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老師《張錫純師承學堂》精彩章節選錄

李靜老師《張錫純師承學堂》精彩章節選錄 《張錫純師承學堂》精彩章節之三中醫診斷學講記之衡通主火、攻下、補土、滋陰、溫陽學說中醫之整體觀念確實體現了中醫之長處,中醫之四診、八綱辨證論治的方法,找出病之癥結所在,用衡通諸湯、衡通法指導辨證施治,綱舉目張,簡捷扼要,易學易用,是為兼備之法也。現代人因生活習慣,生存環境等原因,濫用抗菌素、維生素、中成藥、保健品,導致氣血瘀滯者越來越多。古人云,氣有餘便是火。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故臨證需找其偏差,糾正之。故衡通法疏通氣血,用對證之葯以攻病,佐以補藥之兼備法是為捷徑。臨證辨其有偏寒之證,用衡通回陽、溫通之法即可糾正之。用時尚需注意顧護其陰,無需再用香燥類葯再耗損其氣血即是此理,偏於陰虛者亦然。因此抓主證,選用首選方為要點。關鍵要辨明何證為主證?當用何法?何方?何葯?衡通法是法,找出偏差,糾而正之之法也。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明白此理,即明衡通法之理也。衡通湯是治氣血瘀滯,陰陽失衡之方,若風濕熱偏重之痹證,或是胸痹證,當首選桂芍知母湯,風寒濕熱用之各當,然有瘀滯者則用衡通湯少量,或徑用衡通散可也。則風寒濕熱視其何證為主證,選方遣葯可也。氣虛重者重用黃芪、山萸肉,衡通方則減其量,此即動葯靜葯結合之理也。陰虛者重用滋陰類葯,輕用衡通方,亦為動葯靜葯結合也。偏於寒者溫通之即可回陽,須知動葯、溫藥量過重亦會耗陰損氣之理,欲通反而不通是也。用通散葯與靜葯之滋補、溫補藥之中,與苦寒清解藥之中即可使藥力流通之,不至攻補太過,是用藥與病息息相符之理也。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治病三年,方謂天下無方可用。讀書難,讀醫書尤難,讀醫書得真詮則難之又難。實則學醫,尤其是學成一名辨證之中醫臨床家所必須之過程。既要讀經典名著,更須讀各家學說,博採眾家之長,方能臨證胸有城府,辨證論治得心應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也。金元四大家中之張子和,以攻下聞名於世,是祛邪以安正,即此攻下法適用於可攻之實證。對待疾病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為中醫治療學上的重要原則。張子和擅長用攻下法,並非只會用攻下法而已,不可斷章取義,其用攻下法實亦求衡之法。而張錫純先生於該用攻下法時即如該用承氣湯時,往往慎之又慎,每用白虎承氣湯、盪胸湯以代之,大承氣湯很少一用,即是攻下法之變通用法,實亦為可師之法,醫者宜細細領會。李東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祛邪,其法是補中有行。所以中醫有韓信用兵,多多益善,東垣用藥,雜而不亂之說。所以說該用攻下法時用張子和法,正虛者採用東垣法,二者並不茅盾。劉河間擅用清火法,是用於陽盛之實火。朱丹溪之擅用滋陰法,是治陰虛之火。然而劉河間其法是寒而不滯,不至苦寒留中傷胃。朱丹溪亦非純用滋陰之葯,其對實證亦每用攻下藥,並非只會用滋陰葯而已。金元四大家立論雖各有所偏重,然均非只用偏重之法,其所以能流傳後世者,是其均有整體觀念,其論法所偏者,實亦為糾偏,糾偏求衡之法是也。眾皆周知血得溫則行,得涼則凝之理。張先生也曾論及人之病熱者多,寒者不過百中之二三。故西醫之大量應用抗菌素,現中成藥則為非處方用藥,病人可以自購服用,然不論是抗菌素,還是中成藥之消炎、清熱解毒類葯,其性均偏涼是為事實。我們知道,金元四大家之劉河間為主火派,其用藥偏涼,然而其用藥尚知涼而不至留中,每用流通之品佐之,故其論能流傳於後世。而今之醫者,用抗菌素如同吃飯喝水一樣,動則清熱消炎,服中藥或涼茶下火,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丸如同家常便飯。