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官窯」——景德鎮藝術瓷廠美研室

勁拍網上剛剛高價拍出了一個帶有景德鎮藝術瓷廠美研室款的梅瓶。

近年來,不少藏家把眼光轉向解放後景德鎮國營瓷廠生產的瓷器。建國初期景德鎮成立了很多陶瓷工廠,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十大瓷廠」。至於「十大瓷廠」的排名人們總會有諸多爭論,但「藝術瓷廠」作為老大的地位大家毫無爭議。

「景德鎮藝術瓷廠」成立於1958年9月24日,由市政府下發文件,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瓷廠和出口瓷彩繪加工廠聯合組建「藝術瓷廠」。

「藝術瓷廠美研室」是「藝術瓷廠」核心中的核心。當時匯聚了一批著名的陶瓷美術家。畢淵明、章仕保、吳康、王小凡、葉震嘉、趙惠民、常兆新、塗菊清、潘文復、章亮、章文超(見本作品落款)、王隆夫、田慧棣、翟筱翔、沈盛生、徐煥文、鄒甫仁、余文襄、葉冬青、陳先水、周湘甫、葉震嘉、常兆新、鄒國均、汪昆榮、吳元清、王一亭、王鶴亭……許多人物現在都成了近代瓷器史上的大師。

「藝術瓷廠」曾作為景德鎮的樣板受到了許多國家領導 人的視察和參觀。鄧小平、喬石、吳官正、田紀雲、方毅、李鐵映等先後留下過足跡,一九六五年七月六日,郭沫若還在視察工作時即興揮毫,題寫了「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高峰在此都.....」的讚美詩篇。

建廠五十多年來,「藝術瓷廠」共出了1個中國工藝術美術大師、7個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4家「陶瓷世家」、15個「陶瓷美術家」、100多個省、市高級工藝美術師。

據統計1963至1978年,國家每年外匯儲備在1億至1.8億美元區間,景德鎮瓷器每年為國家換得三千多萬美元的外匯。其中「藝術瓷廠」擔負著高端精品研發任務,當時許多精品都出口海外創取外匯。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原先出口的瓷器開始迴流了!

PS:藝術瓷廠的發源地——景德鎮陶瓷美術生產合作社

景德鎮陶瓷美術生產合作社1952年成立,是由吳康率先組織創建,並先後擔任了合作社副主任和藝術瓷廠副廠長職務。初期只有彩繪,不過十幾、二十人,此後幾年裡它不斷根據「指示精神」、行業改造擴大,當時,陶瓷工藝美術生產合作社可謂人才濟濟,甚為壯觀,齊聚了王大凡、王小凡、劉雨岑、曾山東、畢淵明、徐天梅、魏榮生、王錫良等眾多大家,也有張松茂、章鑒等瓷壇新秀。之後陸續合併了景德鎮第一、第三、第四工藝社的彩繪部門以及東風瓷廠的新彩部,陸續更名「景德鎮陶瓷美術合作工廠」、「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瓷廠」。

1958年9月24日,景德鎮市政府下發文件,景德鎮陶瓷工藝美術瓷廠和出口瓷彩繪加工廠聯合組建「藝術瓷廠」,三天後,借了第六小學的操場舉行成立大會。整座瓷廠由景德鎮手工業者、作坊從業者組成,加上後來從建國瓷廠選拔了一批人才、帶徒傳藝選拔了一批新生代,瓷廠成立時職工達到5138人。

顧名思義,「藝術瓷廠」以生產釉上裝飾陳設藝術瓷為主,它是一個在景德鎮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名字,是時代的產物,亦是時代的象徵,仍在影響著時代。誕生之初,它就好似一處收集無數陶瓷秘密的百寶箱,囊括當時紅店、作坊業的精英,舊式傳統在這裡融匯,被繼承、發展和創新。即使在停產改制後,「藝術瓷廠」這塊招牌仍舊發光,因為它對整個景德鎮乃至陶瓷界的影響,已經滲透進骨血里。

為了激勵陶瓷藝人,肯定他們的成就,表彰他們的貢獻,景德鎮在1959年和1961年分兩批授予35名身懷絕技的藝人「陶瓷美術家」榮譽稱號,並給予物質獎勵。同時授予的還有一批陶瓷設計師、設計員職稱。

關於「藝術瓷廠」的知名陶瓷美術家,有一份並不完整的名單,上面有:畢淵明、章仕保、吳康、王小凡、葉震嘉、趙惠民、常兆新、塗菊清、潘文復、章亮、章文超、王隆夫、田慧棣、翟筱翔、沈盛生、徐煥文、鄒甫仁、余文襄、葉冬青、陳先水、周湘甫、葉震嘉、常兆新、鄒國均、汪昆榮、吳元清、王一亭、王鶴亭……許多人物現在只能從歷史和瓷器中品讀,可謂「家家抱荊山之玉,個個握靈蛇之珠」,各懷絕技。


推薦閱讀:

宋代官窯哥釉瓷器氣泡特徵
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宋官窯
瓷界的「瘦金體」----北宋官窯
官窯琺琅彩瓷最新市場價格

TAG:中國 | 藝術 | 景德鎮 | 官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