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中國石窟藝術之絕唱

源於古印度的石窟藝術自公元3世紀傳入中國後,分別於公元5世紀和7世紀前後(魏晉至盛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先後形成了兩次造像高峰,但至公元8世紀中葉(唐天寶之後)走向衰落。於此續絕之際,位於長江流域的大足縣境內摩崖造像異軍突起,從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形成了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又一次造像高峰,從而把中國石窟藝術史向後延續了400餘年。此後,中國石窟藝術停滯,其他地方未再新開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為中國大型石窟藝術之絕唱。

一直以來我都非常喜歡石窟藝術,那種滿天神佛的心靈震撼是只有親臨實地才能體會得到的,近些年,先後走過了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大足石刻,一次又一次被宗教和藝術的魅力感染著。可以說,我是為了大足石刻才順道重慶的,可實在沒想到重慶之行會是如此曲折。第一天去武隆,下大雨導致火車沒趕上,改簽了班慢車,一路晚點,本是上午到武隆的,可中午都沒到涪陵,一氣之下,直接從涪陵下車回重慶了,提前買的返程票也作廢了,又坐了一個多小時公交車去到磁器口,下大雨被淋了個落湯雞。第二天去大足石刻,很後悔沒包車去,600元應該可以搞定,後來實際上我們四人花在交通費上的錢都有500多元了,關鍵是還多花了大量的時間。從重慶做了兩個多小時到大足縣城,這麼著名的世界遺產、旅遊景點,居然還要轉到另外一個汽車站去坐車,而且還被告知,中午公交車司機要吃飯,要過了飯點才會有車,只能打的40元去到了寶頂山,好在瑰麗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沒讓人失望,不過大足石刻的精華千手千眼觀音又在維修,據說工期會有3、5年長。回來的時候,又找不到車,只能拼回重慶的旅遊車,車費好像是60元,比過來時的班車貴10元,但中間還要停靠個購物點,回到重慶,又錯過了去成都的高鐵,好在改簽到了下一班的高鐵,否則,後面的計劃全部要泡湯。看來要想一覽諸佛真顏,確實要經歷諸多磨難。

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的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和北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精華之大成的石刻群,其內容為釋儒道三教合一,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南方石窟藝術中的頂尖之作,199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寶頂山石刻的門票是120元,一般遊客的遊覽時間在一小時左右。

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餘尊,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最為著名和集中,規模最大、遊客最多的則是寶頂山石刻

提到大足石刻,不得不提的就是宋代蜀中名僧趙智鳳,這位5歲落髮為僧的大足縣人,為弘揚密宗柳教,清苦70餘年,營造了宏大的寶頂山石刻,使寶頂山成為巴蜀密宗中心,寶頂石窟成為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

寶頂山大佛灣的造像都是經過了趙智鳳周密的構思和設計的,先雕鑿出一個小佛灣作為藍本,然後再統一布局、施工,在大佛灣擴大雕造的

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寶頂山石刻造像以大佛灣為中心共13處景觀,其中以大佛灣石刻造像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保存最完好

寶頂山摩岩造像開創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的最主要部分

大佛灣的摩岩造像是寶頂山石刻藝術精華之所在,在三山石岩相連的一個馬蹄形山灣內,刻著長達五百米的宗教藝術畫廊。造像以山形取勢,巨龕相連,蔚為壯觀

寶頂山石刻的內容都是以佛教故事為題材,所以一定要聽導遊講解,或者事先做好功課,否則看不太明白,我是提前把各個主要雕塑的解說詞都列印出來了

圓覺洞的雕刻,可謂是寶頂山石刻之精華所在,別以為這是個天然的洞穴,這完全是800多年前工匠們在堅硬的山體上一錘一錘鑿出來的人工洞穴,圓覺洞被譽為「寶頂山石刻藝術之冠」

菩薩們頭戴的花冠精巧玲瓏,身掛的瓔珞細珠,歷經八百多年仍然粒粒可數;身上的袈裟舒展柔和,如行雲流水一般搭在座台上,極富絲綢的質感;下面的石香案,也被處理得極富木質感。柔和的目光,微微後收的嘴角以及瀰漫於臉部,那洞察一切的淺淺微笑,無不透露出她們內心的恬靜優雅,顯示出她們超凡絕塵的氣質

欣賞完圓覺洞十二位彷彿有血液在體內流動的菩薩,接著又是九大護法神像,個個身著袍甲,猙獰剽悍,氣勢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來為眾生摧毀魔障,正中的一個造像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護法神像下面,還刻有十二生肖,表示護法神晝夜都在堅守崗位

藍面的無常鬼抱著的是六道輪迴圖,讓無常鬼來掌握生死輪迴,以示大千世界萬事萬物皆不永恆,六道輪迴圖闡述的是佛教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上三道為善三道,上中為天道、上左為阿修羅道、上右為人道,下三道為惡三道,下中為地獄道、下左為畜生道、下右為餓鬼道,六道輪迴圖弘揚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做好事有好報的信念,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警誡,千百年來一直是維護中國道德倫理的精神支柱,可惜如今支柱已倒