久之體內氣血必然瘀滯,而且多為火瘀積滯,此從每診患者,辨證多為氣血瘀滯偏火瘀結者可知。故我每注意驗患者之舌,於舌診每診必驗,既驗舌態,又驗舌質。幾乎舌尖有紅紫斑點者在半數以上。區別在於舌尖紅紫斑之多少而已。紅斑者為瘀熱之暫,紫斑為瘀熱日久,暗紫瘀斑則為瘀血矣!《張錫純師承學堂》精彩章節之四中醫基礎理論講記之陰陽五行學說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特質的運動變化所構成的,五者之間又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約,循環往複地運動變化,由此產生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多樣性和複雜性。所以五行學說也是樸素的唯物辨證論的具體體現。為什麼學中醫要先學習陰陽五行學說呢?因為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曾經應用於各個方面,有些確實已發展到唯心主義方面上去了。例如相面、算卦等即是如此,這也是中醫被有些人認為是迷信的原因之一。實際上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是樸實的,作為一種哲學思想,一直用於中醫理論體系的指導方法,而且一直是中醫特點的具體的學術理論。歷代醫家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科學的思維方法指導臨床,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而陰陽五行學說與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成為一個綱領。而中醫辨證論治的八個方法稱做八綱辨證,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而陰陽則是八綱中的總綱,有了陰陽這個總綱,才能綱舉目張。所以中醫才有治病首辨陰陽之說。因此要首先學好陰陽五行理論,中醫學的各種理論才能理解和掌握。臨證時,不論何病,總離不開陰陽失調,不是陰虛,則是陽虛,或是陰陽兩虛。如果陰陽一方面偏勝,則另一方必然衰也。既然明白了陰陽是綱,則當明白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份,它貫穿於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等全部中醫學理論之中。陽勝則熱,所以發高熱一般多為陽勝。陰勝則寒,陰勝則陽虛。張錫純先生之論現代人之病,不論外感、內傷,陰虛者多,陽虛者少,作者亦有同感。此與現代氣候與人的生存環境應當不無關係。然陰陽是互根的,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此即特極必反之理,亦即重陽則陰,重陰則陽之理。臨證見到不少病證,初病是為寒證,寒者,陽虛也。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體內的各種變化,病人的病理現象從中醫辨證論治方面,表現的又均為熱的徵象,此即寒能化火之說也。即是說有的病證本是陽虛,然而經過服藥治療或是其它生理因素,原本是陽虛的體質變成陰虛了。當然,反過來說,曾見有的病例本是陰虛火勝,然而久之變為陽虛的也是同樣道理。近治一潘姓湖南女,年58歲,自述數年前診斷出膽囊炎,經常發作右脅下疼痛,服消炎利膽片數年,膽囊炎始才不發作。然而最近失眠、乏力、胸悶、心悸出現,去醫院檢查診為糖尿病,醫院主張注射胰島素,患者甚為恐慌,經人介紹來診。視其舌淡,苔薄白潤滑,脈弦緊,一派陽虛之象。此與一般糖尿病之陰虛內燥偏熱之證大異,細詢50之方知曾自服消炎利膽片數年之久,恍悟其陽虛是矯枉過正了,此即中醫陰陽五行理論之可貴之處。實即中醫整體觀念之可貴之處。因陰虛可致糖尿病,陽虛也可致糖尿病。而西醫則是對證治療,糖高降糖,故主張注射胰島素,而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用陰陽五行指導辨證論治,陰虛者則需滋陰,陽虛者則需補陽。