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好爸」咋養成?

「好爸」咋養成?

張媛

近日,湖南衛視的一檔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引爆了新一輪的收視熱潮。節目引發了觀眾的熱烈討論:「媽媽不在,爸爸如何跟孩子溝通」、「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應承擔哪些責任」、「父親的教育去哪兒了,父親對孩子的陪伴去哪兒了」等,這些話題折射出家庭教育中易被忽略但又重中之重的組成部分——父親教育。

培養孩子獨立性

鏡頭一: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林志穎的兒子Kimi非常黏爸爸。在北京鄉村,Kimi接到了和石頭一起去找鍋的任務,但是一聽到爸爸不和他一起去,他馬上哭得特別傷心。林志穎只得和他一起去。在雲南水鄉,孩子們都提著菜籃子準備收集食材,又只有Kimi不願意離開爸爸。這回林志穎又帶著Kimi一起行動,但當Kimi成功要到一條魚、注意力被分散之後,林志穎悄悄走開了。後來當Kimi拿到柿子,準備告訴爸爸時,卻來來回回好幾趟怎麼也找不到爸爸的身影。令人出乎意料的是,Kimi沒有哭沒有鬧,而是堅強地跟著石頭哥哥向下一家走去。

林志穎的教育方式是溫和的,但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這樣的耐心。中國健康協會心理研究會理事溫方曾講過一個真實的案例,有一個女孩從2歲開始被母親逼著彈鋼琴,在12歲的時候,她用刀把自己的手指砍掉了。她的反應為什麼如此極端呢?心理學家稱十二三歲和十七八歲為青少年的兩次斷乳期。在斷乳期,青少年會產生一些矛盾心理。這個學鋼琴的小女孩渴望獨立,希望母親把她看做成人,不要強迫她,但是又找不到其他解決的方法,於是採取了極端方式表達她的不滿。在節目當中,林志穎提到他對Kimi的教育方式:「他自己不願意的時候,我們硬逼他,其實也不好,他會覺得,為什麼硬要完成這個任務呢?對待小孩子,需要循序漸進慢慢來。」晚上睡覺前父子倆談心,林志穎對兒子第一次獨立完成任務給予表揚,詢問他以後會不會自己獨立完成任務,Kimi堅定地點點頭:「會」。

「孩子的適應能力永遠超出家長的想像。」河南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諮詢師王海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常規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不敢放手,不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對孩子過分保護,下雨天怕淋著,颳風了怕凍著,總是不敢放手。「教育本來就是一個放手的過程。」王海勇建議,家長可以把握緊的「手」鬆開一點,不要凡事都幫孩子做了,你做得越多他做得越少,他的動手能力越差。爸爸給予得太多,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自我成長,會剝奪孩子的成長機會,因此爸爸照顧孩子時要適當收斂,不要想當然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給孩子更多的選擇,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勇敢面對挫折

鏡頭二:《爸爸去哪兒》第四期設置了「護蛋」環節,讓爸爸們假扮壞人毀壞孩子們的雞蛋。天天給自己的雞蛋取名叫張小馬,張亮強調說一定要保護好張小馬。結果張小馬還是被田亮打碎了。天天為了不讓爸爸傷心,不想要爸爸們產生矛盾,就撒謊說是自己打碎的,打碎的那顆雞蛋也不是張小馬。但是張亮對天天的話產生質疑,天天馬上跟爸爸承認錯誤,伸出手來叫爸爸懲罰他。

天天的行為得到了觀眾的誇讚,「天天的護蛋行動很有責任感又勇於承擔。」護蛋環節的設置,和入住簡陋的農舍一樣,可以看做是節目組設置的一個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中,孩子們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鍛煉。十年前,孫雲曉發表的《夏令營中的較量》曾引起了眾人熱議。日本孩子和中國孩子一起來到內蒙古參加草原探險夏令營,孩子們的表現大相徑庭: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而中國家長卻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中日孩子的不同表現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很多家長覺得探險夏令營是開展挫折教育的良好方法。但是孫雲曉觀察之後卻發現:「許多人對探險夏令營讚不絕口,可一讓他們承辦或讓他們送自己的孩子來,卻都縮了回去,這說明什麼呢?」

現在很多家庭都唯恐孩子受到挫折。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都可以代勞。養尊處優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適應環境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就會差強人意。知心姐姐盧勤說過:「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戰勝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

