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聽林曦老師講書法

聽林曦老師講書法

林曦老師與兒子

最近看到年輕貌美的書畫老師林曦(83年出生,不到30歲)講書法的系列視頻(講座)。我從頭至尾仔細地聆聽了好幾遍,覺得講得蠻好有深度,比起上回的范曾老師,年輕貌美的林曦老師不卑不亢、溫文爾雅。一雙水靈靈的會說話的大眼睛透著智慧和真誠。

林老師對書法、對藝術的理解與詮釋入木三分。對學習書法的目的、作用和價值等的講解生動、深刻、深入淺出,見解與認知獨到並精闢。林曦老師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悟性極高,手高的沒有眼低的。很多觀點令我折服,聽後開朗不少,甚至覺得很溫暖,覺得她說出了我臨帖學書的心情和感受,不由的信任與歡喜。

看著人家年輕漂亮,字畫水平那麼高,不由得悲憐自己太老、水平太窪,咋整呢?老也不是我的錯。窪,最近總感覺自己水平窪,沒進步,啥時能不再窪?只有天知道。一個人瞎摸索,可能還沒入門。容自己慢慢來,看到窪也是進步啊,不能氣餒,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

不花錢不走路,上了一堂堂生動、實用、開眼界、收穫大的課,欣喜、感激...

其實根本不怕花錢不怕走路,就是不知道門在哪,給不給入,自己有沒有能力入...

我根據視頻整理、記錄了比較喜歡的文字及觀點,附上,方便自己隨時學習。

「書法的歷史性格」

書法是最直接呈現你人生狀態和心像的心電圖,好像是你的神經末梢的一個外觀的東西,跟人本身永遠是最直接近的。書法的練習可能不會那麼直接的影響到體察微的這件事,但是它會幫你得到察微的能力。

我們學寫字的時候,實際上是放大了對當下的體察的密度,信息量更豐富了。

寫字鍛煉了這個能力。寫字需要的能力只有二個:

第一是眼的觀察能力。(通過眼和心來運作,難度是體察的眼睛。)

第二是手的練習能力。手上的技術完全沒有速成的捷徑。多一天,多一個小時,多一分鐘都是不一樣的。

哪個比較難?老實說我覺得第一個比較難。眼高手低是學任何門類藝術的第一個要求,眼界沒到,基本上手沒法跟上。很多民間的書法愛好者,那是超級勤奮,最後寫出來的高度令人遺憾,就是因為眼界問題。

古人說:「取法乎上,始得其中。」

書法跟所有的藝術一樣,所有的藝術學到精微的時候,它都能讓你對世界的感知力提高。如果你是一個照相機的話,大多數還停留在百級像素的時候,你已是千萬像素級了,同樣的時間裡,你感受到的空間的大小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一旦掌握了這個能力以後,你的生活也會不一樣了。

印度有一個思想家叫克里希那穆提,他非常強調感知能力。就是說藝術或人生你如何能活出美來。如果把我們的吃喝拉撒睡非常基礎的要求滿足以後,你如何能跟這個世界互動,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提高你的感知力,提高你的輸入,你的輸入不夠量大的話,你是沒法輸出的,提高輸入後再提高你的表現力,所有的一切輸入、輸出都是這樣的。

感知力是永遠不會被退步的,一旦被擴容了以後。

「書法的身心修鍊」

「書法中的氣息是最概括的...」

「什麼叫氣息啊?」主持人問

「氣息最簡單的分雅俗。如一個女生可能她沒穿什麼名牌,打扮得很簡單,但是哎!(二聲)進來你就覺得她看得很舒服。

一個可能過度打扮,而且打扮得很用心。可是走進來坐下來以後讓人覺得怎麼那麼的渾身的不舒服啊。

讓你產生這種感受的東西就是氣息。

學書法最重要的,你認為做這件事的目標是什麼?學書法絕對不是為了把字寫得好看,大可不必,願景決定了你當下的路程。這個時代已經不太需要寫字了。字寫得漂亮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借字去磨心,借字去修行,去修這顆心,去了解你的心性,從了解到心性後,看能為這個心性做點什麼。可以讓這顆心停下來。」先止後觀「沒有止住哪有觀呢?」你要先讓水停下來,停下來就可以映現萬物。心就像一個湖面,如果波瀾起伏的話,看什麼都不清楚。