故中醫歷代有治消渴病之不同用方,似此證陽虛,則需用補陽益氣之品。故師張錫純之法,用其「玉液湯」與「滋萃飲」之意,顧護陰液,與仲景之「金匱腎氣丸」組方,實則為治陽虛兼顧護其陰之理。患者服十五劑,諸證均減,驗血糖即降,上方加減囑服三月以至全愈。前輩中醫已將一整套基本理論與辨證論治的運用方法留給了我們,如何繼承好,運用好,發揚光大之,是我輩中醫之任。就以自汗、盜汗來論,西醫查不出細菌、病毒、病原體,只能用功能失調來解釋,眾所周知沒有特效的好辦法解決的。而中醫則首辨陰陽。用陰虛陽虛來區別其病理性質。陰虛者多盜汗,陽虛者多自汗,故而施用不同的方劑。自汗、盜汗多屬肺氣虛,從五行來論,肺屬金,五行相生土生金,故脾虛則肺虛也。故治當肺脾同治。陰虛則內熱,故盜汗多為陰虛,滋其陰則陰陽平衡,盜汗自止。陽虛則外寒,故自汗多為陽虛,溫其陽氣則陰陽得以平衡,自汗自止。此即中醫之整體觀念也。《醫學衷中參西錄》原文敦復湯(附:服硫黃法)治下焦元氣虛憊,相火衰微,致腎弱不能作強(《內經》雲腎者作強之官),脾弱不能健運,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瀉,一切虛寒諸證。野台參(四錢)烏附子(三錢) 生山藥(五錢) 補骨脂(四錢,炒搗) 核桃仁(三錢) 萸肉(四錢, 去凈核) 茯苓(錢半)生雞內金(錢半,搗細)。敦復湯,原為補相火之專方,而方中以人蔘為君,與萸肉、茯苓並用,借其收斂下行之力,能大補腎中元氣,元氣既旺相火自生。又用烏附子、補骨脂之大熱純陽,直達下焦,以助相火之熱力,核桃仁之溫潤多脂,峻補腎臟,以濃相火之基址。且附子與人51參同用名參附湯,為回元陽之神丹,補骨脂與核桃仁並用名青蛾丸,為助相火之妙品(核桃仁屬木,補骨脂屬火,並用之,有木火相生之妙),又恐藥性太熱,於下焦真陰久而有礙,故又重用生山藥,取其汁漿稠粘,能滋下焦真陰,其氣味甘溫,又能固下焦氣化也。至於雞內金,其健運脾胃之力,既能流通補藥之滯,其收澀膀胱之力,又能逗留熱葯之性也。人身之熱力,方書恆責重相火,而不知君火之熱力,較相火尤勝。蓋生育子女以相火為主,消化飲食以君火為主。君火發於心中,為陽中之火,其熱下濟,大能溫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頓減。若君火旺而相火衰者,其人仍能多飲多食可享大壽,是知君火之熱力,關於人身者甚大也。愚自臨證實驗以來,遇君火虛者不勝計,其人多廉於飲食,寒飲留滯為恙,投以辛熱升補之劑,即隨手奏效(拙擬理飲湯為治是病的方)。彼謂心臟惡熱,用藥惟宜寒涼者,猶是一偏之論。曾治一人,年二十餘,嗜睡無節,即動作飲食之時,亦忽然昏倒鼾睡。診其脈兩尺洪滑有力,知其腎經實而且熱也。遂用黃柏、知母各八錢,茯苓、澤瀉各四錢,數劑而愈。是知人之資稟不齊,心臟多惡熱,而亦有宜溫補者;腎臟多惡寒,而亦有宜涼瀉者。是在臨證時細心與之消息,不可拘於成見也。欲明心火之熱力,今又得一確實證驗。愚資稟素強壯,心火頗旺而相火少衰,飲食不忌寒涼,恆畏坐涼處。因此,數年來,常於食前,服生硫黃如黑豆大一塊,約有四厘,甚見效驗。嘗觀葛稚川《肘後方》,首載扁鵲玉壺丹,系硫黃一味九轉而成。治一切陽分衰憊之病。而其轉法所需之物頗難備具,今人鮮有服者。愚臨證實驗以來,覺服制好之熟硫黃,猶不若徑服生者其效更捷。蓋硫黃制熟則力減,少服無效,多服又有燥渴之弊,服生硫黃少許,即有效而又無他弊也。十餘年間,用生硫黃治癒沉寒錮冷之病不勝計。蓋硫黃原無毒,其毒也即其熱也,使少服不令覺熱,即於人分毫無損,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論硫黃者,莫不謂其功勝桂、附,惟徑用生者系愚之創見,而實由自家徐徐嘗驗,確知其功效甚奇,又甚穩妥,然後敢以之治病。今邑中日服生硫黃者數百人,莫不飲食加多,身體強壯,皆愚為之引導也。李靜講記張先生此論為論陽虛與治法之論。並創治陽虛之敦復湯與服食硫黃法。敦復湯方中治下元虛憊,相火衰微。致腎弱不能作強,即陽萎也。《內經》云:腎者,作強之官。又治脾弱不能健運,或腰膝酸痛,或黎明泄瀉,一切虛寒諸證。