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原文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8.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方一。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方二。
14.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方三。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四。
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五。
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六。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方七。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
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方八。(促,一作縱。)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
22.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方九。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方十。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方十一。(用前第一方。)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方十二。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方十三。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人蔘(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十四。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各十八銖,炙) 大棗(四枚,擘) 生薑(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方十五。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朮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
29.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方十六。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 甘草(各四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消(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
30.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方一。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
3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雲用後第四方。)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方三。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二兩,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
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方四。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
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方五。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
36.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方六。(用前第五方。)
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脈但浮者,與麻黃湯。方七。(用前第五方。)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 人蔘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
38.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大青龍湯方。八。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
39.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方九。(用前第八方。)
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方十。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
41.傷寒,心下有水氣,咳有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方十一。(用前第十方。)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方十二。
桂枝(去皮)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方十三。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厚朴(二兩,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方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45.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方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方十六。(用前第五方。)
47.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48.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49.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51.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十七。(用前第五方,法用桂枝湯。)
52.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十八。(用前第五方。)
5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方十九。(用前第十二方。)
54.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方二十。(用前第十二方。)
55.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方二十一。(用前第五方。)
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一雲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二十二。(用前第十二方。)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三。(用前第十二方。)
58.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59.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60.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61.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方二十四。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62.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蔘三兩新加湯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蔘(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
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六。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
64.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方二十七。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65.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方二十八。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
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勺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66.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 人蔘(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
67.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方三十。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
68.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一。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
69.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方三十二。
茯苓(四兩) 人蔘(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
70.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方三十三。(玉函云:與小承氣湯。)
芒消(半升) 甘草(二兩,炙)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
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方三十四。(即豬苓散是。)
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朮(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72.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三十五。(用前第三十四方。)
73.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方三十六。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
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三十七。
75.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76.發汗後,水葯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方三十八。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
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
梔子生薑豉湯方:梔子(十四個,擘)生薑(五兩)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
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方三十九。(用上初方。)
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四十。(用上初方。)
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卧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方四十一。
梔子(十四個,擘) 厚朴(四兩,炙,去皮) 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
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方四十二。
梔子(十四個,擘)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
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湯主之。方四十三。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朮(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83.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84.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85.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86.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音喚,又胡絹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87.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88.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方四十四。(方本闕。)
89.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蛔。(一作逆。)
90.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方四十五。(用前第十二方。)
92.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
93.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9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一作尺脈實)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方四十六。(用前第三十三方。一雲,用大柴胡湯。)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方四十七。(方用前法。)
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四十八。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蔘(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97.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一雲臟腑相違,其病必下,脅膈中痛)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四十九。(用前方。)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99.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方五十。(用前方。)
100.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方五十一。(用前方。)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
101.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方五十二。(用前第五十一方。)
10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一雲嘔止小安),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方五十三。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四枚,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104.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方五十四。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蔘(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本雲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消(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
105.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方五十五。(用前第三十三方。)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方五十六。(後雲,解外宜桂枝湯。)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消(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107.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方五十七。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薑(切) 鉛丹 人蔘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
108.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方五十八。
109.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方五十九。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一作二日內,燒瓦熨背,大汗出,火氣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栗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鞭,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
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112.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方六十。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114.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115.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116.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117.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方六十一。
桂枝(五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118.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方六十二。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
119.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121.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122.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123.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調胃承氣湯。方六十三。(用前第三十三方。)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鞭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四。
水蛭(熬) 虻蟲(各三十個,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
125.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鞭,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方六十五。(用前方。)
126.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葯,宜抵當丸,方六十六。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也。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128.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129.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130.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一雲,寒而不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一。
大黃(半斤) 葶藶子(半升,熬) 芒消(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
132.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133.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134.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雲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鞭,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二。
大黃(六兩,去皮) 芒消(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
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湯主之。方三。(用前第二方。)
13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四。(用前第二方。)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枳實(四枚,炙) 生薑(五兩,切)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一雲日晡所發心胸大煩)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五。(用前第二方。)
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湯主之。方六。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
