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貸公司的「拖刀計」
2011年06月28日 02:08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型大小:T|T
2人參與0條評論列印轉發
目前「主流」應對方式為展期、借新還舊等
李高陽 李曉曄 由曦
巨額的地方平台貸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經濟的頭上。不過,在面對這把利劍隱藏的風險之下,眾多融資平台和銀行紛紛選擇了「拖」——用借新還舊、展期、債務重組等一系列手段,把眼前的風險向未來轉移。
「拖」字訣下的風險隱憂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獲悉,6月初,某直轄市的一家城投公司因所欠銀行流動性貸款無法按時償還,要求銀行展期並轉為固定資產貸款,而銀行「被迫接受」的可能性很大。
「要求銀行展期並轉為固定資產貸款」,此舉無異於城投公司給銀行的「拖」字訣。
而事實上,在高企的地方融資平台貸下,很多城投公司和銀行都面臨此類問題。例如,根據財新《新世紀[18.53 -2.93% 股吧]》近日報道的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滇公路」),該公司亦向債權銀行發出違約通知函,而經過連日磋商和談判,雲南省政府要求滇公路撤回上述公函,並做出增資、墊款、補貼等承諾,以幫助該公司暫渡難關。這無異於債務重組。據悉,滇公路在建行、國開行、工行等十幾家銀行貸款餘額近千億元。
不過,在「拖」字訣下,潛藏的是平台貸更大的風險隱患。據多位業內人士描述,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我國開啟了新一輪平台貸投放熱潮。其中,多數項目的期限一般為3年或5年,也就是說,2011年開始,我國將迎來一個平台貸還款高峰。而隨著這個高峰的臨近,不少地方都已經感受到融資平台貸款的違約風險。
根據國家審計署昨日發布的《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在其對全國6576家融資平台公司的審計後發現,有1033家融資平台公司存在虛假出資、註冊資本未到位、地方政府和部門違規注資、抽走資本等問題,涉及金額2441.5億元;由於融資平台公司舉借的債務資金主要投向回收期較長的公益或准公益性項目,盈利能力較弱,有26.37%共計1734家融資平台公司出現虧損。
「現在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違約概率的確在上升。」建行天津某支行公司業務部人士對本報記者稱,在判斷融資平台的償債能力時,一般關注財務報表上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負債率、經營性現金流,而現在很多項目的這些指標都很不理想。
此外,《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中還指出,2010年底,有78個市級和99個縣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於100%,分別佔兩級政府總數的19.9%和3.56%。由於償債能力不足,部分地方政府只能通過舉借新債償還舊債,截至2010年底,有22個市級政府和20個縣級政府的借新還舊率超過20%。還有部分地區出現了逾期債務,有4個市級政府和23個縣級政府逾期債務率超過了10%。
審計結果還顯示,從債務償還看,2010年有358家融資平台公司通過借新還舊方式償還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其他相關債務1059.71億元,借新還舊率平均為55.20%;有148家融資平台公司存在逾期債務80.04億元,逾期債務率平均為16.26%。
平台背後的博弈
但是,依靠「拖」究竟能否解決問題?
根據《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6.7萬億元,佔62.62%;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2.3萬億元,佔21.80%;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1.7萬億元,佔15.58%。
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全國地方融資平台公司貸款餘額約9.09萬億元,而央行6月1日發布的《2010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指出,截至2010年年末,平台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不超過30%,據此測算,平台貸款規模上限為14.4萬億元左右。
而業內人士指出,銀行可以在規範文件出台之前,將平台貸款的性質轉換,如轉為正常類。原因在於,平台貸項目多為持續多年,且一直為展期或者循環抵押項目,一旦納入平台貸款則受到嚴格監管。
銀監會2010年年報顯示,截至2010年底,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1.24萬億元,而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餘額達到1.3萬億元,應對潛在損失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雖然銀行業的撥備餘額足以覆蓋不良貸款餘額,但是,一旦平台貸出現較大程度的違約,它又能覆蓋多少?只要平台貸現有餘額出現10%的損失,就足以抹平銀行業的撥備餘額。
針對地方融資平台的風險如何化解和防範的問題,銀監會監管部人士略顯悲觀,他告訴本報記者,「這種風險的化解更多是由政治來決定的,而不是經濟,地方政府在上項目的時候已經預料到以後出了問題,中央政府或多或少是要兜底的。」
他還表示,地方融資平台交織著各種博弈,中央和地方、地方政府和銀行、銀行和監管層等,「化解風險首先要進行清理,要在制度上明確理順責任關係,但是這和我們的體制有關,消除不太可能,只能盡量把危害降低。」
「他們最關心的不是資金成本,而是期限和額度。」一位從事城投債承銷的投行人士對本報表示。「他們」正是地方政府官員。
該人士表示,他接觸的許多地方政府官員,都只考慮怎麼借錢,從不考慮怎麼還錢,因為只要把期限拉得足夠長,在自己的任期內風險不暴露就足矣。
但無論是債務期限延長,還是通過各種手段將已經暴露的風險掩蓋在未來,該來的都會來。
getty圖
推薦閱讀:
※名對於一個人或公司到底有多重要?
※如何看待迅雷公司關閉迅雷離線下載和高速通道的服務(2017.8.8)?
※專業文案策劃公司
※公司中不知道這5條規矩,就算再勤奮也沒用
※雅安茶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