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是以什麼方式排出體外的?
至於排出濕氣的方式? 我認為大多是:排汗和利尿。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中醫講脾主運化水濕,我們體內一切的水液問題都與其密切相關,所以祛除水濕就得健脾。現代人少動、多吃、熬夜、壓力大,會造成腸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謝失調,也是總受濕邪困擾的一個重大原因。怎麼祛除濕氣呢?主要從這幾方面下手1.運動:越懶越要動,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跑步、快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運動,有助於氣血循環,增加水液代謝。2.飲食:酒、還有一些油膩食物、甜食、油炸品不要過量,容易造成脾胃負擔,生冷食物也要少吃。保護脾胃功正常,水液代謝自然就好了。3.環境:保持居住環境乾燥,保持室內勤通風,因風能勝濕;勤晾曬被褥等床上用品,可在室內放置木炭,以吸收濕氣;保持汗出通暢,避免室內空調溫度太低。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分享幾個祛濕的食療方給大家:1.懷山藥90克、薏苡仁150克、芡實30克。研成粉末,與小米一起熬粥喝。2.濕熱時節: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熬水,放入適量冰糖,代茶飲。3.寒濕時節:做菜稍放:白蔻仁、砂仁、花椒等辛香調料燥濕暖胃。4.晚上用川椒十幾粒,熬水泡腳,燥濕溫陽。作者:邢麗霞/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中醫認為,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濕氣就會成為致病因素。濕氣有內濕和外濕之分。外濕常由於大氣中霧露雨濕過盛,或居處潮濕、涉水冒雨、衣濕裹身、長期水中作業等所致;內濕多因脾胃功能失常而生,主要是由於過食生冷寒涼、肥甘厚味,或飲食不潔、饑飽失常、勞倦太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調,體內水濕滯留而形成。我們不僅要給家居除濕,更要給身體除濕,體內濕氣重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濕邪侵犯人體的部位非常廣泛,肌表、經絡、關節、人體臟腑都是濕邪的目標。祛濕方法可有飲食、艾灸、拔罐、泡腳等。如艾灸關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豐隆穴、解溪穴等都有不錯的健脾祛濕作用;食材如赤小豆、薏米、冬瓜皮、扁豆、茯苓、芡實等都是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
尿液濕氣——邪氣現代人的生活水平,在飲食上可以隨心隨遇依據個人口味選擇自己的三餐,葷菜攝入太多,食物里沉積的毒素,運動量又少,葷素難以均衡,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郁。大便便溏不成形,中國人以五穀雜糧為主,濕氣比較重,又很多吃肉類,長期偏食就會傷及脾胃,脾受傷,濕氣不能運化,堆積在體內,所以大便不成形,證明體內有濕氣。風濕屬於人類三大頑疾之一,風、寒、暑、濕、燥、火這「六大邪氣」中醫講濕氣生惡病濕氣是最容易滲透的,邪氣與濕氣為伍,濕氣在冬天遇寒則成為寒濕,表現為冬天寒冷,一般人體感乾冷;但如果濕氣重的人就很難忍受,南方冬天比北方冬天更難以忍受,寒濕入骨。濕氣遇風成為風濕,祛風容易,但是形成風濕就是慢性頑疾,濕氣在皮下,體型肥胖、人懶嗜睡。觀大便判斷體濕(1) 大便不成形,稀軟、排不凈,體內必有濕氣(2) 大便成形,但總會粘在馬桶上,不易沖凈,濕氣有黏膩的特點(3) 衛生紙用的多(4) 如果以上情況均有,體內濕氣已經很重了,大便排不盡,被腸子吸收,糞毒入血,百病蜂起。食療:紅豆加薏米煮粥常吃,切不可加大米。成分五苓散的組成是:豬苓、茯苓、澤瀉、白朮、桂枝。茯苓祛濕,白朮補脾,桂枝溫陽化氣,豬苓和澤瀉。濕氣的排出方式與祛濕方法首先我們要知道濕氣,它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垃圾,如果想要把這些垃圾清理掉,方法就是排泄,排泄出身體裡面的垃圾。通常採用的方法是食療祛濕,食療祛濕的效果通常就是會通過大小便以及出汗來達到祛濕的效果,這種方法也比較有效。還有別的祛濕方法,比如:泡腳,按摩穴位,運動,針灸,拔罐等。有哪位朋友想檢查自己有沒有濕氣可以試試我這個方法:看看自己的舌苔,下圖是正常舌苔
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都是濕寒體質,和濕熱體質,我放圖給大家看看。
通常女性朋友多見濕寒體質。
