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松峰談糖尿病——你可以活得更輕鬆
【個人簡介】 辛松峰,曾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碩士學位。1991年赴日本留學深造,先後在日本愛知醫科大學做大學院研究生、外國人研究員等,並被IOND 大學授為醫學博士,現為名古屋有限公司國際中醫綜合研究所所長。其在國內外執業範圍為中醫內科、婦科、兒科、腫瘤科、皮膚科、內分泌科和血液科等,特別是對治療腫瘤、皮膚病、糖障(糖尿病)等疑難雜症有很深的造詣和專長,是我市外國專家局引進的海外高層人才。給糖尿病正確命名 兩千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上已經提到過糖尿病,起名叫消渴。這個病名是從癥狀上來的,因為它的主要癥狀是消瘦、口渴,所以定名為消渴。 後來英國人發現,尿液是甜的,他們從現象上推斷這種病人的癥狀,既然尿糖,就命名糖尿病,這麼一直叫了幾百年。 後來糖尿病人越來越多,世界化了,不管發達國家還是發展國家,都叫它富貴病。因為營養過剩才得這種病,這是從社會學上說;還有從年齡層上稱作成人病或者老年病,年齡大了容易得這種病,小孩得這種病的比較少。無論是從社會學還是從年齡上來說,都沒有揭示病的實質。 在日本,這種病被叫生活習慣病,認為這個病是由於患者生活習慣不良引起的,因為醫生治不了了,乾脆就讓患者自己去治。這個命名有很大錯誤,病人畢竟不是醫生,自己去治太盲目,這樣的話很不容易把這個病治好。其實,富貴的人不一定都得這個病,老年人也不一定都得這個病,過去的消渴也不是只有消瘦和饑渴的問題,很多的其他癥狀,比如疲乏等,都包括不進來,所以這個病名在逐漸演化。 辛松峰提出要從實質上去給這個病命名,將其命名為糖代謝障礙。糖尿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時,醫學書上將其列到新陳代謝這章里,它屬於一個新陳代謝問題。病因是糖代謝出了問題,不是尿的問題,不是應酬的問題,也不是錢多富貴的問題,實際上它的本質是糖代謝障礙。簡稱糖障,短小精悍,易於記憶。 為什麼這麼重視病的名字?辛松峰解釋說,這是為了提高人們的意識。正確的命名能正確地解釋這個病的性質、特點、癥狀,還能指導它的治療。 目前90%左右的患者是2型的,叫非胰島素依存型糖尿病。名字叫非胰島素依存型,但是事實上一旦打上胰島素就沒個停,就依賴胰島素了。為什麼表裡不一?實際就是叫病名問題,把他改成糖代謝障礙,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終生帶病是因用藥錯誤 很多人都說糖尿病是終生帶病,還有的說是不死的癌症,癌症就是癌症,糖障就是糖障,這種話對患者的心理來說,是非常消極、惡劣的影響。患者能不能走出這種疾病來,理論誘導是非常重要的。 「終生帶病」的原因是選藥用葯錯誤。 一是口服或者是注射胰島素的葯,由短效的換成長效的,這是錯的。因為血糖變化是根據三餐走的,一頓飯以後馬上出現高峰期,你打一次,那兩次怎麼辦。三個高峰期你丟掉一個,病能不發展嗎?換成長效以後會加速發展惡化,出現腳麻、視網膜變性等糖尿病性衍症。長效的,容易造成糖無管制狀態。正確的做法是打三次,口服也是。從今天開始先去換藥,如果想走出來,就換成跟著三餐走的葯,三次服藥,不要做長效的。 二是錯誤地固定用藥。有低血糖經驗的人,出現低血糖以後怎麼樣去處理?醫生告訴他,一定要帶著糖,補糖。這種行為是錯的,出現低血糖是你生命當中的轉機,也可以說是重要標誌物,它的重要性是提醒你用藥過量了。用藥過量就要減葯。患者可以跟主治醫師商量,口服也好,打胰島素也好,隨時根據身體狀況調節用量。調節用藥是正確的,固定用量是錯誤的。走出控糖誤區,健康飲食 現在有種說法,控制飲食就不準吃帶糖食品,要低糖或無糖的食品,比如喝無糖牛奶。實際上乳製品、豆製品、脂質品在人體內是互相轉化的,蛋白質可轉化成糖,表面上沒吃糖,實際上將蛋白質轉化成了糖。辛松峰主張,糖尿病人控制飲食不在於吃糖或不吃糖,而在於量。他有位病人,打了二十年胰島素,現在不用了。原來半夜兩點多發熱,有低血糖癥狀,需人陪伴照顧,現在沒有低血糖癥狀了,能睡熟覺了。 辛松峰總結了幾句四字訣,指導糖尿病人日常的自我護理。 三餐嚴守。他主張三餐制,早中晚三餐嚴格守時、守量。主要是守時,守時自然能找到量的平衡點,就能守住量。三餐守時要堅守標準,偶爾違反無妨,人自身會自我調節。三餐嚴守但不戒糖,保持人體自身生存所需的基本能量。 零食嚴控。嚴格控制,禁止吃零食,不要將零食當正餐。有人提出少吃多餐,那是對胃切除的人,糖尿病人不必如此,水果照常吃,糖不是害人精,方法錯了才是害人精。 餐前測糖。這是最關鍵的。好多人根本不測血糖,醫生讓打多少就打多少,這就是誤區。大夫不給你說清楚,你自己也不明白。通常餐前測糖是最準確的,餐後測糖、空腹測糖在治療學上都不科學。餐前,就是吃飯前,最多幾分鐘,就餐前最近的時間點。測糖作好記錄,準確到日、時、分,周末小結,月末點評。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三餐前測,等大體有數了,就可以一餐前測,可以是早餐、晚餐前都可以。 餐前測糖的作用是根據這個情況要以糖進餐、以糖進葯。血糖數值高,比如說十二點幾,則要適量減餐,要堅持「減一口」原則,而不是完全停止進餐,否則會造成混亂。血糖數值低,則要適量減葯。「糖高減餐,糖低減葯」。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以糖進餐原則,需要減餐的時候是稍微減一點,不是完全停止進餐;按照以糖進葯原則,只要測量的時候出現糖值偏低的情況,就要減葯。糖低就是因為用藥過量,因此要及時調節用量。 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血糖的穩定。平時要注意保持血糖的平穩性,讓其「軟著陸」,保持平穩下降,不能突然下降,避免讓血糖忽高忽低。 中藥隨餐吃。只要需要進口的,就在三餐時完成。在吃飯上,辛松峰建議先喝湯再吃菜再吃主食,湯是熬的湯而不是水,菜是熟菜不是生菜,主食可以是饅頭或米飯等。因為植物纖維佔地方不佔能量,先吃菜可把肚子填滿,再吃主食。蔬菜最好是熟菜,老年人吃熟菜便於消化。
糖尿病人日常按摩穴位三個穴位神闕穴:即肚臍;中脘穴,神闕穴上四寸(四指併攏為三寸,再加食指前兩節長度);大橫穴,神闕穴下四寸。按壓動作兩手拇指重疊,隨呼吸按,呼時按下,吸時抬起,每個穴位重複三次。次序為神闕、中脘、大橫。作用調節胰島素分泌,自然刺激,調節水液代謝,非藥物調節。
推薦閱讀:
※什麼是糖尿病體型
※糖尿病 少吃粥少喝湯
※糖尿病人打胰島素好嗎?
※糖尿病宜忌食水果表,吃多少都有了,打包帶走
※疾病丨這張控糖食物表,糖尿病人一定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