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精神永存(轉)

魯迅先生精神永存(轉)

紀念魯迅誕辰一百三十周年

現教傳媒網 http://www.modedu.com 2011-09-23   現代教育報 [ 65 ]

魯迅先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開創者,是中國現代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澤東同志曾說過: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先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魯迅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結晶,魯迅的著作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魯迅出生於1881年9月25日,值此先生誕辰130周年之際,特推此專版,以表達對先生的懷念之情。——編者

賣金牌買書讀

□史飛翔(西安翻譯學院) 魯迅愛書,舉世皆知。他一生幹得最多的三件事是買書、讀書、寫書。有人做過統計,魯迅購書大約一萬多卷、冊,按現在貨幣價值,購買這些書需52萬元左右。由此可見,魯迅在買書上真捨得花錢。其實早在青少年時代,魯迅還曾通過賣金牌來買書讀。 1898年,17歲的魯迅離開家鄉紹興,考入由德國人在南京舉辦的江南水師學堂。一學期後,魯迅因對校風和所學專業不滿,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該校有用金質獎章獎勵學生的規定。 有一次魯迅考試成績優異,獲得了一個金牌獎章。全校獲此殊榮的僅他一人,因此,許多人都羨慕得要死。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魯迅竟然將這個難得的金牌賣掉了。魯迅當時經濟特別困難,冬天沒有棉衣過冬,要靠吃辣椒來抵禦寒冷。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用賣金牌所得的錢來為自己買一件過冬的棉

而是買了一大批書,餘下的零錢買了些點心請同學們一道吃了。 魯迅的母親知道此事後,抱怨道:「好不容易得了個金牌,你該留下來,哪怕是紀念也好。」魯迅答道:「金牌保存起來,它永遠只是一塊金牌;弄不好,反而會使人增加虛榮心。而從書里,卻可以得到知識。」 宋人尤袤有云:書,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魯迅用金牌來買書大約也是如此。在魯迅用金牌買來的這批書中,最重要的一本是他那幾年最喜歡、最想要的《天演論》。《天演論》是一本宣傳達爾文進化論的書,是維新派的重要人物嚴復根據英國著名生物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翻譯過來的。僅一本《天演論》就花去了500文錢,但魯迅對此並不心疼。對於這本花大價購買的《天演論》魯迅非常珍視,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思考著。從此,進化論的思想便成了影響魯迅大半輩子的主導思想之一,也正是這本《天演論》讓魯迅走上了文學家、思想家的人生道路。

拜師學賭博

□王吳軍(河南) 魯迅是一個從來不賭博的人,可是,魯迅在他的小說里卻把賭博寫得極其逼真,讓人一看就感覺魯迅是一個精通賭博的人。 其實,魯迅是懂得賭博之道的,而且,為了在小說里寫好賭博的情節,魯迅還專門拜了一個名叫王鶴照的工人為師,向他求教賭博之道。 王鶴照對於市井平民的生活非常熟悉,他也懂得賭博場上的押牌寶、搓麻將、玩竹牌的方法以及賭場上賭徒們的規矩和場面,因此,當魯迅想了解賭博之道時,王鶴照就把自己所知道的賭博中的所有東西都津津有味地講給魯迅聽,同時,王鶴照還給魯迅哼唱了賭博時唱的歌謠。 對於王鶴照講述的賭博之道,魯迅像一個小學生聽老師講課一樣,他一邊認真聽,一邊用筆作記錄,還認真地提問題。 很快,魯迅就弄懂了賭博的內情。

