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中的中國艦隊防空[圖

伸向遠海的防空圈--中國海軍艦隊防空觀念的演化胡迪.諾克斯(美)編者按這是美國學者發表在《艦隊防空》上的文章。在此刊登並不代表本刊贊同或證實,其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海軍艦隊防空是整個海軍作戰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在中國海軍發展歷程中,防空系統和作戰觀念的變革,是最艱難曲折的。中國國內曾經普遍認為,1996年中國引進965型驅逐艦最大的成效是獲得了「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從而具備了-種打擊航空母艦的有效手段。實際匕在美國海軍看來,這種被媒體稱為「殺手鐧」艦隻,從來沒有真正有效威脅過航空母艦戰鬥群。航空母艦400至600公里的防空圈,不是這種最大射程120公里的導彈能有作為的。引進965型艦的真正意義是加速了中國海軍艦隊防空作戰觀念,甚至戰略思想的轉變。在最近兩年中國海軍造艦高峰期間,新型艦艇的設計,進步體現了這種巨大轉變。

戰略前沿的伸延海軍艦隊防空包含戰略與戰術兩個緊密聯繫的層面。20世紀50年代末期,蘇聯軍事顧問小組曾經向中國提出了一套國家防禦戰略計劃建議。這個建議包含很多內容,其中提出中國應擴大國家濱海防禦縱深,部署防禦系統。核心思想就是在國家戰略防禦、瀕海方向戰役行動等情況下,將海軍艦艇作為早期預警體系,引導岸基航空兵和海岸防禦兵力協同,遂行戰略防禦作戰。這包括在領海線外的公海建立全天候的防禦識別圈,對任何進入這個範圍的船隻和飛機,都進行監視和跟蹤,對空中和海面入侵目標作出早期預警和執行攔截作戰。海軍艦隊作為戰略前沿延伸,首先需要建立艦隊防空體系,才能具備遂行這種戰略的能力。按照當時典型的戰術戰役準則,在防空作戰中,海軍編隊的地位主要作為延伸的戰略雷達哨和遠離海岸的對空引導指揮所,形成對大片海域的有效控制,其中岸基航空兵和警戒引導艦隊構成的防空圈,能夠向海外前推伸200公里以上。蘇聯顧問小組提出的戰略規劃建議,在中國沿海建立4個這樣的控制海域。據推測包括遼東和山東附近黃海海區、上海附近的東海海區、廣州附近的南海海區,形成對這此主導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地區的戰略屏護。福州和廈門附近海區主要由航空兵和小型艦艇遂行防禦,原因是海峽中部縱深不足,戰鬥機完全在岸基雷達和指揮系統作用半徑內,無需海軍艦艇前出引導。這是典型的近海防禦戰略,但卻非常符合中國當時的情況。近海防禦戰略計劃中,執行防空作戰的主體是海軍艦艇和航空兵作戰飛機。這個體系化的戰略規劃建議,要求建造裝備中遠程雷達的艦艇,編隊必須擁有全天候的對空和對海警戒能力。同時這些艦艇可以根據戰備等級,以單艦或編隊形式在岸基雷達和作戰飛機的作用半徑內的任何海域進行部署,同時承擔對空和對海警戒與防禦作戰。艦隊既是戰略預警雷達哨,又是戰略防禦體系中第二線的作戰力量。因此必須具備抗擊敵方相當規模攻擊的能力。美國和歐洲海軍將這種方式稱為艦隊節點防空,即為艦隊充當雷達哨和外層防空,而中國艦隊則是屏護大陸本土。這種戰略思想決定了海軍發展方向是建造能夠適應在近海充當這種角色的艦艇和相應裝備體系。這個計劃當時是否被中國高層採納不得而知,但是對中國海軍作戰思想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

中蘇簽訂的四協定中,海軍艦艇引進的種類和數量配比都與建立這種防禦體系的戰略方針相關。50年代中國海軍艦艇的引進,以及航空兵沿海地區的空軍基地建設等,在定程度上體現了這個建議產生的影響。當時中國海軍從蘇聯直接引進和許可證建造的大型水面艦艇中,護衛艦與驅逐艦的搭配都呈2比1的比例。根據當時國家戰略研究機構的米哈伊.科涅斯科夫回憶,中國提出利用當時在役的艦艇,編成2至3艘大型艦艇編隊,優先在上海和浙江沿海部署艦艇對空警戒線。採取護衛艦和驅逐艦2比1的編成,可以最大限度地兼顧防空隊形與艦炮防空戰術的要求。驅逐艦配備的岸艦和艦空電台,依靠電鍵莫爾斯電報或語音報文保持通信。其中對空引導通信主要依靠口頭報文。當時在中國海軍大型艦艇上備有對空通信密語手冊和引導戰術手冊,戰時可能在雷達艦上派駐空軍指揮人員。不過50年代至60年代後期,中國海軍的所有艦艇幾乎沒有中遠程對空雷達,直到60年代末期,在引進的04型驅逐艦上才安裝515對空雷達。可見在長達20年的時間內,中國雖然向這個方向努力,卻並沒有實現這個配置。在1954年「瑞金」號和「興國」號被台灣國民黨航空兵擊沉事件發生後,中國海軍對大型艦艇的使用變得非常謹慎。l 954年以後,大型火炮艦艇在靠近台灣飛機作戰半徑海區活動時,通常時間非常短暫,且會出動大批作戰飛機進行掩護行動。海軍警戒線主要在上海外海至浙江北部的東海海區,為這個中國最大的[業基地提供早期預警和海上防禦。這個體系對於上海空防是否有效尚無確切資料證實,但是對於舟山群島以北的海上防禦無疑是卓有成效的。引進的艦艇服役後,國民黨海軍就很少在舟山以北海區活動。在中蘇關係因意識形態問題惡化後,中國海軍建造大型水麗艦艇前推戰略防禦縱深的計划進程徘徊了數年,直到60年代中期才真正開始實施。在1954年「瑞金」號被擊沉後,中國海軍將艦隊防空問題放在最優先的地位。不過這種防空作戰的目的,是保障海軍編隊在瀕海海域進行封鎖和反封鎖作戰。但是發展防空艦艇,與戰略性的防禦並不矛盾,研製防空艦被提到了優先地位。這個時期中國海軍需要兼顧制海作戰和艦隊戰術和戰役防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較高防空作戰效能的制海艦艇。

在一五」計劃時期,中國海軍就提出建造配備防空導彈的護衛艦的計劃,並在摸索中實施。60年代中期開始著手研究設計編號≯J053K型防空護衛艦。之所以選擇建造防空護衛艦,巳因為中國有較大把握設計和建造完成65型護衛艦,這也是中國在60年代前期唯一掌握了設計和建造技術的艦型。在該型設計基礎上變更為艦空導彈防空護衛艦符合當時中國造艦技術水平,同時大大降低了研製成本,並且縮短研製周期。而驅逐艦雖然更適合安裝複雜的艦空導彈武器系統,但是中國當時沒有配套的動力設備。護衛艦是執行海上巡邏的主要艦種,排水量足夠安裝艦空導彈武器系統和大口徑艦炮,配備艦空導彈使其能夠部署到台灣海峽附近等海區,在空襲威脅較大的條件下執行任務。為實現前推戰略前沿的近海防禦戰略,中國付出了至少30年的努力卻沒有任何進展。缺乏有效防空手段的中國海軍艦艇,主要執勤海域沒有超出領海線,而且並沒有技術手段為航空兵提供空情保障。50年代至60年代與台灣國民黨海空軍在海峽附近的軍事衝突中,海軍艦艇防空手段有限,也難以通過引導戰鬥機達成區域防空作戰目的。()53K艦的設計建造的首要目的,就是完善海軍艦隊防空手段。在1353K進入東海艦隊後不久,中國海軍大型編隊前往南太平洋執行衛星回收任務時,完全沒有將05 3K列人蔘試編隊。這很可能表明了()53K沒有完成調試,根據後來的資料,其設計目的和性能都不足以執行遠海任務。