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飲食文化習俗
人類曾經夏巢冬穴,人類曾經茹毛飲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類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成果。其中,飲食文化是一株常青之樹,是一束不謝之花。飲食文化的出現,應該說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一個標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過程。
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俗是以植物性食料為主。主食是五穀,輔食是疏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這一習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但在不同階層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盡相同。在飲食方法上,中國人也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聚食制。在食具方面,中國人的飲食習俗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筷子。
毛澤東的飲食習慣自然地帶著中國傳統農民的色彩,而這種濃厚的色彩歸根結底來自於韶山農村的生活。他對飲食質量的要求與孔夫了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大相徑庭。毛澤東只要有湖南口味的家鄉飯菜就行了,可以說是「食不厭粗,菜不厭辣」。在談到飲食問題時,毛澤東說自己是「農民的生活習慣」。這一點不假,身為一代偉人,毛澤東不吃人蔘燕窩,不吃生猛珍稀,卻迷戀著家鄉的家常飯菜。進城後,毛澤東仍保持了吃湖南紅糙米的習慣,米飯里總要加點小米、赤豆或芋頭。碗沿碗底上的飯粒或掉在桌子上的飯粒,他都夾起來送進嘴裡,有時甚至感嘆兩句:「什麼時候農民都能吃上我這樣的飯,那就不得了啦,那就太好啦。」他還經常說:「我就是這個命,喜歡吃粗糧。」
「那碗辣椒到哪裡去了?」
吃飯離不開辣椒,這是毛澤東飲食習慣的一大特點。韶山人餐餐不可少的就只有一樣:辣椒。毛澤東吃辣椒很有名,這是他在故鄉養成的生活習性——這也是父親唯一不加限制的食物。
不管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身居共和國主席的高位,辣椒陪伴了他的一生。
在戰爭年代,能吃上一頓辣椒,對毛澤東來說,就是美味佳肴了。湖南人口味偏好辣,這個生活習慣在毛澤東身上發展到特別典型的程度。沒有辣椒,他吃起飯來就覺得沒有味道,甚至還影響到食慾。毛澤東說過,他幾乎從學走路開始即吃這種東西。
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時的同學蕭瑜在20世紀50年代旅居美國時回憶說:「在湖南這個奇異的地區之中,當地所生產之極其辛辣的辣椒,已經成為經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兒童幾乎從學走路時起即開始吃這種東西。……我和毛澤東習慣了這種食品之後,全世界再沒有任何更辣的東西能難倒我們的了。」
在江西瑞金時,有一次,為吃辣椒,毛澤東還和賀子珍發了脾氣。那時正值盛夏,賀子珍為毛澤東炒了一碗辣椒。毛澤東一連吃了好幾頓,還捨不得全部吃光。賀子珍端來一聞,發覺辣椒早變味了,於是,將剩下的辣椒都倒掉了。
中午,毛澤東回來了,一邊洗臉,一邊問道:「那碗辣椒到哪裡去了?」
賀子珍回答:「倒掉了。」
毛澤東一聽這話,一時火起,連洗臉盆帶水全扔到地上了。賀子珍氣得跑了出去,到晚上才回來。