先生論人之君火,應較相火為勝。生育子女以相火為主,消化飲食以君火為主。君火發於心中,為陽中之火,其熱下濟,大能溫暖脾胃,助其消化之力。此火一衰,脾胃消化之力頓減。如果君火旺而相火衰者,其人仍能多飲多食可享大壽。是知君火之熱力,關於人身甚大也。先生此論與三國演義中司馬懿評諸葛亮「食少事煩,豈能久乎」之理相同也。讀先生之《醫學衷中參西錄》治陽虛方,敦復湯下論人若君火衰者則需用辛熱升補之劑,君火衰,相火衰者均屬陽虛。可服此「敦復湯」。張先生書中有服用鹿角膠治虛寒腿痛之人,其人寒腿病癒性慾大增,是知鹿角膠與鹿茸壯陽之功相同也。先生曾自服生硫黃治其相火衰,每於食前服黑豆大一塊效佳,月余治癒。此乃先生自服治相火衰之簡便效方也。然而又論治腎經實熱而致嗜睡,尺脈滑實有力者,重用知母,黃柏各八錢,茯苓、澤瀉各四錢,數劑則愈。此則為治陰虛有實火之治法。而其診斷其證屬陰虛實火之診斷依據是尺脈滑實有力。此即瀉其陽則陰陽平衡之法也。觀先生論臨證實驗以來,遇君火虛者不勝計,其人多廉於飲食,寒飲留滯為恙,投以辛熱升補之理飲湯,即隨手奏效。此證之診斷依據當是舌淡,苔白潤滑者,即辨證屬脾胃虛寒挾有痰飲之證者。溫其脾,化其痰飲水思源,故奏效也速。在臨床上遇此腎虛病人甚多,每以腰酸乏力,陽萎早泄而來求治。讀先生此書中論人之君火與相火,陰虛火盛與陽虛相火衰微之別。君火衰則食少脾虛,久則累及於腎,則君火相火俱衰。則陽萎而成也。君火者,脾胃之火也。君火旺則能食體自健,君火衰則需用昇陽益氣之葯,如附子,人蔘。如置脾胃之君火衰微於不顧,妄用西藥之性激素葯與中藥之壯陽類葯,豈不是舍本求末?如陰虛火盛實熱之體,再用性激素與中藥壯陽類葯豈不是「抱薪救火嗎?」細讀先生書,書中治陰虛勞熱諸方,可補仲景《金匱》治虛勞陰虛病治法之不足。則先生於治虛勞病陰虛治法之一大功臣也。《金匱》治虛勞陽虛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為治虛勞病,治男子失精,即相當於現代之陽萎病之經方。張錫純先生所創之敦復湯是在此方基礎上領悟發揮而成。則先生又為虛勞陽虛之治法更添異彩也。用人蔘、附子,補骨脂大熱純陽,直達下焦,以助相火之熱力,核桃仁溫潤多脂峻補腎臟,與現代醫學之補充性激素,補充丙酸睾丸酮之理相同。然缺什麼補什麼,頭痛止痛,陽虛補陽,人盡知之也。先生此方治君火之衰又治相火之衰,是為治本之道,此中醫之與西醫不同之處,也即中醫之長處也。亦即先生之書與他書不同之處,先生衷中參西之論與諸論之不同之處也。然既明此理,於臨證時,遇此類病人,必向其講清病因病理,陽萎早泄,西醫認為是性功能障礙,中醫當屬虛勞病也。病屬腎陽虛者,西醫認為是性激素缺失,中醫說是相火衰微。溫之補之,愈之也易。病屬陰陽兩虛,陽萎早泄,西醫認為是性功能障礙。中醫認為是脾腎俱虧,心腎不交,陰虛火旺,虛中夾瘀。證情複雜,治當補虛清火滋陰攻瘀。治之亦難,愈之也緩。現代人治此病每求速效,故性激素葯,市售壯陽類之成品葯甚多。臨證所治之患者,多為屢服此等葯無效或效不佳之患者。知此理,則臨證務須詳加辨證,辨證須首辨陰陽,先議病,後議葯,有是證用是方是也。中醫理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氣化學說、經絡學說、臟象學說、藥物歸經、葯的升降沉浮、四氣五味,五運六氣學說、子午流注學說等等,都與《易經》有著淵源。特別是陰陽五行學說,它直接來源於《易經》,並在中醫理論中得到了祥盡的發揮,如天人相應原理,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平衡原理等等均得到中醫理論的補充和完善。這一學說直接指導了中醫學理論的創立,這是不容否定的一個重大原則。故有「不識五運六氣,讀遍方書何濟」之說。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陰陽對立即指世間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天與地、動與靜、升與降等等,其中上屬陽,下屬陰;天為陽,地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升屬陽,降屬陰。