早期的近海艦隊防空雖然053K從來沒有正式被海軍定型和列裝,經歷了將近304:的艦炮防空時期後,1978年053K型護衛艦首艦53 l「鷹潭」號進入東海艦隊試驗,使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艦空導彈防空艦,能夠在軍事態勢複雜的海區進行部署。原本計劃建造兩艘,但由於系統不成熟,且穩定f生太差,最終只有一艘進人海軍試驗。艦空導彈武器系統、雷達系統等相關分系統暫停裝備,以便完成進一步的改進。這導致另一艘編號為532的053K艦體完成後,由於缺乏配套設備而閑置多年,隨後被改作其他用途直至報廢。根據當年參加研製的人員回憶,053K型艦的初衷之一是為了能夠在不動用或減少動用航空兵的條件下,承擔台灣海峽附近海區的戰鬥巡邏和引導作戰飛機。今天可以自由航行的台灣海峽,在制定053K發展規劃的60年代中期,卻是兩岸戰爭狀態的最前沿。兩岸進入任何『方對海搜索雷達視距內的作戰艦艇,都可能遭到對方的襲擊,尤其是高價值的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大陸方面認為,海軍艦艇在通過台灣海峽及附近海域時,最容易遭到台灣方面航空兵的襲擊。航空兵襲擊的特點是如同閃電股陝速,完成攻擊後即行撤離。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主要作戰飛機都是短航程的前線輕型戰鬥機,沒有一種型號能夠持續伴隨艦隊活動,這使得對海軍編隊空中支援和護航巡邏將需要動用龐大的機群,而且成本和代價高昂。053K護衛艦主要考慮抗擊小規模空襲,並不能完全離開戰鬥機而獨立遂行防空,艦空導彈火,At乜較為單薄。在遂行近海作戰行動,以及充當早期預警使命防空艦時,這並不成為致命缺陷,其艦空導彈同樣作為岸基防空體系的延伸節點,主要抗擊從航空兵警戒帶漏出的目標。

中國重要的經濟和工業中心幾乎全部分布在沿海省份,儘管在60年代開始,很大部分遷往內地山區所謂的「三線」,但是沿海地區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並沒有因此改變。在國內形勢和國際局勢動蕩時期,保障沿海重要地區的安全,是維繫國家政權穩定的關鍵。50年代初期,台灣空軍對上海的襲擾活動,曾導致短時期內中圍物資生產計劃落空,以至於引起了全國性工業產品和日用品的短缺,造成國民對經濟狀況的恐慌。政府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後,才遏制了囤積風潮。可見沿海國防安全對中國的重要性。海軍防空艦艇沿重要地區領海部署,建立導彈防空帶,可以將陸基防空系統殺傷遠界向大海前推數十公里,可以贏得更多的預警時間和更大的戰役緩衝地域。這對於當時技術水平不高的中國空軍以及防空部隊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技術進步。儘管70年代後期海峽局勢已經緩和,而拖拖拉拉的研製進度,使得這艘唯一自8053K護衛艦進入艦隊時的使用環境與當年計劃的大不相同,台灣海峽逐漸平靜,南海衝突危機四伏。根據1983年的美國海軍例行飛行偵察情報,053K艦在1987年之前,常在東海活動,與053t{型、0l型和65型護衛艦混合編隊,有時也伴隨驅逐艦。在2000年後的中美軍事交流中,中國海軍『蟛人員聲稱,設計053K t包是出於對南海的考慮。這種觀點顯然是對當時設計初衷的種解釋。60年代中期,南海問題並沒有成為中囡海軍迫切任務,應對台灣海峽的軍事對峙,才是海軍最主要的方向。尤其是053K首艦53l號一直在東海艦隊,並沒有在下水完成棲裝後直接派往南海艦隊進行試驗,直到1988年南沙軍事形勢惡化才南下。這並非否認053K設計沒有考慮部署在南海,而是當時中國艦艇設計般不嚴格區分在中國海區南方或北方使用,通常臨時按照部署要求配備相應設備來應對南北方海區氣候差異。但是僅僅計劃建造兩艘053K護衛艦不會優先考慮部署在南海,航空兵戰鬥機作戰半徑也到不了南海。缺乏航空兵區域防空環節,不成熟的053K沒有能力單獨掩護艦群作戰。在奉行近海防禦思想的時期,中國的I)53K與其說是海軍編隊防空而建造,還不如看成海軍為國土防空和瀕海防禦而發展的平台。在80年代初期的海軍演習中,尚未完成調試的I)53K護衛艦曾經與1353H型護衛艦、051型驅逐艦進行編隊防空科目的演練,以檢驗技術和戰術。對於這類軍事活動美國曆來非常關注,即便是在中美建交初期,美國偵察機也沒有停止緊貼領海線外的例行飛行。這些偵察機收集到了中國海軍艦艇雷達信號,其中連續波和單脈衝兩種制式雷達信號特徵中,最可能包含艦空導彈的跟蹤特徵。這種海軍防空編隊依靠中低空近程艦空導彈和艦炮混合防空,在離開岸基航空兵的掩護後就顯得非常單薄。1 988年在南沙群島的軍事對峙中,中國海軍採取的防空作戰編成和部署最能體現早期的艦隊混合防空作戰特點,也使體會到了中低空近程混合防空完全承擔全部空襲壓力的局限。由於紅旗一61艦空導彈射程有限,而且(153K型艦僅有一艘,這使得當時前往南沙的編隊規模受到限制。遂行防空作戰時,能為整個編隊提供艦空導彈火力掩護的艦隻般位於編隊中央位置,而艦空火力殺傷界限小的艦隻,則被配置在空襲威脅軸線方向,並且各艦殺傷火力界限相互重疊,構成嚴密的阻於蘭火力帶。這種配置的思想是以艦空導彈火力為主進行交戰,艦炮則攔截穿透艦空導彈火力的目標。然而中國海軍053K型艦紅旗61導彈射程只有10至13公里,使得掩護範圍偏小。要將編隊內的所有艦隻置於導彈掩護半徑內,且保持防空隊形間隔,整個編隊不能超過3艘艦。當時053K型531號「鷹潭」號成為編隊的中心防空艦,另外編人了502和556號護衛艦。

在以往的長僚艦編成中,往往僅為053K點防空艦空導彈護衛艦配備艘制海型艦。兩艦艦炮建立5()00米以內近進防空殺傷區,紅旗61艦空導彈構成1000至12000米之間防空殺傷區。出於對南海空襲壓力的手日心,因此採取2艘制海艦與I)53K混合編成。在無法增加點防空艦空導彈艦有限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艦炮防空火力,有助於提高編隊的防空作戰效能。而保持整個編隊在防空間隔陣位時,艦炮防空間隔通常在6千米左右,全部艦隻都處於最大射程僅10公里的紅旗61掩護界限之內。在脫離航空兵掩護圈,並且沒有足夠的近程艦空導彈艦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制海艦數量,也就是增加艦炮防空單元。在3月14日戰鬥之前,越南偵察機曾經進行過數次空中偵察。中國海軍護衛艦編隊一直保持兩艘制海護衛艦間隔3海『型左右,橫亘在面臨威脅的方向,而導彈艦在兩艘艦後3海里處,形成後三角陣位。由於存在防空壓力時,531艦位置通常保持在靠後位置上,保持這種三角形陣位的編隊在赤瓜礁和印度支那半島之間進行巡邏機動,形成阻塞半島方向空襲軸線的艦空防禦。3月14日053K型531艦雨165型的502艦「南充」號較接近礁盤,在島礁戰鬥爆發後,能夠及時炮擊挑釁的目標。在1艘艦空導彈護衛艦、1艘053H型556艦「湘潭」號制海導彈護衛艦,以及l艘艦炮護衛艦如此強大的編隊面前,越南海軍的挑釁活動的確有些不識處於防空態勢下,中國編隊無論是巡航和在礁盤附近駐泊,一一直保持防空間隔和隊形。對"F抗擊越南方面的空襲,這支編隊防空火力還是相當單薄。整支編隊的導彈火力通道有4個,但是導彈目標通道卻只有兩個,因此只能同時用艦空導彈火力射擊兩個闖入的目標。編隊艦炮防空火力通道共有18個,其中6個為100毫米炮。這些艦炮都具有獨立的簡易目標通道,理論上能夠射擊18個目標。然而可悲的是,艦炮自動化程度、彈道性能和簡易瞄準裝置的局限,毫無可能實現類似「密集陣」或「守門員」系統那樣的單炮命中率,只有在各艦射擊指揮儀控制下進行集火射擊,才能勉強達到一定的攔截效能。艦炮火控問題,使得編隊各艦隻能以整艦作為一個火力單元遂行對一個目標的射擊。如此組織對空火力,編隊最多能組織對空火力攔截5個左右的目標。而越南航空兵能夠組織至少3至4個戰鬥轟炸機編隊進行反擊,使得編隊有可能遭到10至36個目標的攻擊,大大超過531編隊的防空作戰能力。最大的問題是越南航空兵的作戰飛機投彈圈大於中國海軍紅旗61導彈殺傷遠界,因此戰鬥機可以在不進入紅旗61殺傷區發動攻擊。當時越南蘇22和米格一23戰鬥機攜帶C一25重型火箭彈能夠在艦空導彈有效射擊斜距外開火。

