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與香道文化

2015-11-27 圖文:陳志民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形成了諸多異於世界其它民族的獨特文化現象,「香道文化」即是其中之一。本文針對它的發展源流做了綜述,揭示了它所含蘊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通過引證韓江流域遺存大量「出水」古代香爐的事實,說明早在唐宋時期,潮汕先民早已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進行貿易活動。至清代,「紅頭船」貿易興起,各種交流更加頻繁,潮人「用香」更為普遍,佐證了潮人與香道結緣的悠久歷史。指出香應具備「潔、圓、幽、通、和」五品,「和」為「香道文化」核心。倡導「香道文化」的精髓在於「天人合一,歸於自然」。既可凝聚精英文化階層,又可惠澤普羅大眾,同時也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享有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情趣是當今幸福生活的標誌之一。

關鍵詞:潮汕文化 香道 品香

一、香道之源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形成了諸多異於世界其它民族的獨特文化現象,「香道文化」即是其中之一。追根溯源,可以用:「始於春秋、成長於漢、諸備於唐、鼎盛於宋、風行明清」進行概括。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作《猗蘭操》,雖然頌詠的不是沉香,但它以物寄情,物與神交,在精神層面上確立了品香與儒家人格的內在聯繫,奠定了它豐富的文化內涵,可視之為中華「香道文化」之發端。

有關沉香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東漢楊孚的《交州異物志》:「密香,欲取先斷其根,經年,外皮爛,中心及節堅黑者,置水中則沉,是謂沉香。……」可見漢代先民對沉香已有了較深的認識。兩漢時期出土了不少用於焚香的金銀錯青銅博山爐和釉陶博山爐,(圖1)器型輕盈挺拔,爐蓋仙峰層疊,焚香時輕煙似山穴雲霧從空谷中繚繞而出,這是何等情境交融的境界,我們不得不佩服先民天馬行空的浪漫想像力。由此可以斷定:至少在兩千年前,中華先民已經開始使用博山爐焚香了。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門弟子,王公貴胄,流行熏衣沫浴禮佛。文人高士,隱於林泉,焚香操琴,視為雅事,更成為上流社會的時尚。

漢代博山爐 陳志民藏

盛唐時期,對於如何鑒香、品香已進入「禪」的完美境界。上世紀80年代初在陝西扶風法門寺的地宮中,出土了兩千多件皇家恩賜器物,其中的五足銀鎦金熏香爐,器表鐫刻有華麗精緻的紋飾,巧思妙制,令人讚歎。同時出土的還有依山巒走勢進行描金的沉香山子若干塊,說明沉香在當時已是用於「禮佛」的貴重之物,為皇家及佛門所珍。(圖2)這些物品都一一列出並鐫刻於地宮出土的《衣物帳碑》上,見證了唐代「香事」已經諸法具備。在敦煌壁畫上手持鵲尾香爐的菩薩造像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證。

唐代沉香 法門寺出土

香道發展至宋代更為鼎盛,品香、點茶、吟詩、作畫,成為文人評判修養才情高低的標尺。毫無疑問,由於有了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和文心雕琢,「香道」才真正上升到文化的精神層面並達到了史上頂峰。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就是一位精於此道的藝術大家,他一生追求道家澹泊靜穆的境界,而香道恰好與這種精神相契合。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傳為趙佶所繪的《聽琴圖》,描繪了一位身著素服的文士,端坐松下,輕撫琴弦,身傍香几上放置一個造型精緻的香爐,一縷清煙裊裊上升,斜風輕拂,飄向操琴者,形象地展現了文人高士焚香操琴的場景,這也是宋徽宗心境的寫照。」(圖3)

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受到宋徽宗審美傾向影響,存世器物中有大量仿古鼎彝造型的香爐,其精雅高貴的品味,仍是陶瓷史上審美的極致,至今難以逾越。而詩人墨客,也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品香、頌香的優美詩章。「棐幾硯含鸐鵒眼,古奩香斫鷓鴣斑。」(南宋、陸遊)「長安市裡人如海,寄靜菴中日似年。夢中小爐花影轉,小爐猶有睡時香」。(《全宋詩》周紫芝)宋人詠香妙句不勝枚舉,這些意境深遠的詩句向我們形象地描繪了宋代文人生活的一個側面。而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巨制風俗圖卷,曠世名作《清明上河圖》,描寫了首府汴京集市上繁鬧的場景,畫中繪有專門經營香料「劉家上色沉檀揀香鋪」的畫面。(圖4)證明在宋代,品香再也不是皇家貴胄的專利,已經進入了社會各階層甚至平民百姓之家。上品沉香更是「一片萬錢」,被喻為「香中之王」。

