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假打」之後
一、假打
「國家至上論、利益最大論、賽製作惡論、誠實輸球論、合理利用規則論、垃圾時間論、公平競賽論、觀眾契約論、偽裝底線論、假球普遍論、教練責任論、運動員無辜論、道德大棒論……這簡直是全國參與的一堂超複雜的倫理課」——再一次,場外爭議比金牌故事更加吸引注意力。
晨間,在中國受眾最多的五家商業門戶首頁上,頭條或者加粗待遇不屬於焦劉洋破紀錄奪冠或者「雷少爺的劍」,而是《國羽頭號女雙假打被取消奧運資格》。
其實,從昨天午前開始,于洋和王曉理還能不能繼續比賽就已經成為焦點話題。各門戶網站將《世界羽聯指控中韓印尼8名選手消極比賽》的消息放在奧運專題頭條,根據新華社的描述,「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組合于洋/王曉理以14:21和11:21爆冷不敵韓國組合鄭景銀/金荷娜,由於雙方在場上失誤頻頻,擊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網,比賽時溫布利體育館內噓聲四起……賽後于洋表示:『我們是第一次和他們打,加上明天就淘汰賽,我們小組已經出線,所以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面對明天的淘汰賽,沒必要再拼了。』」
晚間8時許,各路媒體陸續引用前方消息,稱中國女將與韓國、印尼共計8人均被世界羽聯火線取消奧運會資格,理由是「這四對組合被認為違反了世界羽聯的運動員行為條例第4.5和4.16款,即『未盡全力去贏得比賽』和『做出了明顯有辱於或有害於羽毛球運動的行為』。」
就在中國代表團上訴或者放棄上訴的消息還莫衷一是時,家鄉父老們已經在微博和論壇上吵翻了天。更準確地說,這場「褻瀆體育精神」和「合理利用規則」之間的爭論貫穿了一整個日夜。
于洋的解釋沒能說服楊明。事實上,這位老牌體育記者「輸球又輸人,丟人丟到家了!」的斥責在昨天上午第一時間就被網路編輯抓取,加上「新華社狠批」的背景注釋,展示在心系倫敦的國人面前,並配以《25000人喝彩VS一地噓聲,您當如何選擇》、《消極比賽必遭到譴責,奧運精神不容違背》的異口同聲。
這又是一個批判「惟金牌論」的好契機。楊明在認定中國選手輸球只為避免「互相殘殺」後,對這種故意輸球以避開強手的策略嗤之以鼻:「這類作法骨子裡卻戕害了體育精神和道德,是赤裸裸的為金牌而金牌行為,而且極不尊重觀眾,最終即使贏得金牌,也會廣遭詬病……我們競技體育界的個別官員和教練,把比賽的輸贏看得重於一切,為了金牌,常常做出令運動員形象受損,缺失體育精神的事情。其實,我們的運動員往往是無辜的,他們也是受害者。」
但是,在聽聞故意輸球是為了避開強手,並就此了解本屆奧運會實施的新賽程規則後,一些人決定要為于洋和王曉理鳴冤,這其中包括白岩松。
這位央視主播在奧運1+1的晚間節目中,對「道德審判」公開表示「非常非常遺憾,甚至憤怒」:「玩命地在小組已經出線的情況下去贏自己不一定能贏的對手,而目的卻是跟自己另一對本國選手碰上,然後再把其中一對幹掉,你覺得這是傻啊?還是腦子進水了?我想真正傻和腦子進水的是這個不合理規則的制定者。因此我覺得中國要上訴,我也不希望這是最後的一個結果,即便是的話,也應該去改變未來的規則,任何不贏卻可以獲利的規則一定是糟糕的,而不應該僅僅去譴責個人。」