中國海軍設計防空艦的作戰環境是與戰鬥航空兵協同條件下抗擊空襲,而駐紮在海南島的中國戰鬥機馳抵達戰區支援最快需要40分鐘以上,當時沒有航空兵機群在附近海區執勤,這使得戰鬥爆發後的40分鐘內,531編隊需要依靠薄弱的艦空火力獨立支撐。這顯然是風險極大的戰術抉擇。因此在交戰後中國艦隊不得不迅速後撤,同時進行反空襲機動航行。當天美國海軍偵察機截獲到了中越雙方猛增的電信,都顯得異常緊張。所幸越南空軍雖然基地很靠近交戰海域,反應卻更加遲鈍,直到戰鬥結束小時後也沒有作出任何反應,而中國海南島方向的航空兵戰鬥機已經趕到南沙北部海域上空,並開始搜索後撤的艦隊。這就是配備近程艦空導彈系統的艦隊,在脫離岸基航空兵保障環境後,面臨衝突和空襲威脅時的戰術局限之處。戰略思想變革的基礎80年代中期的中國海軍發展規劃中,計劃更新海軍艦艇,建立至少4個配備有艦空導彈的驅逐艦和護衛艦編隊。每個編隊至少需要配備1艘裝備中遠程對空警戒雷達的驅逐艦和2艘通用型護衛艦,以作為國家防空體系的延伸雷達哨,並且艦隊本身需要具備相當的反潛和反艦作戰能力。80年代後期開工建造的052型通用驅逐艦就是這種思想的最新發展產物,為此在艦上配備了518遠程對空警成雷達,與此配套的是053I-13護衛艦計劃,建造6艘配備艦空導彈的通用型護衛艦。由1艘052驅逐艦和2艘053I-13護衛艦組成的艦群構成具有強大艦空導彈火力的雷達警戒和引導編隊,能夠部署到更遠的位置遂行作戰使命。而此時中國空軍已經計劃改進殲一8II型重型戰鬥機。採用大航程的全天候戰鬥機遂行區域防空,裝備艦空導彈的海軍編隊遂行對空引導和近程防空的節點任務。當時中越邊境衝突正處f交戰狀態,中圈力圖儘快建立南中國海的有效威懾力量,遏制東南砸各國對南海主權島嶼幾乎失控的侵佔態勢。這個造艦計劃的技術瓶頸是艦空導彈系統技術。自從中低空近程導彈項目立項後,中國在雷達半主動制導技術上直沒有取得重大進展。當時中國軍方希望這種被稱為紅旗41的系統與紅旗2構成全空域防空體系。由於文革和一系列問題的影響,紅旗61項目進度一拖再拖。中國軍方對科研狀況極端不滿,無奈之下改進紅旗2系統來進行中低空作戰。雖然空軍改進後的紅旗2系統垂直殺傷區最低射界可以勉強達到50米,但是水平近界限制過大,根本不能滿足近程防空的戰術要求。空軍防空部隊可以在近2公里的近界內,部署小口徑高射炮彌補紅旗一2導彈近界限制。而海軍卻無法使用紅旗一2這樣的系統,護衛艦或驅逐艦都難以安全配備龐大笨重的系統,50米的最小低空射界也不可能有效攔截超低空目標。在1972年以後,包括中l技術,仿製的相應系統最終並沒有被海軍選國在內的各國反艦導彈飛行高度都降到了20 I中,在1992的053H3 JI~JN護衛艦上,安裝米左右,此外,紅旗一2系統跟蹤天線對於有I的是利用「NNNg」系統技術改進定型的效反射面僅0.1平方米的反艦導彈跟蹤精度l紅旗61A型艦空導彈。這些近程艦空導彈系大得無法接受。

時務。I統的列裝,使得中國海軍艦隊整體防空作戰冷戰形勢和中國務實的外交政策,終於l能力大幅度提高。這批新NNNN艦和護突破了西方武器禁運的堅冰。中國與法國和l衛艦的服役,導致戰術改變最早反映在編隊義大利在近程中低空艦空導彈領域內展開了I的演習中。1998年刊登的中國海軍護衛艦和技術合作:引進了法國的湯姆遜CSF公司l驅逐艦演習的照片顯示,艦艇之間的防空航的「海響尾蛇」8M型,以及義大利賽萊尼亞I行間隔已經拉大。根據美國海軍經驗,面臨「阿斯派德」近程艦空導彈系統。「海響尾蛇」l空襲威脅的外層防空艦隻問距約為5至9海系統在80年代後期曾經安裝在051型驅逐艦l里,相當於近程艦空導彈最大殺傷界限的一的後甲板室頂部進行試驗,並分別在90 flz代l倍-ha,使得對空射擊不受安全界限的限制。初期和後期裝備新建造的052~1051B型驅逐I 儘管在1996年之前,@NNg艦隊中,裝艦。而中國引進「阿斯派德」偏重於解決紅l備海紅旗一7和紅旗一61型艦空導彈的通用驅旗一61和霹靂10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l逐艦和護衛艦已經達到了7艘,卻並沒有改變中國軍方艦空導彈作戰使用的思想。這些艦隻的防空作戰使命與當年053K相同。但是艦空導彈火力,以及武器系統效能和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達到了80年代歐洲海軍的水平。裝備技術的進步,沒有馬上對中國海軍的近海防禦思維產生實質性影響,這些新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不過是用來在近海形成防空能力更強大的戰略警戒哨編隊。053H3護衛艦的設計噸位體現了這種指導思想,由於按照近海任務標準設計,使得053H3噸位偏小,自持力和續航力不足,雖然作戰能力並不遜於英國皇家海軍22型護衛艦,然而且卻缺乏22型護衛艦的遠航能力。90年代以來,中國海軍編隊多次出訪活動都沒有這型護衛艦參加。從60年代以來,中國海軍艦隊的防空作戰理論,都是基於依託岸基戰鬥航空兵防空體系。在1999年版的(《海軍作戰數學模型》一書中,艦隊防空作戰章節與反潛和反艦作戰章節相比相當簡短,而且依舊在強調防空作戰中。由此推斷,在90年代中國海軍艦隊在防空的作用地位沒有發生改變。佃是協同岸基航空兵與艦隊協同進行防空作戰的技術水平有了相當大的提高後,在使用中體現出來的潛力就是導致整個防空作戰觀念變革的基礎。岸基航空兵的作戰飛機採取機場執勤和截擊方式為主,由戰區防空指揮所指揮攔截。在如編隊回航、以及遭遇攻擊等情況下,才保持在海軍艦隊空域的持續巡航掩護。這是由於當時中國空軍只有短程的前線戰鬥機所致,這些戰鬥機應召喚支援,難以持續巡航。中國航空兵採取對批次輪番升空,接續巡航掩護。1974年這種艦隊防空作戰體系第次在西沙群島戰鬥中發揮作用。西沙海域的獵潛艇和掃雷艇編隊告急後,海南島起飛的米格1 5最先趕到戰區上空。為掩護受創的艦艇回航,至少1個團以上的輕型戰鬥機輪番出動,才保持了持續空中掩護。在80年代中期,遂行掩護個雷達警戒艦群的任務至少需要動用1個戰鬥航空兵團。在90年代新型艦艇服役後,可以將執行同樣任務規模所需輕型前線戰鬥機的數量降低分之。而採用殲8B大型戰鬥機,數量可以減少到一個大隊。技術進步對指揮和作戰樣式的影響按照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指揮體系傳統結構,由於海空軍所屬兵種司令部不同,因此作為最底層戰鬥單位的艦艇請求空中支援時,需要逐層上報至海軍司令部,然後由兵種司令部上報軍委轉往空軍司令部,再由空軍司令部逐層下達到相應地區的戰鬥機團才能完成協同作戰指揮。為解決海空協同、減少指揮層次,中國海軍航空兵成立後,一直保持裝備大量的戰鬥機,並且部署在沿海基地。而這支應該由海軍直接指揮控制的岸基戰鬥航空兵力量,在80年代卻並沒有直接隸屬於海軍艦隊,而是隸屬於北京的海軍司令部。對海區空中支援的指揮層次有所減少,卻遠沒有滿足海空作戰所需要的效率。這個戰略指揮體系結構層次過多,處處顯得笨拙和臃腫,而且運轉起來懶洋洋的。