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熱為陽,冷為陰,而沒有冷同樣就無所謂熱。所以可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這就是陰陽互根。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製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陰陽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還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溫熱病,由於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元氣,在持續高燒的情況下,可突然出現體溫下降,四肢厥冷、脈微欲絕等癥狀,就是由陽證轉化為陰證的表現。可以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而陰陽轉化則是質變的過程。陰陽消長是陰陽轉化的前提,而陰陽轉化則是陰陽消長發展的結果。陰陽學說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關係。從人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背屬陽,腹屬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以臟腑來分,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因其功能以靜為主;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屬陽,因其功能以動為主。五臟之中又可根據其位置分為陽臟(心、肺)和陰臟(肝、脾、腎),每一臟腑之中又可將其功能歸為陽,而其物質歸為陰。此外,經絡亦可分為陽經、陰經等等。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的結果。人體的物質基礎屬陰,而生理功能活動屬陽,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動以物質為基礎,而生理活動的結果又不斷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如果人體的陰陽不能相互依存,相互為用,人的生命就會中止。陰陽學說還被中醫學用來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人體陰陽失衡所致。陰陽失調的表現形式很多,可歸納為陰或陽的偏盛偏衰,以及對另一方的累及等,這些可統稱為「陰陽不和」。許多情況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就是正邪抗爭,各有勝負的過程。這一過程可以用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轉化作以概括性的解釋。陰陽偏勝包括陰偏勝和陽偏勝,是指在邪氣作用下(或本身機能病理性亢奮)所致的陰或陽的任何一方高於正常水平的病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陰陽偏衰包括陰偏衰(陰虛)和陽偏衰(陽虛),指陰或陽低於正常水平的病理變化。《素問》調經論指出:「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由於陽虛,不能制約陰寒,可出現虛寒徵象,即陽消陰長,此為陽虛則寒;陰虛,無力制約陽,可出現虛熱徵象,即陰消陽長,則為陰虛則熱。陰陽互損指體內的正氣,特別是陰液與陽氣之間的病理關係,包括陰損及陽和陽損及陰。陰陽互損體現了陰陽互根互用的關係。陰陽互損的最終表現為「陰陽俱損」、「陰陽兩虛」。