還有林丹,這位中國羽毛球隊男單頭號。根據中新社消息,在結束自己的比賽後,他雖也承認女隊友的表現「不符合奧林匹克精神」,但更強調「這起事件的深層原因在於國際羽聯所制定的賽制存在漏洞。如果他們所選擇的是淘汰賽制,那麼一切就會非常正常。因為只要你輸掉比賽,一切就都結束了。」
此時,已近午夜,漩渦中心的于洋終於現身,通過騰訊轉發處罰通告,並附加告別宣言:「這也是我最後一次比賽了。再見國際羽聯,再見我摯愛的羽毛球」。她最後的辯解是:「我們只是受傷,只是選擇利用規則放棄比賽。只是為了接下來第二階段的淘汰賽打的更好。第一次奧運會改為小組循環再淘汰賽,運動員的傷病你們懂嗎?辛苦的帶著傷病備戰了四年說取消就取消我們的參賽資格。你們無情的打碎了我們的夢想。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沒有那麼複雜,但就是這麼不可饒恕。」
用一張咧嘴大笑圖片作為頭像的搭檔王曉理比她還要憤怒。0時13分,她在140個字里用了11個驚嘆號和2個問號:「我真的沒有想過辛苦了四年的結果是這樣!滿身都是傷!為了比賽一在堅持!從10年的不被認可!嘲笑!到現在能夠有能力去爭奪獎牌!中間的努力大家能夠明白嗎?我跟搭檔一步步走過來大家看到的都是榮譽可我們的付出呢!你們不完善的賽制卻要我們買單!憑什麼?你們取消的不只是一場比賽!而是我的夢想!!」
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報紙的奧運特刊也接近簽發印刷了吧。可惜,這兩位一夜間被從金牌夢想中掃地出門的中國姑娘,沒能從媒體上得到多少安慰和聲援。
「中國羽球最恥辱一敗」——晶報今天可不用擔心重蹈都市時報早前報道周俊時「觸犯眾怒」的覆轍,因為這一回是這些運動員自己先「置體育道德於不顧」:「包括于洋和王曉理在內的消極比賽選手並非主動坦承錯誤,而是被動接受處罰。不管是涉事運動員于洋、王曉理,還是中國奧運代表團,都該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消極比賽已然是錯,切不可一錯再錯。」
成都商報把血紅的「恥辱」二字寫得斗大,鋪於被處理成漆黑黑的裁判警告現場圖片,並配發同樣來自新華社的怒斥,《中國隊該醒悟了!》:「『合理利用規則』,從字面上並沒有錯,像舉重選手稱體重前減體重、稱體重後適當進食,就屬於『合理利用規則』。但其前提是遵守奧林匹克精神、體育道德和人們的認知底線。雖然奧運會從邁入市場化、職業化以後,就有一種『奧林匹克已死!』的哀嘆,但越這樣我們就應該越加倍呵護奧林匹克精神,自覺捍衛最起碼的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
齊魯晚報正在敦促「請給國人一聲道歉」。在用《汗顏啊!那6000人的狂噓》描述這場「骯髒的比賽」後,特派記者將事件意義上升至國家層面:「維護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公然違背體育精神,是一種『貪小利而忘大義』的短視行為,實際上是對國家利益的無視與傷害。誠信至上的國家形象、公平為先的社會法則,遠比一枚金牌更為重要。」
新快報只用8個字宣布「這不違規,但不道德」;華西都市報用近乎整個頭版引用那句「輸球又輸人」的痛斥,宣布《全世界都看見了這場醜聞》;一隻被污損的羽毛球靜靜躺在瀟湘晨報封面上,編輯概括此事為《羽人不淑》,逼問「多少塊金牌能拼成一塊遮羞布」;「一紙罰單」、「一地雞毛」、「一聲嘆息」是現代快報的三個連續整版,央視名嘴白岩松和新華社記者楊明觀點相左是全民大討論的代表...