事後,毛澤東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很後悔當時的魯莽。不過對於那點辣椒,他仍覺得可惜,「把它再煮一下,是不是吃了不要緊?」
「這件事你做得很對!」
1930年5月,毛澤東在江西尋烏搞調查時,他的警衛員知道毛澤東愛吃辣椒,便一大早跑出去挨戶地尋找。
在江西,辣椒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警衛員找了好久,都一無所獲。突然,警衛員的眼睛一亮,一位老鄉家的窗前曬了幾串紅紅的辣椒,而這正是毛澤東最愛吃的焙乾的紅辣椒。於是,警衛員興奮地跑過去,使勁地敲門。
門開了,一位老鄉走了出來。看到一位戰士站在門口,這位老鄉有點疑惑不解。
警衛員指著掛在窗前的紅辣椒,問道:「我們首長愛吃辣椒,不知你的辣椒能不能給我一點?」
老鄉聽了,二話沒說,伸手摘了一串鮮紅的辣椒送給警衛戰士。
吃飯的時間到了。毛澤東看到,簡單的飯菜中多了一碗紅紅的辣椒,非常高興,立刻坐到桌旁,一邊舉筷品嘗,一邊問道:「這辣椒是從哪裡弄來的?」
「向老鄉要的。」警衛員得意地回答。
沒想到,正在興緻勃勃吃辣椒的毛澤東卻放下筷子,站起來,說:「要的?」
他走到警衛員跟前,和藹地說:「參軍後,連長給你講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沒有?」
警衛員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沒有。」
「這件事不能怪你,主要是我們對新戰士宣傳黨的政策不夠,教育還沒跟上。一會兒告訴你們連長,叫司務長從我的伙食費里把辣椒錢給老鄉送去,還要給人家道歉。」毛澤東耐心地對警衛員解釋起來。
毛澤東雖然喜歡吃辣椒,但他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絕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此後,身邊的工作人員都嚴格地執行這一原則。1947年10月,在陝北神泉堡。毛澤東的衛士李銀橋來到貧農郭運賢的菜園子,興沖沖地問:「大叔,你這辣椒賣不賣?我想給首長買點辣椒。」
郭運賢認得李銀橋,知道是毛澤東的警衛,熱情地說:「嗨,看你這小同志,吃幾個辣子,還說買的話。」
老漢撂下鐵揪,到地里摘了一大把青辣椒,李銀橋一邊伸手去,一邊問:「多少錢?」
「我剛才不是說了嘛,不要錢!」
「不要錢可不行。白吃群眾的辣椒,首長也不會同意。」兩人爭辯了好久,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沒辦法,李銀橋說:「大叔,你要是不收錢,這辣椒我就不拿了。」說著,就把辣椒放在地上。
「那咋行?」老漢說著,一把抓起辣椒,硬塞到李銀橋的口袋裡。李銀橋乘機把錢塞到老漢的手裡,拔腿就走。
郭運賢把錢展開一看,不由得愣住了。李銀橋給的錢,不要說買一把辣椒,就是買二斤辣椒也用不了啊!急得郭運賢朝路上喊道:「哎,同志,你把錢給錯了吧?」
李銀橋停下腳,回頭說道:「沒錯,沒錯。你這辣椒現時還小,等長大了,就不止一把嘛。」
郭運賢百感交集:多好的隊伍啊!買辣椒連以後的斤兩都計算進去了。自古到今,有過這樣的事嗎?
毛澤東過後知道此事,滿意地誇獎李銀橋:「這件事你做得很對!」
激戰前夕,毛澤東把彭德懷約來,請他吃「辣椒宴」
在尋烏,毛澤東為了酬謝幫助他調查的群眾,請來開會的群眾吃飯。這頓飯有兩道菜:一碗豆角和一小碗炒燈籠泡辣椒。
「這是我們本地的辣椒,叫燈籠泡,別看它大,卻不辣。」當地的同志告訴毛澤東。
毛澤東夾起大辣椒,吃了一口,笑著說:「嘿,果真不辣,這真叫大而無用。」他隨即幽默地說:「凡事不能光看外表。象它,看樣子這麼大,以為一定是辣得厲害,可是它實際卻一點不辣。湖南椒雖然小,卻辣得很。正象反動派一樣,別看它表面上強大,其實卻是中間空空的燈籠泡,而我們個個都是湖南辣。」
一席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圍剿」戰前夕,紅一方面軍總部召開軍民誓師大會。會後,毛澤東把彭德懷約來自己住地,請他吃「辣椒宴」。