品香之風延至明清時期仍風行不絕,帝皇之殿,王侯深院,道觀禪寺,儒子書齋、乃至家道殷實的平民百姓廳堂,時有絲縷輕煙溢出,不同階層的人均視焚香、品香為高雅之事。此時的熏香爐具,無論鑄銅或陶瓷,品類繁多,鼎彝瑞獸,造型極盡其巧。著名的宣德爐就是皇家當年採用泰國所進的珍貴風磨銅料經反覆精鍊所鑄,被後世香客奉為焚香爐具之極品,歷代受到文人墨客的器重,萬金難求。北京故宮博物院中,至今還藏有清代皇家熏香所用沉香(圖5)及不少古代香爐精品。

各式香料 北京故宮藏

但解放後,焚香、品香則被斥為腐朽沒落的封建文化糟粕遭到蕩滌,曾經輝煌的香道文化逐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當年珍貴的沉香也逐漸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中,特別是經過文革掃蕩後幾乎絕跡。

二、潮人與香文化

粵東先民接觸香道文化,最早應源於歷史上南遷的中原移民。據史家考證:秦漢設治之前,粵東為古越族一支繁衍生息之地,人煙稀少。史上有秦王遷徙中原五十萬人駐嶺南的記載。在韓江臨海口處澄海龜山,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發掘出一處建築形制及規模均屬官府規格的漢代遺址,同時出土了不少瓦當與陶器,無論器型與紋飾,和中原地區出土的器型十分相近,證明粵東地區在漢代已有了直屬中央王朝的政權建制。如龜山附近韓江即「出水」有灰陶三足鼎式爐。(圖6)特別是相鄰南山出土的博山爐蓋,(圖7)蓋上留有透煙氣孔,上面有捏塑和刻畫紋,造型及紋飾帶有典型的東漢時期中原地帶博山爐風格,無可辯駁地證明了早在漢代,粵東先民己開始接觸焚香,從中可窺見中原文化對兩廣文化影響的印記。

漢代三足爐 陳志民藏

漢代博山爐蓋 陳志民藏

漢朝末年亂紛爭,迫使中原人向東南移民,特別是東晉「永嘉之亂」後,中原人口再次大量遷徙至粵東,潮人氏族中,有不少為逃避中原地區戰戰亂而遷徙入潮的晉人仕子後裔,在這片大地繁衍生息。現今潮汕鄉間民居門樓上,常常見刻有「穎川故家」、「濟陽世家」的石牌匾,即含蘊潮汕人對中原文化的認同和血緣依戀。另外,歷代在中央被貶或朝廷任命的入潮官員,都會帶來中原主流文化。例如韓愈貶潮,重儒學,興文教即是典型的例子。清朝乾隆年間,有外方名士孟良入潮,初見潮汕婦女存古風、尊禮儀形象,倍感新奇,撰有《潮州竹枝詞·上元》,有「怪他風俗由來異,裙屐翩翩似晉人」的詩句為證。可見粵東雖處荒閩之地,遠離中原集權中心,恰好得以避開戰亂,中華傳統文化及古俗,反而得到較好的保存和傳承。中原文化與古越族文化結合碰撞,且反客為主,成為潮汕文化的主體。潮汕人對香道文化的認知,雖不見典籍明確記載,但結合文化淵源及遺存古器綜合推斷,始於中原文化傳統是不容置疑的。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國力最強盛、對外最開放的時代。但生態的失衡導致北方氣候的逐漸惡化,著名的北方「絲綢之路」逐漸阻塞轉而漸漸東移,出現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朝廷為管理海外貿易,唐開元二年(公元713~741),廣州最先設立市舶使,負責管理對外貿易的事務。潮州當時是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潮州港作為廣東的第二大港口,有極佳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它位於唐代開放港口泉州與廣州之間,剛好填補了兩港之間的空檔,在對外貿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無疑是廣東唐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據有關史籍唐德宗王虔休《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中記述:「近得海陽舊館,前臨廣江,大檻飛軒,……今年波斯古邏本國二舶,順風而至,亦云諸蕃君長,遠慕望風,寶舶荐臻,倍於恆數。臣奉宣皇化,臨而存之,除供進備物之外,並任蕃商,列肆而市,交通夷夏,富庶於人。」由此可窺見廣東唐宋時期港口對外貿易的繁榮景象。可以推斷:在這些外國商人的交易貨物中,除了它國的物產奇珍異寶外,肯定有「古暹國」商人帶來的沉香等貨物。唐天寶年間,即有稱廣東貿易船隻為「寶舶」、「香舶」之稱。