其實,在白岩松和楊明之間,還有一個「演技派」,以那些浸淫體育圈多年的觀察者為主力。
在頭版用一隻破損的羽毛球為于洋送別,重慶時報在名叫「奧運.尊嚴」的版面里詢問各位,「消極比賽究竟誰之過?你支持『演技派』還是『道德派』」。根據這份報紙總結,自有一派認為「不值得上升到道德高度,純屬運動員『演技』太差。」
文體不分家。體育寫手們想起了那部周星馳經典之作,《喜劇之王》。署名趙黑的作者以2004年歐洲杯丹麥和瑞典聯合做掉義大利時的「演技高超」為例,感嘆「最丟人的並不是你要選對手,而是你準備演一場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演技極差,差到全世界都看不下去」:「倫敦奧運的這兩場羽毛球比賽,不是主動發球下網,就是人家回球過來你根本不接。英國好歹是羽毛球的發源地吧,觀眾們都是看得懂球的。這不就有一位大眾評審激動地點評了:『這簡直就是業餘比賽,完全在國際水準之下。』」
東方早報里也有電影愛好者。常山來分析如何方能「『輸』出一個未來」:「西甲賽場就曾出現大面積洗牌的現象;本屆奧運會,日本女足為了在淘汰賽中選擇對手最後一場就盡遣替補選擇不勝……要說區別,無非有些人比較優雅,而另一些人『吃相』難看而已。更別說一些刻意違規的,快30年前,一個叫馬拉多納的人用手戰勝了英國人的腳……」於是,這篇封面文章向于洋和王曉理提出下一步學習目標:「現場觀眾的一片噓聲中,世界羽聯很難不用蠻力殺一儆百,你也可以認為這多少有些矯枉過正。突然想到一個叫作尹天仇的人,沒事就抱著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羽毛球隊應該多讀書呀。」
當然還有那份前天貼出道歉信的雲南報紙。既可以用頭版頭條大標題調侃「武俠中獨孤求敗叫做境界,賽場上故意求敗那叫……」,還可以朝著倫敦舞台喝聲倒彩——《演砸了》:「我讚賞奧組委和國際羽聯取消四對『消極比賽』選手以後比賽資格的決議,我不認為申訴會改變這一結果。也許愛國的人們會罵我漢奸,隨他們去吧。奧運會已經變成了名利場,在這個世界最宏大的競技場上演的博弈,已經超出了單純的體育競技範疇,這個誰都懂。但是,懂就對嗎?難道除了赤裸裸的獲勝慾望,我們不需要一些稍微崇高一點點的追求嗎?」
「崇高一點點的追求」——是的,這也是人民日報在子夜零時整發出的微博評論要點:「現實的利益、精巧的設計、策略的選擇之上,是否還有精神和價值層面的東西,值得我們追尋和堅守?」這家報社最著名的體育記者汪大昭將之化作《規則與道德的碰撞》,發表在今日版面上:「在競技比賽中,道德的約束力不是無限的,運動員和其身後的智囊團隊有足夠多的智慧,研究規則的倡導和約束,打出『擦邊球』。中國羽毛球隊既在很早就曾指出奧運會新規則有所不妥,又在倫敦奧運會女雙小組賽實戰中消極比賽,用不正確的做法回應一項有缺陷的賽規,並不可取。」
這種呼籲中國代表團「具有強者的風範和氣度」的聲音也體現在新京報上,社論沒有迴避「田忌賽馬」這樣的反詰,而是祭出《奧林匹克憲章》:「實行先小組賽而後淘汰賽賽制的體育運動項目多了。比如前段時間的歐洲杯,西班牙隊在小組出線的情況下,最後一場比賽完全可以通過放水阻止義大利隊出線,可是,西班牙隊沒有這樣做。誰都知道,在金牌和冠軍之上,還有一種體育精神在。」用《請愛惜羽毛》告誡中國代表團,這份北京報紙語重心長:「相信,有關方面調查此事,捍衛奧運精神並不難。可是,從此事所激起的輿論爭議來看,如何讓一些民眾、運動員、教練員,消解『金牌至上』情結,放棄對消極比賽正當性的認同,要做的事並不輕鬆。」
南方都市報的評論員同樣看到了輿論爭議中的各執一詞,他們承認在看到「70%以上的投票者認為故意輸球是一種『戰術手段』,『無可非議』」的調查結果時感到意外:「一邊是羞愧,一邊是淡定,這種分裂的現象其實十分正常,因為其反映出公眾對『金牌與國家關係』、『目的和手段』等問題認識的複雜化。」
「國家真的如此需要這樣的金牌嗎」——來自新華社的嚴厲反問再一次被引用。這篇《反思讓球風波,讓體育純粹起來》就此呼籲:「只要做一個簡單的換位思考就能瞭然,如果把那些投票支持消極比賽的人放到賽場上,親身體驗一下那種不被尊重、近似遭戲弄的感覺,他們是否還會堅定地認為,這種行為『無可非議』?」