「老彭咧,這次戰役夠辣的喲。」毛澤東夾起一隻朝天椒。
彭德懷把辣椒連同一大口飯扒進嘴裡,直辣得鼻尖上冒汗。他咽下這口飯,這才說話:「越辣越好,老子就喜歡辣。」
站在一旁的賀子珍撲哧一聲笑了,說:「老彭,不曉得蔣介石吃不吃辣的?」
「老蔣啊,江浙佬,只吃甜的。」彭德懷埋頭扒飯,但並不妨礙講話:「給他點辣的嘗嘗,他就喘不上氣來。」
賀子珍被逗得格格笑。毛澤東也笑了,說:「游擊戰是青椒炒肉,溜到肚裡辣。運動戰是爆烤朝天椒,進口就嗆人,從頭辣到腳。」
「唔,我懂了,」彭德懷吃飯了,擱下飯碗,說:「這次反"圍剿』,是要從游擊戰轉入運動戰。我們要把老蔣的部隊打個落花流水!」
「老毛,你說吧,要我打哪?二十八師,還是四十七師?」
「你說呢?」毛澤東含笑反問。
「讓我挑?當然是打公秉藩,四十七師不夠辣,不過癮。」
「你要是打完公秉藩還不過癮呢?」
「那就打孫連仲!」
「好!打完孫連仲再打劉和鼎,橫掃千軍,從江西打到福建去你敢不敢?」毛澤東站起身來,含笑問道。
「你不用游我的將,」彭德懷一拍桌子,震得碗筷碟子叮響,「我老彭,這頓辣椒宴是白吃的嗎?」
毛澤東滿意地點點頭,握住這位老鄉的手,把他送到門口,一直望著他那魁梧的身影,消失在翠竹碧樹之中。就這樣,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通過吃辣椒這樣簡單的事情,被毛澤東借題發揮了,而且效果非常好,達到了應有的目的。
「連碗里的辣味都害怕,還敢打敵人嗎?」
在江西革命根據地,關於吃辣椒問題曾引起一次討論。王稼祥同志的夫人朱仲麗回憶說:伙房裡燒的菜都有辣味,引起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愛吃辣椒的同志感到非常滿意,說它能開胃進飯;不吃辣椒的同志被辣椒辣得又咳嗽又流淚,極力反對。菜里是不是應該放辣椒?吃辣椒有沒有益處?大家便爭論起來了。
部隊領導認為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群眾生活利益,就委託衛生部專題討論。儘管處在緊張的戰鬥中,衛生部門仍抽時間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參與討論的同志談了許多關於吃辣椒的好處和缺點,把討論結果報告了總政治部,大意是: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刺激胃腸分泌,有助於消化和營養;但辣椒不宜多吃,患有慢性病的人則不宜吃。因為辣椒對人有利又有弊,最後決定:各人自願取食。
為什麼在紅軍時代,居然把吃不吃辣椒的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研究和討論呢?因為,當時生活困難,每餐只有一樣菜,能加上些辣椒,就成為下飯的上等佳品了。這樣,可以大口大口地把飯吃下去,肚子能吃飯,打仗就有勁。吃辣椒的問題,在紅軍中成為生活的大事,不是沒有緣由的。
朱仲麗曾多次看見毛澤東獨自吃飯,他的菜總是少不了辣椒,豆腐湯紅得像血水一樣,他用湯匙一匙一匙地送進嘴裡。有一次,朱仲麗好奇地問:「主席,辣椒都染紅了您的牙齒,您不感到辣嗎?咽喉難受不難受?」
毛澤東打趣地說:「連碗里的辣味都害怕,還敢打敵人嗎?」說完哈哈大笑。
井岡山的生活是艱苦的。毛澤東酷愛吃辣椒,賀子珍有時為他從老鄉那裡買一點,就是奢侈品了。那時由於蔬菜吃得太少,毛澤東大便乾燥秘結,拉不下來,腹脹難受。賀子珍步行40多里,向醫生借了個大便通氣管,把肥皂放在溫水盆里,像磨墨一樣在臉盆四周磨擦著,直到把它全溶解了,然後用管子插入肛門,把肥皂水灌進去。用這種辦法,緩解了毛澤東的便秘。
紅軍長征途中,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曾千方百計為他弄點辣椒。在爬雪山時,曾用辣椒煮湯禦寒。毛澤東喝了一碗熱乎乎的辣椒水,身子頓時暖和了許多。用辣椒禦寒,早在井岡山時期就試用過。有一天晚上,毛澤東查夜,發現身上僅著單衣的哨兵在呼嘯的冷風中,毛澤東從兜里掏出兩個紅辣椒,塞到哨兵手裡:「咬一口,挺管用呢!」