陰陽轉化指陰陽失調所表現出的病理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中的「重寒則熱,重熱則寒」、「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說明這類病理情況。由於中醫認為疾病發生髮展的原因是陰陽失調,所以對於任何疾病,無論其病情如何複雜多變,都可以用陰陽學說加以診斷。所以說陰陽是中醫八綱辨證論治的總綱。中醫診斷疾病首先要分清陰陽,既可以用陰陽來概括證型,又可以用陰陽來分析四診。如望診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聞診聲音洪亮者屬陽,語聲低微者屬陰;脈象浮、數、洪大者屬陽,沉、遲、細小者屬陰等等。從證型來看,病位在表屬陽,實證屬陽,熱證屬陽;而病位在里屬陰,虛證屬陰,寒證屬陰等。在決定治療原則和臨床用藥時,中醫學也是以陰陽學說作為指導的。如對於陽邪過盛所致的實熱證,以熱者寒之的原則用寒涼藥物清熱;對於陰盛所致的寒實證,則應以寒者熱之的原則用溫熱葯來祛寒。而對於陰虛所致的虛熱證,要以滋陰葯以補虛;對於陽虛引起的虛寒證,則要以溫陽葯以補陽。在陰陽兩虛的情況下,就必須陰陽兩補。陰陽學說還可用來概括中藥的性味,並用以指導臨床使用。一般來說,寒、涼葯屬陰,溫、熱葯屬陽;味酸、苦、咸者屬陰,味辛、甘、淡者屬陽;具有收斂、沉降作用者屬陰,而具發散、升浮作用者屬陽。在臨床用藥時,應當根據疾病的陰陽性質決定治療原則,再根據藥物的陰陽屬性來決定用藥。《張錫純師承學堂》精彩章節之五中醫基礎理論講記之瘀血學說瘀血,是指全身血脈運行不暢或局部血液停滯,或體內存在離經之血未能消散等病理狀況。一般是由氣虛、氣滯、血寒、外傷等原因所致。瘀血的形成為外傷致瘀;氣滯致瘀;因虛致瘀;血寒致瘀;血熱致瘀。瘀血的致病特點:刺痛;腫塊;出血;青紫;舌脈改變。蓋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虛則血行無力,無力則血易停滯,從而產生瘀血;氣滯則血凝,凝則成瘀;血寒則氣澀,血液乃不暢,不暢則血易凝滯成瘀;外傷則血溢於經,離經之血停聚而成瘀。瘀血形成後,既會影響血液的運行,又能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各種病證。如瘀阻心絡,會出現胸悶、心痛、口唇青紫、脈多結代;瘀阻肺絡,可見胸痛、咳血;瘀阻於肝,則見脅痛、痞塊症瘕;瘀阻於胃,可見嘔血,胃脘作痛,大便漆黑;瘀阻胞宮,可致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甚至崩漏;瘀在肢體,局部可見腫痛或青紫,甚則活動不利。儘管瘀血為病繁多,但臨床表現多有共同特點:疼痛多如刺如割,且痛處不移而拒按;出血多紫暗而不鮮,或挾帶血塊;局部表現,可見青紫或瘀斑、瘀點、久之可觸及腫塊,按之不移。《醫學衷中參西錄》原文王清任《醫林改錯》載有所治胸中瘀血二案:一則胸不能著物,一則非以物重壓其胸不安,皆治以血腑逐瘀湯而愈。夫同一胸中瘀血,其病狀竟若斯懸殊。風名內中,言風自內生,非風自外來也。《內經》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蓋肝為木臟,木火熾盛,亦自有風。此因肝木失和風自肝起。又加以肺氣不降,腎氣不攝,沖氣胃氣又復上逆,於斯,臟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經。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西醫名為腦充血證,誠由剖解實驗而得也。內中風之證,曾見於《內經》。而《內經》初不名為內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今試譯《內經》之文以明之。《內經》脈解篇曰∶「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蓋肝為將軍之官,不治則易怒,因怒生熱,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發,挾氣血而上沖腦部,以致昏厥。