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彈撥樂器中的奇葩
阮是由中國漢代被稱為「弦鞀」的琵琶演變而來。「弦鞀」產生於秦朝,相傳在秦末築長城時(約公元前217),人們將鞀鼓(即手搖鼓、撥郎鼓)安上弦,改造成為撥弦樂器,稱之為「弦鞀」;後世亦稱「秦琵琶」。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年),人們參考了琴、箏、築、箜篌等樂器的形制及構造,創造了另一種圓形音箱,有長柄,上架4根弦,有12個柱(即品),用手撥彈的樂器,稱為琵琶。西晉人傅玄在《琵琶賦·序》中寫道「聞之故老云: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箏、築、箜篌之屬,作馬上之樂。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像也;盤圓柄直,陰陽敘也;柱十有二,配津呂也;四弦,法四時也;以方語目之,日琵琶,取易傳乎外國主。」這種圓形音箱、直柄、4弦、12品位的琵琶,後來稱為「漢琵琶」。我們在1994年8月25日發行的《昭君出塞》(1994—10)郵票中,可以看到西漢的皇宮未央宮裡是冷月孤懸、黃葉瑟瑟、北雁南飛,被冷落永巷、孤寂無依的王昭君只能彈奏琵琶,以排解心中的鬱悶之情。由於王昭君所處年代是西漢元帝時期(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因此當時使用的琵琶只能是圓形直柄的漢琵琶,即如現在的「阮」類樂器。但在郵票圖案上,王昭君使用的卻是半梨形音箱、曲頸,頸上有四個柱,張四條弦的曲頸琵琶。這種琵琶約在公元35O年前後,才由印度傳入中國北方,因其途經龜茲傳來,又稱「龜茲琵琶」。曲頸琵琶晚於漢琵琶約四百多年,王昭君不可能在漢宮中彈奏比她晚四百多年才有的曲頸琵琶。也許這是郵票設計者對樂器史料研究不夠,因而在創作過程中出現了偏差。魏晉時期,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以擅長彈奏此樂器著名,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西善橋古墓出土的南朝時期(420-589年)(竹林七賢及榮啟期)磚刻壁畫,其中就有阮咸斜抱一件樂器彈奏的圖像。據《新唐書.元行沖傳》記載:武則天在位時,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銅器,身正圓似琵琶,與《竹林七賢圖》圖中阮咸所彈的樂器相似。元行沖認為「此阮咸所作批也.命易以木,弦之,其聲亮,雅樂家遂謂之阮咸。」自此,人們便稱漢琵琶為阮咸,並簡稱為阮。
隋唐時期,阮普遍用於宮廷燕樂和民間樂舞。1992年9月15日,郵電部以敦煌莫高窟初唐壁畫為圖案,發行了《敦煌壁畫(第四組)》(1992-11)郵票。其中第二枚《唐·伎樂》,選自莫高窟第220窟翟氏家廟上的壁畫。這幅畫是北壁「東方藥師凈土變」里的一組樂隊,共18人。敦煌舞樂分為仙樂和俗樂,此畫為仙樂,也稱為天國之樂。天宮伎樂的樂工都是以天人的形象出現,他們身著菩薩服裝,高髻寶冠,十分俏麗。樂師們使用的樂器有箏、阮咸、排蕭、橫笛、豎笛、篳篥、竽等。吹、拉、彈、打,形態各異,反映了初唐時期宮庭樂舞演出的盛況。1994年郵電部發行的《傅抱石作品選》(1994—14)中的《擘阮圖》郵票,反映了唐代仕女彈奏阮鹹的場景。此畫是傅抱石於1945年2月創作於重慶,由於他在史學、音樂、戲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所以他能夠將唐代仕女刻畫得非常傳神。在畫中,援阮彈奏者、側耳傾聽者、應節搖首者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她們淡冶嫵媚、美目流盼的神態,真讓人們心馳神往。
阮的製作在唐代已達到較高的工藝水平,現存於日本奈良正倉院的唐嵌螺細紫檀阮,其工藝之精細,造型之秀美已相當完善。1946年前後,無錫華光國樂團按唐代阮的形制,研製出三弦的大阮、中阮各1把。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民族管弦樂團對阮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依十二乎均律補齊半音,使轉調不受限制,並增加了品位。通過一系列的改革,阮由古代的八個品位,已經發展為當今的四弦二十四品位,並有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阮系列。現在阮已成為中國民族樂隊和戲曲樂隊的常用樂器。由於阮的音色圓潤豐厚,它已經是樂隊中主要的中音及次中音彈撥樂器,也是在合奏、重奏、伴奏中不可缺少的和諧的樂器。阮不愧是彈撥樂器中的奇葩!
原載《贛州集郵》2005年第2期
推薦閱讀:
※捲紙芯奇葩用法大揭秘
※女星造型奇葩亂戰時裝周組團砸場子
※奇葩父母起個名字75畫!這不是起名字,你這是實力坑娃兒!
※【轉載】奇葩
※說說小時候向父母撒過的那些奇葩的謊……被曾經的自己驚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