寫字是可以很好的讓心停下來的方法。

把心思,就是那個念頭,很專註的放在你的筆尖上,真正的那個尖上的時候,你會發現呼吸都勻了。我們的念頭呼吸跟我們的氣脈的流動是一條線的時候,你就能把呼吸平靜下來。

我們看書法寫字這件事情的角度,你的願景,願力,你的動機、緣起,決定了最後你會走到哪裡。寫字這件事的根本:你調伏心。寫字有一個念頭是為調伏我們的心性。學會觀察我們的內心。在寫字的時候你一定會發現在你周圍構築了一個不同的空間,你在寫字的時候順便有一個心神去觀察自己的。

你會發現你真正愛的不是寫字這件事,你愛的是跟自己,跟自己的心在一起的感覺。我們為什麼會累?會覺得疲倦,實際上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跟我們的心在一起。

就是藉由毛筆寫字臨帖把自我放空的過程,來確定與我們的心處在同樣的時空,同樣的頻率。

用一個佛教的話叫「調伏」,最後為的是調伏我們的這顆心。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心都像野獸一樣,完全都不在控制的,各種念頭川流不息,找到一個止的法門是第一位的。

能夠從始至終跳出來看著自己這顆心,並且不對她進行任何的干預。

「書法的內心回歸」

「什麼是書法呢?」主持人問

書法有好多層定義,通常大家會直接想到的是:如何把漢字寫漂亮的一個方法。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書法其實是如何使用書法這樣一個法門,能夠深入到內心回歸的方法。

我們學習書法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字比別人寫得好的人,而是通過一遍一遍跟古人的交流、揣摩和熏習,使我們成為一個有教養、有風骨,懂得規矩的人,最重要的是,從書法的美里,體會到當下非常難得體會到的抽象的美。至於字寫得漂不漂亮,夠不夠好看,那是一個非常次要的,而且是功能性的要求。

寫字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自我觀察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作用與反作用的問題。你的心性在最初直接在你的筆裡面反映出來,你把你的心直接反映到你的筆上,從字上可以反映出來。但是通過一些訓練一些方法在寫字上獲得一些成就感,獲得一種專註的力量,這時候字是反映到你的心性的。

它重建和整理了你的內心。磨墨的過程就是一個磨心的過程,你能坐在那兒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一筆一划臨帖寫字的時候,呼吸都均勻了,畢竟證明你有一顆安靜的心啊。

寫字就像紙上的舞蹈,它的條件限制更少一些。

寫字挺受漢字文化圈人群的喜愛的,中國人對漢字的喜愛是在血液里存在的。

文化是有生命的,書法也是有生命的。有生命就有氣數,就有它的成住壞空,都有它的生長、收藏過程。

如今的確字寫少了,壞處:日常書寫的量降低了。另外一件事讓那些少數的真正對書法感興趣的人把書法純粹化、藝術化甚至是某種程度的儀式化,對書法本身的可能性的探索是有積極意義的。

從技術的角度講,寫字有兩個問題:

一是解決中鋒,能否做到筆筆中鋒,中鋒能成為你即使八面出,就筆鋒你無論如何運用,你都能夠讓它維持在中鋒裡面。

凡是有中鋒質感的線條,看過去是圓的,是立體的。

傍晚天快黑的時候,出門散步,如果前方有紙片或鐵皮,不是圓的東西在那兒,和一顆樹在哪兒,同樣大小的體積,你能夠一眼望過去,基本上就能判斷這個是圓柱體,那個是薄片,你是能分出來的。是中鋒的筆畫和非中鋒的筆畫差別就是這樣,同樣的是一筆,那個是薄的平面,那個是圓柱的立體的。

王羲之的老婆衛夫人的「筆陣圖」說:一豎要像萬歲枯藤。萬年的枯藤的特性:韌性、力度和折彎了還能彈回去的彈性。

中鋒是第一位,如果筆劃裡面你基本的中鋒要求都做不到,你的字不夠立體,站不起來,那一定是中鋒的問題。

怎麼樣才能出現中鋒的感覺?

