,也有第二點與第三點相連的,還有三點乾脆寫成一弧豎的,臨寫時要注意掌握。如圖九「諸」字便為一例。  10.兩對點。這種點常用於「雨」字頭中。它原本是四點兩兩相對,但在《麓山寺碑》中卻簡化成兩點,採用相向點的寫法,但又比相向點更輕靈,其左點儘力向左下伸展。如圖十「雲」字。  下面來看看橫的寫法。  《麓山寺碑》中典型的橫畫為方筆魏碑寫法,圭角明顯,除加大了左低右高的斜度外,其用筆與魏碑基本相同,有北碑的厚重感。但是由於該碑是行書,故橫畫的起筆、收筆處常需與上、下筆畫呼應,臨寫時要特別注意。  1.長橫。這種橫畫的書寫方法與魏碑相同,要注意起筆與收筆的圭角。如圖一「有」字。其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折鋒向右下轉筆,接著提筆向右中鋒行筆,至畫端再回鋒收筆。在書寫時用力要均勻,中間略有起伏,可向下凹或向上凸,以示變化。  2.接上橫。這種橫是為與上一筆畫呼應,逆向搶鋒入筆,如圖二「在」字上橫。寫這種橫畫,一定要注意與上筆的連貫,寫完上筆,馬上連入下筆,其間不能有絲毫遲疑。若稍一擾豫,則搶鋒處便不自然了。  3.上挑橫。這種橫畫的結尼處向上翻挑,以與下一筆呼應,如圖三「乎」字橫畫的結尼處。這種地方,只需在寫完橫畫後頤著筆的移動之勢輕輕帶出即可,切不可著意用力頓挫、翻提。  4.下折橫。這種橫畫的結尼處是回鋒向下帶出牽絲,以與下一筆呼應。如圖四「事」字首橫。它的具體書寫方法是:寫橫畫至末端,因要與下一筆畫相連,故在收筆時略頓後向左下行去,將鋒帶出。  5.相向橫。這種橫畫的書寫,主要是為了使字的結體能生動多變而改換其排列形式。上橫採用下斜,下橫則採取上揚的態勢,使之在衝突中求得和諧。如圖五「未」字兩橫。  6.並列橫。一字中數橫並列,在書寫時要注意它們的長短、粗細、正斜等各種變化,不能寫得一樣,否則就會變成美術字而毫無生氣。如圖六「年」字的橫畫。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豎的寫法。  《麓山寺碑》的豎畫主要有以下幾種:  1.垂霹豎。這是一種常用的豎,如圖一中的「印」字之豎。其具體書寫方法是:逆鋒起筆,然後中鋒行筆,最後回鋒收筆,狀似垂露,要寫得堅挺、厚實。  2.懸針豎。這是一种放鋒收筆的豎,中鋒一拓直下,狀如懸針,如圖二「仰」字右豎。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再折鋒向右頓筆,接著中鋒向下行筆,筆在運行的過程中慢慢提起,使出鋒尖利。  3.短豎。其用筆與垂露豎相同,只是中間過程縮短,短而更顯有力,如圖三「所」字最後一豎。  4.弧豎。《麓山寺碑》中的豎絕大部分均採用這種寫法。它是魏碑的寫法,即在下截快收筆時由中鋒轉為側鋒,漸漸向右下角斂毫而出,如圖四「師」字長豎。這種豎常常略向左彎,帶點兒弧度,如拉開的弓一樣有股張力,但不能彎軟。  5.斜豎。此豎向左斜,其形似撇,但用力均勻,收筆處回鋒,如圖五「山」字中間一豎。  6.帶鋒豎。行書用筆,常欲流動暢活,因此,在豎畫收筆時,其鋒往往順勢挑出,以便映帶下一筆畫,如圖六「將」字左邊一豎。  7.多豎並列寫法。一字之中如有多豎並列出現時,如不注意調節,最易刻板。因此要注意每豎均要有不同的寫法,且豎與豎之間的關係也要注意變化,如呈相向還是相背之態,等等。如圖七「佛」字。  此外,與橫畫一樣,行書的豎在其起筆或收筆處也可以顯露出呼應上、下筆畫的痕迹,如圖八「修」字左邊兩豎就是非常典型的。  我們接著來看看撇的寫法。  《麓山寺碑》的撇有曲撇、直撇、回鋒撇、重頭撇等多種寫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碑中的撇,很少是直接提筆出鋒的,而絕大多數則向左上帶起,這樣既可與下一筆畫相呼應,又可與這一撇的主幹部分構成回顧照拂之勢。我們在臨寫時要注意分析、體會,多開動腦筋。  1.斜撇。這種撇畫長而且斜,中鋒行筆,運筆至收筆處不是直接出鋒,而是要回鋒,稍向左上帶出,但不是很明顯,而是要顯得含蓄而矯健。如圖一「會」字。  2.弧撇,如圖二「如」字。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向右上方逆鋒起筆,折鋒向右作頓,調鋒向左下作彎勢行筆,中間的彎度較大,至出鋒處向左作大弧度的出鋒。  3.豎撇。先起筆寫豎,至三分之二處時則向左下提筆運行,最後漸提漸收。此撇應寫得直而不僵,如圖三「丈」字。  