139.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140.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一作縱)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141.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用前第六方)白散亦可服。方七。(一雲與三物小白散)
文蛤散方: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五苓散方:豬苓(十八銖,去黑皮) 白朮(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為散,更於臼中杵之,白飲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白散方: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出,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142.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八。
143.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方九。
144.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方十。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蔘(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145.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十一。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方十二。桂枝(去皮) 黃芩(一兩半) 人蔘(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方十三。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
148.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里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里,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十四。(用前第十方。)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方十五。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人蔘 甘草(炙,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
150.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151.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棗湯主之。方十六。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葯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15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方十七。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
155.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方十八。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方十九。一方雲,忍之一日乃愈。(用前第七證方。)
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方二十。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蔘(三兩) 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
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鞕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鞕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二十一。
甘草(四兩,炙)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
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葯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赤石脂禹餘糧湯。方二十二。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
160.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鞕,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方二十三。
旋復花(三兩) 人蔘(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
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方二十四。麻黃(四兩)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裡不解者,桂枝人蔘湯主之。方二十五。
桂枝(四兩,別切) 甘草(四兩,炙) 白朮(三兩) 人蔘(三兩) 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
164.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方二十六。(瀉心湯用前第十七方。)
165.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二十七。(用前第四方。)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方二十八。
瓜蒂(一分,熬黃)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167.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方二十九。
168.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方三十。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人蔘(二兩)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169.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三十一。(用前方。)
170.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三十二。(用前方。)
171.太陽少陽並病,心下鞕,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三十三。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三十四。黃芩湯方: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一兩半,一方三兩,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
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方三十五。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人蔘(二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
174.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一雲臍下心下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三十六。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
去桂加白朮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朮(四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
175.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方三十七。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朮(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
176.傷寒脈浮滑,此以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方三十八。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177.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方三十九。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人蔘(二兩) 生地黃(一斤) 桂枝(三兩,去皮)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
178.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179.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一雲絡)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180.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一作寒)是也。
181.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182.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183.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汗出而惡熱也。
184.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185.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186.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187.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為陽明病也。
188.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陽明中風,口苦咽干,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190.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191.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192.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193.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19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攻其熱必噦。
195.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196.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197.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一雲冬陽明。)
198.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一雲冬陽明)
199.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200.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201.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202.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205.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207.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方一。
甘草(二兩,炙) 芒消(半升) 大黃(四兩,清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
208.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一法與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氣湯。方二。
大黃(四兩,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
小承氣湯方:大黃(四兩)厚朴(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
209.陽明病,潮熱,大便微鞕者,可與大承氣湯;不鞕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鞕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氣湯。三。(用前第二方。)
210.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212.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雲順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則止後服。四。(用前第二方。)
213.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五。(用前第二方。)
214.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
215.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氣湯下之。七。(用前第二方。)
216.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217.汗(汗一作卧)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氣湯。八。(用前第二方,一雲大柴胡湯。)
218.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里,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
219.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雲向經),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方九。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220.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方九。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220.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十。(用前第二方。)
221.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公對切)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方十一。
肥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
222.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方十二。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人蔘(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223.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方十三。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
224.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225.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方十四。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
226.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227.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228.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十五。(用前第十一方。)
229.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方十六。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蔘(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230.陽明病,脅下鞕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十七。(用上方。)
231.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十八。(用上方。)
232.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麻黃湯。方十九。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
233.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鞕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二十。
蜜煎方:食蜜(七合) 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鞕。以內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試甚良。
又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234.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二十一。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
235.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二十二。(用前第第十九方)
236.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方二十三。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
237.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方二十四。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 大黃(三兩,酒洗)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及兩人者)
上四味,以水
238.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頭鞕,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方二十五。(用前第二方。)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方二十六。(大承氣湯用前第二方,桂枝湯用前第二十一方。)
241.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二十七。(用前第二方。)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一作怫鬱)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二十八。(用前第二方。)
243.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吳茱萸湯。方二十九。 吳茱萸(
244.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三十。
豬苓(去皮) 白朮 茯苓(各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桂枝(半兩,去皮)
上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245.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一作如)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246.脈浮而芤,浮為陽,芤為陰,浮芤相摶,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247.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摶,大便則鞕,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方三十一。
麻子仁(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248.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方三十二。(用前第一方。)
249.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三十三。(用前第一方。)
250.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三十四。(用前第二方。)
251.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
25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三十六。(用前第二方。)
253.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三十七。
254.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三十八。
255.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方三十九。
256.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四十。(用前第二方。)
257.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谷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四十一。(用前第二十四方。)
258.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259.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一作溫)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260.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四十二。(用前第二十三方。)
