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業的「逆生長」
互聯網和智能技術時代的到來,幾乎改變了時間的節律,讓許多行業一夜之間變老了,就連門戶網站、網路視頻也被歸入「傳統媒體」行列。然而,已經一百多歲高齡的中國電影業卻彷彿逆時流而上,迎來了第二春,電影票房及產業增加值連年高速增長,增速甚至超過了一些互聯網新興產業,這種超常規增長是一種非典型性「逆生長」現象。
電影業是改革開放後國內文化領域最早被「放養」到市場中去的行業,在電視迅猛衝擊、商業化浪潮洶湧和盜版橫行無忌的境況下,經受了嚴酷的「極限生存挑戰」,雖然目前其產業及市場的成熟度仍不太高,但還是從裡到外宛若重生,散發著一股「年輕的氣息」。
電影業的增長持續穩定,勢頭強勁,後勁十足。
近三年來,全國電影院線銀幕以每天20—30塊的速度增長,電影總票房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長。2015年上半年全國總票房達203億元,同比增長48%。暑期檔先後有6部國產片票房破億,其中,真人動畫電影《捉妖記》票房超越《速度與激情7》的歷史紀錄(24.26億元)登頂內地票房總冠軍。照這樣的增速,中國電影總票房3年內超美應無懸念。有專家估算,中國電影消費拉動的餐飲、旅遊等綜合消費價值實際上早已超過北美市場。
影院消費模式已升級並重啟,成為一種時尚、獨特的大眾視聽文化消費體驗方式。
電影的影院消費模式是與電視的客廳消費模式、智能手機的移動消費模式迥異的消費體驗模式,遂構成了其獨有價值和存在邏輯。
新生代的電影精英成為電影創作的主力。
其中有浸淫好萊塢多年的「海龜」,也有伴隨著中國電影一起走過最艱難歲月和一起成長的「土鱉」,他們比老一代電影藝術家們更熟悉國內外電影藝術及技術的發展潮流,也更了解當下中國電影觀眾的消費偏好,因而更能把握住一些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
中國電影業的「逆生長」
電影觀眾的年輕化。
90後是電影消費的主體,電影消費群體中19—30歲的人佔74%。正如郎咸平教授在廣東衛視做節目時略帶玩笑地說,電影製作商完全沒必要考慮中老年觀眾,靠90後們就足以使中國電影票房迅速趕超北美。
電影已經走在「互聯網+電影」的路上。
如今電影產業鏈的各環節及整個運作流程都在互聯網化,互聯網從IP、投資、製作、營銷、售票到收看後的評價(口碑)及衍生價值開發等各方面,為電影注入了年輕的基因。
國內電影業「逆生長」的動力主要源於:
行業改革開放力度大;20多年持續改革發展的累積效應;民營影視製作力量強大;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經營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等。當各種訴求與需求達到一個契合點和臨界點,必然會產生「井噴」效應。
但這種「逆生長」並不意味著目前國內電影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是健康良性的,票房的靚麗和市場無限大的魔力甚至遮蔽住了它的痼疾和硬傷,如:電影產能的結構性過剩;少數幾部影片票房靚麗與絕大多數票房慘淡的馬太效應;現有的電影票房分賬結構致使製片商利潤偏低;國產電影「走出去」工程擱淺……
另外,中國電影總是「有心栽花花不開」,大凡現象級國產片總是出人意外,那些大腕兒級導演的大製作國產片票房成績都不佳,反倒是觀眾原本並無太大期許的《捉妖記》、《煎餅俠》、《泰囧》等影片卻創造了票房神話。這說明無論主創者、投資方還是觀察者,對這個市場都有很多弄不明白的地方,傳媒界與學術界更是「馬後炮」。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電影市場的「亞健康」,那些現象級國產片的成功多少帶有某種「基因突變」癥候,並提醒業界對中國電影的「逆生長」切勿盲目樂觀,應保持一份清醒。
(作者:任隴嬋/山西省廣播電視協會副秘書長;本文發表於2015年9月刊《視聽界》「雙月觀察」板塊;轉自:視聽界公眾號)
推薦閱讀:
※連兩位大將也離開了,還有誰能背負著你心中的正義呢?
※2017待映電影大片強強來襲!最全清單奉上
※怎麼理解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中的無用之門?
※殺破狼2的演員有誰?
※怎麼評價反恐特戰隊之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