教育專家蔡章兵也說,長期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自我評價相對較高,容易在受挫後產生兩種極端反應:一種是從高度自信的狀態,進入自我否定的狀態,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在自己身上,我們稱為「內歸因」,在情緒上可能表現焦慮、抑鬱、悲傷、委屈等反應;第二種是孩子出現挫折與失敗時,往往把原因歸結到外部環境,我們稱為「外歸因」,這時他們可能無法接受他人的指責,產生不滿、憤怒、怨恨的情緒,甚至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例如攻擊老師、家長或同學。2004年馬加爵因和同學發生口角,隨後殺死4名同學發泄恨意。媒體報道,在馬加爵的初中日記中,就曾發生過殺死父親的念頭。悲劇的產生,與他長期以來的心理挫敗感有關。他通過侵犯他人來尋求解脫。

日常生活中充滿著各種挫折與挑戰,只有勇敢面對,才能在逆境中經受住磨練。適當地讓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讓他產生「即使吃了虧也能忍受」的心態,有助於以後克服困境。但是挫折教育,並不是簡單地設置挫折情境讓孩子們去吃苦,而是要讓孩子在接受挫折的心理狀態下,尋找到合理的解決應對措施。

養男養女不一樣

鏡頭三:在《爸爸去哪兒》雲南水鄉特輯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天天和Cindy一起出發去尋找食材。天天想讓Cindy幫他拿著籃子,張亮馬上說:「你是男孩子你先拿著」,強調男孩子要多分擔。然後張亮又叮囑Cindy「女孩子一點」。張亮的教育理念中,尊重了孩子們的性別差異。

北京青少年法律與心理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認為,孩子在模仿父母的性別意識,所以父親和母親在家庭中的分工應該有一定的明確性,要有所區分,讓孩子明白,父親是陽剛的,母親是溫柔的,從而對男性和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有個初步的認知。

但是,現在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女性化」男孩越來愈多。「有些男孩嬌滴滴的,行動扭扭捏捏,比女孩還要膽小怕事,而有些活潑好動、敢冒險、敢質疑的男孩卻被看成問題孩子。」在孫雲曉看來,男孩「全面潰敗」乃至趨向「女性化」的現象,已成為全局性、整體性的問題。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孫雲曉分析,首先從家庭教育來說,父教缺席、母教溺愛是男孩女性化的兩大主因。研究發現,充滿男子漢氣概的男孩,其父親的教養行為往往是果斷的、支配性的。相反,如果父親在家裡是軟弱無能的,母親具有支配性,那麼,男孩對男性的性別認識就會受到嚴重傷害,男孩會表現出過多的女性化氣質。二是流行文化,主要是指一些選秀節目打造的陰柔明星。李文道分析,選秀節目對成年人沒有傷害,但對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直接模仿其外在形象,導致審美觀、價值觀混亂,「造成嚴重的心理傷害。」另一方面,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圈養的方式容易使男孩的開拓意識得不到發展,男孩的陽剛氣質得不到培育。

孫雲曉提倡在性別教育中尊重性別差異,「性別教育,第一位是要尊重自然的、先天的性別差異。」孫雲曉還提到:「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有男童子軍、女童子軍,在日本有男孩節、女孩節,但在中國,人們幾乎不考慮性別差異的影響,即使是體育課,許多學校也沒有考慮到男女不同的體質特點,男女一起上體育課。在『男女平等』的大旗下,中國學校以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方式、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所有男孩和女孩,而這恰恰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是給男孩和女孩選擇的自由,並在法律上保障這種自由。例如,根據男孩的生理特點和需求,讓男孩有足夠的運動,鍛鍊出強健的體魂,就是尊重性別差異。」

在家庭教育中,孫雲曉強調一個健康的父親角色的存在對男孩的性別塑造是必不可少的。父親是男孩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漢榜樣,男子漢氣質就是順著父親這座橋樑由父親向兒子傳遞的。父親對男孩性別角色的形成、性別行為的塑造以及性別社會化的完成發揮著至為關鍵的影響。

守規則成方圓

鏡頭四:在《爸爸去哪兒》第一輯中,五對父子集結到達目的地,按照遊戲規則小朋友們要先交出玩具。孩子們基本都不樂意,爸爸的應對方式也不盡相同。張亮說服孩子交出玩具的方式是:「天天,你不要這樣,你是大哥哥了」,這句話遭到天天的強烈反對。當Kimi不捨得交出小黃公仔時,林志穎尊重孩子表達出不願意的想法,讓他自己去請求村長是否可以保留玩具,得知交出玩具才可以開始遊戲,而且遊戲結束後還可以拿回小黃,Kimi同意交出小黃。

從孩子的反應來看,用「應該如何」的句式來說服孩子遵守規則是低效的。即使遵守也可能是表面遵守,而不是內心遵守。林志穎理解孩子情緒,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讓孩子認同規則,效果顯著。