261.傷寒身黃髮熱,梔子柏皮湯主之。方四十三。
肥梔子(十五個,擘) 甘草(一兩,炙) 黃檗(二兩)
上三味,以水
262.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方四十四。
麻黃(二兩,去節) 連軺(二兩,連翹根是)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赤小豆(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26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一雲躁。)
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鞕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方一。
柴胡(八兩) 人蔘(三兩)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267.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8.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269.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270.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271.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27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273.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
274.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275.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方一。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
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方二。
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三。
桂枝加芍藥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三兩,切)
上五味,以水
桂枝加大黃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
280.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藥三沸。)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281.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3.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284.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里,不可發汗。
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287.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288.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卧,手足溫者,可治。
289.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290.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291.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292.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 (至一作足) ,灸少陰七壯。
293.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294.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295.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296.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297.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298.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299.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300.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卧,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卧寐者死。
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方一。
麻黃(二兩,去節)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方二。
麻黃(二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
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黃連阿膠湯主之。方三。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一雲三挺)
上五味,以水
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方四。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蔘(二兩) 白朮(四兩) 芍藥(三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30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五。(用前第四方。)
30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方六。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
上三味,以水
307.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七。(用前第六方。)
308.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309.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方八。
吳茱萸(
上四味,以水
310.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方九。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
311.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與桔梗湯。十。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
312.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方十一。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313.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方十二。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
314.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方十三。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
31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白通加豬膽汁湯。方十四。(白通湯,用上方。)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
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方十五。
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白朮(二兩)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
317.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十六。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
318.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十七。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干) 柴胡 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欬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
319.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方十八。
豬苓(去皮) 茯苓 阿膠 澤瀉 滑石(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
320.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十九。
枳實(五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 大黃(四兩,酒洗) 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
321.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氣湯。方二十。(用前第十九方,一法用大柴胡。)
322.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二十一。(用前第十九方。)
323.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方二十二。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
324.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二十三。(方依上法。)
325.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脈經》雲,灸厥陰,可五十壯。)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327.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328.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329.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330.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332.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一雲消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複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333.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334.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為痹。
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336.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臟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一。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十六兩) 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去皮,六兩) 人蔘(六兩) 黃檗(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葯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339.傷寒熱少微厥,指(一作稍)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341.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343.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344.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347.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349.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促一作縱。)
350.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方二。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35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方三。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
352.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四。
當歸(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生薑(半斤,切) 吳茱萸(
上九味,以水
353.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方五。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六。(用前第五方。)
355.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方七。
瓜蒂 赤小豆
上二味,各等分,異搗篩,合內臼中,更治之,別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錢匕,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356.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湯。方八。
茯苓(二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三兩,切) 桂枝(二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
357.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方九。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銖) 黃芩(十八銖)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朮(六銖) 乾薑(六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
358.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359.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蔘湯主之。方十。
乾薑 黃芩 黃連 人蔘(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
360.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一雲設脈浮復緊)
362.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363.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清膿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365.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366.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367.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368.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369.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方十一。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
371.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方十二。
白頭翁(二兩) 黃檗(三兩) 黃連(三兩) 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方十三。(四逆湯用前第五方。)
桂枝湯方: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
373.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方十四。(用前第十二方。)
374.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方十五。
大黃(四兩,酒洗) 枳實(三枚,炙) 厚朴(二兩,去皮,炙)
上三味,以水
375.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方十六。
肥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
376.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377.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十七。(用前第五方。)
378.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方十八。
吳茱萸(
上四味,以水
379.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十九。
柴胡(八兩) 黃芩(三兩) 人蔘(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薑(三兩,切)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382.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383.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384.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下利後,當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385.惡寒,脈微(一作緩)而複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蔘湯主之。方一。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乾薑(一兩半) 人蔘(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
386.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方二。
五苓散方: 豬苓(去皮) 白朮 茯苓(各十八銖) 桂枝(半兩,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上五味,為散,更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理中丸方:(下有作湯,加減法。) 人蔘 乾薑 甘草(炙) 白朮(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方三。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
388.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方四。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
389.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方五。(用前第四方。)
390.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方六。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生二合,去滓,內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391.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谷氣故也。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392.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方一。
婦人中褌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取男子褌燒服。
393.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方二。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個,擘) 豉(
上三味,以清漿水
394.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一作緊)者,以下解之。方三。
柴胡(八兩) 人蔘(二兩) 黃芩(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二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395.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方四。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藻(洗,去咸) 栝蔞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396.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方五。人蔘 白朮 甘草(炙) 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服。
397.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方六。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麥門冬(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
398.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推薦閱讀:
※論《傷寒論》之「痞」(下)
※從數象推演來看歷代注家如何「褻瀆」《傷寒論》
※傷寒論白話解 ---平脈法
※[轉載][轉帖] 《傷寒論》中的智慧(2)
※白話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