後來,魯迅在寫《阿Q正傳》時,其中有兩處對賭博作了生動的描寫,一處是阿Q押牌寶的情景,魯迅是這樣寫的:「阿Q即汗流滿面地夾在這中間,聲音他最響:『青龍四百!』『咳……開……啦!』莊家揭開盒子蓋,也是汗流滿面地唱:『天門啦,角回啦……人和穿堂空在那裡啦……!阿Q的銅錢拿過來……!』」另一處是阿Q從城裡長了見識回來,魯迅寫道:「未庄的鄉下人不過打三十二張的竹牌,只有假洋鬼子能夠叉『麻將』,城裡卻連小烏龜子都叉得精熟的,什麼假洋鬼子,只要放在城裡的十幾歲的小烏龜子手裡,也就立刻是小鬼見閻王了。」由於魯迅提前向王鶴照求教了賭博之道,因此,他的作品中的賭博場面寫得形象生動,完全像一個精通賭博的人寫出來的,極其逼真。

為標點符號爭稿費

□吳車(北京) 魯迅是我國第一批積極使用和推廣標點符號的知識分子。要說起來,漢語中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最早是在1918年5月號的《新青年》雜誌上出現的,在此之前,標點符號還沒有從國外引入中國。 對於推廣和使用標點符號的艱難歷程,魯迅在《憶劉半農君》一文中曾寫道:「十多年前,單是提倡新式標點,就會有一大群人『若喪考妣』,恨不得『食肉寢皮』。」這生動地反映了當時推廣和使用標點符號的真實情況。 當時,有些新文學作家在使用省略號時,往往任意延伸,有的作家寫一個省略號竟長達大半頁之多,好像有什麼神秘似的,對於此種怪現象,魯迅在《「……」「□□□□」論補》一文中寫道:「在洋書上,普通用六點,吝嗇的卻只用三點,然而中國是地大物博的,同化之際,就漸漸的長起來,九點,十二點,以至幾十點。有一種大作家,則簡直至少點上三四行,以見其中的奧義,無窮無盡,實在不可以言語形容。」 當時,報社、雜誌社和出版社都不重視標點符號,在支付作者的稿費時,大都要把標點符號和空格從字數中扣除,不給稿費。 有一次,魯迅應約為某出版社翻譯一本書,他事先得知,這個出版社不支付標點符號和空格的稿費,於是,魯迅就乾脆把已完成的譯稿從頭到尾一下子連接起來,不讓稿紙上有一個空格,既不分章節、段落,也不加標點符號。 魯迅把譯稿寄出去的幾天後,出版社就把魯迅的這份譯稿退了回來,並附了一封信,讓魯迅分出章節、段落,再加上標點符號。魯迅回信說:「既要作者分段落、加標點符號,可見標點符號和空格還是必需的,那就得算字數了。」那家出版社沒有辦法,只好採納了魯迅的意見,把標點符號和空格也都支付了稿費。

魯迅不死

□魏星雲(江蘇) 近年來,校園裡流傳著「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的順口溜,生動揭示了魯迅作品被拋棄的尷尬。思想界和教育界也不時傳出「去魯迅化」的雜音,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明顯減少,保留下來的只有《拿來主義》《祝福》和《記念劉和珍君》3篇。10年之前,一個「無知者無畏」的所謂作家推出《我看魯迅》批判文章,曾經把魯迅先生再次引到沸沸揚揚的紛爭之中。 然而,跨越漫長的時光隧道,穿越重重歷史的變遷,試問誰人能像他一樣擁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魯迅生活在腐敗、懦弱的清朝末年,風雨飄搖的中國民不聊生。他曾用「風雨如磬」「寒凝大地」「萬家墨面」等那些沉痛的詞句,描繪自己生活的時代。魯迅先生並沒有消沉,在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光明與黑暗、前進與倒退、革命與反動的大搏鬥中,他孜孜以求探尋解救民族和百姓的「良藥」。他以自己的筆當作「投槍和匕首」,直插敵人的心臟,要掀翻或吃人、或被吃的「人肉筵席」,希望壓在雷鋒塔底的民眾都贏得「做人」的資格。這位身材瘦小的老人畢其一生,都在不斷地對專制社會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禮教的黑暗,對一切假、惡、丑的社會現象進行著毫不妥協的批判。 魯迅研究學會會長林非曾說過:從來沒有哪一個作家或思想家,能像魯迅先生如此執著、如此嚴厲、如此深刻地批判過中國人的精神弱點,而他則將此貫穿在自己一生的思考與寫作之中。網路上一位不知名的網友發出對魯迅的感悟——他像一隻針,讓百年來的中國人不敢不清醒地思索,真是形象又精當。而早在1936年10月,和魯迅先生同時代的另一位大作家,雖不在一個陣營卻是知己和朋友的郁達夫在

