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疳積治療方法:小兒疳積的治療方法
小兒疳積是由於脾胃虛損、運化失宜,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患。治療應以調整脾胃為主,如適當配合葯粥食療有助於減輕癥狀和促進康復。這裡,介紹一些小兒疳積葯粥,供參考。 白蘿蔔粥:白蘿蔔1個,洗凈切片,先煮30分種,再加大米50克同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用於小兒消化不良,腹脹。 山藥粥:大米100克,淘洗乾淨後與山藥片100克一起入鍋煮,至米爛。食用時加白糖適量有調補脾胃,滋陰養液功效。 消食健脾粥:蓮子、芡實、炒麥芽、扁豆各15克,焦山楂10克,神曲6克(用紗布包),共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再加入粳米15克熬粥。粥成加入白砂糖少許調味,趁溫暖服,有健脾養胃、消食化積功效。用於小兒面黃肌瘦、神煩氣急、手足心暖、納呆腹脹等症。 嬰幼兒疳積食療 百合蒸鰻魚 合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因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多種生物鹼、鈣、磷、鐵等成分,故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鰻魚味甘,性平,能補虛益血,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5、維生素C和多糖等成分。此菜常用於嬰兒疳積症。 原料:百合100克,鰻魚肉250克,鹽、黃酒、蔥末、薑末、味精各適量。 製作:百合鮮品(干品用30克,浸水後用)撕去內膜用鹽擦透洗凈,放碗內;鰻魚肉放入少許鹽,加入黃酒浸漬10分鐘後,放於百合上面,撒上蔥、薑末、味精,上蒸籠熟即成。 特點:魚鮮香可口,湯也很清談,可吃魚喝湯。 獨腳金鯽魚粥 可治療小兒肝熱脾虛引起的腸胃功能紊亂和食欲不振以及煩躁低燒、日漸消瘦等症。 原料:獨腳金15克,鯽魚1條(約重350克),白米100克,清水1200克,鹽少許。 製作:1、將鯽魚去鱗和內臟,洗凈後用紗布包住備用;白米、獨腳金洗凈備用。 2、將白米、獨腳金和用紗布包住的魚放入瓦盆內煮約45分鐘,加入鹽,再稍煮幾分鐘即成。 特點:撈出藥材和魚,食粥,味香,魚鮮味濃。 撈出藥材和魚,食粥,味香,魚鮮味濃。 淮蓮湯 淮山、蓮子、芡實均為健脾益氣、固腎開胃的常用藥,同時還含有澱粉類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物質,並有一定糖類及脂肪等,富有營養。豬瘦肉滋陰養血,營養豐富。多味同用,可起到健脾益血、開胃消滯的功效,很適合用於久病體弱,脾胃獃滯,少食神倦,不思飲食的疳積患者。 原料:淮山、蓮子(去芯)、芡實各30克,豬瘦肉100克,醬油、花生油、蔥、鹽、姜各適量。 製作:1、將淮山、蓮子、芡實洗凈;豬瘦肉在沸水鍋中稍燙,除去血腥味,切成塊,備用。 2、鍋中加油,先入蔥、姜炒香,再下入豬肉和醬油、鹽,燒沸,下入淮山、蓮子、芡實,用文火燉湯。 特點:此菜可喝湯吃肉,咸香適口。 乳粥 乳類均有補血潤燥作用,牛乳為人們常食的營養滋補食品,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及維生素類,蛋白質中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牛乳同米煮粥,既可增強健脾補胃的作用,又能延緩在胃腸消化吸收的時間,加強補益作用。此粥用於嬰幼兒營養不良,發育緩慢,肢體贏瘦,氣血不足,面色萎黃等症。 原料:牛乳或羊乳適量,大米6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大米淘洗乾淨,放入加水鍋中,燒開煮粥,待煮至半熟時去米湯,加乳汁、白糖,再煮段時間,即成乳粥。 鴨粥 鴨肉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B1、無機鹽等,可補身體,增強營養。