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操作皆失誤 上海證券理財1號巨虧43%
秦麗萍
在投資市場,實踐永遠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上海證券的一款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則由於其糟糕的實踐過程,讓其結局遠遠偏離預想。最近,這款臨近到期日的「上海證券理財1號」屢遭媒體詬病。
牛熊操作皆失誤
上海證券理財1號成立於2007年9月17日,投資期為三年,當年共募集資金4.19億元。截至2010年8月19日,上海證券理財1號凈值為0.5699元,虧損43%,為120多款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單位凈值最差的產品。
上海證券理財1號即將於今年9月16日到期。該產品每個季度出示一次資產管理報告,細看這三年來的資產管理報告,可以發現,該產品在2008年的屢次操作失誤是致命傷,2009年以來的平凡表現又使其喪失回天之力。
這從該產品每季度的持倉數據可以大致驗證。
2007年第四季度,當A股躥漲到5000點以上時,該產品持股比例為74.79%;在2008年的四個季度里,其股票持倉比例分別為:47.78%、53.48%、10.81%和19.4%(同時購買基金27.44%)。
某私募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表示,僅按倉位來看,該產品成立時A股已過5000點,2007年末該產品股票倉位還高達74.79%,屬於高位建倉。縱觀整個2008年,基本上是在行情越往下跌越減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低位建倉、高位出貨。2008年10月份A股最低點附近時,正應該選擇建倉,而上海證券理財1號三季度末持倉比例只有10.81%,「低位割肉」。
總計,在2008年一年之內,上海證券理財1號虧損共2.09億元,近乎一半資金被吞沒。
在每季度的投資報告中,操作失誤流露字裡行間。2008年第一季度報告中表示:「由於年初我們對市場的判斷偏於樂觀,沒有及時大比例降低股票倉位」;2008年第二季度報告指出:「由於市場實際運行的情況比我們對市場的預期要悲觀,許多投資品種沒有在市場運行的相對高位獲利了結,致使產品凈值跟隨大盤大幅波動」;2008年第三季度則是「中國的證券市場繼續震蕩下行,並出現了恐慌性殺跌,投資操作難度極大,我們通過嚴格控制股票倉位來規避市場調整的風險」。
上述私募界人士表示:「2009年上半年的行情非常重要,若能抓住可以提升產品凈值,因為到了2009年下半年,行情又很反覆,不好操作,要考驗選股的能力。」
但檢視2009年該產品的投資,又浪費了大好機會。
2009年第一季度產品凈值上漲4.55%,但同期上證綜指上漲了30.34%,由於對大勢判斷謹慎,股票倉位低至24.6%(此外基金倉位11.75%),未能抓住這一波上漲行情。2009年第二季度,產品凈值上漲5.86%,但上證綜指漲幅達24.7%,理由是「雖然我們對二季度行情的判斷比較樂觀,但市場的演繹超出了我們的判斷」。2009年的下半年,產品走勢則與上證綜指的漲跌近乎吻合,無驚無險。
「2009年上半年跑得太慢了,那就沒辦法了,因為下半年震蕩大。」某要求匿名的投資界人士表示,其實,這款在2007年高位建倉的產品,其成立時間與其業績表現基本是相匹配的,但表現還是稍顯落後,如果投資得當,目前凈值有可能做到七八毛左右。
「2008年做得最好的證券投資者,可以做到不虧,但很少;虧損20%~30%以下屬於很不錯的表現,虧損50%只能說屬於一般的投資水平,算是跑贏了大盤。2009年做得好的投資能手,收益可達80%~90%,較好的可達30%~50%。」上述人士表示。
上海證券盼展期
在產品屢無起色的同時,上海證券理財1號投資主辦人也數次更改。第一任投資主辦人姚正林僅任職了7個月,第二任投資主辦人金濤任職了10個月,自去年2月18日起,由張乃祿和鄒達川替換金濤。
上海證券理財1號成立時,規定每年開放一次,供投資者贖回。但產品成立一年時,凈值只有0.5362元,有投資者通過媒體或網上表達不滿,並開始贖回。但贖回份額並不大,僅6135萬份。在一部分客戶贖回時,又有新資金參與,共計1758萬份。對這部分客戶來說,如果持有到現在,損失倒是沒有,但近兩年時間裡凈值只增加了0.0337元,還不如選擇銀行定存。
2009年第二次開放贖回時,也僅7639萬份贖回。有媒體表示,這可能是因為管理人上海證券在合約之中約定了補償條目。該產品成立時,上海證券參與購買5%的份額(2097萬元),約定產品三年期滿時,如果份額凈值+持有期累計分紅<份額面值時,管理人將用這5%的資金彌補持有滿三年的委託人認購份額的差額損失。
本報諮詢上海證券,得悉只有持有滿三年的客戶才能獲得補償,如果中途贖回,或者2008年和2009年開放日才參與進來,則到期不獲賠償。
但上海證券還有「備胎」計劃,即向證監會申請產品展期。從5月20日以來,上海證券已經在網站上多次掛出展期徵詢函,表示上海證券理財1號擬展期三年,開放期擬改為三個月一次,且上海證券繼續投入占展期後總資產規模5%的自有資金,對展期持有滿三年的份額承擔有限責任。
7月27日,上海證券發出的展期提示公告表示,已向證監會申請展期,並獲證監會受理,等待證監會核准。「目前展期申請還沒有獲批,希望展期的投資者數量還可以。」上海證券資產管理部有關人士接受諮詢時表示,但並未說明具體有多少投資者願意展期。
如果展期獲批,上海證券還有三年時間去挽回投資損失;如果不獲批,上海證券當年自購的2097萬元將為投資者損失墊底,但大部分損失仍是投資者自擔。
除了兩方當事人之外,日前媒體報道也將招行牽扯進來。當年上海證券理財1號銷售時,在上海證券和招行的部分網點進行推廣,意即招行代銷了該產品部分份額。日前有媒體報道,上海證券理財1號使得2060位招行客戶虧損。據《財商》了解,當年該產品成立時有效參與戶數為2060戶,並不全部為招行客戶。有關渠道表示,當年募集的4.19億元中,可能有一兩億屬招行代銷。
招行有關人士對有關報道表示不滿,上海證券理財1號並不是招行自身研發的理財產品,與基金代銷一樣,招行僅為代銷渠道,而不是產品管理人,「基金虧了怎麼找銀行?」且合同上表明產品不保本。該人士表示,對客戶會作解釋說明並反映給券商,以後會進一步考慮高風險產品的代銷和管控,主要對客戶資質和購買額度進行考察。
推薦閱讀:
※生活在大陸的台灣小哥:上海太可怕了,便利到害死人!
※如何評價哈利波特上海站展覽?
※雞蛋只會荷包蛋或蒸蛋? 上海吃貨教你一種新口味的吃法, 可以上餐桌當菜咯
※上海男人詠嘆調
※北京和上海,哪座城市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