1935年6月,毛澤東率領紅一方面軍到達川西懋功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毛澤東決定繼續北上。但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公然反對毛澤東北上抗日的方針,他堅持退卻逃跑路線,準備擅自率領紅四方面軍南下。毛澤東發現張國燾的企圖後,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甚微。不幾天,在慶祝懋功會師的宴會上,毛澤東有意大談「不吃辣子就不是真革命」的道理,在座的幾位愛吃辣子的劉伯承、朱德、聶榮臻等人都同意得哈哈大笑起來,唯有做賊心虛的張國燾聽出了弦外之音,他悶悶不樂地夾起一個紅辣椒,有意用勁往地上一拋。毛澤東馬上針鋒相對地夾起幾隻紅辣椒,一邊津津有味地嚼著,一邊極為嚴肅地說:「吃辣子要隨大流,幹革命更要隨大流,違背了多數人的意願,另搞一套是沒有好下場的。」果不出所料,張國燾後來投靠國民黨反動集團。
斯諾學毛澤東的樣子用饅頭蘸著辣椒吃了一口,剛吃一口,就被辣得張口直打噴嚏,連淚水也流下來了。
1936年7月,美國記者斯諾在陝北保安的日子,幾乎每天都去毛澤東那裡坐坐,毛澤東也經常邀斯諾去他那裡吃飯。
一天晚上,毛澤東和紅軍幹部一起在飯堂吃晚飯。桌上擺著土豆、豆角等幾個小菜。在毛澤東的面前多放了一碗辣椒。毛澤東用辣椒夾著饅頭吃。斯諾坐在毛澤東的身邊,大家一邊吃一邊聊天。
毛澤東把盛辣椒的菜碗推到斯諾面前說:「斯諾先生,吃點辣子,對你採訪中國革命是有幫助的。」
斯諾一臉驚詫地問道:「為什麼?」
「不信,你嘗一口紅軍的辣子就知道了。」毛澤東笑著說。
「難道蘇區的辣椒有什麼不同?」斯諾學毛澤東的樣子用饅頭蘸著辣椒吃了一口。剛吃一口,就被辣得張口直打噴嚏,連淚水也流下來了,痛苦地看著毛澤東驚叫起來:「哇!太辣了,我的嘴巴快沒了。」
在座的人都笑了起來。
毛澤東笑著說:「斯諾先生,你知道嗎?愛吃辣椒的人都是革命者。」
「是嗎?你這是什麼邏輯?」斯諾懷疑地問道。
「那當然嘍!這是我專門做調查研究得出的結果。」毛澤東又用饅頭蘸著辣椒吃了一口。
讓斯諾想不到的是,在座的其他紅軍同志也紛紛起來反對毛澤東的這種「邏輯」。一個紅軍幹部大聲反問毛澤東:「那不吃辣椒的就不是革命者啦?!」
毛澤東笑了,說:「你們不信?你看,就拿我們湖南人來說,喜歡吃辣椒是出了名的,所以湖南就以盛產革命家而聞名。對不對?你們數數,湖南出了多少革命家。中國還有四川,也是如此。外國的,比如有西班牙、墨西哥、俄國和法國,他們也是喜歡吃辣的,所以也產生了許多革命家。」
「毛主席,你知道嗎?義大利人也是以愛吃紅辣椒和大蒜出名的,他們倒是產生了不少藝術家。」一位紅軍幹部說。
毛澤東狡辯說:「那他們都是革命的藝術家。」
這時斯諾指著在座的其他紅軍幹部說:「毛主席,那他們不吃辣椒,算不算是革命家?」
毛澤東說:「當然算嘍!」
「主席先生,那麼你的意思就是說,跟吃辣椒的人幹革命也都是革命家嘍!」
「不,不是那個意思。」
「那他們現在就沒吃辣椒,他們算什麼?」
毛澤東笑了:「好,好,我認輸,我認輸。」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一個紅軍幹部說:「毛主席,既然你輸了,那你就得給我們表示表示。」
「對!給我們表示表示。」大家附和著。
「表示什麼呀?革命可不是請客吃飯,要請,我就請你們吃紅辣椒。」毛澤東笑著說。
「行啊!主席,你不是最喜歡唱那個《紅辣椒》的歌嗎?你就給我來一段怎麼樣?」一個紅軍幹部提議說。大家都為這個提議喝彩鼓掌。
毛澤東也不推辭,就高興地用筷子敲著碗唱了起來——
遠方的客人,你請坐,讓我唱個辣椒歌。
遠方的客人,你莫見笑,湖南人待客愛用辣椒。
雖說是鄉里的土產貨,一日三餐少不得。
要問辣椒有哪些好?隨口能說十幾條——
去濕氣,安心跳,健脾胃,醒頭腦,
油煎爆炒用火燒,樣樣味道好,
沒得辣椒不算菜呀,一辣勝佳肴!
