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梳理曹雪芹家那些事(三) 清晰的清代家族史之曹家的發跡
文/迴風舞雪李子碩
到了清代,曹家的歷史漸漸清晰起來了。
1、曹振彥
明萬曆末期,曹錫遠(曹世選)到瀋陽作官,任明朝瀋陽中衛指揮使。遂將全家也遷到了瀋陽。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亦即後金天命四年)四月初九日,後金騎兵千人襲擾鐵嶺,掠得「人畜一千」。六月後金兵攻陷鐵嶺。駐軍三日,論功行賞,分配俘獲。
有人說曹世選在此次戰鬥中被俘,歸旗為奴。也有人說,曹世選是在明天啟元年即後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率領八旗軍攻佔瀋陽時歸降後金的。
無論怎樣,至遲到1621年,曹家已歸降。
當時,曹錫遠的兒子,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彥也在軍中效力,駐守遼東,父子倆一併歸降後金。
分配俘虜的時候,歸屬努爾哈赤的額駙、正黃旗漢軍的總理佟養性的紅衣炮兵部隊(滿語叫炮兵為『烏真超哈』),任教官。
天聰六年,佟養性病死,曹振彥等人歸了多爾袞,成為正白旗王府包衣。包衣是滿語booi的音譯,意思是「家裡的」。其實,也就是「奴才、家奴」。曹振彥任然當任紅衣炮隊的包衣教官。
皇太極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曹振彥隨多爾袞在大凌河戰鬥中,由於戰功卓著,加了半個「前程」,任旗鼓牛錄章京。
崇禎十七年(1644年,順治元年)四月,隨多爾袞入關。參加山海關對李自成的決戰。五月,多爾袞率清軍進人北京。十月清世祖福臨在北京稱帝。曹振彥作為多爾袞的親軍,為大清王朝的開國定鼎立下了汗馬功勞。
曹振彥當時是牛錄章京,也就是後來的佐領。佐領是個什麼官?
我們先看一下後金統治集團部隊的組成及首領名稱:
第一級:八旗首領──汗,當時汗是努爾哈赤。
第二級:固山的首領(也就是旗的首領)——固山額真(後稱都統)。每一固山設一個正值──固山額真,兩個副職──梅勒額真(副都統)。每旗轄五個甲喇。
第三級:甲喇(隊)的首領──甲喇額真(後稱參領)。每個甲喇轄五個牛錄。
第四級:牛錄的長官──牛錄額真(佐領)。三百人為一牛錄。
(1615年,有了額真之名,1634年額真改為章京,1660年軍官名稱從漢語,稱為都統、參領、佐領等)
所以佐領的地位處於八旗等級中的第四級,屬於正四品,地位是很高的。
天聰初年,八旗只有四十多甲喇,二百多牛錄。加上朝廷的皇帝、貝勒、議政大臣、六部和內三院官員,中上層統治者總共也就500餘人。直到清朝入關初滿洲壯丁也不到五萬,全部八旗壯丁,合計不超三十萬。曹振彥已是滿洲集團500骨幹之一了。
順治五年(1648年),曹振彥與長子曹璽一同隨軍在山右(即今之晉北)作戰。曹振彥父子左衝右突,所向披靡,不但幾次扭轉了敗退之勢,且在多次襲擊中救援了多位王爺貝勒、將軍大臣。這場戰爭結束後,曹氏父子因征戰英勇,救援得力,雙雙獲得了頭等戰功。
當時大同總兵姜瓖率領的大同軍民的反清鬥爭,使統治者大為憤怒。順治六年(1649年)二月,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奉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攝政王多爾袞之特諭,要求他們血洗大同。一時間,大同城內血流成河,橫屍遍野,燒奸掠奪,頓成廢墟。十多萬軍民慘遭屠殺。八月亂平。這就是著名的平姜瓖之叛。曹振彥、曹璽父子參與了平叛。
平叛後,由於曹家顯赫的戰功和對清廷的忠誠,曹璽被提拔為「內廷二等侍衛」,曹振彥被允許參加貢士考試,並通過考試,完成了從教官到貢士,從包衣到仕官,從軍界到政界的轉變。
順治七年(1650年),他大體已48歲,被任命為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
就在這一年的十二月,多爾袞在塞北狩獵的過程中,意外墜馬,不治身亡,時年39歲。
次年二月,順治帝下詔追奪多爾袞封號,撤廟享,正白旗遂歸順治帝自將。