受手上感覺、力度,這是長期訓練的結果,是手和筆當時力度的控制。你行筆的過程既感到下壓,同時又感受到上提的力。中鋒就是中,在中間,無外無內,無遠無近,無左無右的一股力。

你能長期的保持中鋒的穩定,的確需要訓練。

講到書法,最接近的運動是舞蹈,跳舞的是毛筆。

台灣「雲門舞集」讓舞者用身體來寫這個字,非常形象,行家所為。舞蹈演員的訓練最開始不是跳一個完整的舞蹈,跟武術一樣,內功,舞蹈基本功。在書法上即所謂中鋒的練習,在中鋒上使十分的力,可能你在具體寫字時,功夫會放大二三十倍,它是養料,是源頭。所謂中鋒,不是科學的準確,是感覺的準確。

第二,在一個2分鐘的舞蹈、體太極拳里,你把速度放慢,你會看到裡面你沒有注意的動作,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成就了你看到的舞蹈、體操、武術。

寫字也是一樣,就是這些方向的調整和非常細微的動作,決定了字的飽滿和看它凸出來的感覺。

跟書法非常類似的還有茶道。必須練到思維停止的時候,手上的功夫才能真正出來。當你還要用腦子想的時候,功夫肯定出不來。看人家泡茶好似行雲流水,像是完全沒有腦子一樣。越是看上去輕鬆穩定的東西,背後需要的功夫越強。

學習為什麼有興趣?你不斷的有進展的空間。

莊子非常提倡「藝道」的專精,就是你一定要有一門深入的而且不是功力的,真正是給你提供愉悅的藝道。

書法是一門最適宜現代人的修身養性的藝道。藝道的專精是一個入口,幫你進入到時間背後的空間,同樣的時間不一樣的空間。

莊子為什麼強調藝道?沒有強調別的譬如:打坐、站樁、練拳...,這些裡面還是有強身健體的存在,實際上是某種唯物概念的修道存在。

(純粹意義上的)寫字、畫畫......,是無用的,這無用的裡面生出來的是比較接近童心的、嬰兒乎的。

http://t.cn/zWcMhea

http://t.cn/zWxJho7

http://t.cn/zWabyih

以上是一個月前寫的,見這篇文章點擊較多,隨把這兩天寫的「聽林曦老師講書法(2)、(3)」,一併附後。因為視頻是分期看到的。

聽林曦老師講書法(2)

這兩天看到林曦老師的書法系列講座《書法的明心見性》。林曦老師在這一講里耐心、細緻的講解了學書法的步驟、方法。思路清晰,方法可行。很好,很實用,對我來說非常及時、迫切需要。

最喜歡林曦老師推薦的李斯的小篆《嶧山刻石》。說是學書法的基礎,就像練武術的樁功。無論初學者還是將來寫得龍飛鳳舞但感覺自己飄了浮了的時候,都可以練,對提高書法的內功很有效。自從能欣賞先生寫的篆書後,一直渴望臨習篆書,就是不知道選啥貼。我一直深感自己書法的內功差,苦於找不著方法路徑提高。

還很喜歡林曦老師推薦《張遷碑》、《曹全碑》,分別介紹了它們的不同的鮮明的特點。「因為漢隸就像一個母體,產生了不同的筆法,不同的風格。」臨寫《西狹頌》後開始喜歡上了漢隸,一直還想臨寫其他的漢隸,今天有方向與目標了。

短短半個小時的學習書法視頻,內涵又多又廣又深。從書法發展演變的角度比較了篆書、隸書、行書、楷書各種書體以及寫這些書體的古人們的不同、個性、特點。涉及歷史、人文、美學...,讓我這個初進學堂聽老師講課的小學生有點目不暇接。

視頻從昨天看到今天,長見識開眼界。學習的時光是快樂和充實的,收穫多多,發現自個淺薄也是一種喜悅,豐收的喜悅。

書法,這誘人的、魅力無限、無邊無際的書法世界啊...