迅去世時就已經斷言:魯迅雖死,精神當與中華民族永存。 現在看來,陪伴幾代人成長的魯迅文章雖被刪去,卻在我們的內心烙下深深的印記,他所遭受的攻擊與誹謗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他的戰鬥精神將永存到百年!千年!

梵澄:沿著先生的文化思想邁進

□段慧群(廣州) 著名出版家趙家壁先生曾說:「梵澄是受魯迅先生寵愛的學生。」魯迅先生逝世後,梵澄在《星花舊影》中寫到了對魯迅先生的一些回憶。 1928年5月15日,在復旦大學,梵澄聽了魯迅先生的演講《老而不死論》,認真做了記錄,並把記錄寄給了魯迅,四天後,梵澄收到了回信。從此,梵澄與魯迅開始了交往,且書信不斷。 師長的影響往往在於知識與抱負,可受益一生。 1928年6月,梵澄收到魯迅先生的來信,信中提到「貧賤而肆志,富貴則驕人」,這可算是梵澄接受到的第一次教育。當時,梵澄還在大學念書,體會不深,久後思之,梵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來,梵澄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潛心於治學。 1929年8月,20歲的梵澄要去德國海德堡大學讀書,20日下午,梵澄前往景雲里與魯迅話別。魯迅這次沒有在前堂接見梵澄,而是讓梵澄來到書房,魯迅交給梵澄一筆稿費,他們默然相坐了一陣子後,魯迅先生送梵澄一直到大門口,梵澄鞠躬下去,剛一伸身,魯迅先生突然目光輝射,猛然握住梵澄右手,梵澄覺得,那一握手力極強,是勉勵他精神振起,教示他要努力,要爭氣,要在外國好好讀書…… 1933年,梵澄回國。那時,梵澄憎恨黑暗的舊社會,認為「入世就當革命,捐軀,否則不如出家當和尚」。魯迅先生寫信給他,提到「我常勸青年稍自足於其春華」,梵澄接受了魯迅的指點,終於克服了好走極端與激烈的脾氣。 梵澄的文章有「尼采之氣」,自1934年起,魯迅先生鼓勵梵澄翻譯尼採的著作《朝霞》《快樂的知識》和《尼采自傳》。正是在魯迅無微不至的關心與幫助下,年僅25歲的徐梵澄便成為我國最早卓有成就的尼采著作的翻譯者與研究者。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梵澄一清早趕到殯儀館,他痛哭不止,悲愴萬分……梵澄沒有辜負恩師的期望,他由翻譯尼采而進之於介紹室利阿羅頻多,從鑽研印度古代文明寶典回歸到闡揚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他鍥而不捨的精神軌跡,一直是沿著魯迅「立人」「改造國民性」的文化思想邁進的。