1939年4月,毛澤東在延安楊家嶺住處接待自蘇聯歸來的詩人蕭三。席間,毛澤東談笑風生,毫無拘束。蕭三向大家講了幾個外國故事,毛澤東笑道:「你這是洋新聞。」酒罷吃飯時,蕭三向主人索要辣椒吃,毛澤東笑道:「現在可以開個辣椒同鄉會,這裡愛吃辣椒的人很多哩。」陳雲說,「這裡湖南、四川人很多,都吃辣椒。」毛澤東又笑著說:「凡是革命的都吃辣椒。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亞人,吃辣椒;斯大林是喬治亞人,當然也吃辣椒。可見吃辣椒的都革命。」
毛澤東愛吃辣椒,引起了許多外國朋友的興趣。1939年3月,印度援華醫療隊隊員巴蘇等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他回憶說:午餐上,毛澤東用他的筷子頭在饅頭上戳個洞,往裡填了很多辣椒粉,吃得很香。愛德大夫也效仿著毛澤東的樣子吃。毛澤東說,自己是湖南人,很喜歡吃辣椒,現在又發現印度人也愛吃辣椒。他詼諧地說:「這是革命兄弟間文化上的聯繫和相似之處。吃辣子越多越革命。」但是,愛德大夫卻遭了很大的罪,肚子難受,一晚上沒睡成覺。
1937年1月,美國著名女記者史沫特萊到達延安。這是繼斯諾之後,冒險進入中國工農紅軍控制的陝北根據地採訪的第二個外國記者。一天採訪後,毛澤東留史沫特萊吃飯。毛澤東把飯桌上最好的菜——炒土豆絲和炒雞蛋,推到史沫特萊和翻譯跟前,並不時地勸他們多吃菜;他自己,則只夾了幾筷子炒白菜,卻不斷地用筷子去攪那陶瓷缽缽,沾著辣椒面就小米飯吃,吃得津津有味。
史沫特萊見他吃得很香,不知是好奇,還是謙讓,也把筷子伸過去,在盛辣椒面的缽缽里攪攪。
毛澤東見了,笑著問:「你也愛這個?」
「愛,行!」她用簡單的中國話答道。
但是,當她把沾滿辣椒面的筷子送到嘴裡,她便張大嘴喊叫起來,辣得面紅耳赤,兩手不住地揮動著。
毛澤東等人見狀,都忍不住大笑起來。毛澤東忙叫她用水漱口,又叫她趕快吃飯菜解解辣味。
待她平靜後,毛澤東笑著問她:「再不愛這個了吧,啊?」
「不!愛,還愛!」史沫特萊爽快地說,「您不是說過"能吃辣子才能革命』嗎?」
「哈哈哈!」毛澤東朗聲大笑,他放下碗筷,學著她的腔調說:「愛我們延安的艱苦生活,很好!」
毛澤東親手種植的辣椒,飛越千山萬水,送到了蘇聯最高統帥手中
1937年10月,英國著名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到延安採訪了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貝特蘭寫道:「在飯菜上桌之前毛澤東隨意用筷子夾紅辣椒,津津有味地"空嘴』吃著。"你們英國人吃這個嗎?』他問我。我說不吃。"可惜!湖南人冒得(指沒有,系湖南方言,引者注)辣椒不是菜!』」
延安時期,大生產運動一開始,毛澤東就帶頭開荒種地。在分給他種的那塊地上,種了西紅柿、茄子和他愛吃的辣椒。他工作忙,警衛員常去幫他種,一去他就趕。蔬菜長出來以後,得施肥了,一個人幹不了,毛澤東才叫警衛員跟他一起去掏大糞。王來音當時在毛澤東身邊當警衛員,個子小,抬糞時,毛澤東總是把糞桶向自己那一頭拉。王來音不肯,毛澤東又是開玩笑又是認真地說:「小鬼,別爭了,我是要多吃辣子的呀!」