我根據視頻整理、記錄的文字、觀點,附上,方便自己學習。

「書法的明心見性」

首先寫中鋒橫,要求:用筆平穩。

這根就好像是圓的麵糰被拉長了,它一定是勻的。怎麼樣寫勻?在原地把中鋒藏住,然後往這邊(右邊)走。在結尾時,先能把筆站起來,停住就好。

基本平穩,起收筆可以藏鋒,然後就ok了,之後我們寫「中鋒豎」

最開始練習,我們還是學平穩,有一段非常重要的寫字的話,是在書譜裡面:「初學分布」。你最開始寫字的時候,最重要的事情叫「但求平正」,你得把這個平正先搞定。平正可以了以後,你就要「務追險絕」,即你要去追求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

豎呢?與橫方向不同,其實跟這個橫是一模一樣的,但是「豎」的確是會比橫稍微的難一點。因為橫比較順手,豎沒有那麼順手。豎比較難的是很多同學,寫到這兒的時候,筆開始這樣倒,就寫成這樣了,這樣說明了一個問題,你不是以人為軸心的,是以這個腕為中心了,所以寫到這兒就不夠用了。

學轉筆,把橫跟豎變成帶轉彎,就跟開車、騎車特別像,你先能走直道了,你才能轉彎。這些訓練看上去的確是很枯燥和無聊的,但是我覺得它會有用。

我的訓練思路是這樣的,我認為:書法的發展本身就是它的技術難度形成的一個過程。所以在寫小篆的時候,實際上這個字的技術是非常簡單的,它就是非常平穩。但每次我說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筆法,最簡單的字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進行反駁。因為長得是很不人性的一個字。那我自己實際上寫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可以給大家看一下。(寫小篆)實際上你一直都在使用我們剛剛說的這個比較絕對的中鋒在寫,就寫出這樣很棍兒的字,要能把鋒藏好。寫這個的時候,可能不要太強調什麼所謂的藝術表現力啊,什麼其他之類的,就別想了,就能把它寫穩寫勻就不錯了。這個字通常最好能連三個月。我推薦的帖是李斯的《嶧山刻石》。這個貼會幫你練出很多平衡感,很多穩定性,以及中鋒的穩定性,還有起收筆的穩定性。這些其實就跟學武術的站樁一樣,是非常長內功的。包括後來當你寫字可以龍飛鳳舞的時候,你開始覺得飄了,浮了,你都可以回去練這個篆書,都能獲得更大的提高。

之後你可以選擇隸書,漢隸正好是在篆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比較篆書,隸書增加了這個提按和一些轉折,就是開始有一些力度、速度和變化了,就在這個中鋒的基礎上。

隸書有一個非常代表性的一筆,「橫」。可能要單獨練,叫做波磔,就是我們看到的那個像燕子尾巴一樣的。寫隸書不是像你說的一戳一戳的,主要是寫的時候有一個前進的阻力。

《張遷碑》樸拙。它有粗細的變化,有提按,你看著像哆嗦一樣的運動,實際上是提起來,按下去。裡面有很多的方筆。每一個帖就像每劑葯一樣,幫你解決不同的問題。你在練習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產生,你去寫不同的貼,就會獲得不同的能力,每個帖帶給你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寫完《張遷碑》,碑推薦再寫《曹全碑》,很柔、很秀氣的碑,平衡一下在《張遷碑》里太硬的東西。

基本上如果按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嚴格的一步一步,每個人都可以的。

有的人會問為什麼不從楷書開始練習?可能這是理解吧。我希望大家學完一遍以後,既了解了中國書法的發展史,又了解了它的豐富性,它有不同的字體,不同的書體,各種不同的書法家,各種不同的工具,好像遊玩一下。你先看一看全貌,然後再一門深入有選擇的學。——這是我為什麼設計這樣的課程的原因。的確產生一種書體,它一定是與那個時代是同樣頻率的。有一個生,然後就會有一個克,下一個時代的風格就正好是克制前面太過的。所以你實際上是跟著歷史的這個流走的時候,實際上省了很多力氣去克服很多問題。

《張遷碑》是個很有力的碑,像石頭一個碑,筆法像鑿石頭。《曹全碑》是一個很秀氣的碑,他可以剋制你在《張遷碑》中太硬太過強的東西。《曹全碑》的質感很有意思,字像蠟燭做的。而且呢,感覺它的前方還有一個光源是有熱能的。這個熱呢,還在影響著它,就是那個很像蠟燭的表面,蠟燭的表面是潤潤的,還有點油,然後有一點阻力,但又不是那麼銳利的一個表面,就是那樣的一個感覺。這又是一個升級版本的配置。《禮器碑》更精微,粗細對比非常銳利,質感非常不一樣。

