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中國品牌與國外品牌的對比
翻開歐美、特別是歐洲一些知名服裝鞋包品牌的發展歷史,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們品牌最初的創始人許多都是當地知名的「手藝人」,不是鞋匠、裁縫,就是馬具作坊主。在當時,表面上看,這些「手藝人」用手工在製作一件一件的商品,實際上他們在打造一件件富有個人獨有魅力的手工製品。雖然後來機械的廣泛採用,使得他們不再手工製作轉而用機械大批量生產,但只是製作方法的改變,而其文化內涵絲毫未受到削弱,因為有了品牌這個載體,所以,他們商品的文化價值就可以通過品牌這個載體得以傳承至今,特別是鞋子和服裝品牌。機械代替馬匹作為動力的直接後果就是馬具作坊主的馬具生意蕭條,這就迫使他們轉行生產與馬具相關的皮製品,並把原來的文化融入其中,就形成了今天知名的皮包品牌。批量生產導致批量銷售,進而帶動了其品牌和文化在世界範圍的推廣。
與歐美品牌相比,我們自己的服裝鞋包品牌確實有些「寒酸」。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5000年的歷史造就的實際是集體主義盛行的農業文化,這一點和西方有本質的區別。在歷史上,農業文化是鄙視商品經濟的,即便鼓勵商品交易,也是強調其功能價值,忽視其內在的文化內涵。長袍、馬褂、布鞋的作用就是滿足人們遮風抗寒、行走及農田勞作的需求,沒有品牌的感念,更談不上品牌文化,如有,頂多也是農業文化。進入20世紀後,中國人才真正開始認識到商品的文化價值,並著手打造中國自己的商品品牌文化,但談何容易,品牌文化不但需要時間的積累還需要消費者的認可,一個不被大眾認可的品牌文化,即便前期投入巨額廣告費用進行品牌宣傳,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人們所遺忘;相反,一個被大眾認可的品牌文化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其「金燦燦的光芒」。
正因為商品品牌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不能模仿的、內在的特質,所以顯得倍加珍貴。富裕的消費者更願意為此多掏腰包,購買名牌商品;而眾多消費者支付不起品牌商品的文化價值,為顯得「體面」也就加入到購買假名牌的行列之中,並美其名曰「實惠」。不管是體面也好,實惠也罷,究其原因,都是商品品牌文化的魔力在發威。
走在大街上,看到國人甚至連園林工人、掏地溝者、保姆等等都穿著假名牌為人家免費做著廣告(還沾沾自喜,自認為佔了人家多大的便宜),就可以知道中國人對商品品牌文化的痴迷程度。每每看到這些,我心裡都感到心酸,難道我們中國人就沒能力打造出幾個世界級的服裝鞋包商品品牌?實在不行,能不能藉助名人效應或資本魔棒,多產生出幾個像「李寧」那樣被大家認可的好民族品牌?
推薦閱讀:
※許紀霖 瞿駿 周武:北京與上海,誰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十句話為你講清《道德經》
※黃梅戲的發源地在哪裡?
※王守常:中國文化飽含生命智慧
※茶文化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