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談台灣問題的一則史料
《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是陳雲1983年12月25日與一位香港商人的談話節錄,是陳雲關於祖國統一問題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獻,集中反映了他在祖國統一和解決台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和觀點。
陳雲談話的歷史背景新中國成立後,台灣雖與大陸分離,但這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自此,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始終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1978年12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了《告台灣同胞書》,並於1979年元旦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闡明了對台工作和祖國統一的大政方針、基本立場和態度,指出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個中國人,不論是生活在台灣的還是生活在大陸上的,都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繁榮負有不容推諉的責任。統一祖國這樣一個關係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務,誰也不能迴避,誰也不應迴避。」「實現中國的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告台灣同胞書》還強調:「我們寄希望於一千七百萬台灣人民,也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台灣當局一貫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台灣獨立。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我們一貫主張愛國一家。統一祖國,人人有責。希望台灣當局以民族利益為重,對實現祖國統一的事業作出寶貴的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台灣同胞書》,《人民日報》1979年1月1日。)《告台灣同胞書》的發表,標誌著實現兩岸統一的大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被更加緊迫地提到了具體日程上來。
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提出了關於大陸和台灣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史稱「葉九條」。這九條方針政策的主要內容是: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雙方可先派人接觸,充分交換意見;建議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國家實現統一後,台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干預台灣地方事務;台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私人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不受侵犯;台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管理;台灣地方財政遇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補助;台灣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願回祖國大陸定居者,保證妥善安排,不受歧視,來去自由;歡迎台灣工商界人士回祖國大陸投資,興辦各種經濟事業,保證其合法權益和利潤;歡迎台灣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眾團體通過各種渠道、採取各種方式提供建議,共商國是。(參見《葉劍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63—564頁。)「葉九條」回應並闡述了兩岸同胞共同關注的一系列問題,體現了我們黨實現祖國統一的態度和誠意。
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也為海外中華兒女所期盼。時任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的楊力宇,於1983年3月在美國舊金山舉辦了「中國統一之展望」討論會。1983年6月26日,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邀請,楊力宇來到北京,鄧小平會見了他,並同他進行了談話。1983年7月30日《人民日報》以《鄧小平談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設想》為題,對鄧小平同楊力宇的談話內容作了報道。鄧小平指出,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祖國統一後,台灣特別行政區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性,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台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台灣自己來管。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實現統一,就要有個適當方式,所以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第三次合作。希望國共兩黨共同完成民族統一,對中華民族作出貢獻。
「葉九條」和鄧小平同楊力宇的談話,系統地對黨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做好對台工作、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大政方針進行了說明。因此,陳雲在《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一開始就說:「關於祖國統一、兩黨談判,我們方面的意見,過去葉劍英同志提的九條,最近鄧小平同志同楊力宇教授的談話,都已經說清楚了。」這表明,陳雲談話正是在上述背景和基礎之上進行闡述的。
陳雲談話的對象中央文獻研究室2000年編輯出版的《陳雲年譜》記載,陳雲發表這次談話是「接見一位香港商人」。至於這位商人是誰,並未作出進一步說明。2005年,為紀念陳雲誕辰100周年,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出版了《陳雲傳》,披露了這次談話的一些工作細節和情景。