海軍近海防禦戰略模式非常牢固地發揮了半個世紀的深遠影響。直到90年代初期,中國海軍艦隊發展都是朝努力組建2至4個2至5艘艦組成的、能夠部署在領海線或主權海域邊緣,保持在岸基雷達和航空兵的作戰半徑內活動的編隊。在052和053H3等新型通用型驅逐艦和護衛艦服役前,中國海軍主要採用051型驅逐艦羽105311或01型等護衛艦執行此類任務,雷達哨主要依靠051艦上的515型或517型兩座標米波遠程雷達,依靠岸艦通信網進行指揮控制和半自動傳輸空情與海情。在80年代初期(《解放軍畫報》上的圖片最能體現這種編成的情況。有趣的是當時037型獵潛艇、21和24型導彈艇也常替代05311護衛-艦的位置b051驅逐艦混合演練,作為近海防防禦節點編隊的艦空力。053t{型護衛艦有時被作為雷達哨艦節點中心艦。中國海軍所有大型水面艦艇似乎都配備了執行防空節點雷達哨艦的相應裝備,護衛艦安裝517中程雷達,驅逐艦安裝515中遠程雷達。節點雷達哨編隊在90年代之前似乎完全依靠艦炮防空,作戰效能與攔截成功率與艦炮火力密度密切相關,需要靠增加艦艇數量才能提高防空火力密度。而基於防空作戰的編隊對空火力組織與艦艇防空間隔存在相矛盾之處。艦炮防空要求艦艇之間的航行間隔不能超過艦炮殺傷區半徑的2倍,超過這個距離的艦艇對編隊防空火力將毫無作用,會成為所謂「掉隊的綿羊」,容易遭到作戰飛機的打擊,並且難以得到友鄰艦隻的支援。兩艦之問的艦炮防空殺傷區也會出現空隙,容易被敵方戰鬥機穿透,使中央防空雷達哨艦暴露在空襲之下。因此艦炮防空時,編入4艘艦組成的編隊就已經顯得相當擁擠,很難依靠增加節點編隊艦艇數量的措施提高殺傷區對空火力密度。 般採取在節點編隊附近部署額外的防空編隊。組成多層次的艦空攔截火力。但即便是新型的76A型37毫米艦炮也終究作戰效能低下,只能承擔抗擊小規模空襲的戰鬥。因此需要戰鬥機構成區域防空空域攔截大部分來襲目標。90年代初期,052驅逐艦和053t_13護衛艦陸續服役,使得組建節點編隊防空火力殺傷區半徑比艦炮擴大2倍以上,而且效能大大提高,不僅具備了在近海遂行戰略防禦的能力。也有能力在遠離航空兵作戰半徑以外的海域,獨立遂行防空作戰。尤其是艦空導彈和艦炮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得作戰效能遠遠超過了80年代末期053K和053t{艦群。電子設備技術水平和性能的飛躍性進步,使中國海軍艦隊防空能力大大提高。早在設計053K.防空護衛艦時,中國研究機構設法努力提高全艦雷達和火控系統技術水平,使之達到或接近60年代末期的西方同類系統水乎。然而由於缺乏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導致全新系統各個環節都需要從空白的基礎理論昔手。這致使進度不斷拖延,研究歷程逶迤近20年。中國國內對此評價並不公正,認為拖延是片面追求在個項目上堆砌新技術造成的惡果。在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看來,防空型艦艇本身就是種不同於以往中國建造的任何型艦艇,對於中國科研機構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國家戰略方針導致必須克服防空艦的相關技術問題,沒有其他捷徑可循。無論是否刻意堆砌,項目都必須使用這些新技術,除非中國退縮和放棄發展艦隊防空技術。儘管這種努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但所培養的一大批技術人員,以及積累的成果和經驗,使中國在很短時間內迅速消化了歐洲的引進系統。這就是053K項目早期工作的最大收穫。

技術進步對戰術的影響,使中國海軍開始考慮有必要重新深入研究艦隊防空問題。中國軍方力圖通過提拔專業人員來帶動全軍的知識結構的改革,通過思想變革來適應即將服役的新裝備帶來的戰術革命。1988年中國海軍從航空兵部隊中,抽調一批飛行員進入首期飛行艦長班學習.畢業後留在海軍服役。最初普遍認為這個艦長班是為了培養航空母艦指揮人員,而當時中國航空母艦並沒有納入國家計劃,所謂建造航空母艦更是遙遙無期。倒是當時在建的新型艦艇將普及艦空導彈和艦載直升機,那些只接受過傳統制海戰術內容培養的艦長們顯然面臨新的挑戰。因此這批飛行艦長班更確切的目標是打破傳統戰術思想禁錮,加強海軍艦隊防空作戰的專業力量。用中曰總參謀部軍訓部門人員的描述就是「飛行員最了解怎麼對付飛機」。後來這批飛行員出身的學員多數成為了驅逐艦和護衛艦艦長,這是中國海軍戰略思想重構的開端。艦隊防窄作戰的最初的理論和經驗除來自053K型防空護衛艦以外,80年代末期改進了l艘051型109「開封」號驅逐艦,全部安裝法國的「海響尾蛇」8M艦空導彈系統,並且76A型37米艦炮。在引進630系統前。中國海軍缺乏近防系統.主要以37毫米艦炮作為近程防禦。該炮射擊殺傷模式採用義大利60年代末期提出的雙重命中體制。用米幕381或518型三坐標宙達替代515或517兩座標雷達。這使得中國海軍獲得了半主動雷達近程艦空導彈,和指令制導的「海響尾蛇」近程艦空導彈的兩類系統使用經驗。相比之下,法國系統更可靠和簡便。1991年053I-13服役時,裝備的是已經較為成熟的紅旗61A艦空導彈,而中國海軍並不以為然。因為這種導彈沒有採用摺疊彈翼,導致發射裝置過大,不僅發射架聯裝只有6發,而且難以在護衛艦上安排備用彈庫和機械化裝填裝置。而仿製法國「海響尾蛇」的系統不僅可以達到8聯裝,並且能夠在相同型號和排水量的護衛艦匕布置備用彈庫和裝填設備。護衛艦採用紅旗一61A很可能是因為開始05 3t{3計劃早於引進「海響尾蛇」,而052驅逐艦的建造在引進之後,因此安裝的是「海響尾蛇」系統。—個更值得注意的是()52型驅逐艦設計了全艦作戰控制中J心。雖然最早珀7.053t{2護衛艦上首次設計了作戰指揮中心,但這是型制海型護衛艦,因此該作戰指揮中心沒有綜合艦空導彈系統。052驅逐艦具有指揮整個編隊引導戰鬥機和控制編隊遂行防空作戰的能力,這表明中國海軍終於接受了高技術裝備為主的海軍作戰體系,這是—個巨大的進步。在中國有種非常頑同的慣l生思維,總是毫不猶豫地認為高技術設備等於不可靠,這也是中國新技術應用推廣最強大壁壘。甚至可以理解成中國科技落後西方的根本原因之一。實際上在中國不合理的企業體制下,哪怕是最簡單的產品,也不會比兩方複雜高技術同類產品可靠。而不假思索將這種中國特色現象作為衡量世界科技的準則,則是中國輿論不負責任的評論造成的後果。