而七米高的華嚴三聖像雕造手法簡煉,氣勢磅然,是大足石刻寓力學、透視學原理於藝術構思的典型範例

文殊手捧1.85米高的七級寶塔,手臂懸空支出1.2—2米,塔和手的重量近千斤,為使手臂不斷落,匠師們大刀闊斧地刻出寬袖袈裟披肩掛肋飄逸而下,巧妙地將重心引到了主像身上,這是力學原理;三尊造像高達7米,匠師們刻意將他們的頭部加大,胸部縮短,小腿部位加長,身軀前傾二十五度,符合造像與觀眾之間的透視關係,使人仰首觀望時,感覺菩薩好像正親切地俯下身來,這是透視學原理

可惜寶頂山的另一精華千手觀音正在維護,不得見真顏,一般的千手觀音都沒有一千隻手,但寶頂山的千手觀音卻有1007隻手和眼,而且無一雷同,堪稱瑰寶中的瑰寶,可惜由於維護必須要慢工出細活,所以這幾年之內去到大足石刻的遊客,估計看到的都是這副場景

釋迦涅槃聖跡圖,這也是大足石刻中體魄最宏偉的一尊造像,橫卧於佛灣東岩,長達31米,釋迦牟尼慧眼微閉,安祥而卧,其弟子從平地湧出,躬身肅立,正在聆聽老師的最後一次說法

卧佛前面有曲折蜿蜒的「九曲黃河」,據說釋迦在涅槃之際,眾弟子依依不捨,送行不止,尤其是小弟子阿難,痛哭流涕,拉著釋迦的衣服懇求帶上自己。釋迦想,弟子們功德還未圓滿,還必須留下修鍊,所以一狠心推開阿難,用手一揮,划出一條濤濤大河把他和弟子們隔開

報父母恩重經變相是一組世俗性遠遠超過其宗教屬性的精湛藝術品,共有十組,這是第六組「哺育不盡恩」,一位豐腴健碩的母親正無私的袒露著雙乳給孩子餵奶,碑文刻有頌詞:「不愁脂肉盡,唯恐小兒飢」

大足石刻不是空洞的塑像,是天才的藝術傑作,很多組雕塑都有非常高的現實價值和藝術價值,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哲學思想和風土人情,對後世的宗教哲學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這組地獄變相描述的就是刑罰酷虐、陰森可怕的十八種地獄,教人生前要行善修德,死後才不至於下到恐怖的十八層地獄

而這位端坐其中的就是柳本尊了,柳本尊是唐末五代時四川弘傳瑜伽密教的一代祖師,傳說生於柳樹疙瘩,修建寶頂山的趙智鳳自認是柳本尊轉世,70餘年修造寶頂山石刻的目的也是為了弘揚密宗柳教

一龕龕神像,一幅幅雕塑,生動地講解著佛經教義,不僅雕塑傳神,藝術表現得體,更弘揚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體思想

佛教教義在這裡被連環畫式的石刻通俗地圖解著、昭示著,題材不重複,構圖嚴謹有序,圖文相間

表現手法樸實無華,自然生動,將深奧的佛教義理通過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和風俗情節體現出來

一尊尊菩薩威儀奕奕、悲憫無盡的氣度得到了充分顯示,置身其中,給人以佛法無邊的感覺

即使在今天,當年抬頭仰視這滿天神佛的時候,相信你不僅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更被這宗教氛圍強烈地感染著,被善惡有報的思想深刻影響著

從晚唐到南宋,歷時250多年,那些歷史上無名的工匠們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藝術經典,輝煌燦爛文化遺產,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

好在大足石刻因地處中國內地山區,過去交通不便,倖免了歷代戰爭的浩劫和人為破壞,得以保存至今

欣賞完內容生動、規模宏大、藝術精湛的大足石刻,阿彌陀佛,彷彿依然處於滿天神佛的世界中,可現實是要趕快找一輛能回重慶的車,散客的交通實在不便,好在還是周末,有些旅行團車還有空位,否則真不知何時能回到重慶

作為繼敦煌石窟後的中國第二個石窟類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藝術價值可見一斑,如果確實對石窟藝術、宗教、美術、雕塑等有濃厚的興趣,建議可以包車前往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五山慢慢欣賞石刻,寶頂山是全國絕無僅有的統一構思布局的大型石窟,北山是「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南山是中國道教造像的精品所在,石門山是佛道並容的造像區,石篆山是全國罕見的「三教合一」造像區。如果只是普通的遊客,還是在寶頂山參觀為好,另外大足縣還有建於19世紀末的馬跑天主教堂、龍水湖等景區,時間充裕,可以遊玩。


推薦閱讀:

人際交往的藝術與禮儀
藝視角 | 史上最牛「畫販子」,一手炒紅馬奈、梵高、塞尚、高更
黃開前 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
筆酣墨飽 雄健洒脫-書畫名家鄭向昆
錢松喦藝術特點 作品精選

TAG:中國 | 藝術 | 石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