只不過,這份廣東報紙也在《新規則捅大婁子》中承認,「國際輿論對世界羽聯此番狠下重典似乎並不買賬,眾多媒體紛紛發文表示,制度必須為醜聞負責。多數意見認為,此次羽毛球假球醜聞根源是在於該項目的規則缺陷,運動員消極比賽固然違反體育道德,但道理上並不違反規則———『合理利用規則』是體育比賽中始終存在的灰色地帶。」
從這個角度來說,國內輿論對世界羽聯此番狠下重典「不買賬」更加有理由。揚子晚報由作者出面響應白岩松,認為還應該讓新賽制制定者「站出來公開道歉,乃至引咎辭職」,他的理由是:「如果僅以『精神』來定義『求敗』應不應該的話,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金牌』而『求敗』受到了人們的口誅筆伐,那是不是有了一個高尚(比如好萊塢大片里常用的『拯救世界』)的理由就可以打破規則、不擇手段了呢?我覺得,靠『道德約束』遠不如『維護規則』來得理性和靠譜。」
而與此相比,將憤怒矛頭直指中國代表團「幕後黑手」的人就更多了。重慶晚報將于洋和王曉理設計成兩個提線木偶,公開聲明雖然這份奧運史上最重罰單「丟人」,但「丟人的不是他們」;廈門商報自陳「哥噓的不是你倆,是XX」;搜狐總編輯劉春微博讚賞郭敬明對於洋的支持,向「把屎盆子全扣在隊員頭上」的中國羽聯罵聲「我呸!」下屬與他心心相印,推薦來自京華時報的聲明《羽球賽事處罰不該限於選手》:「選手們終有退役時,帶著記憶,帶著榮譽或羞愧。為一代又一代選手,也為今後賽事、為觀眾、為球迷,組織比賽、規範比賽、評判比賽的裁判和官員們同樣應該檢討,做體制性檢討,不能總讓選手們承擔後果,總讓選手們成為公眾不滿的標靶。細想,真以賽事為生者,不是選手們,而是官員們。觀賽不淡定,除了比賽輸贏、除了國家榮譽,一些事情,似在賽場以外的操縱中。」
曹林雖然嘲笑郭敬明「不明是非」、痛心白岩松「失守底線」,並勸那些以「規則」為中國組合辯護者看完比賽視頻後再發表意見,不過,他也更願意繼續推薦自家中國青年報對中國體育界「金牌至上論」的批判:「就是這樣一支本該以偶像實力派形象出現在奧運賽場上的隊伍,卻再一次用拙劣的『表演』,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挑戰國人的道德底線……之所以如此大膽求敗,源於這支隊伍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以及某些相關人士的聽之任之。媒體及對手,近年來曾多次對中國隊的退賽行為表達過不滿,但最後登上冠軍領獎台的『輝煌』,儼然成了『免死金牌』,讓這支隊伍可以隨心所欲處之泰然。」
「羽壇少帥」——這份團中央機關報隱去了「饒有興緻地觀看于洋、王曉理和韓國選手『一唱一和』演雙簧」的李永波之名。但自有一些媒體同行按捺不住,要揭開這位羽毛球國家隊總教練的真面目。除了展示李永波昨晚面對記者詢問時是如何「現場裝傻、奪路而逃」,這支隊伍之前那些「劣跡」都被一一重數,特別是他曾親述雅典和悉尼奧運假球內幕、稱國人應為讓球自豪的記錄。
所以,重慶晨報把這位常勝少帥捂嘴一刻的面孔放大在頭版,評論直問「耳光扇在誰臉上」:「最核心的追問是,究竟是誰制定了這樣的『戰術』,顯然于洋和王曉理只是執行者。在網路的諸多評論中,對決策者的譴責與問責,佔據了主流。在中國類似優勢項目上存在多年的『讓球』和『合理戰術』傳統,將因為這一次的滑天下之大稽,真正被曝晒在陽光之下。」
更加直白的點名在今天的網路媒體上出現。網易用專題將這位自1993年以來帶領球隊成為世界霸主的金牌教練定義為「太上皇」,除了說明他「對球隊的財政分配有絕對權力」外,還摘錄他過往負面新聞,只是感嘆:「李永波金牌第一的體育價值觀決定了羽毛球隊的體育價值觀,而這樣視體育精神如草芥的教練,可以把持中國羽毛球二十年,才是中國體育最大的悲哀。」
而鳳凰網的問責力度就更加強悍。除了用首頁頭條展示《李永波:向球迷和全國觀眾說對不起》外,這家網站還有多條獨家評論——《沒有什麼能夠凌駕奧運精神之上》、《李永波「正面道歉」真誠嗎?》,以及最重要的那篇《統治20多年後,李永波的懲罰要來了》:「從某種意義而言,懲戒李永波是多此一舉。他已經受到了懲罰。對於一個對自己的價值觀深信不疑幾十年的男人來說,沒有什麼比突然讓他換一套價值觀更恐怖的了。」
