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萬視點 | 韓國電影是怎麼玩起來的
2014年3月17日,被法國權威電影雜誌《首映》譽為「科幻電影史上新註腳」的《雪國列車》正式登陸中國內地院線,導演是曾經執導過《漢江怪物》、《殺人回憶》的奉俊昊,該片匯聚了克里斯?埃文斯、宋康昊、蒂爾達?斯文頓、艾德?哈里斯等豪華的演員陣容。影片由韓國CJ 集團投資4000萬美元(約合2.7億人民幣)打造,是韓國電影迄今投資規模最大的國際項目。
從二十世紀的默默無聞到新世紀以來的全面復興,韓國電影的崛起是由於其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環境的成熟,以及電影產業內部製作、發行、放映等諸環節的合理打造和產業梯隊建設;其中包括投資人在內的電影製作人對類型片有意識的推進,形成了一個從投資到製片再到消費的良性循環,光是這一點就值得現在的中國電影資本市場學習和借鑒多年。
誰衝擊了韓國電影
忠武路,韓國電影的搖籃,也是韓國著名的「電影街」,是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韓國電影製片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半個多世紀以來,無數中小資本在好萊塢的衝擊下變得岌岌可危,只得勉強維持生產。
當時電影資金的兩大來源,一是地方發行人的預付款,二是錄像版稅。自上世紀50年代至新世紀初,韓國電影工業的格局基本上是以西方電影特別是美國好萊塢電影消費市場為演變主導的。
1986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進口外國影片,迅速成為繼日本之後的亞洲第二大市場,一年發行400多部影片。其中100部為本土影片,300部是進口影片。
上世紀80年代,韓國大電影公司開始意識到市場風向的迅速轉變,於是將產業資本由對本土電影的發展轉向對進口好萊塢電影的引進和投資。政府面對資本市場的動蕩也及時作出了反應,雖然當時很快制定了「電影放映限額制」,但好萊塢利用美韓貿易談判的機會,強制韓國政府採取自由化的電影政策,使得美國電影公司無須經過壟斷進口的韓國公司便可大搖大擺直接進入韓國電影市場。
與此同時,「電影自由化」政策也打破了20家電影公司壟斷本土電影的局面,一時間有一百多家電影公司成立,面對市場自由競爭規則和好萊塢強勢的資本和文化攻勢,這些規模不大、管理混亂的中小電影公司根本無法挽回韓國電影在本土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誰拯救了韓國電影
財閥體制是韓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特色,現代、大宇等等大企業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對文化事業的擴張和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這也直接導致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韓國每年都有一部熱門的高票房電影出現,這給予了政府以及支持文化事業的大企業信心,於是韓國大財團紛紛投資電影業。他們首先買斷版權,繼而通過影院的運營、製作、流通等相關環節,相繼參與到電影的項目運作中。如三星、大宇都從錄像帶的營銷開始,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了大部分主要國外電影公司的錄像帶版權,在製作領域,他們則以購買韓國電影的錄像帶版權的方式來參與。
大財閥的介入對於只有好的創意卻沒有足夠資金的新導演和獨立製片人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這也直接奠定了整個韓國電影產業完善的新人培養機制和專業的梯隊建設機制。1994-1996年間,大企業在電影業的投資蓬勃發展,完全激活了電影市場。電影製作體系迅速分化,出現了四種不同的電影製作體系:原有忠武路製片方式,獨立製片人制,大企業直接製作方式以及獨立電影。
誰撤出了韓國電影
大財閥的資本運作和產業模式盤活了原本暮氣沉沉的韓國電影市場,為其之後的盛興奠定了不可小覷的基礎,但正是當時過分依靠大財閥的投資,在短暫的產業蓬勃後,也為日後的不穩定埋下了隱患。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大企業紛紛面臨資金困境、自身難保,對電影的投入迅速減少,很多大企業紛紛退齣電影業。只有三星是個例外,在1998年共投資了6部影片,均獲得成功。
誰廝守了韓國電影
金融危機後,財閥集團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政府積極扶植中小企業。尤其是在風險投資中小企業的政策引導下,中小企業逐步開始取代財閥集團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風險投資公司迅速佔據了大企業撤資後的空缺。他們帶來全新的投資概念,同時引導獨立製作公司製作題材更集中的片子,並加強營銷概念,電影市場日趨專業化。
資本市場,尤其那些具有資本優勢並對電影產業感興趣的企業,他們不僅注重電影的高票房,同時關注那些基於觀眾為市場導向的影片,對這樣的電影不僅投入巨額的風險資金,並且形成良好的產業及工業土壤,使製作以創意為主的新電影獨立製片人能夠在此紮根。他們既製作出了相對高投資的商業電影,也促使獨立製作方式的低成本電影向商業領域邁進。大資本的進入,最重要的結果是,直接促成了韓國製片人制度的形成。正是製片人制度的形成以及之後不斷管理化的團隊運作,為整個韓國電影的騰飛和盛興開通一個專業化的管道並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推薦閱讀:
※婚後遇到更喜歡的怎麼辦?
※怎麼確認三觀一致?
※腎虛到底該怎麼補
※腰腿痛怎麼辦 常敲腿這處多年的腰腿痛竟好了
※寶寶晚上突發低燒,中醫寶爸告訴你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