唐宋時期潮州港與外洋貿易貨物中,瓷器為大宗。北宋潮州筆架山窯出產的瓷器大多銷往東南亞諸國。上世紀七十年代,澄海鳳嶺古港遺址發現有沉埋於地下遠洋船隻的大船桅、大纜繩,並散落有大量古陶瓷片。在泰國等地都曾出土過潮州窯生產的唐宋瓷器。近些年來,船民在韓江中撈取建築用沙,在古港附近水道沉積沙層搭沙,「出水」時時撈起古瓷,其中以北宋筆架山窯產品居多。因為外銷,所以這些瓷器在國內其它地方均極為罕見。出口南洋的外銷瓷,品種繁多,但其中有各式陶瓷香爐則特別引人注目,最為常見的是各式青白釉瓷刻蓮花弦紋托盞香爐,造型很有特色。

自魏晉南北朝佛教盛行以來,蓮花即被佛家視為聖潔之物,南北朝的蓮花爐脫胎於漢代博山爐。唐宋以來,蓮花成為香爐主要裝飾圖案一直沿用,北方各窯口及耀州窯也多有燒制。不過南北造型及裝飾則略有區別。潮州筆架山窯的蓮花爐圖案,多為立體多層深雕,更有立體感。(圖8、圖12、圖13)這些蓮花香爐大小不一,有的甚至高達十九公分,多為弦紋高足托盞式,弦紋高足非常方便托於掌中移動,俗稱「行爐」。(圖9)

潮州宋代筆架山窯的蓮花爐 陳志民藏

潮州宋代筆架山窯的蓮花爐 陳志民藏

筆者採集有一個弦紋高足托盞爐,造型奇特,構思極為巧妙,折沿五花口,爐中間捏塑一朵含苞欲放的蓮花,鏤有通氣小孔,內可置香片或口可插線香之用,至今國內發表資料未見有此爐式。(圖10)另有青白釉獅子熏爐,雖然僅存爐蓋,仍可窺見其造型精美程度。獅子蹲坐於圓形台座之上,扭頭顧盼,體態生動。(圖11)與蓮花爐開敝式不同,它為閉合式,焚香時煙從口出,如吐祥雲,舒而縹緲,更具禪意。獅子為佛教瑞獸,也稱之為「狻猊」,唐代即有獅子熏爐,至宋代仍然十分流行,頗受文人推崇。陸放翁在《老學庵筆記》中將它稱之為「香獸」。這些香爐不但粵東先民自用,同時也是出口瓷,東南亞諸國民眾信仰佛教,有熏香禮佛習俗,這些香爐應是善男信女禮佛敬香用器。在韓江中搭沙,「出水」香爐除大量為北宋潮州筆架山窯產品外,也有福建窯、浙江龍泉窯產品,其中以南宋龍泉窯粉青弦紋爐最為精美。(圖14)在日本,宋代龍泉窯爐被奉為香道用器之極品。從韓江「搭沙」撈起的大量古瓷香爐,說明潮人在古代很早就開始接觸香道文化,精於品香,同時也佐證了早在唐宋時期潮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長期從事貿易的歷史。