濕氣是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往往從大小便、痰、分泌物、汗等方面反映出來。中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養生之前先祛濕」。 推薦一種在家裡泡腳健脾祛濕的方子:花椒30克,艾葉15克,一起放鍋里加水煮30分鐘,放涼一下泡腳,泡腳水保持一定的溫度,泡腳的同時喝紅糖艾葉茶,讓身體微微出一些汗,一天一次。
濕氣是怎麼排出體外的?人體的排濕排毒通道有:大小便、出汗、放屁、皮膚、呼吸排濁、女人加上月經和白帶。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檢查一下我們身體存在哪些問題?大小便問題最多的是便秘便溏,腹瀉。到大小便失禁就是比較嚴重的問題了,不是亞健康狀態,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腹瀉,說明腸道有害細菌多,濕氣大,脾胃不好,如果像我以前那樣,曾經一晚上起夜9次,我的天,一宿沒睡覺,都虛脫了。那時我一著涼,吃涼的東西,便溏就會出現。
平時呢?便秘,上火,排泄困難真難受。說明腸道益生菌少,腸干。有的朋友還有痔瘡。現在好了,大便經常是香蕉便,便溏也很少出現。皮膚好了很多。出汗能排一部分濕氣,不花錢的排濕方法之一。可惜很多人不愛運動,我自己明明知道,也不太愛運動。今年得注意了。還有夏天天氣熱,是讓我們的身體出汗排濕氣的。可惜有了空調之後,我們待在空調房間的時間越來越長。不但不出汗,還會有很多寒涼侵入身體。
放屁是腸道缺氧,但是放屁太多也不好,可能吃了脹氣的東西。太臭的臭屁就是體內毒素太多,通常我們說宿便太多,皮膚也不會好到哪去。皮膚長痘,出水泡疹子。這也是排濕的一種,但是比較癢,還不容易好。痘痘更是讓人煩。口氣重。呼吸排濁氣,有的人口氣太重,對面說話都能讓人窒息,抽煙喝酒太多,濕氣太重,吃得油膩東西太多,不是吃口香糖就能管用的。女人的月經不調,宮寒血淤,氣血循環不好。跟寒涼有關係,女孩子愛吃冷飲,時尚界更是推崇光腳露小腿,美麗凍人哈??長痘痘誰會煩?誰長誰煩??所以女孩子不能受涼,氣血通暢,不會痛經,皮膚還會很好。這才是讓自己美麗的最好方法。白帶不好,跟濕氣重和寒涼有關係,也有其他原因。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是在提醒我們該調理身體了,這些癥狀不是病,調理起來相對也比較簡單,如果你不加以注意,身體問題又該加重了。調理身體,去濕健脾,治療便秘,就能啟動我們人體本身的自愈能力,一些問題慢慢就會好了。當然癥狀不同,有些問題會反覆發作,有些問題隨著節氣變化也會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要多關注節氣養生知識,多了解一些,對自己對家人都有好處。
比如明天是驚蟄,這時該注意什麼呢?天氣轉暖,很多身體虛弱的人到了驚蟄節氣當天,身體都會有很大的反應,如頭痛、失眠等不適。人體的能量在一年中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驚蟄時節陽氣升發,陽氣充足,才能把人體治病邪氣一併帶出體外。調理養生有三個重要的關鍵詞:健脾、利濕、化痰。怎麼調理?①保持愉悅的情緒,心平氣和,萬事大吉!② 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此時再攝入大量脂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飲食偏甘少酸,可以喝冰糖煮梨水。多吃清淡食品。水蘿蔔,山藥,蓮子,木耳,銀耳等。③春暖花開,運動起來。多出門轉轉,去郊外踏青。濕氣是以什麼方式排出體外的?我們先說說,濕氣是從哪裡來的呢?中醫講「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現代人,生活條件提高了,導致吃葷太多,運動量又少,長期下去,濕氣就堆積在體內。濕氣重的話嚴重危害身體健康,是萬病之源,所以除去身體內的濕氣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去看中醫,都會被告知「濕重」,濕是從何而來的?濕的存在有三個因素 :一.因為吃了過多的油膩物,消化不了,堆積成濕;二.雖然沒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點兒就膩住了,也會成濕;三.還有就是環境、季節因素的影響。比如四川多濕,那裡的人不吃辣椒就會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大量吹空調,體內都會有濕,身體會變得很重、很懶。這三種癥狀歸根結底都和脾氣有關係,「濕重」是標,「脾氣虛」是本。中醫說的脾,是主運化的,任何代謝產物的排除都要藉助脾氣的力量。脾氣虛,髒東西就會瀦留體內。髒東西是什麼呢?可以是多餘的脂肪,也可以是異常的分泌物、排泄物。胖人多脾腎陽虛「濕重」 ,很多胖人看似壯實,實為虛寒。特別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來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們體質的寒濕。