鴨湯和粳米做粥,更具有健脾和胃作用。用於營養不良,久病體弱,食少消瘦,尤其適宜小兒疳積見水腫者。 原料:青頭雄鴨一隻(約重2000克),粳米適量,蔥白3根。 製作:1、將青頭雄鴨宰殺,除去毛及內臟,洗凈,去骨,切成細絲(或薄片)。 2、鍋上火,放入鴨肉,燒沸,加滲入滲出粳米、蔥白煮粥。亦可先將鴨煮湯,用鴨湯煮粥。 特點:主要是用鴨肉湯煮粥,味香適口。 疳積是由餵養不當,或多種疾病影響,導致脾胃功能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慢性病症。發病無明顯季節性,多見於2歲以下嬰幼兒。臨床以消瘦、貧血、毛髮憔悴、食不甘味,神煩不安,二便異常為主要表現。包括現代醫學的小兒營養不良、營養性貧血、慢性消化不良、佝僂病及某些維生素缺乏症厭食症等。預防在於改入哺乳和餵養方法,定時定量餵養,節制飲食。注意及時添加輔食。應以熟、熱、細軟、少油、少渣、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傷乳停食者早期給予清淡素食即可,已有疳積者,宜注意補養,扶正而「積」自除。 古人對疳證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說,「疳者甘也」,認為疳證的發生原因為小兒過食肥甘、生冷,損傷脾胃,日久漸成疳證;另一說「疳者干也」,指氣液乾涸,形體消瘦。前者言其病因,後者述其癥狀。本病起病緩慢,病程遷延,病情複雜,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甚則危及生命。(1)積滯傷中,症見面黃肌瘦,毛髮稀疏,精神不振,食慾欠佳,乳食不化。①傷乳者,症見周歲嬰兒吃奶減少,噁心嘔吐乳塊,口中有乳酸臭味;腹脹啼哭,睡眠不安,大便次頻、色白有奶瓣,或大便秘結,舌紅、苔白厚或黃厚,指紋紅紫。治宜調和脾胃,消乳化滯。②傷食者,症見不思飲食,噁心嘔吐,吐物酸臭,腹脹或腹痛,睡眠不安,煩躁哭鬧,大便酸臭,糟雜不化,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治宜調和脾胃,消食化滯。(2)疳疾,症見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毛髮黃稀,腹大青筋,頭大頸細,目無光彩,納呆厭食,煩熱唇乾,睡卧露睛,完谷不化,舌淡少津,或舌紅苔光,脈沉無力或細數。治宜健脾消積(只宜平補緩補,不宜大補峻補)。 方1 麥芽煎 組成:麥芽20克。 用法:水煎30分鐘,日服2次。 功效:消乳食。 主治:嬰兒傷乳(食)。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1 方2 大麥粥 組成:大麥米50~100克。 用法:大麥米研碎,煮粥常食。 功效:補脾寬腸消食。 主治:乳食所傷,不思飲食,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者。 來源:王慕同.大眾葯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31 方3 芭蕉糊 組成:芭蕉100—200克。 用法:芭蕉加開水磨成糊狀,每日服2次,每次2小匙。 功效:潤腸通便。 主治:食積便秘,納差,腹脹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1 方4 香姜牛奶 組成:丁香2粒,薑汁5毫升,牛奶250毫升。 用法:同放鋁鍋中煮沸,除去丁香,加白糖少許調味,每日分2次溫服。 功效:補脾,降逆,止嘔。 主治:疳積瘦弱,食人即吐患兒。 來源:游新建,等.家常菜治療常見病.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64 方5 消食粥 組成:蓮肉、山藥、麥芽、扁豆、山楂等量。 用法:加少許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化滯。 主治:小兒食積,形體消瘦,納差,便溏者。 來源:梅瑪力,等.中醫小兒食物保健療法.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89,142 方6 山楂煎 組成:山楂1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消油膩,肉積。 