我們寫每一個碑的時候,你要試圖去感受它的質感,你一定試圖把它表現出來,這就是我想說的書法的神的問題,就跟中醫一樣,有形的層次,有氣的層次,有神的層次。隸書是一個開張非常明顯的字,上次講到筆陣圖裡的一橫,我們通常舉的例子都是隸書的一橫。看到這個,你會想到漢代的建築。漢代的石頭是非常說明漢代的審美的。霍去病墓前有很多的石頭的像和獅子,雖然唐代也有很多這樣的石雕,你去看看明代墓前的石雕,那真的是氣象上完全沒有辦法比。

「我很奇怪,為什麼漢代的中國人,有那樣一種氣象,而後來的中國人沒有那種氣象呢?」主持人問

漢代的氣象跟我們不太親,因為我們現在的這個傳統實際上是明代文人的傳統,今天我們玩的是一個遵生八箋,明代文人的,就是市場這個城市商業發展了之後的一個傳統。還有一個源頭是唐代。唐代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大,但是漢族特徵並不是那麼明顯,它盛在它的多元上。宋代是文官政治,極度的講究精緻,任何一個東西都把它做到極致。宋代的畫,到今天都很難難超越。

漢代是有一種,很難形容,就是霍去病墓前那些石雕的感覺,它沒有那麼多精微的細節,就是天地一開,這個混沌的那個狀態,你看到的是一個像逆光的輪廓,一座山,你逆光看它的時候,比如說太陽從後面升起,你實際上看不到這個山上具體的石頭啊、樹啊,你只看到輪廓,但你會被那個氣勢深深地震撼,我覺得那個就是非常漢代的一個感受。

寫寫隸書,讀讀《史記》。《史記》讀起來,有那種非常利落的一些東西。可能後來中國文化裡邊比較精緻的那些東西,它可能沒有,但它的那種氣勢的確是後來很難企及的。漢代的那種感覺,我覺得有一種強烈的悲劇感,它的那個美裡面,很多來自於它的悲劇感,就是一種比較宏大,比較悲愴的一些感受,那個時代,個體的情感沒有那麼明顯,很多東西是跟國家、跟民族、跟宗教、跟這個更大的超越個人的一些東西聯繫在一起。

實際上隸書可以在裡面玩很長的時間,還有很多意思的碑。除了《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還有著名的《乙瑛碑》和《史晨前後碑》,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像《石門頌》...,因為它就像一個母體,產生了不同的筆法,不同的風格。

接下來你就可以選一個唐代的楷書,一門深入習練。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我挑的一個楷書比較少見,是顏真卿的《竹山堂連句》...

具體選什麼楷書的貼,你需要找一個老師,在你學習的過程中,就跟開藥方,服藥的過程。當你痰濕中了,你要燥燥濕,當你陰虛了,你可能需要去滋陰,需要不斷的去調整,最後達到某種平衡。

總結一下:最開始單純的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橫、豎來穩定中鋒,然後緊接著練篆書,去建立一些結構感,就是平衡感,因為它(小篆)那個非常的平均,然後去試著把字寫得像,中鋒穩定了,起收筆穩定了,起碼拿著筆不哆嗦了,然後去寫隸書。先《張遷碑》(或者《乙瑛碑》),再《曹全碑》,練兩三種碑,在隸書裡面把這個提按和這個行筆的節奏感受了,然後緊接著可以學一個魏碑,例如:《張猛龍碑》,把力度再加強一下,之後再選擇一個唐楷。

很多人在寫了唐朝的楷書以後,覺得已經很享受了,因為跟我們現在寫的字也非常接近嘛,就可以了。但是我覺得最好再能夠寫一個行書。

「行書與楷書的區別?」主持人問

行書形成在先,楷書在後。楷書和行書的筆法非常不一樣,楷書與行書是兩個體系。楷書是楷嘛,楷模。是有非常嚴謹的法度的字,行書就像舞蹈,能連起來,有跳躍感,而且應該說是最實用的一種書體。

「很奇怪,為什麼先有行書,後有楷書?」主持人問

楷書真正完全形成定型是在唐代,但是之前隸書有行,行草,叫章草。是一種筆劃聯繫,但字與字之間是不直接連起來的一種草書,因為總是要記錄嗎,記錄就需要速度,魏晉的時候,我們今天看到的二王的行書就都已經形成了。

http://t.cn/zW08Gu8

聽林曦老師講書法(3)