4.平撇。其勢較平且短。具體書寫方法是:先向右上逆鋒起筆,再折鋒向右下作頓,最後中鋒用力向左下撇出。此撇常用於字的頂部,輕重應適當,其形較平,有利於字的穩定。如圖四「重」字。  5.回鋒撇。此撇與以上撇畫不同的是,在收筆處不是提筆出鋒,而是回鋒收筆,有一種沉實感,其運筆是由輕到重。如圖五「不」字。  6.帶鉤撇。這種撇畫與以上撇畫不同的是,在收筆時不是提筆出鋒,而有點像回鋒撇,但比回鋒撇帶出的鋒穎更靠上,這樣與下一筆畫形成牽絲引帶的關係,給人以顧盼生情之感。如圖六「天」字。重頭撇。這種撇畫隸意十足,是《麓山寺碑》筆畫的一大特色。其書寫方法是:先起筆寫撇,至末端時重按後再帶出。如圖七「登」字。  8.並列撇。一字中有數撇並列,應注意其撇畫的長短變化、角度變化、輕重變化等。如圖八「律」字。  我們現在主要看看捺的寫法。  在(麓山寺碑》中,捺的寫法是魏碑寫法,即捺腳長而豐滿、收筆不是提起向右上方「冒尖」,而是斂毫向右下方低垂,顯得含蓄、穩重,不矜不躁,穩壓陣腳。在該碑中,捺的書寫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斜捺,如圖一「人」字。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向左上逆鋒起筆,再向下折鋒,然後調鋒鋪毫,再中鋒向右下由輕漸重,頓後向右捺出,注意不要捺出筆鋒。  2.平捺。此捺筆勢雖平行,但一波三折仍應表達,行筆由輕至重,至捺腳處重按後再提筆平出,最後收筆回鋒。如圖二「追」字。  3.短捺,如圖三「琳」字。其書寫方法同斜捺,只是其形較短,短而省力,有讓左之意,使字之結體放中有收。  4.反捺,也可稱長點,它是為求變化而成。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接著調鋒向下行筆,漸行漸按,最後回鋒收筆。整個捺畫要有一定的弧度。如圖四「史」字。  5.弧捺,如圖五「見」字。該筆本是豎彎鉤,現用一捺表示。其具體書寫方法是:順鋒起筆,接著向右平行,漸行漸按,至捺腳處重按後向右平出,注意出鋒不宜太長太尖。  6.挑畫。挑是自左下斜向右上並出鋒的筆道,如圖六「振」字左挑。其書寫方法是:先逆鋒向左上起筆,接著向右下作頓,然後引筆向右上直行,速度要越來越快,在運行的同時,將筆逐漸上提,令其順勢出鋒。寫這一筆畫時,其斜度的大小和鋒芒之所向,必須與右邊的有關點畫或局部相呼應。  最後我們來看看鉤和折的寫法。《麓山寺碑》中的鉤有的是楷法,而有的是用行書方法來寫的。其形態主要有以下幾種:  1.豎鉤。先作豎,應挺拔有力,至出鉤處應側鋒鋪毫,捻管挑出,出鉤處應尖銳飽滿,見稜見角。如圖一「河」字。  2.豎彎鉤。其具體寫法是:先起筆寫豎,且此豎應先向左順勢轉折,調整到中鋒後再作橫,略頓後出鉤上挑,要有力度。如圖二「元」字。  3.彎鉤。此鉤寫法有點兒同豎鉤,不同的是其起筆處比較彎,要有一定的弧度,出鉤時也是向左推出,是外方內圓狀。如圖三「子」字。  4.橫鉤。先作橫畫,至末端向右下停頓,然後折鋒向左下鉤出。此鉤應寫得厚重、飽滿。如圖四「崇」字。  5.卧鉤。先順鋒起筆,而後再行筆向右作弧彎,筆力由輕到重,最後向左上鉤出。此鉤應前斜後平。如圖五「心」字。  6.背拋鉤,如圖六「風」字。其具體書寫方法是:先作斜橫,要有一定的弧度,轉折處作提按,然後向內凹直下,再作外彎,最後出鉤上挑。此種鉤弧度大,用筆宜靈活。  7.斜鉤。先逆鋒起筆,再由中鋒由輕至重徐徐地作弧形下行,至出鉤處向上鉤出。此鉤宜寫得遒勁、舒展,弧度不能太大。如圖七「或」字。  在《麓山寺碑》中,折的寫法有以下幾種:  1.方折。這是魏碑寫法,即輕入重按上抵,再右下重頓,調鋒回中,作弧下行。作此畫須留意右下重頓後下行的弧畫要重、渾,否則會使全字失衡。如圖八「回」字。  2.圓折。這種折畫有點兒似鐵路鋼軌轉彎時的形態,行筆無頓挫,不停駐,捻管調鋒直接轉下即可。如圖九「內」字。  3.豎折。先作豎,至轉折處調鋒,提按要輕,再作橫畫。此豎折應一筆完成。如圖十「化」字。
推薦閱讀:

鄭板橋行書《田游岩傳》(翻墨本)(入太白山 棲遲林壑間)
( 明)董其昌行書欣賞《正陽門廟碑》帖
明代 羅洪先《行書夜坐詩卷》
鉤的寫法——行書基本筆畫技法解析(系列七之六)
李邕行書《雲麾將軍李思訓碑》,如龍跳虎卧之姿

TAG: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