東方早報社評要求中國代表團「尊重這張遲來的罰單」,然而,在南方都市報體育觀察員劉皓的預判中,「世界羽聯的調查任它怎麼個細緻法,恐都只是圍繞著是否消極比賽的定性而展開,黑鍋最多背到教練這一級,事情也就一了百了(包括中國團部率先展開的自查,無非也將是這麼個結果)。」
說起來,奧林匹克精神大概也是正式媒體「政治正確」題中應有之義,所以,就算想要說明「成王敗寇」是多麼現實的一件事,大河報也只能在《希望全力爭勝,不支持這樣鑽規則的空子》里第一個摘引網民「紅軍隊長」的話:「被處罰了就是李永波SB,沒被處罰拿到了冠軍,就是李永波牛逼,就這麼簡單。」
二、葉問
即使是在昨天國羽假球案最如火如荼的時候,騰訊也堅持把《外媒新招質疑葉詩文:倫敦禁藥檢測儀不先進》放在新聞首頁頭條。報道編譯來自澳大利亞廣播電台主播薩萊斯和記者本奈特在中國姑娘葯檢過關後的新猜測:「基於近來有多位世界體壇名將職業生涯中能屢次順利通過葯檢但卻被舉證服用了禁藥……目前的檢測結果不足以證明葉詩文未服用禁藥,很可能是受助於現有的檢測儀器和技術手段不夠先進。」
引述這個「新招」後,中國作者毛羅也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一切爭議有必要到此徹底叫停了,對於中國運動員來說,最好的回擊質疑的方式,就是有更多的運動員在過去我們不擅長的項目上殺出一片天地,徹底證明自己的強大。」
四月網可以說得更加言正辭嚴。在轉發了中國翻譯員和志願者對老外記者持續質疑的憤怒後,身為這家「報效民族中興」門戶歐洲部總監的「AC空氣稀薄」,痛斥「葯檢過關後,依然咬緊不放,誣衊葉詩文服用禁藥。他們是有多想把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再次激發出來啊?」在回顧了三天以來的紛紛擾擾後,這家網站認定:「從這次頗不尋常,毫無保留的媒體狂歡里,也許我們可以看到報道背後媒體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方式,也許平時被媒體的謹慎背後所隱藏的對中國的一些印象,卻在這次的肆意狂歡中顯露無遺。」
身居同一陣營的還有觀察者網。由春秋綜合研究院等主辦的這家網站已經聚攏了一批左派專欄作家,這次是宋魯鄭出面質問「西方媒體和葉詩文到底誰磕了葯」:「西方媒體因中國游泳隊曾有服用禁藥先例而懷疑葉詩文違禁。那鑒於英國在18世紀的強盜行為,是否可懷疑現在的英國人都是強盜?即使葯檢已證明葉的清白,英美媒體卻仍在質疑。當年菲爾普斯奪得8金,沒人質疑他,因為世界已習慣了美國的強大。」
來自《環球時報》的王文可能還不太想把自己的憤怒變成白紙黑字,而是先用微博預熱:「連日來一些英國媒體及部分人士歇斯底里般地懷疑葉詩文服用興奮劑,以及故意掛錯了國旗,可理解為這個早日衰落的老帝國對中國的深度種族歧視。這不是第一次了,希望有關部門應當對於嚴詞抗議,並要求英國主辦方進行道歉。這與金牌、體育精神無關,但與國家尊嚴密切相關!」
他是在與孔慶東、吳法天、司馬南呼應。騰訊知道如何有效地搭配嘉賓,昨晚8時有請這三位聯袂登台微訪談。後者的代表性答問是:「那些外國記者對葉詩文小妹的質問,剛開始是可以理解的,後來的追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奧組委已經有了明確的說法之後,業已經證明葉詩文像其他運動員一樣,經過了嚴格的興奮劑檢測,他們還是那麼不依不饒,就有點成心了,就狹隘了,就沒有公正了,引髮網友激烈反彈是必然的。」
「嘉賓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這句免責聲明也並非時時刻刻都是擺設。真正能代表這家中國流量最大門戶網站態度的恐怕還是來自編輯部的今日話題《質疑葉詩文很尋常,別上綱上線》:「質疑得不對,反駁他就是。不用動輒上綱上線到『國家』、『民族』、『東西方』的層面。」
編輯們註明「AC空氣稀薄」的曾經身份——「反CNN」網站創始人之一,摘錄王文上司胡錫進那句「這件事再次反映了西方媒體在涉及中國時已經心態畸形」,引述游泳名將張琳「真想用一把AK」送質疑葉詩文的記者「回老家」的憤怒。然後問上一句:「可是,我們真有必要這麼激動嗎?」專題回答了很多為中國姑娘打抱不平者的指控,即「博爾特、菲爾普斯都曾面對一片質疑聲」、「菲爾普斯在視頻顯示落後的情況下奪冠,本國媒體還站出來質疑呢」,並聲稱中國和美國這兩支游泳隊因為興奮劑「劣跡」更易引發猜疑實屬正常,勸告民眾不要時刻端著一顆脆弱的小心靈:「西方或許真有傲慢和偏見,但我們也別太敏感;芝麻綠豆大點事情,用不著總是擺出一本正經狀或者悲憤狀。」