毛澤東用辣椒招待客人,開展外交的事,也十分詼諧幽默,妙趣橫生,表現出一個偉人不同尋常的敏銳和機智。1942年6月,斯大林派人給毛澤東送來了豐厚的禮品。禮尚往來,毛澤東也打算送些東西給這位蘇聯最高統帥,但送什麼東西才能與那些豐厚的禮品相稱呢?當然,這不是用金錢來衡量,而是在深遠的意義上。毛澤東想來想去,想到了紅辣椒。他讓人縫了一大布袋,裝上他親手播種、培育、收穫的紅辣椒,並附一封信。他在信中是這樣寫的:延安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送上這點禮品,表示我的謝意。這一袋子毛澤東親手種植的辣椒,帶著中蘇兩國的友誼,飛越千山萬水,被送到了蘇聯最高統帥手中。
對於這一袋紅辣椒,在經歷了20多年的歲月磨蝕後,毛澤東依然記憶猶新。1976年1月1日,此時毛澤東因疾病纏身行動不便,在會見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女婿戴維·艾森豪威爾夫婦時,還談及此事。在會談即將結束時,戴維最後一句話是脈脈含情的:
「祝您健康長壽。」
他的眼睛突然睜開了,一臉警惕的顏色。
「這是什麼意思?」
但他很快又閉眼了。他面前的這兩張白色的面孔毫不做作。
他堅持要親自送戴維夫婦到門口。他被攙扶著,一腳深一腳淺地前進。
「我不會送給你們什麼東西。」他對戴維說,「因為我無求於你們美國。在延安時,我們有求於蘇聯,斯大林天天給我們送吃的穿的和用的,可我只給他送過一次東西,是一包紅辣椒。他送的槍炮和物資,都是工人農民生產的,我送的紅辣椒卻是我親手種的。我們打了個平手。」
1949年2月,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來到西柏坡。酒席上,米高揚用了一隻玻璃杯喝中國的汾酒,就像喝涼開水似的,大半杯子酒一口氣就灌進肚裡去了。不善飲酒的毛澤東見桌上擺了一盤紅紅的炒辣椒,用筷子夾了一大口津津有味的嚼在嘴裡,說:「這在中國叫做炒辣椒,是我們湖南的家鄉菜,好吃得很哩!」說罷,親自動手用另一雙筷子為米高揚夾了一大撮辣椒,並且打趣地說:「在我們這裡,不能吃辣椒就是不能革命哩!」翻譯將毛澤東的話翻譯了,米高揚先是點頭笑著將毛澤東夾給他的辣椒統統送進了口中,沒等嚼上幾口,便辣得他張大了嘴巴直哈氣,連眼裡都被辣出淚水來。毛澤東笑道:「你們能喝酒,比不過我們能吃辣椒,辣椒比酒味兒更濃么!」這個小插曲,不但使毛澤東由被動變為主動,而且使整個宴會的氣氛顯得更加輕鬆愉快。
辣椒的話題總能引起毛澤東的興趣。1942年12月,毛澤東招待范明等人吃飯,其中有一段關於辣椒的生動對話,范明在《棗園初見毛澤東》一文中有詳細的記敘。他說:「主席首先把辣椒豆腐給他碗里夾了一大塊,拌著米飯甜甜地吃起來,並說:"辣椒,辣椒!不但可以下飯,還可以加強革命性,辣椒為用大矣哉,請大家多吃呀!』主席看我老在夾吃菠菜豆腐,便順手夾了一塊辣椒肉放在我的碗里說:"怎麼你們關中冷娃不愛吃辣椒?』"愛吃!比湖南人吃辣椒還凶!』我順口回答。"噢!還有比湖南人吃辣椒凶的人,怎麼個吃法?』主席笑著問。"油潑辣子夾蒸饃。』我認真地說。"啊!好歷害!拿辣子夾蒸饃,比我們辣椒拌米飯還凶,你們拿辣椒夾饃饃,怎麼個吃法?』主席用筷子夾起塊米飯,繞個大圈說:"不是用油潑辣子夾蒸饃,而是用蒸饃夾油潑辣子!』"由此可見,關中民俗強悍,敢於把皇帝拉下馬,大鬧西安事變,縛住蒼龍,逼蔣抗日和愛吃油潑辣子夾蒸饃大大地有關係喲!』主席詼諧地為他愛吃辣椒的"革命性格』理論找"根據』。」
