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結局告訴我們:賣國求榮沒有好下場

洪承疇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很多人認為他就是個漢奸,但是對於清朝來說,他又居功至偉,可以說如果沒有洪承疇肯定就沒有清朝,雖然洪承疇對清有巨大的貢獻,當仍然沒有避免凄慘的結局。

洪承疇年幼家貧,幫母親賣豆乾為生,十一歲輟學了,當地學者洪啟胤同情他,傳授洪承疇《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孝廉,次年入京參加會試,得中進士二甲十四名,授刑部江西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等職。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升陝西督道參議。

當時陝西是農民起義的高發地,而洪承疇對於農民軍的判斷也很準確,對農民起義軍作戰也非常勇猛,後升任延綏巡撫,十月授陝西三邊總督,1634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督河南、山西、陝西、四川、湖廣等處軍務,鎮壓農民起義。而洪承疇也頗有戰績,在對農民軍作戰中,俘獲了闖王高迎祥,送北京處死,後連敗李自成,農民起義轉入低潮,但是這個時候抗擊清兵的盧象升戰死,崇禎皇帝調洪承疇抗清,為薊遼總督,由於當地的總兵都不聽號令,加上中央的催促,最終洪承疇在抗清中失利,被圍松山,被清兵俘虜,最後被勸降。

說到勸降,還有故事傳說,說皇太極派孝庄去色誘洪承疇,並發現洪承疇「惜其衣」,最終勸降了洪承疇。洪承疇降清以後,可以說為清朝做出很大貢獻。

1、為多爾袞獻計,擊敗李自成入關

李自成大順軍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盡,明朝滅亡。此時洪承疇向多爾管建議「出其不意,從薊州、密雲近京處,疾行而進」,直趨北京,多爾袞採納了洪承疇的建議,也接受了吳三桂的投降,最終殺敗大順軍。洪承疇建言將目標對準大順軍,招納故明遺臣,很快清廷穩定北直隸、山東、山西三省之地,遷都燕京。入關後,順治皇帝任命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內院佐理軍務並授秘書院大學士,成為清朝首位漢人大學士。

2、竭盡全力幫清朝安撫江南

隨著清朝軍隊的節節勝利,多爾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於是下達了剃髮令,這下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清高潮,江南形式一片糟糕,危難之中,多爾袞於閏六月以洪承疇代多鐸,授予「招撫江南各省總督軍務大學士」,敕賜便宜行事。洪承疇在任期間,竭力緩和滿漢的民族矛盾,以綏靖招安為主,由於了解明朝軍民的想法,很快便安撫下來,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鎮壓屠殺大批忠於明王室義士,遭天下唾罵。

3、平雲南,征討永曆政權

隨著形勢發展,永曆帝在孫可望的擁護下,佔領了雲南,並且發起了北伐清朝的戰爭,清朝一直也無法解決永曆政權,此時洪承疇已經61歲,又被任命為「太保兼太子太師,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五省,總督軍務兼理糧餉」,「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戶部不得稽遲」,「事後報聞」,出師征討南明永曆政權。在洪承疇的努力下,清兵平定雲南,洪承疇疏請發內帑賑濟貧民,並暫緩向逃亡緬甸的桂王余部進軍,使戰亂之後的雲貴社會秩序趨於安定,生產開始恢復。八月,以年老體衰、目疾加劇請求返回北京,翌年奉旨回京,卻遭冷遇。

洪承疇為清朝立了那麼大功勞,按道理應該受到清朝的重賞,連吳三桂都封了平西王,但是在洪承疇退休的時候,康熙皇帝授予洪承疇微不足道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襲職銜。這對洪承疇來說是多麼大的羞辱,在清朝接受了儒家文化以後,認為他是「叛明」,所以清朝將洪承疇列入《貳臣傳》,只是念其功大,才將其列為貳臣甲等。

在清朝得不到接納,在自己鄉親父老面前更加尷尬。洪承疇入清後曾回鄉省親,在泉州建造府第。洪府落成後,沒有一個親友、故舊上門。就是洪承疇的母親和弟弟都拒絕入住。弟弟痛感國家滅亡、兄長投敵、發誓「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攜母親避居船上,泛江隱居。

推薦閱讀:

第二百二十期:郜艷敏的三次受難 我們都不體面
我們還會再見嗎?
我們一直在路上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這才是我們嚮往的生活!
幸福離我們很近,只是我們常常忘了靠近...

TAG:結局 | 沒有 | 洪承疇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