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禽戲、八段錦和易筋經看導引術的發展

  導引術是中國傳統養生術和體療方法之一,它以肢體運動、呼吸運動與自我按摩相結合,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修身養性等為目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優秀遺產。五禽戲、八段錦和易筋經作為中國導引史上分別代表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經典性導引術,它們雖有著各自的功法特點、目的和作用,但從發展軌跡來看,足以窺視古代導引術發展的基本線索。

  導引術從早期的一些散式仿生術發展成完整的導引體系

  五禽戲是東漢時期的華佗以仿生導引術為基礎,將其簡約精編,歸納提煉,創編成為一個結構完整、易學易練的養生導引術,這代表了漢代時期古代導引術發展的最高水平。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早期的導引術勢多是模仿動物活動的動作,力求獲得動物的某些靈性和能力。「熊經鳥伸」一類肢體運動的原型可能是模仿動物活動的巫舞,而「吹噓呼吸」一類呼吸運動則可能與巫醫的移精變氣理論與治療方法有關。但此時的導引術多為一術,多為針對一病或多病的散式功法,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的導引圖清楚說明了這一點。直到東漢末年五禽戲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散式功法的狀態。

  八段錦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宋代,這是導引術發展成熟的標誌。八段錦在五禽戲的基礎上,動作數量增加到了八個,而且每個動作都有其動作名稱,這對後來易筋十二式的發展產生了歷史影響。八段錦將不同導引術勢彙編成套並以歌訣這種易傳易記的形式而廣泛流傳。

  「易筋十二勢」繼承了八段錦的特點,但在其基礎上有所變化,主要體現在如:有的動作剛勁有力,剛中有柔,講究剛柔相濟,陰陽平衡;有的動作講究意隨氣走,力由氣生。

  總而言之,導引術發展至明代的主要變化是:第一、導引術的功法較前更為豐富;第二、導引術與武術相結合,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內煉系統。其主要特點是「外煉筋骨皮,內煉精氣神」,講究身架沉穩,勁力貫串,剛柔相濟,筋強體壯,運氣發力。

  導引術的鍛煉目的從一般的醫療養生髮展為鍛煉筋骨肌肉、強身健體

  東漢時期的華佗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家與養生家。他所創編的五禽戲的功效是「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其基本理論是「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臂如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導引之事,熊經鳥伸,引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從中可以清楚看到華佗的觀點是追求健康必須運動,但運動量應適度,不能達到極限。運動能增強人體心血管系統與內臟系統功能,預防疾病。因此,華佗對於「引腰體,動諸關節」的適度運動養生理論予以高度肯定,並吸收其精華,模仿「虎鹿熊猿鳥」,以疏通氣血、預防疾病、健康延年為目的創編了著名的導引術——五禽戲。例如,五禽戲中的「虎撲」形成了脊柱的前後伸展折彎運動,能增強腰部肌肉力量,對常見的腰部疾病,如腰肌勞損、習慣性扭傷有預防作用;「鹿抵」可起到強腰補腎的功效等等。

  導引術發展到宋元時期,形成較為成熟的體系,以八段錦為標誌。八段錦的創編是以練內功為主的動功。肢體運動順其自然,並注意意念的調節和呼吸的鍛煉,以此達到疏通經絡、調節氣血、平衡陰陽和增強調整臟腑的功能,進而增進身體的健康。例如,八段錦中的「左右開弓似射鵰」,不僅能有效地發展改善頸部血液循環和肢體末梢的微循環,預防肩、頸疾病,而且可以矯正一些不良姿勢,如駝背及肩內收。再譬如,「搖頭擺尾去心火」可刺激膀胱經和大推穴,有疏經泄熱的作用,利於祛除心火,預防便秘及痔瘡。

  導引術發展至明代,出現了《易筋經》,其中的「易筋十二勢」與五禽戲、八段錦相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易筋經將以「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為特點的養生導引術改造成了以增強筋骨為主的導引術。例如「韋馱獻杵」可提高肩、臂的肌肉力量,有助於改善肩關節的功能;「倒拽九牛尾」通過四肢上下協調活動,可提高四肢肌肉力量及活動功能。

  導引術的身體活動、呼吸調節及意念的要求逐漸提高

  無論是五禽戲、八段錦還是易筋經,都是通過伸展身軀,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但都各有特點,對動作與呼吸要求也各有不同。五禽戲和八段錦在鍛煉時顯得輕鬆、柔和、緩慢,精神集中,心平氣和,呼吸自然,其運動量較小,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練習;而易筋經比較注重肢體運動,運動幅度較大,以加強對肌肉、關節、筋骨的牽拉,並能有效地發展肌肉力量,靈活關節運動,增強韌帶彈性。其運動量相對較大,比較適合青年人和身體強壯者練習。

  具體來說,五禽戲主要是通過前俯、後仰、側屈、擰轉等不同姿勢對頸椎、胸椎、腰椎等部位進行有效鍛煉。總的來看,此功法主要是以腰為樞紐,帶動上下肢運動。外形動作既要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又要力求蘊涵「五禽」的神韻,意氣相隨,內外合一。如熊運,外形動作為兩手在腹前畫弧,腰腹部同步搖晃,實則要求丹田內氣也要隨其運使,呼吸之氣也要按照提吸落呼的規律去做,以達到心息相依的要求。

  八段錦和五禽戲具有相似性,以腰椎為軸帶動四肢運動。在八段錦練習時要加強屈伸肘膝,立掌頂腕,提踵踮足,加強對上肢的旋轉,有助於暢通氣血。八段錦對呼吸的要求是動作與呼吸結合,「起吸落呼,開吸合呼,松吸緊呼,先吸後呼」。呼吸的練習是通過身體運動的配合,將日常的呼和吸引導到悠、緩、細、勻、深、長的腹式呼吸(呼吸時腹部凸起和凹陷的方法)。腹式呼吸可有效地增加對肝、脾、胃的按摩,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在八段錦練習中,對於意念的要求是「心到意到,意到力到」,也就是將意念集中在動作上。

  易筋經的出現,相對於五禽戲和八段錦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其活動部位與幅度明顯增大,對呼吸要求也更高。功法中的每一個動作,不論是上肢、下肢還是軀幹運動都要求充分地屈伸、外展內收、扭轉身體,從而使人的骨骼及大小關節在傳統定式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呈現多方位的活動。通過拔骨達到抻筋,牽拉人體的各部位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結締組織,促進活動部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軟組織的營養代謝過程。易筋經的主要運動形式是以腰為軸的脊柱旋轉屈伸運動,如「九鬼拔馬刀式」中的脊柱左右旋轉屈伸動作,「打躬式」中的椎骨節節拔伸前屈。

  從以上五禽戲、八段錦與易筋經的發展歷史比較中可以看出,導引術經過了漫長歲月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立的成熟的鍛煉身體、預防疾病、促進健康長壽的傳統體育項目。它們的特點表現為節奏緩慢,運動量不大,講究心理與生理活動平衡與協調,同時還具有簡單易學,不受條件和時間限制等。即使在當代社會,由導引術發展而來的健身氣功,更是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健身效果明顯的健身方法,為提高民眾的身心健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推薦閱讀:

少林內功八段錦
脊柱運動八段錦(四)
八段錦習練法
我的八段錦呼吸法
養身八段錦, 每天幾分鐘, 健康好身體(圖解)

TAG:發展 | 五禽戲 | 八段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