我國有些地區雖然也產沉香,如海南島所產沉香,質量最優,為宋人極力推崇,歷代均奉為上品,但它數量稀少,產量遠遠未能滿足當時的需求,因此大量香料需要從東南亞諸國通過海上貿易獲得。宋代蔡絛在《鐵圍山叢談》卷之五中論述:「產占城國則不若真臘國,產真臘國則不若海南,諸黎峒則不若萬安,吉陽之黎母山,至是冠絕天下之香,無能及之矣。」評鑒十分精闢。東南亞諸國盛產沉香,在宋代,我國與東南亞進行頻繁的通商貿易,大量的陶瓷器、絲綢、茶葉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輸出,換回國內所需的珍稀物品象牙、珍珠、犀角、沉香等。宋代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卷之七「香門」中記載:「沉香來自諸蕃國者,真臘為上,占城次之。真臘種類固多,以登流眉……。所產香,氣味馨郁,勝於諸蕃。若三佛齊等國所產,則為下岸香矣,以婆羅蠻香為差勝。……」對於沉香產地及質之優劣做出精確評判,同時也道出在宋代,我國沿海與東南亞沉香貿易之盛。另據史家考證,明初自永樂年始,「鄭和七下西洋,五經南澳」。南澳縣博物館徵集到一件重要文物「三保老爺」石香爐,就是很有說服力的物證。明代中晚期,因為東南沿海倭寇不斷進犯,朝廷一度實施海禁,致使與海外貿易時斷時續。但在近期「南澳一號」沉船水下考古中,發現了大量的福建平和窯瓷器及其它貨物,均印證了晚明時期,閩南及粵東地區邊民與海外的貿易交流從未間斷的史實。

潮汕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僑鄉,究其原因,進入明清以來,由於人多地少,潮人有不少人飄洋過海到海外謀生。康熙二十三年,朝廷開啟海禁後,潮人再度大批移民海外,隨著「紅頭船」貿易興起,從澄海樟林港乘船「下南洋過番」者甚眾。乾隆年間,清廷允許商人到暹羅〔泰國〕等國進行販買大米、紅糖等商業活動,為潮人發展事業提供了機遇。在經商項目中,沉香是潮人與東南亞諸國開展貨物交易的重要商品之一。由外洋輸入的沉香不絕於潮汕,可謂香道通四海。

在潮汕地區,過去幾乎家家戶戶都與東南亞有海外關係。不少家庭中均有親友在海外經商,沉香是潮商經營的高檔貨品之一。俗語道:「近水樓台先得月」,因此家道殷實人家幾乎都存有沉香,以備藥用及熏香之需。(圖15)潮人對沉香極為珍惜,清代潮州金木雕中有小型器作宣爐罩,即為置放焚香爐具專用,是富裕家庭必備之物,至今民間遺存甚多,形制多樣,精雕細鏤,人物瑞獸,描畫賦詩,髹漆貼金,極其華麗尊貴,工藝之美,可冠華夏。(圖16)過去潮汕女子出嫁之前,需綉制香包或香囊一批,用于贈送閨中姐妹和親友,一針一線,用心綉就,精美秀雅,體現了潮汕女子心靈手巧的氣質,也間接折射出用香的普遍和香料的貴重。﹝圖17﹞可見潮人對於香道十分推崇和講究。

老沉香 陳志民藏

香囊 陳志民藏

清代潮州金木雕宣爐罩 廣東省博物館藏

三、品香論道

改革開放後,掃除極左思潮,經濟發展,國泰民安,人民生活得到大幅度提高,盛世收藏,久違的沉香才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中來。「香道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之精華和國粹重現人間,作為一種高雅文化開始風行於神州大江南北,受到越來越多人的理解乃至追捧,在藏香、品香中,越來越多的人親身體驗到香道的神妙之處。

儘管品香在精神層面上,儒、釋、道皆十分推崇,似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其中奧妙確實很難用言語描述。可以說: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修養、不同心境的人,對於如何品香的體悟肯定各有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不少初學者剛一接觸,馬上會給它妙不可言的獨特香韻深深吸引並「獨為伊人醉」。