最簡單的例子是中國人都了解西方生產的外觀小巧,且具有完備功能的微機控制裝置,遠比由—大堆繼電器和接觸器等笨重電器組成的中國產功能簡陋的同類裝置可靠得多。海軍艦艇複雜系統的列裝,表明保守的觀點正在被迅速摒棄。自動化的作戰指揮中心能夠自動完成戰鬥機區域防空作戰引導,以及對艦隊的防空作戰指揮。早期利用米波雷達和語音通信很難完成複雜空情下的高強度的引導戰。05 1改進型驅逐艦開始使用火控台實現半自動指揮,但是由於分系統普遍落後,且分散在各艙室,很難寒現設備信息共享。052型艦的作戰指揮中心研製經驗就來自這些指揮系統型號研製和使用。為進行對空警戒和引導戰鬥機防空,052艦上配備了518型對空遠程警戒雷達。這種兩座標的L波段遠程警戒雷達精度和性能遠遠高於051和053t{系列艦隻的515或517型米波雷達。作為國家戰略防空體系的早期雷達預警艦隻,缺乏測高坐標並不是很嚴重的缺陷,但是對於艦隊防空卻帶來不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米幕38 l三坐標雷達改進項目進展緩慢,使用518是權宜之計。初期型號的米幕381在053K艦使用情況非常不好,糟糕的人機設計和不可靠,導致系統使用不僅繁瑣,而且誤操作和損壞情況極多。1997年下水的051B型167號艦建造時,米幕381改進工作已經完成,因此沒有再採用5 1 8或(REL一2)雷達,而是在加強的後桅上安裝米幕38l宙達,這種雷達比318雷達更重。二坐標遠程對空警戒雷達兼顧了艦隊防空和戰略預警,能夠提供完備的目標用要素和精確位置,大大縮短了向制導跟蹤系統的交班時問,提高了艦空導彈系統的反應速度,167艦的作戰效能明顯高於052艦。技術進步動搖了中國海軍保守的戰略思想,但是在1988年至1996年短短的幾年中,還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經驗來形成新技術下的戰略思想體系。技術與戰術的差距戰略和戰術思想演化的基礎是相關技術領域的進步,以及使用這類技術取得的經驗。艦隊防產作戰思想的轉變,尤其是建立全空域艦產導彈防作戰體系,首先是打破長期使用老式技術裝備基礎上,形成的禁錮思想的堅冰,海軍裝備技術進步是促進思想破冰的根本動力。70年代後期,當中國海軍艦隊開始建立現代艦隊防空體系時,發現國內技術差距之大,幾乎沒有技術基礎來完成這項艱巨的龐大[程。從6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海軍已經開始建立全空域的艦隊防空體系,在70年代已經初具規模。歐洲和蘇聯在60年代中後期也開始裝備這類系統。而此時中國海軍艦空導彈系統,以及作戰理論體系都處於初級階段,建立全空域艦空作戰系統更無從談起。整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基礎,對於發展艦空導彈系統幾乎需要全部更新。巨大的差距最早體現在當時的覘載系統裝備上。中國海軍早期驅逐艦和護衛艦安裝的探測系統主要是雷達和光學裝置,而且還沒有自動聯接成系統。在遂行艦隊防空作戰時,很難完全保證執行戰鬥巡邏的岸基戰鬥機不出現空隙,尤其在遠離大陸的南中國海主權海域更是如此,水面艦艇編隊本身的防空能力十分幣要。在1983年之前.雖然有所改進,佃是中國海軍並不具備有效的系統技術手段支持艦隊單獨遂行防空作戰的能力,主要依靠與一次大戰傳統模式相同的系統設備遂行艦隊防空作戰。70年代中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全天候對空射擊指揮保障存在嚴重的缺陷,當時所有的艦載雷達都不具備跟蹤空中決速目標能力。在65型護衛艦上,使用的是放大了天線尺寸的35l型魚雷攻擊雷達,這種雷達仿製於蘇聯的「烈雅」囪雷艇攻擊雷達,方位角解析度能夠勉強滿足對戰鬥機、水面艦艇的射擊要求,04型驅逐艦的人工裝填艦炮以及大型光學指揮儀。但同樣不能提供目標垂直仰角,需要射擊指揮儀進行輔助精瞄。而在1353t{型護衛艦,以及初期建造的05l型驅逐艦上,安裝的同樣是仿製蘇聯的對水面目標的343炮瞄雷達,主要靠測量彈著點水柱來對艦炮射擊水面目標校射。這種雷達是兩座標雷達,只能提供目標方位和距離,並不能測量目標高度。與光學射擊指揮儀組和安裝在半球形殼體內。由於雷達波束呈垂直扇形,有一定的仰角,因此能夠探測低空和超低空目標。由於缺乏高度要素,在組織艦炮對空射擊時,需要採取光學設備進行精瞄輔助。343雷達與大型光學射擊指揮儀組合,因此能夠在截獲目標的同時,使光學測距裝置對準目標方位,進行精瞄跟蹤和解算射擊諸元。在早期的65型和I]53H型護衛艦上,射擊指揮儀解算諸元後,並不能自動控制艦炮對空射擊,需要槍炮軍官用艦上通話器,以廣播方式向各炮位炮長報送射擊諸元,指揮控制射擊。在後期建造的護衛艦和05l驅逐艦和()53H l型護衛艦上,才裝備有指揮儀自動控制的76型艦炮。1988年南沙海戰中,「南充」號502艦就是經過改裝的65型護衛艦,已經換裝了343型炮瞄雷達,卻沒有跟蹤空中目標的艦炮火控雷達。70年代中後期,進入中國海軍服役的05l驅逐艦和I]53系列護衛艦都大量裝備半自動的76型37毫米艦炮,這是當時中國海軍最主要的艦用防空武器,基本實現了射擊指揮儀控制的半自動作戰。美國海軍在戰前建造的驅逐艦,以及戰時建造的「弗萊徹」級等,已經採用指揮儀半自動艦炮。實際上在19世紀末期,指揮儀控制已經應用在戰列艦的主炮控制。二戰期問開始普及到了中小口徑艦炮。而且二戰後期,雷達小型化後,炮瞄校射雷達也安裝在指揮儀上,作為全天候目標通道。當時所謂對水面目標的炮瞄校射工作模式,與中國海軍後來的343雷達相似,部是測量彈著點水柱。在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美國海軍的艦炮炮瞄雷達已經開始採用圓錐掃描制式,這種制式的優勢是能夠跟蹤空間運動目標,而不僅僅能夠對水面目標跟蹤瞄準。圓錐掃描制式的炮瞄雷達有個拋物面的圓形天線,而僅能對水面目標的炮瞄雷達天線是平放的一瓣西瓜皮。由於圓錐掃描的炮瞄雷達無需光學射擊指揮儀輔助,就能直接對空中目標跟蹤和控制艦炮射擊,因此在夜間和氣象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其截獲目標的距離不受影響。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海軍艦艇最大的威脅來自空中目標,因此海軍艦炮火控系統必須具備較好的對空射擊控制性能指標。圓錐掃描體制的炮瞄火控雷達的普及,正是這種戰術需求的體現。50年代後期,由於電子對抗技術的發展,圓錐掃描體制的雷達容易遭受干擾和角度欺騙,因此開始發展單脈衝的空問角跟蹤體制的雷達。在50年代後期這種單脈衝跟蹤雷達在西方海軍艦艇上已經大量普及。中國海軍大型水面艦艇上,直到70年代才剛剛普及了光學指揮儀和對水面目標校射雷達的組合系統,對空火控雷達系統還在研製中,到80年代初期,絕大多數護衛艦和驅逐艦還在使用水面校射田達。1967年海軍艦艇防空作戰發生了非常重要的轉折。埃及導彈艇擊沉了以色列的驅逐艦事件表明,水面艦艇的空中威脅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反艦導彈成為了其今後主要的空襲威脅。