齊壽山:為聲援先生寧願辭職

□賴晨(福建) 眾所周知,魯迅的仁愛深深包容在他冷峻的外表下。以他直截剛硬的性格,在生活中不容易有真正的好友,但只要有就會是肝膽相照的那種,而且其朋友的性格必須是為人純樸,忠厚老實,齊壽山即如此。 正如齊壽山、魯迅兩人的老領導蔡元培和齊壽山的侄女齊香所言,齊壽山很崇拜魯迅的淵博學識和高尚品德,對他是言聽計從,而魯迅也很欣賞齊壽山那燕趙遺風、古道熱腸的性格,所以兩人在北京的14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生活上、經濟上、事業上,他們都互相關照、支持。因為齊壽山家庭富裕,加上是北京本地人,社會關係較多,所以他給予魯迅的幫助相對而言是比較多的。 在動亂的危難關頭,齊壽山更是義無反顧地站在魯迅身邊給予支援。他曾經兩次幫助魯迅避難,一次為聲援他而辭職。 第一次幫助魯迅避難是在1917年7月,張勳復辟。張勳的辮子兵騷擾北京城,齊壽山考慮到魯迅的安全,主動幫助他避難於東城。《魯迅日記》在7月7日記載:「上午見飛機。午齊壽山電招,同二弟移寓東城船板衚衕新華旅館。」12日魯迅和周作人等到齊壽山處找飯吃。「晚同王華祝、張仲蘇及二弟往義興局,覓齊壽山,得一餐。」 第二次是在1926年4月,張作霖聯合閻錫山等對馮玉祥部開戰。魯迅於4月15日找到齊壽山避難,即在齊的幫助下從山本醫院移往在東交民巷的德國醫院。4月26日,又遷往德國醫院,繼續避難。 1925年8月14日,魯迅因「女師大學潮」被教育部免職,又是齊壽山與許壽裳等聯名在《京報》上發表《反對教育總長章士釗宣言》,並以辭職的決絕姿態從道義上支援魯迅。宣言批評章士釗、楊蔭榆

「濫用警士、毆擊學生」;他們維護魯迅:「周君自民國元年由南京政府北來供職,十有四年,謹慎將事,百無曠廢」;最後他們表明和魯迅同進同退的決心:「今則道揆淪喪,政令倒行,雖在部中,義難合作,自此章士釗一日不去,即一日不到部,以明素心而彰公道。」宣言大義凜然,擲地有聲。這種生死與共的兄弟般的友誼給予魯迅終生的溫暖。8月14日教育部免職令發表,魯迅三天後,「晚往公園,壽山招飲也」。魯迅猝然遭難,受到當政打擊,朋友齊壽山仗義置酒為之去驚,書寫下現代中國文人相親的一段佳話。

名家眼裡的先生

葉聖陶: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裡。 鄭振鐸:魯迅先生的死,不僅是中國失去了一個青年的最勇敢的領導者,也是我們失去了一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 老舍: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可是淵博二字還不是對魯迅先生的恰好贊同。 茅盾:不但要從他的遺著中學習文學創作的方法,尤其重要的,是學習他的鬥爭精神。他的鬥爭精神,在嫉惡如仇這一點上還是大家能夠學得到的,但是他的治學的勤奮,不顧健康地努力工作,忘掉了自己地為民族為被壓迫者求解放,卻不是我們說一聲「要學」就能立刻學到。 林語堂:魯迅與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士。戰士者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即使無鋒可交,無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於胸中,此魯迅之一副活形也。 郁達夫: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因魯迅的一死,使人自覺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為,也因魯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國還是奴隸制很濃厚的半絕望的國家。唐弢:有些青年不懂得當時政治的腐敗,光在文章里誇耀中國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魯迅先生嘆息說:「倘是獅子,誇說怎樣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豬或一頭羊,肥大倒不是好兆頭。」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談的學者,立刻便被嚇倒,自慚淺薄;這種時候,魯迅先生便又鼓勵他們說:「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史沫特萊(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在所有中國的作家中,他恐怕是最和中國歷史、文學和文化錯綜複雜地聯絡在一起的人了。 (江蘇省泗洪縣歸仁中學 李利 整理)
推薦閱讀:

陳獨秀與魯迅
看《魯迅全集》---《野草》
與魯迅真正有關係的女人們?名人與愛情(13)
是正確解讀魯迅的時候了
吳猛強:少年魯迅的煩惱

TAG:精神 | 魯迅 | 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