初入香道,識香可教,懂香靠悟。首先要學會惜香、敬香,懂香。根據本人體悟總結,認為品香可以概括為如下五個特點:潔、圓、幽、通、和。

潔:香味氣韻獨特、清純高妙、不濁不野、天下無雙。

圓:香品圓潤醇厚、甜馥內斂、不破不燥、回味無窮。

幽:香煙若即若離、若隱若現、寧靜致遠、曲徑通幽。

通:香韻通達三界、開啟靈竅,拔除沉痼,身心調諧。

和:香氣綿長靈動、不疾不散、以香觀心、神自歸一。

何謂香道,初涉香道易,進入化境難。必須在選料,用器,方法,環境四個條件進行精心考究,若四方面都完備,即可達到香道的最高境界。沉香因不同產地、不同品種、不同品級,香味韻致自有高下之分,或為濃烈,或為清淑,可根據個人偏愛各取所需。焚香選料重在氣味純正,香韻綿長為勝。頂級沉香棋楠有「一香三味」之韻致,即使是非初學者也需有機緣慢慢體驗才能學會識別。焚香器具最重要的是香爐。現今要得一件古器,如宣德爐真品、宋代名窯所產瓷香爐更是天價難求,可謂鳳毛麟角。即使要尋得清代景德鎮仿宋哥釉爐,(圖18)德化窯象牙白釉爐已屬不易,(圖19)如求得,應「寶」之。用古器焚香之時,追慕古人幽思,可增添古雅氣氛。古人焚香之法十分考究,可供借鑒。需選用特製香炭,點燃後輕撥香灰,淺埋香炭,置銀葉於炭之上,或用雲母片隔火,再用香匙添上適量香料,讓金屬片之熱力將香氣慢慢迫出,以少煙,舒緩,香韻悠長為要旨,切忌猛火燒烤,如燃焦炭,無疑是糟蹋天物。現有利用現代科技製作的電香爐,可調控溫度,使用十分簡便,是初涉香道者首選。至於環境,以靜室為宜,如果能約上三二好友,尋一處林泉高遠之清舍,焚香聽曲,品茶論道,可視為人生一大雅趣,對陶冶身心十分有益。

清代德化獅鈕白釉爐 陳志民藏

清代黃哥釉爐 陳志民藏

香道「五品」,「和」為香道文化之核心。萬事和為貴,寧靜致遠,品香不但對人體痼疾有獨特療效之功,更可寶貴的是它有調作現代人浮燥心態,使人平和達觀,凈化心靈之功。「香道文化」的精髓在於:天人合一,歸於自然。

四、結語

自古以來,潮人與沉香有緣。也可以說:有海的地方就有潮商,有潮商所到就有沉香。

如今沉香收藏已成為一種時尚,「香道文化」已滲透進入了社會的高雅文化生活之中,我們只有更好地了解並掌握沉香的文化底蘊及歷史淵源,珍惜其珍稀資源,合理進行開發和利用,才能使中國博大精深的「香道文化」得以傳承與弘揚,更好地豐富於我們的生活。要構建現代「和諧社會」的目標。社會和諧,享有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情趣,本身就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幸福生活的標誌之一。倡導「香道文化」,既是凝聚精英文化階層,又可惠澤普羅大眾,無形中可以提升民族的整體文化素質,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挖掘「香道文化」的內涵並加以正確引導,為推動潮汕大文化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一定能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壬辰年冬月完稿於紫雲齋

主要參考文獻:

  1. 東漢:《交州異物志》 楊孚著

  2. 唐代:《進嶺南王館市舶使院圖表》 王虔休著

  3. 宋代:《鐵圍山叢談》 蔡絛著

  4. 宋代:《嶺外代答》 周去非著

    (註:本文引用圖片除註明引用處,均為近年作者採集韓江「搭沙」出水器及私人藏品,如有謬誤由作者負責。)

    作者簡歷

    陳志民,男, 1983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獲學士學位。同年到汕頭大學校長辦公室工作,1985年參與創建美術系,任籌備小組副組長。歷任汕頭大學美術設計系主任,藝朮學院常務副院長。現任汕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藝術委員會會員,廣州美術學院嶺南傳統藝術專家,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專業委員會顧問,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顧問。汕頭市沉香收藏協會名譽會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
怎麼看待老師說「孔融讓梨」是哲學悖論?
「背影殺手」是什麼意思,褒義還是貶義?
「坐台」「出台」這兩個詞是從哪來的?
紅山文化80年(下)

TAG:文化 | 潮人 | 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