這兩天沒有寫字,在認真仔細地看、聽、記(也包括想啊什麼的)林曦老師的書法系列講座「書法的運筆之道」。一遍一遍,覺得林曦老師講的好,聽得過癮。

首先覺得介紹的方法好,「寫一行之後,拿一根紅筆這是介紹給大家的方法,把你不像的地方挨著用紅筆標出來,自己批改作業。」——自己批改作業,我一定照著學照著做,這個方法簡單易行,很實用很棒。

「雙鉤對臨」還有「倒著寫」。這些看似簡單笨拙的方法,對我這個苦學書法、摸不著門、找不著北的人,很新奇,我想也很實用。

「你會看到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可能是你沒有突破慣性之前很難注意到的。」「你把字倒過來的時候,在你心目中,它是一堆線條,不再是一個字,所以你不會用慣性去寫它。」——說得多好啊。這倆方法歸根到底,還是克服自己的不認真不仔細,馬虎或者說慣性。根深蒂固、自己完全不知不覺的馬虎或者說慣性。

「方法會幫你縮短距離,會幫你省掉那些做無用功的時間。你要對實際情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你才知道從哪裡改善起啊。」雖然很勤奮,「但是他(她)的進步可能非常的小,他(她)一直在重複他自己的水平。」——說的可能嚴重了點,但確實非常非常有道理,折服。

「一個字可能往這邊扭,一個字可能往那邊扭,但是它裡面是有平衡的。有一股往前的力,就必定有一股往後的力,它是平衡的,這個平衡是擠出來的。『行氣』,行與行之間還有呼應、平衡,有左肯定有右。『筆無孤起』,永遠沒有孤起的筆劃。『行氣』它一定是有輕重、粗細、婀娜剛健,就是不斷的兩種相反地特質,就跟陰陽的運動一樣,不斷地在撞擊、轉化,相生相剋,然後形成了這麼的一行、一篇。」——書法是哲學,通萬物宇宙,這也是書法深奧迷人所在。

「中國的書法,老外說是徒手線,就是徒手寫的線的最大集合。他們把所有的不同的筆劃認為是線,線大概有三種運動方式,一種是平行,一種是向下,一種是扭轉。當做線的藝術,一個線條的藝術,通過線條去傳達自己的性情,通過對線條的錘鍊來重新反作用於心靈。」——對中國書法老外有透視距離並在行。

「完全跟帖不像的叫:『抄寫』。沒有在臨。『臨』是什麼?臨與『摹』還不同,臨是對臨」——說得多好啊。

「我是要窮盡的。我要求兩個字能貼上,對光,還沒什麼陰影出來的那種。」——林曦老師之所以優秀的原因不言自明。

下面是我根據視頻整理記錄的文字,附上,方便自己學習。

「書法的運筆之道」 行書是生活中最實用的一種書體。楷書寫一篇文章可能幾天過去了。如果希望自己的字寫得漂亮,應該真正下功夫的一種書體。行書有很多代表的字帖,最著名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後來宋代四大書法家米芾、黃庭堅、蘇東坡,他們都有非常代表的行書作品,包括明代的董其昌,很多人喜歡,後來的大家基本上都受了王羲之的影響。

可以挑選跟你的性情比較近的,但像節目開始說的一定要「取法乎上」,取法乎上這些經典作品的好處呢,你會發現,後來的大家基本上都受了王羲之的影響。

因為那個時代就那樣,就跟中醫里的「經方」一樣,它是一個始祖。是一個土壤,你什麼樣的種子投到了這個土壤里,都能夠生長出果實的,所以我們往上學,對於長出一個相對來說有高度的自我是有幫助的。

想像中寫《蘭亭序》的速度也不會那麼快,還是要一筆一筆,之前練的那個中鋒啊什麼,但可能會有許多的技術。它是一個非常瞬間的東西,後來去臨,從精神上差得比較遠,但是你可以學習他的方法。

