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領華爾街向華盛頓蔓延 或將影響美國政治決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韓曙):目前,轟轟烈烈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正從紐約擴散向美國各地,從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金融中心擴散到政治中心華盛頓,從「一線城市」逐漸向中小城市擴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抗議的隊伍,那麼,美國是否真的很快會像抗議者提出的「全部佔領」?「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熱度還能保持多久?本網那個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環球資訊廣播駐美國記者韓曙介紹詳細情況。
主持人:韓曙,首先請你給我們介紹一下「佔領華爾街」運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發展情況?
記者:從6號開始,一群抗議者進駐華盛頓市中心的「自由廣場」,高喊「佔領、佔領」的口號,向「朽壞的華爾街、貪婪的大公司、進行私下交易的政客、執著於戰爭的美國政府」表達不滿情緒。抗議者說,他們已經從市政方面得到許可,能夠一直示威到9號,但他們將儘可能地延長這場「佔領活動」。
然而,和日前發生在希臘等國較為激烈的示威活動相比,這場「佔領活動」卻非常平和。示威者只是揮舞標語高喊口號,而警察也僅在一旁觀望。不時有旅遊者停下拍照,西裝革履的上班族也趁午休到廣場上給示威者打打氣。示威活動和人們的正常生活彷彿兩條不相交的鐵軌,並行不悖。
這也許在暗示著,「佔領華爾街」運動只是人們的情緒宣洩,只是日子的調味品,並不會成為生活的一種常態。
主持人:那根據你掌握的情況,「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熱度還能保持多久?
記者:在參與抗議活動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是失業者、退伍士兵和學生。他們位於社會的中下階層,對金融行業的壟斷、持續長久的戰爭的厭惡以及對醫療、就業、上學的要求都簡單直接。然而,他們並不是美國政治生活中能夠發出最大聲音的人群,也不是美國社會中流砥柱的中產階層。從人數和影響力來看,他們都難以佔據上風。而美國也是一個對抗議活動見慣不怪的國家,持續時間較長的抗議活動也並不稀奇。
另外,抗議人群的訴求可以說千奇百怪,想法和政治傾向各不統一。在記者的採訪中看到,有人希望「砸碎華爾街」,有人打出大幅標語「用戰爭經費創造就業崗位」,有人吶喊著「發展清潔能源」,有人要求「立刻進行醫改」;也有人說「醫改便宜了保險公司」,有人嚷嚷著「支持奧巴馬對富人徵稅」,但對面就是一副標語「奧巴馬立刻下台」。除了統一的「佔領」口號之外,抗議活動彷彿是各種觀點的大賣場,而「賣主」只求讓自己的聲音能夠被人聽見,並沒有「強行推銷」的打算。
與此同時,佔領者的經濟問題目前看來也缺乏可持續性。大部分「佔領者」都帶著睡袋席地而卧,而食物、飲水在很大程度上都靠捐贈。眼看冬天就要到來,惡劣的天氣將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佔領者」的耐性。而隨著普通民眾對這股熱潮的興趣逐漸降溫,抗議活動很可能漸漸煙消雲散。
主持人:「佔領華爾街」運動目前在美國得到大量民眾的支持,這場運動是否能左右美國的政治決策呢?
記者:儘管抗議活動最終將會結束,但截止目前,這場抗議活動的規模和影響範圍已經大大出人意料。從最初幾十個人的小型集會,發展到全美國範圍內的大規模「佔領」,草根階層發出的喊聲已經驚動了媒體、政界,得到了部分工會組織、影視名人甚至是國會議員的支持。
美國有不少專家指出,這次規模龐大的抗議活動最終可能會對華盛頓的政治決策產生影響。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珍妮·科恩表示相信,抗議活動最終會讓華盛頓聽到普通民眾的呼聲,促使他們在諸如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創造就業、鼓勵創新等方面作出正確決定。
與此同時,如果保持一定的連續性,這股「佔領一切」的力量或許將對明年年底的美國大選構成不小的影響。由於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美國的經濟狀況,因此分析人士認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明年的大選中政策將涇渭分明,力爭拉到鐵杆選民的選票,但同時對中間選民的爭取才是獲勝關鍵。而面對「佔領軍」這樣一股游移不定的力量,很難說兩黨誰更能討到便宜,因此兩黨很可能因此對路線有所調整。
而這股抗議力量是否能如同美國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一樣深刻改變美國社會?現在看來還很難說,但並非沒有可能。曾到現場聲援抗議活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目前美國金融市場本應承擔的配置資本並管理風險的角色已經失靈,「因金融系統過錯造成的損失正由社會均攤,收益卻進入私人腰包,這不是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這是扭曲的經濟。長此下去,美國將不能實現增長,不能建立公正的社會」。也許來自最草根階層的民眾的呼聲,能夠自下而上地推動美國社會深層次的變革。
推薦閱讀:
※與Zack關於美國「世界領袖」的長期鬥爭
※一篇讀懂現美國政治:FBI 前局長爆料特朗普的謊言與真相
※美國政府大門,開開關關幾時休?
※冷哲:美國政治中的華裔
※感謝中國人民的好老師——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