從此,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稱為「上三旗」,由皇帝親領;親王統攝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稱之為「下五旗」。
上三旗包衣為皇帝家奴,組成內務府的全部成員,管理宮廷庶務及皇帝私事。曹家自此歸入內務府,屬內務府正白旗包衣第五參領第三旗鼓佐領下人。正白旗包衣人多勢眾,軍功顯赫,內務府包衣以正白旗包衣為主。
就這樣,曹家由額駙佟養性的家奴,轉升為親王多爾袞的家奴(王府包衣),又轉升成了皇帝順治的家奴(內務府包衣)。
曹雪芹的祖先就這樣一步步從明代世襲官吏淪為清皇室的包衣家奴。
屠城後第四年的順治九年(1652年)曹振彥轉任山西陽和(大同陽高)府知府。
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總督馬之光、總兵彭有德及知府曹振彥等人上疏清廷,將鎮、府、縣衙復移回大同城。
所以曹振彥屠城有罪,復城有功。
順治十二年(1655年),曹振彥升兩浙「鹽法道」(都轉運鹽司運使」。十五年(1658年)離任。其時曹振彥已是從三品的高級文官。曹振彥約在順治末年去世。
曹家的發跡,當起於曹振彥。
2、曹璽 (1620?~1684)
曹振彥生有二子,長子曹璽乃其妻歐陽氏所生,次子曹爾正系繼室袁氏所出。
曹璽,字完璧,取"完璧歸趙"之典。原名曹爾玉。生於1619年或1620年。清朝的時候,中國文字是從右往左,自上而下書寫,有一次,康熙大概是無意中,把「爾玉」兩字連寫了一下,「爾玉」就變成了「璽」,從此,曹爾玉就更名為「曹璽」了。
曹璽(那時候還叫曹爾玉)同父親一起,於1644年隨龍入關,1948年在山右作戰,1649年平姜瓖之叛,由於戰功卓著,於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死後,由多爾袞的王府護衛升任內廷二等侍衛,管鑾儀事,升內工部郎中。
多爾袞死後,正白旗包衣奉命歸屬皇室時,曾做過一次分配:鑲黃旗屬太子,正黃旗屬至尊,正白旗屬太后。包衣是「自家人」──自己家的私有財產,所以皇子皇女的保姆從上三旗包衣中選取,
順治十一年(1654年),清康熙皇帝玄燁出生,保姆從內務府上三旗包衣中挑選,正白旗中選中四名,二十三歲的、屬內務府正白旗的曹璽夫人孫氏,被選為保母。從此,曹家與皇家的關係更密切了。
康熙二年(1663年),江寧織造任缺。康熙年僅十歲,由顧命王大臣總理天下萬事。皇室和這些顧命大臣之間勢必要明爭暗奪官員的任命(毋庸危言,誰都想攬權不想放權)。康熙的奶奶──孝庄文皇太后,以織造是織辦宮廷和朝廷官用的綢緞布匹,屬皇家內務,應由皇家包衣辦理為理由,爭取到了上三旗(特別是正白旗)包衣當任織造的機會。正擔任內務府營繕司郎中的曹璽被任命為江寧織造,並承旨辦理皇帝臨時交給的差使,充任皇帝的耳目。
由於曹璽忠實地完成了為皇室織造綢帛綾緞、供奉山珍海味和文物古玩、監視南方官場、考察南方民情、溝通滿漢民族感情、籠絡南方漢族士大夫等任務,康熙對他寵信有加,賞蟒袍,贈正一品尚書銜,並親手寫"敬慎"的匾額賜給他。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曹璽"積勞成疾",六月,在織造任上去世。這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南巡啟鑾,十一月,康熙南巡至秣陵(南京)時,親自到織造署慰問曹璽的家屬,還特派了內大臣去祭奠他,給與他很高的評價:「是朕藎臣,能為朕惠此一方人者也」。
在曹振彥時期,曹家一步步走入上流社會。在曹璽時期,曹家取得了皇帝康熙的眷顧和信任。這種眷顧和信任,在曹寅時期到達了鼎盛。
推薦閱讀:
※袁了凡的家族史
※【家族史】解析 . 潁川陳和義門陳的關係
※郗氏家族之特殊的父子情深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中國古代有沒有像羅斯柴爾德家族一樣富過三代的家族?
※花心的人你們覺得有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