主治:肉食積滯、腹脹,小兒傷乳。 來源:民間驗方。 方7 蘿蔔子煎 組成:蘿蔔子30克。 用法:微炒,水煎服。 功效:消食化積。 主治:食滯飽脹,腹痛,便秘或嘔吐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8 蒸鵪鶉 組成:鵪鶉1隻 用法:加少量油鹽,蒸熟,早晚分服,連食1周。 功效:健脾益胃,生氣血。 . 主治:小兒營養不良,形體消瘦,納差,便秘,面色不榮者。 來源:路新國,等.中國飲食保健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43 方9 內金粉 組成:雞內金30克。 用法:用瓦片焙黃,研為細末,每次1~2克,溫開水送服,日服2次。 功效:消疳積。 主治:小兒疳積,面色不榮,毛髮稀,四肢無力,納差,便溏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10 羊肉粥 組成:羊肉250克,山藥250克,粳米150克。 用法:羊肉煮爛,山藥研碎,肉湯內下米煮粥食。 功效:健脾胃,養氣血。 主治:小兒營養不良或疳積。 來源:王慕同.大眾葯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31 方11 炒蠶蛹 組成:蠶蛹40~60克,蔥、鹽、味精適量。 用法:鍋內倒人食油、鹽適量,將蠶蛹炒熟,放人調料即可。每次食20—30克,每日2次,連服3天。 功效:益精壯陽。 主治:小兒疳積,四肢萎黃,面色不華,腹脹如鼓者。 附註:此方民間常用。3天為1療程,一般3個療程可愈。 來源:游新建,等.家常菜治療常見病.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64 方12 健脾消食蛋羹 組成:山藥3克,麥芽3克,茯苓3克,山楂4克,蓮子肉3克, 雞內金6克,檳榔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5克,加雞蛋1個調勻蒸熟,再加適量食鹽或白糖服,每日1~2次。 功效:補脾益氣,消食開胃。 主治:脾胃虛弱,食積內停,食少難消,脘腹痛脹,大便溏瀉,脈象虛弱等;或小兒疳積。 附註:據《四川醫學》1981年5期介紹,此方用治小兒疳積123例,收到滿意效果。 來源:雷載權,等.中國食療學·實用食療方精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8,135 http://www.qm120.com/yinshi/yssl/erke/200510244170.htm 小兒疳積如何食療? 疳積是積滯和疳症的總稱,是兒科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病症之一。疳和積在程度上有一定區別。積也稱食滯、食積,是指飲食失於節制,造成脾胃運化失常,宿食積而不化所致的一種胃腸道疾患。疳有「甘」和「干」之意。「甘」指飲食過分肥甘厚膩,損傷脾胃;「干」是由此而產生身體乾瘦。臨床所見,疳症是積滯日久,正氣耗傷而致營養不良,出現面色萎黃、毛髮稀疏,全身消瘦,精神不振等全身衰弱表現。故積滯是疳症之早期,病變以實為主,疳症是病之後期,因積滯日久發展而來。故古人有「無積不成疳」、「積為疳之母」。疳和積關係密切,所以,一般統稱疳積。 飲食療法: 脾虛氣弱型:面色黃暗無華,形體消瘦;毛髮焦枯,髮結如穗;睏倦神疲,目無光彩,乳食懶進;頭大頸細,脘腹脹滿;午後潮暖,手足心熱;易哭易怒,睡眠不寧,大便不調,小便如米泔樣。舌質淡紅,苔膩,脈細而滑數。治宜益氣消積理脾為主。 氣血雙虧型:面色蒼白,形體贏瘦,四肢不溫,發稀乾枯,睡眠露睛,哭聲無力,腹部凹陷,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完谷不化,大便溏泄。舌質淡,脈弱無力。治宜益氣養血健脾為主。 小兒疳積茶療方 1、天竹葉茶 處方與用法:天竹葉3~6克,煎水代茶飲。 功用:解熱,健胃,利濕,強筋。 選按:本品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葉。味苦性寒,《中藥大辭典》載:「治小兒疳積。」