此非因肝風內動,而遂為內中風之由來乎?《內經》調經論曰:「血之與氣,並走於上,此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至腦中充血。至所謂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者,蓋氣反而下行,血即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猶能望其復甦乎。讀此節經文,內中風之理明,腦充血之理亦明矣。《內經》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大怒則形絕,血宛(即郁字)於上,使人薄厥」。觀此節經文,不待詮解,即知其為肝風內動,以致腦充血也。其曰薄厥者,言其腦中所宛之血,激薄其腦部,以至於昏厥也。細思三節經文,不但知內中風即西醫所謂腦充血,且更可悟得此證治法,於經文之中,不難自擬對證之方,而用之必效也。特是證名內中風,所以別外受之風也。乃自唐、宋以來,不論風之外受、內生,渾名曰中風。夫外受之風為真中風,內生之風為類中風,其病因懸殊,治法自難從同。若辨證不清,本系內中風,而亦以祛風之葯發表之,其臟腑之血,必益隨發表之葯上升,則腦中充血必益甚,或至於血管破裂,不可救藥。此關未透,誠唐、宋醫學家一大障礙也。迨至宋末劉河間出,悟得風非皆由外中,遂創為五志過極動火而猝中之論,此誠由《內經》「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句悟出。蓋肝屬木,中藏相火,木盛火熾,即能生風也。大法,以白虎湯、三黃湯沃之,所以治實火也。以逍遙散疏之,所以治鬱火也(逍遙散中柴胡能引血上行最為忌用,是以鎮肝熄風湯中止用茵陳、生麥芽諸葯疏肝)。以通聖散(方中防風亦不宜用)、涼膈散雙解之,所以治表裡之邪火也。以六味湯滋之,所以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以八味丸引之,所謂從治之法,引火歸源也(雖曰引火歸源,而桂、附終不宜用)。細審河間所用之方,雖不能絲絲入扣,然勝於但知治中風不知分內外者遠矣。且其謂有實熱者,宜治以白虎湯,尤為精確之論。愚治此證多次,其昏仆之後,能自蘇醒者多,不能蘇醒者少。其於蘇醒之後,三四日間,現白虎湯證者,恆十居六七。因知此證,多先有中風基礎,伏藏於內,後因外感而激發,是以從前醫家,統名為中風。不知內風之動,雖由於外感之激發,然非激發於外感之風,實激發於外感之因風生熱,內外兩熱相併,遂致內風暴動。此時但宜治外感之熱,不可再散外感之風,此所以河間獨借用白虎湯,以瀉外感之實熱,而於麻桂諸葯概無所用。蓋發表之葯,皆能助血上行,是以不用,此誠河間之特識也。吾友張山雷(江蘇嘉定人),著有《中風真詮》一書,發明內中風之證,甚為精詳。書中亦獨有取於河間,可與拙論參觀矣。後至元李東垣、朱丹溪出,對於內中風一證,於河間之外,又創為主氣、主濕之說。東垣謂人之元氣不足,則邪湊之,令人猝倒僵仆,如風狀。夫人身之血,原隨氣流行,氣之上升者過多,可使腦部充血,排擠腦髓神經。至於昏厥,前所引《內經》三節文中已言之詳矣。若氣之上升者過少,又可使腦部貧血,無以養其腦髓神經,亦可至於昏厥。是以《內經》又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眩」。觀《內經》如此云云,其劇者,亦可至於昏厥,且其謂腦為之不滿,實即指腦中貧血而言也。由斯而論,東垣之論內中風,由於氣虛邪湊,原於腦充血者之中風無關,而實為腦貧血者之中風,開其治法也。是則河間之主火,為腦充血,東垣之主氣,為腦貧血,一實一虛,迥不同也。至於丹溪則謂東南氣溫多濕,有病風者,非風也,由濕生痰,
推薦閱讀:

【TA說】李靜訓之墓:一個9歲女孩的驚人寶藏
【論文】李靜瑋|流動的共同體:論族性變化的解釋路徑
李靜和戴軍的「超級搭檔」情
選讀 | 李靜:紅樓解夢人

TAG:李靜 | 章節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