這種轉折使得艦隊防空變得更加複雜,以往水面艦艇和作戰飛機,以及海岸炮兵陣地,都可能成為導彈發射陣地,這使得以往的目標威脅分類不再明確。小型作戰艦艇,或者可疑的海岸陣地對艦隊都可能形成空襲威脅。儘管在50年代後期,一些艦隊防空作戰專家已經對此提出了警告,並且開始著手進行了相關防禦體系的研究。此前海軍艦隊防空作戰從理論到系統,都在以打擊作戰飛機為主,這對於防禦反艦導彈是完全不同的作戰模式。從反艦導彈出現到大規模著手發展水面艦艇對抗反艦導彈威脅的相關係統,西方似乎滯後了10年。而中國海軍早在5 0年代就認識到了反艦導彈的巨大潛力,然而在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過程中,卻由於技術儲備和基礎研究的欠缺,直到80年代才剛剛普及50年代初期的全天候自動火控系統,不僅根本不能適應抗擊噴氣式戰鬥機的空襲,更難以防禦反艦導彈的威脅。70年代開始.反艦導彈對水面艦艇的威脅出現了質的飛躍。早期蘇聯反艦導彈基本都是大型彈,乇尺度與一戰時期的螺旋槳戰鬥機或偵察機相近,飛行高度在300至400米。1967年埃及導彈艇擊沉以色列驅逐艦的兀l 5型導彈在蘇聯海軍反艦導彈序列中,已經是外形尺寸較小的小型彈,但其彈長依舊達6.5米,彈徑達780毫米,接近_二戰期間的F4F戰鬥機。水面艦艇組織對這種尺度的300至400反艦導彈攔截作戰,與當年美國海軍在太平洋護截日軍飛機類似。由於導彈飛行彈道死板,配備雷達和光學射擊指揮儀的艦炮對其殺傷概率儘管誤差很大.命中率相對較低,但卻高於一戰時期的美國海軍驅逐艦。343炮瞄雷達一類的探測裝置,對小尺寸反艦導彈截獲信號非常不可靠。美國海軍試驗表明,「小鬥犬」.「標準」等型號的空地空艦導彈,在定高度七能夠被圓錐掃描制式的炮瞄雷達截獲,佃是信號非常不可靠。1964年對掠海飛行小型靶機測試時,沒有動目標指示的雷達都難以捕捉信號。西方第一種裝備水面艦艇自控段掠海飛行彈道的是法國MM 39「飛魚」反艦導彈。這種小型彈有高精度的無線電高度表,巡航高度為15米,使得早期雷達無法從雜波中分辨其微弱的信號。為克服超低空目標雜波問題,西方和蘇聯在50年代就開始進行動目標探測技術研究,60年代後期開始裝備水面艦艇。而中國海軍在70年代末期在這方面進展十分有限,沒有種裝艦型號。053K護衛艦在研製之初,其火控雷達信號處理同樣為海面雜波所困擾,對超低空目標探測直沒有徹底解決,這也是中國海軍遲遲不接收053K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053K艦服役的大部分時間內,都處F科研和調試試驗狀態。這種落後狀況,使得中國海軍在80年代中期的作戰指導思想,只能基於裝備落後現狀。正是這種長期的裝備技術水平,造成了整個海軍人員素質和作戰思想的問題。在海軍艦艇學院,以及水兵培訓中心,教材和設備都是基於老式裝備技術。從上兵到軍官,很少有人了解發達國家海軍裝備水平究竟是什麼情況,也想像不出如何用當時的現役裝備作戰。文革期間,很多海軍院校停止招生,即便招收學員,也很少傳授現代化的海軍戰術和技術。更多的是政治思想學習。這批提升的]二部在文革結束後,不得不送入海軍院校深造,或著調離主官崗位,或複員。然而即便在海軍院校,同樣沒有相應的現代化培訓體系和教材。70年代後期053K護衛艦調試時,這個問題嚴重程度開始顯現。基於設計之初的技術水平和艦隊防空作戰思想,053K艦上安裝的紅旗61導彈主要承擔打擊作戰飛機。這類目杯乜行高度較導彈高,相對信號強度高,特徵很明顯。為此配套的三坐標對空警戒雷達,制導雷達和艦炮火控雷達是各自獨立的裝置,分別對應於相應的裝備。這套系統是中國第一次嘗試獨立設計,因此不僅性能不穩定,而且包括操控台等方面非常不符合人機工程。加七素質不高,缺乏基礎的人員,這艘艦使用狀況十分糟糕。其中很大部分所謂故障,是人員使用不當造成的。然而部門之間,以及人員素質造成的不同理解,最後被歸結於設計不合理或技術問題上報,導致海軍逐漸失去了耐心,最終勉強同意進行導彈系統試驗。這種狀況很難從【)53K使用經驗上取得艦隊防空作戰的技術戰術經驗。真正使得中國海軍了解現代艦隊防空作戰的,從70年70年代中後期,中國海軍人員曾經考察多個歐洲國家的海軍裝備。當時義大利的「海靛青」和「阿斯派德」、法國海軍的「馬舒卡」和「海響尾蛇」、以及英國的「海蛇」、「海貓」和「海標槍」艦空導彈都在考察之中。1978年中國軍方對英國軍事裝備表示興趣,這更多是由於英國軍事裝備體系成本低廉,以及老練的服務和後續技術支持。而此前與法國公司的接觸,遠沒有如此順利。法國人自視清高的傳統,使得他們往往在推銷產品時處下風,然而法國人卻頑固依舊。在與中國打交道過程中,法國人的秉性同樣沒有多少改變,使得中法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進展緩慢。在053K項目進展緩慢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計劃引進成熟的艦空導彈,以改變國產艦空彈系統研製久拖不決造成的海軍作戰能力缺陷。1978至1979年與歐洲諸目的接洽,目的在於試探引進『種艦空彈的可能性,以及考察導彈的性能指標。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海軍人員深深體會到了中國海軍的差距,以及現代海軍艦隊防空武器系統的龐大和複雜。1980年,中國海軍為計劃中的05l驅逐艦選擇艦空導彈系統時,英國的「海標槍」艦空導彈系統中標並非偶然。中國海軍非常中意其輕巧和緊湊的系統結構,以及70公里的最大射程。相比之下,法國的「響尾蛇」和義大利的「阿斯派德」導彈射程只有12至14公里。由於中國海軍並沒有多少水面艦艇編隊防空作戰的經驗,更多的防空作戰經驗來至於空軍地空導彈和高炮對飛機的作戰。紅旗一2地空導彈系統與85毫米至37毫米口徑的各種高射炮構成的防空殺傷區之問,一直存在很大一段空白,大約在5至20公里之間。在這個空白區,一旦首批開火的紅旗2號導彈射擊失的,目標將在後一批導彈發射前,闖入這個範圍,卻又處在高炮殺傷區外,對於中國海軍來說,這種隋況十分危險。5公里以外正是作戰飛機反艦作戰武器的最小投彈圈邊緣,裝備瞄準系統的現代戰鬥機在這個範圍內投射動力制導武器,或者一次投下全部常規炸彈,命中率將非常高。在當時技術水平下,中國海軍水面艦艇根本來不及做出有效反應。更糟糕的是當時中國海軍在戰術思想和條令,沒有系統的抗擊反艦導彈的指導理論,還在沿用50年代反戰鬥機常規炸彈和魚雷的戰術條令。70年代初,中國海軍開始採用無線電遙控靶機。然而這種靶機在訓練中,通常模擬攜帶常規炸彈空襲的戰鬥機,卻很少模擬反艦導彈航路。還有很多組織打靶訓練的部隊長,只會按照早期的訓練條令設置靶機飛行航路。這些航路不倫不類,根本不符合任何威脅水面艦艇的飛行器航路規律。儘管如此,在那個時代很多艦艇對空射擊考核成績依舊很差。這種落後現狀使得中國海軍對新體制的系統和艦空導彈需求非常迫切。「海標槍」的遺憾1980年,由於多種因素,中國海軍直接引進英國42型「謝菲爾德」級驅逐艦方案被否決。第二年確定選擇英國的「海標槍」導彈配備後繼建造的05l型驅逐艦,當年6月達成了正式協定。