幼兒教育家孫瑞雪說過,在一個文明、平等的環境中,如果想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須有規則來保證。孫瑞雪針對0—6歲的孩子,提出六大基本規則: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由自己支配;從哪裡拿的東西放回哪裡;誰先拿到誰先使用,後來者必須等待;不可以打擾別人;做錯事要道歉,並且有權利要求他人道歉。

在這個前提下,每一個孩子都會知道他做事情的底線,並且知道這個底線是由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大人。這樣,孩子才能在不受成人強制和懲罰的生活中逐漸學會如何生活,走上自由又有規則的成長軌道。

發揮語言正能量

鏡頭五:林志穎,他像是個有趣的「大男孩」,遇到困難從不抱怨,當他發現簡陋的農舍窗戶上有洞,就向工作人員借來剩飯當做漿糊,把報紙黏上去。他還能把死去的大蜘蛛和把Kimi嚇到的鬧鐘變成玩具。Kimi繼承了爸爸的樂觀,他吃到爸爸捏的餃子後誇讚道「餃子好香啊,聞起來好美味」,Kimi還經常會給自己打氣「我一定會贏的」。父子倆在一起,經常是一副妙趣橫生的畫面。在小夥伴當中,Kimi最喜歡郭濤的兒子石頭,石頭也是公認的最受歡迎的人之一,大家欣賞父子倆身上的爺們氣,郭濤對兒子「散養」的教育方式也備受推崇。

但是,在讚賞之外,遼寧省婦女兒童培訓中心主任趙瑩提醒,一般採用「散養」方式教育孩子的爸爸,多數不太擅長表露情感經常讚美孩子,但事實上孩子很在乎大人的關注和讚賞。父母應該多表達對孩子的喜愛,哪怕只是一個擁抱、拍拍後背、親親臉。

葯家鑫的父親葯慶衛就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父親。他不僅不表揚兒子有時還會潑冷水,「我感覺他有點沾沾自喜的時候,就會對他說,世界之大,外面比你強的人多得很,不要取得了一點兒成績就以為了不起了。」葯慶衛說,他十分愛妻子和孩子,但是卻從不善於表達情感。在孩子犯罪以後,在生死離別的最後時刻,他才告訴孩子深藏在心底的愛。可這種深藏的父愛,在葯家鑫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時候,他可能根本沒有體驗到。

父愛需要表達,這種表達可以是讚賞,也可以是批評,不論是哪種,都需要注意方法。孫雲曉把表揚和批評各分為兩種:「評價式」和「描述式」,他贊成描述式。「描述式表揚指向的是過程及孩子的努力,為了獲得他人的表揚,孩子會更加努力,它不會讓孩子自命不凡,過於驕傲自滿。」同樣,「描述式批評指向的是孩子的行為,描述的是批評者的感受,它比較溫和,往往不會激起被批評者的逆反心理,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批評一個進家門就亂丟鞋子的男孩時,有兩種說法。「說你多少次了,你都不聽,你的耳朵到底幹什麼用的。真是沒腦子!」這屬於評價式批評。而描述式批評是這樣的「你的鞋子又亂放了,我進門時差點絆倒我,我真的很生氣!」兩種表達的效果可想而知。「評價式批評因為直接指向孩子的人品或性格,因此往往對孩子的自我概念造成傷害。直接的批評往往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往往會因此拒絕接受這種負面評價。當然,評價式批評還會惡化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的人際關係。評價式批評的結果往往也不好,因為它向所指向的人品或性格往往是難以改變的。」孫雲曉支持描述式批評,「它是過程取向的,主要通過描述孩子不好的行為本身即父母對此的感受,讓孩子自己得出行為不妥或錯誤的結論。」

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表現出來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也會對孩子散發出正能量。善於表達的父親,會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關愛和良苦用心,會幫助孩子積極地調整狀態,增強適應力。

德國幼兒教育專家福祿培爾曾經說過:父親一句鼓勵的話是孩子人生的一粒種子,由此將生長出一棵開滿芳香花朵、結滿累累碩果的生命之樹。在家庭教育中,「好爸」不能缺席,只有愛和管教兼備,這棵生命之樹才能長直長大長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爸爸去哪兒,或者父母去哪兒,孩子就會去哪兒。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帶領孩子走的道路,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道路。


推薦閱讀:

糖尿病人需養成的飲食習慣
不要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流量土豪養成記
注意力是修定慧的基礎(兒童的注意力養成法)
大社名社養成記:少兒出版湘軍的發展秘鑰

TAG: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