是芝麻綠豆大點的事情么?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寬容,比如那位在現場解說中不停高呼「紅色中國」的央視主播韓喬生。再比如三聯生活周刊副主編苗煒,他就在東方早報專欄中抱怨《誰說外國沒腦殘?》:「在中國小將葉詩文拿了冠軍之後,一些外國腦殘記者和腦殘教練又開始嘀咕,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中國選手用了興奮劑。這個事情吧,還是以無罪推定為原則,沒有證據不要胡說。反興奮劑組織沒檢測出來,那所有人都是乾淨的。」
在葉詩文的家鄉,錢江晚報已經做好了迎接小英雄凱旋的準備。把她身披國旗時的笑容做在特刊封面,《葉問》有云:「問:禁藥風波是否影響了奪金的喜悅?葉:確實對我不公平,但基本上沒有什麼大影響。」
勸告觀眾們也不要受大影響的還有21世紀經濟報道。雖然指責西方「不願意相信中國的進步,並懷疑這種進步的真實性」,但這份「南方系」報章同時宣稱:「世界大部分媒體還是客觀與理性的,而且那些過分質疑葉詩文的新聞報道也受到大多數西方網友的跟帖反駁。中國需要習慣西方的傲慢與偏見,不需要過分辯解和爭執,因為成績就是證明。西方應該習慣中國逐漸強大以及發出的挑戰,而中國人也應明白,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爭議源於中國國家實力的上升,這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因為人們會嫉妒、不滿、恐懼和攻擊。」
寬慰者中還包括最靠近宣傳官員的那幾家。由評論員楊禹抱怨「外國對中國無端質疑豈止在體育界」後,央視早間播出BBC最新報道片斷、聲稱西方媒體已然「轉變口風」;新華每日電訊發表《在質疑和偏見中涵養大國心態》,建議「我們無須回罵」,因為「大部分正義和理性的聲音,已然為我們討回了正義和公道」;中國青年報亦高呼「傳奇葉詩文,真的假不了」:「也許有些考驗是必須經受的,那位退場記者提問儘管帶有偏見,但仍然不過是一個刁鑽記者的職務行為,大可以理直氣壯心平氣和地對待。檢測更過硬,問問更清白,真的假不了。」
比起人民日報那篇《無端貶損凸顯偏見與無知》,來自新華社的《中國運動員,請跟上祖國前進的腳步》甚至更加高屋建瓴。這或許也正是為什麼這篇評論能夠成為新華網頭條、並獲新浪力推的原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新華社記者從巴格達發回奧運專電,「說最好,是因為中國正以富強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說最壞,是因為美、德、日等國過去作為新興力量崛起時曾經體驗過的猜疑與敵意,均不及今日中國所感受之深刻與沉重」,文章圍繞葉詩文的「速度之謎」和中國羽球女子雙打的「消極比賽」展開,強調:「8年來,4年來,中國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繼續上升。世界對強大中國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種『苛求』,早已延伸到體育領域,要求中國、要求中國人在任何平台都亮出和大國地位相符的行為和氣質,拿出不僅考慮自身利益而具更多道義和責任感的表現。」
「這,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這,是真正的愛國」——這,是新華社發出的呼喊。
推薦閱讀:
※劉鐵男案今日開審 媒體稱已退贓3千萬有望輕判
※媒體曝7000萬嫁女煤老闆發家史:白菜價買國有礦
※乾貨|危機公關的應對方案和步驟
※媒體聚焦中國首個憲法日:根除人治
※媒體製作防「狼」手冊
TAG: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