「海標槍」實際上是.種典型的區域艦空導彈系統,然而中國海軍當時僅計劃引進這一種艦空導彈。當時有觀點認為,中國海軍引進「海標槍」系統安裝於驅逐艦,作為艦隊區域艦空系統,而護衛艦將採用紅旗一6l彈作近程艦空導彈。然而從紅旗一6l系統研製情況看,由於053K系統當時尚在調試之中,海軍並不看好。在後來的項目最後的試驗中,僅批准了一發實射彈。由此可見,海軍當時並沒有計劃大規模裝備當時的紅旗6l系統。由此可見中國海軍在80年代初的實際情況是以「海標槍」遂行中遠程和中高空,直至37毫米艦炮殺傷遠界的邊緣的防空,而將紅旗6l系統繼續研製完善。這表明當時中國海軍艦隊防空體系依舊計劃採用中遠程艦空彈和艦炮。這種艦隊防空體系武器搭配非中國海軍對於研製時間長達30多年的紅旗一61艦空導彈性能不滿意,體現在90年代中~y,--J 053F12G的改進上。I-EI~90年代初期裝備紅旗一61系統的0531—12Go。FEI:用海紅旗一7替代紅旗一61系統的053型護衛艦。由此可見紅旗61性能不足。常類似空軍防空部隊的武器系統搭配,也是中遠程導彈與火炮搭配。對於當時的中國海軍來說,儘快為大批大型水面艦艇裝備艦空導彈是當務之急。早在1980年中期.英國宇航公司在與中國海軍探討為05 l型驅逐艦安裝「海標槍」系統問題時,提出按照中國原有的設計,根本無法安裝這些系統,芒要原因是05l系統的總體設計並沒有考慮為艦空導彈系統預留任何改進餘地。這種原始設計指導思想造成的問題包括甲板下艙室空間與梁桁結構、隔艙結構影響彈艙和發射驅動裝置的安排,以及上層建築對射角,以及雷達和光電系統安裝的影響。在引進協定簽訂後,中英雙方開始著手改進05 l型驅逐艦,改進設計後的編號為05 ls型。代中期開始,與歐洲海軍,尤其是英國皇家海軍。按照英國方面的總體思想,05ls型艦方案之一是去掉前甲板室頂部的57毫米炮,加固後安裝「海標槍」系統發射裝置。前甲板室的幾個艙室改為「海標槍」系統的動力設備艙。前主甲板下的士兵艙室部分和低艙改為「海標槍」彈庫,以及輸彈系統。根據當時參與設計的英國工程師布朗.德利姆回憶「我們第-次看見05l的艦體分艙圖時,就感到改動將會遭遇結構變更問題」,「根據我們的經驗,避免改動主要結構是最簡單的方案」,「然而中國人設計時,從來沒有考慮艦空導彈系統有多佔空間。他們中很多技術人員最初認為只需要簡單地在原57毫米艦炮基座上,稍加調整,換成發射架就行」,「在最初的接洽時,我們聽到過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觀點。有人振振有詞地提出町以將備用導彈存放在走廊的彈架上,以節約空間和為現役05l型艦都裝上『海標槍』系統。甚至還有在甲板室頂部安裝滑軌和葫蘆,用半人工將存放在各處走廊的『海標槍』彈轉運到輸彈機,再進行揚彈裝填。這種想法,顯示中國人對艦隊防空作戰完全沒有認識」。布朗.德利姆所提及的這些奇陘的觀點,在當時在中國各個科研機構並不少見,這就是當時科研部門的現狀。相比之下,那些剛剛被從禁錮中解放出來、滿懷熱隋的科技人員對先進的西方技術,卻比那些無知無畏的人謹慎和謙虛得多。曾經有觀點認為,80年代中國對軍工投入減少是-一個錯誤,實際上這正是鄧小平的英明之處。那個時代,一些院所提出的科研項目不是缺乏基礎的高指標,就是綜合指標落後,真正有能力完成,且能扭轉類似裝備落後面貌的並不多。類似情況的項目非常普遍,因此,在當時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減少對這些項目的科研投入,而將有限的經費用來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或較為先進的技術,才能真正有效改變中國海軍裝備落後狀況。1982年的馬島戰爭中,皇家海軍曾經一度陷入了非常艱難的境地,不過英國人最終還是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對於這場戰爭,中國軍方和科研部門都進行了研究。不過很多跡象顯示,中國當時的觀點依舊非常保守,而且也較為膚淺。這或許是由於當時很多領域研究欠缺,極左思想在軍事和技術研究中的負面影響。在那場戰爭中,皇家海軍作戰艦艇總共損失了兩艘42型驅逐艦,以及2艘2l型護衛艦。按照美國海軍的分析結論,主要是由於艦隊預警距離不足,導致非常小的協同失誤就造成重大損失。不僅並沒有證據表明「海標槍」系統的勝能不足,而且這個系統在作戰中表現十分優異。42型「考文垂」號驅逐艦與22型「大刀」級護衛艦在馬爾維納斯海峽北口進行的節電伏擊戰非常精彩,造成了阿根廷航空兵嚴重損失。最終卻因為皇家海軍戰鬥機介入該海域,卻又沒有很好地協同,才最終導致了「考文垂」號的損失。皇家海軍整個體系的效能,以及局限所在,在戰爭結束幾年後,卻很少得到正確的評估。在中國最流行的觀點就是被簡單地歸結為「海標槍」系統無效,以及42型驅逐艦作戰能力低下。當時美國海軍研究中心的凱.米爾斯女士曾經指出「很多國家對馬島戰爭的研究結論,似乎不是來自研究部門,而是來自小報記者」,這個尖刻的措辭,用來形容當時中國一此部門似乎非常恰當。1983年初,引進「海標槍」系統合同被否決。此前,中國有科研關部門已經進行了大量工作,用以表明基於本國科研水平,完全能夠在相同的時問內研製成功相似的系統。今天看來,這個表態成功地逐走了「海標槍」系統,卻使中國海軍艦隊區域防空系統拖延到90年代中後期,憑藉引進俄羅斯「現代」驅逐艦才得以實現。中國並不缺乏精英,文革f年耽誤了他們,因此在有機會接觸先進裝備時,往往會表現出像乾枯的海綿那樣,貪婪地吸取切知識和經驗。布朗.德利姆認為「這種對先進技術的貪婪和渴望,使我們欣慰和敬畏」。德利姆的觀點並非沒有理由,因為在那個時代思想教育體制下,對國際交流激情與狹隘共存,在很多時候非是好事,在80年代初,是導致中國海軍引進「海標槍」系統的努力流產重要原因之。進步的動力軍事技術和理論進步的動力,通常來自於潛在的戰爭危機。1993年以後,李登輝「兩國論」惡化了正在走向和解的兩岸關係,台灣海峽危機初現,促使中國加強軍備。作為中國大陸前伸防禦的海軍,剛剛開始裝備新型作戰艦艇和新型系統。此時的海軍新型的052型驅逐艦、1353I{2G護衛艦,以及少量05l改進型驅逐艦裝備r海紅旗一7近程中低空艦空導彈。但這些艦數量僅r氣中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艦總數的百分之卜,顯然當時中國海軍不得不主要依靠大量性能落後的老式艦艇。然而1994年的老式艦艇上,很多系統性能經過了改進,或加裝了新系統。尤其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批採用引進技術和新科研成果的雷達、光電感測器和火控系統配備各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以及當時現役艦艇,使得海軍在防空和反潛作戰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這些進步,實際上都是1977年以來,將近18年厚積薄發取得的成效。中國海軍花了將近30年的努力來建立艦空導彈體系,儘管如此,直到1994年海軍艦隊防空能力卻依舊難以適應台海作戰。