據研究,本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2、二根麥蘿茶 處方與用法:鐵掃帚根、胡頹子根各500克(共用蜜炙),麥芽、枯蘿蔔(結子後地下的老根蘿蔔)各10克。共製成粗末,煎水代茶頻飲。 功用:清熱健脾消腫。 選按:方中鐵掃帚補益肝腎,化痰散瘀消腫,《中醫大辭典·中藥分冊》載:「治小兒疳積。」胡頹子根消積滯,利濕,《浙江民間草藥》謂:「消食滯,治小兒疳積。」二葯合用,其效尤佳。伍以麥芽、枯蘿蔔健脾消導助運。故本方適用於小兒疳積。 疳積食療葯膳精選 疳積是脾胃消化功能障礙引起的臟腑失養,形體消瘦,飲食減少,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為病程較長的一種慢性疾病。積是內傷乳食,積而不消,致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胃腸疾患。疳是飲食過分肥甘厚膩,損傷脾胃。積是疳的開始,疳是積的發展。 中醫辨證治療 積型 [臨床表現] 吐乳腹瀉,大便臭腐,糞便中有不消化的食物,煩躁啼哭,腹脹,兩腮紅赤,舌質淡紅,苔白膩,指紋青色。 [食療葯膳] 1.蘿蔔內金粥:白蘿蔔100克(搗碎絞汁),雞內金5克(焙乾脆研末),粳米30克,同煮粥,熟時加白糖適量調勻食用。每日 1—2次。 2.鵝不食草豬瘦肉湯:鵝不食草15克(紗布包好),雞內金5克研碎,豬瘦肉50克,一同放碗中,加水適量,置鍋中蒸至肉熟。去鵝不食草藥包,加少許食鹽調味服食。每日1次。 脾虛積滯型 [臨床表現] 形體消瘦,毛髮枯槁,睏倦喜卧,乳食懶進,脘腹脹滿拒按,夜卧不安,五心煩熱,口臭磨牙,小便黃濁或如米泔,舌淡紅,苔厚膩,脈細。 [食療葯膳] 1.田雞玉米粥:田雞5隻(去皮及內臟)切塊,玉米15克,大米50克,將大米和玉米先煮成稀粥,熟時加田雞、花生油、鹽適量調味,再沸片刻即可食用,每日1次。 2.花生塘虱魚湯:花生12克,田基黃20克,葫蘆茶12克,塘虱魚100克(去內臟)。將花生、田基黃、葫蘆茶用紗布包好,同魚一齊放碗內,加水適量,置鍋中蒸至魚熟,去藥包,加油、鹽少許調味服食,每日1料。 目翳型 [臨床表現] 目珠紅赤、迎風流淚、痛澀難睜,白膜遮晴,甚或夜盲。 [食療葯膳] 1.羊肝枸杞粥:羊肝50克,枸杞15克,粳米30克,同煮成稀粥食用,每日1--2次。 2.雞肝女貞草決湯:雞肝50克,女貞子10克,草決明10克,加水煎湯30分鐘,吃雞肝飲湯。 3.夜明砂豬肝煎:夜明砂15克,豬肝60克,將豬肝切片,起油鍋,把豬肝和夜明砂炒熟,入鹽等佐料,分數次吃完。 腫脹型 [臨床表現] 形體消瘦,下肢足踝浮腫,重側延及面目四肢,小便不利。 [食療葯膳] 1.鯉魚冬瓜湯:鯉魚1條(約300克重),冬瓜250克,生薑5克(切小片),蒜頭1個(剝皮)。將鯉魚洗凈,去鱗、鰓及內臟,與冬瓜煮湯,熟時加生薑、蒜頭,少許油、鹽調味,即可服食。 2.鱔魚粥:鱔魚250克,薏苡仁30克,山藥20克,粳米100克,生薑5克,桂枝末3克。將鱔魚去內臟,洗凈切段,與上藥煮粥,加少許鹽或糖調味,食用,每日1劑。 飲食上調補很重要,也比較可行,不過如果想見效快,最好加上捏脊治療,雖然小孩子可能會哭鬧,但是這種治療方法還是十分有效的。 「捏脊,是中國傳統的一種療法,療效顯著,特別是對生長發育期小兒的消化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瀉、腹脹、厭食、營養不良、神疲倦怠等。 捏脊前先把雙手搓熱,在小兒背部由下而上輕輕按揉,使肌肉放鬆,然後從孩子的骶尾部長強穴開始,用拇指和食指的二、三節將孩子的背部皮膚捏起,雙手交替捏脊至大椎穴,如此反覆進行3次,在第4次和第5次時,每捏3次後用力將皮膚向上提1次,有時還會聽到響聲,最後以雙手拇指分別按揉雙側的脾腧、胃腧、腎腧各3~5次。」如果自己操作不好,可以到中醫院請大夫做。
推薦閱讀:
※小狗拉肚子的的治療方法
※小兒積食癥狀解析,選對治療方法,告別厭食、便秘、咳嗽!
※冠心病有哪些治療方法?---重點
※血脂高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卵巢早衰的檢查與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