這位香港商人與中國國民黨高層有著密切聯繫。據《陳雲傳》記載,當時,陳雲還請他向在台灣的國民黨老朋友捎話說:人老了容易懷舊。他們都是從大陸出去的,出去30多年,總會想念大陸,想念家鄉,想念親人,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誠心誠意地歡迎他們回來看看,來時願意和我們談談就談談,不願意也可以;來一次可以,常來常往也可以,總之,隨他們方便,我們這方面沒有問題。(參見《陳雲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0頁。)當陳雲談到「用一個國名、一個首都來『統』」時說:「首都設在台北總不好!」(《陳雲傳》,第1681頁。)這些內容沒有收入《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但對於還原談話場景很有意義。
2015年是陳雲誕辰110周年,中央文獻研究室修訂再版了《陳雲年譜》,其補充記述:「由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安排,在住所接見一位受陳立夫、陶希聖之託前來看望的香港商人。」原來,這位香港商人是陳立夫、陶希聖的請託人。陳雲發表這次談話時,朱佳木任其秘書。他在2016年5月8日第十屆陳雲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評審會上作了一段口述,筆者作了記錄。朱佳木回憶說:陳雲指出,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不行,這怎麼能行呢!關於「統一」事項,起初談話草稿中有「統一國名、統一國籍、統一首都」等內容,如後來《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所說的,陳雲保留了統一國名、首都。當時,陳雲還讓給客人準備了禮品,包括西湖龍井茶葉、湖州毛筆(陳立夫是湖州人)、評彈錄音等。這位香港客人化名「蟻民」,不知其真實姓名,年齡看上去大概40多歲。談話之後,雙方就沒有再聯繫和接觸。
陳雲發表這次談話時,已經78歲高齡,迫切希望祖國統一能夠早日實現。這是當時以鄧小平、陳云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的共同心愿。
在陳雲談話以前,鄧小平在會見外籍專家時就曾表示:「我們歲數不小了,都是炎黃子孫,來它個真正的統一,前人沒完成的,我們完成,後人會懷念我們,感謝我們的。不做這件事,後人寫歷史總要責備我們。」(《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465頁)
陳雲談話的主要內容《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的內涵與精神,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堅持一個中國立場。這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礎。陳雲指出,黨的對台工作方針和政策是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的,同時也兼顧了台灣的利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大陸和台灣,都堅持只有一個中國、反對台灣獨立的立場。同時,他對「老一輩人不在」後台灣能否堅持一個中國表示擔憂,並根據兩岸政治狀況和未來發展變化,對祖國統一大業未雨綢繆,提出「先把國家統一起來」,「這樣即使他們身後有人要搞台灣獨立,也就不那麼容易了」。這是陳雲談話的基本主題。
(二)堅持「一國兩制」方針。陳雲在談到祖國統一用什麼「統」的問題時說,從實際出發,「既不要用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去『統』,也不要用台灣的現行制度來『統』」。同時,他對比新舊中國、社會主義與三民主義,以及改革開放初期大陸與台灣的經濟社會狀況,指出國家統一以後,大陸還是要搞社會主義,台灣的現行制度也可繼續搞下去。從思想史的角度看,在陳雲這次談話前,鄧小平在1983年6月26日同楊力宇的談話中,就提到了有關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設想。比較鄧小平與陳雲的談話內容,在具體的話語表達上有一處幾乎完全相同。鄧小平說,和平統一不是大陸把台灣吃掉,當然也不能是台灣把大陸吃掉。所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這不現實。陳雲則說,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我看不現實。在同楊力宇的談話中,鄧小平說,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陳雲談話之後,1984年2月24日,鄧小平會見美國喬治城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代表團,在談到穩定世界局勢的新辦法時說:「我們提出的大陸與台灣統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統一後,台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頁。)從這幾次談話的過程和內容的對比可以看出,陳雲談話中關於祖國統一的思想內涵,符合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戰略構想,是我們黨提出和平統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警惕和防範世界上某些國家對中國統一的阻撓和破壞。這是陳雲對解決台灣問題的國際環境的判斷。他說:世界上並不是所有國家的人都願意看到中國的統一,有人死抓住台灣不放,把台灣看成是自己不沉的航空母艦,他們是一定要千方百計從中阻撓和破壞的,到時候是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儘可能採取一些防範措施。這對我們當前開展祖國和平統一工作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陳雲的這個談話,最初公開發表在由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的《新時期統一戰線文獻選編》中。1995年5月,《陳雲文選(1956—1985)》改版為《陳雲文選》第3卷,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將收入著作的時間下限從1985年9月延至1994年2月,增補著作27篇,將陳雲的這次談話以《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為題列入其中。
陳雲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歷史進程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然而,關於陳雲與祖國統一大業的理論與實踐的史料卻相對較少。《從國家民族的大局出發實現祖國統一》記載了陳雲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問題上的主要思想,是他留給我們的寶貴思想遺產。
【宋月紅,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察網www.cwzg.cn摘自《黨的文獻》2017年01期。】
推薦閱讀:
※《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出版
※文革史筆記之二十九文革史料的收集
※有哪些中文的日本史料?
※萬曆朝鮮戰爭史料目錄【試讀版】
※在饑荒中人吃人的行為是否有史料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