在台海危機初現之時,中國軍方曾經公開喪不,封鎖是絞殺台獨勢力的最有效手段。當時中國海軍能夠投入封鎖作戰的兵力,主要是常規潛艇和水面艦艇,此外,空軍作戰飛機能夠在『定程度已採取摧毀台灣港口設施和台灣i丘海船隻構成對台灣的封鎖。然而這些軍事手段是否能夠取得成效,都仰賴於中國空軍是否能夠取得台灣海峽附近的制空權。中國海軍的封鎖戰略之 是派遣大量潛艇進入台灣東部西太平洋海域,在國際法允許的範圍內,對台灣航運進行破襲戰。而遂行這種戰術的要素,就是建立保障潛艇出入西太平洋的安全通道。根據1998年以前的實際隋況,中國海空軍沒有能力持續保持這些通道附近的絕對制宅權,但完全有能力保持短時間內的相對制空權。因此,中國海空軍,以及地地導彈部隊完全可能採取在潛艇群通過期間,發動大規模空戰和火力戰,將台灣海空軍逐出通道附近空域,使之在一定時問內不能遂行反潛,從而掩護潛艇進入西太平洋。美國海軍認為,儘管代價高昂,但是這類戰役行動往往能夠同時削弱台灣防禦體系,因此即可能作為掩護潛艇通過,又可以引誘台灣軍隊進行決戰,對其實施決定性打擊。然而戰略設想的實施,需要強大的裝備技術基礎支持,中國的作戰體系卻相對薄弱,並不足以支撐進行這類規模的聯合作戰。海軍裝備上體現的問題之就是艦隊防空能力不足。海軍在中國近海防禦體系中,最重要的使命之就是作為國家遠程預警。這種戰術地位決定了配備綜合系統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將被部署在岸基預警雷達網作用範圍的邊緣。而這個邊緣區域是最容易遭受空襲的威脅,只有建立有效的艦隊防空體系,以及陝速反應的作戰指揮體系,才能有效地在這類海域保持艦隊存在。90年代初期,中國海軍遇到的問題就是艦隊防空體系殺傷範圍不足,並不能有效地伸延到水天線距離。這使得台灣作戰飛機能夠在水天線視距內,艦空導彈殺傷火力遠界外從容發動攻擊,中國海軍艦隊陷入只能對發射的導彈進行攔截,而無法有效打擊台灣作戰飛機。因此必須建立戰鬥機、中遠程艦空導彈和近程艦空導彈構成的艦隊防空體系,艦隊才能有效地遂行戰略防禦和戰術使命。有資料顯示,中國海軍在1992年至1994年期問,對艦隊防空體系認識已經非常清晰。90年代初期,中國中遠程防空導彈項目已經在進行,其艦用型已經立項,不過這些項目並不能在很短的時問內完成。94年以後台灣問題惡化,中國海軍提出必須盡決地形成有效地艦隊防空能力。然而這期間中國軍方主要大量引進空軍裝備,戰略性地拓展中國的防空作戰能力。海軍曾經提出引進「光榮」級巡洋艦,並且與烏克蘭和俄羅斯方面進行了初期接洽。海軍的思想是在獲得遠程反艦裝備和技術的同時,獲得強大的艦隊區域防空能力。根據烏克蘭方面的消息,當時中國海軍初步設想採用「光榮」級巡洋艦作為艦隊區域防空艦,。而配備中近程艦空導彈的052和053H2G作為內層點防空艦,構成由l艘中央區域防空艦和多個近程點防空艦組成的編隊,控制上海與台灣之間的東海海域游弋,為上海和周邊重要地區提供戰略防禦縱深,以及為潛艇進出海區提供掩護。然而問題在於,這樣的一個編隊部署位置,以及相關係統技術。第一島鏈以西是很難展開大型水面艦艇編隊的海域,尤其是台灣海峽附近更是如此。「光榮」級和巡洋艦(152驅逐艦、I?53H2G護衛艦構成的編隊中,區域艦空火力全部仰賴「光榮」級上的「暗礁」系統。這種編成結構卻存在巨大隱患。水面艦艇的有效探測半徑依舊在雷達水天線距離內,不超過45公里,各艦雷達組網探測半徑很難超過70公里。而「暗礁」遠程艦空導彈對3【J(】米以下低空目標有效殺傷半徑不足50公里。這使得艦隊防空陣位中,前出水天線提供低空補盲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雖然能夠提供預警,卻並不能得到中央陣位區域艦空火力的掩護。在前蘇聯的艦隊防空體系中,「暗礁」導彈沒有涉及接力制導體制,中國當時的科研技術狀況,沒有能力研製這類系統的能力。「暗礁」系統l【J(】公里的射程指標,主要為了打擊防空火力殺傷區外,進行目標指,下、投射遠程導彈的敵方飛機,將其趕到低空,迫使其進入節點驅逐艦和護衛艦編隊的防空殺傷區。美國、英國皇家海軍和前蘇聯的海軍體系中,節點編隊通常由裝備區域艦空導彈和近程點防空艦空導彈的兩艘艦隻組成,因此能夠在諸如「暗礁」這樣的系統殺傷區邊緣,構成全空域防空體系。1996年以前,中國海軍則缺乏配備區域艦空導彈的驅逐艦,僅能部署裝備近程艦空導彈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這使得台灣作戰飛機能夠有效地從打擊外層節點艦開始,向內層逐層攻擊,最終瓦解大陸艦隊。這使得引進「光榮」級巡洋艦,變得並不能解決艦隊防空體系中的關鍵問題,加上烏克蘭方面當時並沒有表現出明確的出售傾向,使得這個方案不了了之。1996年美國得到了中國與俄羅斯洽談引進「現代」級驅逐艦的相關『青報後,海軍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的艦隊防空能力將在「現代」級交付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這項引進是在建立所謂「航空母艦殺手鐧」的名義下進行,中國很多媒體聲稱「現代」級驅逐艦的「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使中國海軍獲得了打擊美國海軍,似乎引進「現代」級的主要目的在於「日炙」導彈。而美國海軍研究表明,「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在與美國海軍這樣的艦隊體系對抗時,根本不能成為有效的威懾,只不過使得「現代」級反艦導彈射程增加到與「捕鯨叉」導彈像同時,發射制導過程變得簡單,對整個作戰體系沒有實質J勝的影響。而「現代」級匕的「無風」艦空導彈系統,卻對中國海軍艦隊防空體系完善,起到了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無風』艦空導彈系統是蘇聯海軍』70年代裝備的中程區域艦空導彈。其主要與近程的「波浪」、「黃蜂」、「刀刃」系統構成全空域艦隊防空體系。中國海軍則是與海紅旗7、紅旗_6l近程系統結合,構成艦隊全空域防空體系。美國海軍詳細研究過引進數量問題,結論表明確定為4艘並非沒有根據,正好能在平時和低等級戰備狀態下,出動兩個「現代」級編隊在台灣兩端形成艦隊預警節點,這兩處海區正是海軍潛艇出入西太平洋的通道。台灣海空軍作戰半徑在300至600千米之間,很難列旦危機態勢進涉惡化,將出動全部四個「現代」級編隊,在東海構成延伸到大陸架邊緣的艦空預警體系,引導岸基戰鬥機進行防空巡邏。

推薦閱讀:

(1)憑什麼說,離婚女人眼中的金錢比男人更重要?
緊身褲穿出婀娜多姿, 增添了靈動之美, 成為別人眼中亮麗的風景
「S」型腰腹部最完美 男人眼中完美女人標準 2011.03.21. BZRXZ zhuantie
羽絨服亂花漸欲迷人眼 說得天花亂墜卻可能沒有「絨」
牽掛的句子 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裡

TAG:中國 | 美國 | 美國人 | 人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