這種胖人,他們的皮膚一般都是涼涼的。就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自己知道缺少陽氣,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就像過去沒有冰箱的時候,夏天賣冰棍的人,都會用一條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熱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這個作用,所以就有「胖人多陽虛,而瘦人多陰虛」的理論,往往是越胖越虛,越虛越胖,形成惡性循環。小心愛睡覺的孩子是「濕重」 ,很多孩子,很乖,而且特愛睡覺,這也是被濕邪困住了。這些孩子之所以濕重,首先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強,後天餵養的時候,家長可能沒注意到,傷了他的脾氣。脾胃負責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出糟粕,如果這種能力下降了,營養吸收不了的同時,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體內就成了濕邪。帶著這些廢物,身體自然就覺得疲勞了,所以小小的年紀就容易犯困。濕邪重的典型癥狀是:1.身體發沉、發重,頭也發矇,雖然頭不疼,但是不清爽;2.皮膚會有濕疹,胃口也不好,吃什麼都覺得沒味道,嘴裡發黏。3.舌頭伸出來時,你會發現舌體很胖,顏色偏淡。癥狀嚴重的,舌頭邊上會有齒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這叫「裙邊舌」,這就是比較嚴重的脾虛濕困了。三伏天是排寒化濕最好的季節,艾灸可很快袪除體內堆積的寒濕。濕氣排出體外的方式:1、汗液。2、尿液。夏天通過艾灸健脾化濕,再結合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排出濕氣。有的人表現出汗多,有的人表現排尿增多,而且都是比較黏膩的,甚至有異味。濕氣排凈之後,出的汗和排的尿就慢慢清亮了,而且沒有異味了。祝您健康快樂!濕氣,,,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氣是諸多慢性病的根源,對於濕氣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切不可大意。對於排濕,可取生薑,菖蒲,藿香各50克,艾葉100克煮開後再熬10多分鐘。用於泡澡除濕。用艾葉泡腳具有驅寒去濕。如泡腳時有體虛,氣血不足的人,可在泡腳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或茶。一星期二次為好。對身體濕氣排除可煲湯,用山藥,芡實,扁豆,排骨湯。具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作用。建議常按摩三大穴位祛濕,膝窩的委中穴,人體最大的排毒祛濕穴位,我叫這穴為夫妻穴,因自已本人很難按到好效果。由對方幫忙按最好。肘窩的日上池穴,對肩肘關節痛,感冒發熱,咽喉炎等等療效好。腋窩的極泉穴,可去心臟的火毒,心悸,腦悶等。按摩至不痛,祛濕效果已達到。對於祛濕養生的法子太多了,不能一一明了。注意養生,身體健康才是第一。醫學上說,「濕」為萬病之源,因此,體內有濕氣必須及時排出。排濕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幾種方法。1、飲食除濕法。身體濕氣重的,日常飲食可以喝一點薏米紅豆粥,冬瓜竹筍湯等,飲食中適度增加一點辣味食物,如青椒,咖喱,姜蒜等,因為辣味食物可以排汗除濕。2、運動除濕法。機體如果處於潮濕的環境,往往一不小心就濕寒入侵。受了濕寒以後,除了飲食調理,也可以通過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如跑步,打球等來發汗排濕。
3、中醫理療法。一些中醫的理療方式,也有幫助機體排濕的功效,如拔罐,艾灸,火療等。濕氣,它就是我們身體裡面的垃圾,排泄出身體裡面的垃圾,可以通過艾灸,泡腳,按摩穴位,運動,針灸,拔罐等。艾灸祛濕的機理在於:1.溫陽補氣,健脾溫腎;陽氣足了,濕氣就能化解,脾腎功能好了,水分的代謝能力也會正常。 2. 艾灸能疏通經絡,經絡疏通的好處,就是能夠給於濕氣一個排除的通道,使它告別身體。艾灸祛濕艾灸穴位:1.神闕
2.陰陵泉
3.豐隆穴
4.三陰交
5.中脘穴
推薦閱讀:
※「痰多、乏力、虛胖」,濕氣重!體內「死水」,一灸了之!
※體內濕氣不除,百病纏身?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山楂加一物,濕氣、便秘、肥胖全趕跑,健康無病一身輕鬆
※春季易現「濕症」 艾灸祛體內濕氣最為理想
※濕氣重每天早晚吃它,排出體內多年濕氣,生薑都自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