「你每次臨這種帖有很多年,很多次了,你覺得你現在寫與最開始臨這個帖有什麼心性方面的變化?」主持人問

經典的厲害之處就在你不斷的看到它,還是會發現它有好多沒看見的東西,可能會熟悉一些,,比十年前。總在技術上還會覺得還是差得很遠。

我們從小被老師告訴說,字要寫的一樣大,其實古人寫字是比較性情的,所有下面的字比較縮,比較扁,古代人不是很介意這件事情,比如畫完一張畫,題跋的時候,下面不夠,也會寫出很多小字,也不會影響,這可能是審美的問題。寫到行書的時候,因為它都是成行的。你這個問題其實是講的「行氣」的問題。最開始看單個字,單個筆劃,但當你寫成一串以後,在字的中間有一條軸線,你看這些字雖然扭來扭去,最後它都是穿在這條軸線上的。所以這種軸線的平衡是這個行氣的關鍵。有的時候一個字,你看它歪歪扭扭的,但它始終是平衡的。一個字可能往這邊扭,一個字可能往那邊扭,但是它裡面是有平衡的。一扭,我們剛學寫字的時候就很容易把這個平衡給扭沒了。這是一個,第二個呢,有一股往前的力,就必定有一股往後的力,它是平衡的,這個平衡是擠出來的。古人說這個「行氣」好像兩個擔夫過獨木橋。總是要我過去一下,你就得讓一下。就跟跳舞一樣,兩個人,我邁出前一步,你可能要後退一步。每個字和字之間都不是獨立的關係,行書的難,難在:一串能串起來,就是能夠貫氣。這是行書真正的難點。

有的人寫行書,寫字,完全打破了它原先的結構,學行書很重要的是學它的「行氣」。行與行之間還有呼應、平衡,有左肯定有右。古人的字很有意思,比如這個「茂」字,這一筆兜過去了,它畢竟還要兜回來。「筆無孤起」,永遠沒有孤起的筆劃。很多筆畫,都有這樣的特徵,兩筆之間肯定有聯的。當你的點劃功夫基本上都過關了的時候,要更加刻意的觀察這個所謂的「行氣」。它一定是輕重、粗細、婀娜剛健,就是不斷的兩種相反地特質,就跟陰陽的運動一樣,不斷地在撞擊、轉化,相生相剋,然後形成了這麼的一行、一篇。

剛剛花了一定的時間從篆書一直到行書,我介紹了我認為適合練習的各種碑帖。這個過程結束以後,你會發現你會獲得一種能力,對不同質地的筆劃和不同結構的字都能夠比較熟練的掌握。變換起來和和一輩子只練過一個碑一個帖感受是不一樣的

「怎麼切換呢?」主持人問。

不用切換,你的心應該和一個鏡子一樣,這裡面的形狀在變,裡面的技術沒變。

中國的書法,老外說是徒手線,就是徒手寫的線的最大集合。他們把所有的不同的筆劃認為是線,線大概有三種運動方式,一種是平行,一種是向下,一種是扭轉。當做線的藝術,一個線條的藝術,通過線條去傳達自己的性情,通過對線條的錘鍊來重新反作用於心靈。練書法就是這麼點事,核心就是這些內容。

我常能聽到的問題:「我如何才能把一個字寫得像?」有時我把只在抄內容,完全跟帖不像的叫:「抄寫」。沒有在臨。「臨」是什麼?臨與摹還不同,臨是對臨。摹是完全把一張紙貼上去,沿著它的邊沿像個複印機一樣複印下來。如何才能像那個帖,這個叫「入帖」,即如何能進入到這個帖?這是一個無限逼近的過程,你就完全跟這個帖寫成一樣了,還有可能有神上面的差別。

我自己練習呢,寫一行之後,拿一根紅筆這是介紹給大家的方法把你不像的地方挨著用紅筆標出來,自己批改作業。這個方法並比較笨,但是非常有效。

大家小時候肯定玩過一個遊戲「找不同」。兩張圖非常接近,再去找出它的不同。找出字與帖的差別的過程就是「找不同」。

當然你能找出那麼微細的差別,說明你已經寫得相當的好了。但是現在的練習,通常很容易很馬虎的,就是因為我們太容易放過自己了,差不多看著有點像就可以了。

「你是哪種人呢?」主持人問

我是要窮盡的。我要求兩個字能貼上,對光,還沒什麼陰影出來的那種。

這可能是治學的方法。

先要談得上能夠入了,你再能說我有本事跟它不像,但是你先要有本事跟它像才行。你要先能夠跟這個帖一模一樣了,然後你再能說我可以跟它不一樣(不像)。這是你的選擇,不是能力的問題,先要把能力解決。

