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鎮國之寶,不朽傳奇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上十座不朽的豐碑,是華夏文明史上十部偉大的巨著,是一部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是華夏文明的永久標鑒。延續歷史的痕迹,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清代郎世寧的《百駿圖》無不承載著藝術的芬芳。今天,小編熊先生將為您解讀這四幅傳世名畫。

《清明上河圖》 北宋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寬25.2厘米,長52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圖》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當時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

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了814個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73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九艘。房屋、橋樑、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從《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此畫用筆兼工帶寫,設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畫,即所謂「別成家數」。構圖採用鳥瞰式全景法,真實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繪了當時汴京東南城角這一典型的區域。

《富春山居圖》 元代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縱31.8厘米,橫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82歲時為無用師所繪,用三、四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幸被吳洪裕的侄子及時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尺幅:縱33厘米,橫636.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圖》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峰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漢宮春曉圖》 明代仇英

《漢宮春曉圖》縱30.6厘米、橫574.1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漢宮春曉圖》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不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全圖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讀書、鬥草、對鏡、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畫后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顯示了畫家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人物皆唐以來衣飾,取名漢宮,是當時對宮室的泛指。

《百駿圖》 清代郎世寧

《百駿圖》 縱102厘米、橫813厘米 分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及台北故宮博物院

《百駿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謂曲盡駿馬之態。全卷色彩濃麗,構圖複雜,風格獨特,別具意趣。

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它生物間的和諧關係。在表現手法上,郎世寧充分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馬匹的立體感十分強,用筆細膩,注重於動物皮毛質感的表現。

  • 推薦閱讀:

    傳奇神話「瑤草」
    蔣曉云:每個平凡的女人都有自己的傳奇
    朱鎔基傳奇身世之謎:朱元璋直系後裔?岷藩十七世孫
    傳奇,流年的約
    侍者傳奇

    TAG: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