接下來介紹幾種方法,如何能夠像這個帖。所謂像,就得要研究,用研究的態度寫字。

方法一:「雙鉤對臨」

你看到一個字,就像畫畫一樣去把它,小時候你出過黑板報不?跟出黑板報一樣。你這樣做了以後,你對它的每一個空隙之間的關係,順便的也把線條練了,這個也練中鋒的。方法決定了你能學成什麼樣,我覺得。我現在用一個不太嚴謹的態度在臨,但實際上是一個字可以玩很長時間,你才能做到無限逼近它。這個方法可以做得比較仔細,你會看到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可能是你沒有突破慣性之前很難注意到的。像你看「隱」字裡面的三橫中間的空很有意思,這個是一個條形的,第二筆微微的跟上面有一個呼應,往上提的,然後過來。然後呢?這是一個聚,這兒就是一個散的過程,永遠是一個收緊一個放鬆,這兩筆的關係是收緊的,這裡又放鬆了。緊接著這個點搭在了它的上面。就是這種聚散離合和這個相背還包括這種交叉,它都是一個關係。這些關係構成了它的特徵。不「雙鉤對臨」很容易就是差不多就行了。

方法二:就是把字「倒過來寫」。

你把字倒過來的時候,在你心目中,它是一堆線條,不再是一個字,所以你不會用慣性去寫它。倒著寫從筆法上肯定是不好的,因為它畢竟是倒著的,但是你能看到,比如我們正常寫一個「子」字,你可能很難把這個弧度寫出來,你會根深蒂固覺得是這樣的。

把紙折成這樣,你要寫一個字的時候,最開始可能這個方法會有點煩人,但是有效的。你把紙折成四個部分,在第一個裡面,完全用你現在的這個水平寫一個,在第二個裡面你用雙鉤對臨寫,寫完了以後,你可以用一個紅筆改一改。比如我寫一個「招」字在這裡,我寫完之後,覺得哪裡寫的不好不像,找到,哪寫的不好改一改。第二個是「雙鉤對臨」,這樣寫完了以後再倒著寫一個,「雙鉤對臨」「倒著寫」這兩個工作做完了以後,然後把最後一個字寫在這,這是你進步了以後的水平。這種非常適合那些已經寫得還可以,但是進步得平靜了的,怎麼都覺得再怎麼努力都跟帖有距離,這是最好的方法。

方法會幫你縮短距離,會幫你省掉那些做無用功的時間。因為有的時候。我認識很多非常勤奮的練書法的好同志,他們每天寫很長的時間,每天那個桌子下面就像小山一樣一堆一堆疊起來,但是他(她)的進步可能非常的小,他一直在重複他自己的水平。

我覺得要做,因為現在大家的時間都非常少,雖然我們說寫字是一個慢生活的一部分嘛。但是我還是覺得要追求有效性,就是要給自己鼓勵,你須要成就感嘛。你要是老是不進步,寫來寫去還是那個樣子。我覺得這事再風雅,再美,我覺得很難堅持。

你要對實際情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你才知道從哪裡改善起啊。就如果一個人他覺得我已經寫得太好了,那這事就沒得聊了。

「已經寫差了,你是堅持把這字寫完呢,還是放在那裡?」

我覺得你問到了一個非常核心的東西,這是我一直都要說的,就是無論這篇字寫成什麼樣,一定要寫完,你明白嗎?就說覺得好和壞,只是你當時的一個自我判斷,不見得是真的好和壞。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你的判斷可能完全與現在不一樣。好壞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認識。現在你認為壞的,可能以後會覺得很好。

好壞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東西,要看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四十歲開始寫,你可能一輩子都不太可能成為書法家。寫字這件事情給你帶來體驗,你要的是這個體驗,而不是那個結果。你借到這個寫得不好還能繼續往下寫,證明你做了一個非常迅速的心理調整,一腳摔在地下還能站起來從容的往下走,這是一個多麼高的人生修行啊。

人生就是這樣,你能完整的把一件事情做完,不帶太多情緒和判斷的把一件事情做完,往往就是成功的80%了吧。


推薦閱讀:

老師傅出門散步1800買了一口「拳頭」大的棺材,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呢?
90後美女瑜伽老師 – 鐵血網
對不起,我只是一個老師!
中國老師PK英國學生:誰讓誰更崩潰?
《焦建國老師講解的八翻手、形意拳、太極拳等》(jiaojianguowushu)[壓縮包]

TAG:書法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