1945年8月的一天,毛澤東沒有讓警衛員齊吉樹把飯菜端到房內,而是到大飯堂與大家一塊就餐。談笑風生中,毛澤東把自己一向愛吃的小紅辣椒夾在筷子上,突然露出几絲狡黠的笑意,問同一飯桌就餐的工作人員:
「你們說,怎樣才能讓貓把這支辣椒吃下去?」
大家紛紛議論開了。
有的說:「把貓抓住,硬把辣椒塞進它嘴裡不就解決了!」
有的說:「把辣椒藏在魚肚子里,餓極了的貓定會像餓虎撲食一樣,不顧一切地把它們全吞下去。」
毛澤東笑了。他把夾在筷子上的辣椒放回眼前的小碟子里,而後,他笑著說:
「這很容易,你們可以把辣椒抹在貓的屁股上,當它感到火辣辣地不自在的時候,他就會自己去舔掉辣椒,並且它會為自己能夠這樣做而感到非常的興奮。」
毛澤東喜歡吃辣椒,幾乎每頓「正經飯」中都少不了辣椒。可以說是無辣不成飯,就著辣椒來吃飯,或用饅頭夾辣椒,以至有人傳說 他「就著辣椒吃西瓜」。1942年,畫家華君武曾為此事當面求證毛澤東。毛澤東笑著說,那是在長征已到甘肅某個村上,休息吃飯,桌上有辣椒,正吃著,送來切好的西瓜,又吃了西瓜,大概就是這樣傳開去了。
1949年,毛澤東住到北京香山雙清別墅。
為了能讓毛澤東吃上可口的飯菜,警衛班的戰士在自己住的院子里,開墾了一畝地,種上了毛澤東喜愛吃的辣椒和其他蔬菜。
一天,毛澤東散步來到警衛班的院子里,意外地看到了綠色的小苗苗。他彎下腰,仔細地端祥了一會兒,笑眯眯地說:「我幾天沒來,你們這就大變樣了。」
戰士們看到毛澤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便七嘴八舌地告訴他:「這些辣椒,是特意給主席種的。」「咱們現在住在這裡,有條件自己種菜了。」「謝謝你們。」毛澤東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風趣地說:「不勞動者不得食,我沒有參加勞動,怎麼能白吃呢。下次澆水時,我也來。我參加了勞動,以後吃的時候就理直氣壯了,吃起來也就更香了。」
建國前夕,毛澤東邀請湖南籍國民黨友人仇鰲(字亦山)先生赴京,同時邀請章士釗、符定一、林伯渠、李維漢等作陪。入屋落座後,毛澤東高興地說:「亦山先生,今在我設家宴為你接風洗塵,特地邀請我們這幾位湖南老鄉作陪。我們湖南人和別人坐不來,比如周恩來,他們吃不得辣椒,此味只有湘人知,人間能得幾回聞喲!」
大家都笑了起來。
1951年冬,毛澤東會見秘密訪華的越南人民領袖胡志明。當事人羅貴波回憶:到吃飯的時間了,席間,胡志明看到端上來的辣椒,就對毛澤東說:「聽貴波同志介紹,毛主席非常愛吃辣椒,是不是沒有辣椒就沒法下飯?」毛澤東笑笑,胡志明又接著說:「我們越南人也喜歡吃辣椒,我們那裡的辣椒長得跟中國的辣椒不大一樣,像小樹,有一兩米高,小小的辣椒朝天長著,吃起來可真辣……」大家饒有興趣地聽他講完越北森林裡的朝天椒以後,毛澤東說:「喜歡吃辣椒的不是我一個人,少奇同志和我是湖南人,湖南人喜歡吃辣椒;朱總司令是四川人,四川人吃辣椒也很厲害;他(指羅貴波)是江西人,也是吃辣椒的;離你們近的雲南人也愛吃辣椒。可我們這些吃辣椒的人,吃法就各具特色,做法也就有別了。」接下去的話題就是各自介紹各自家鄉的辣椒的烹制方法。然而大家最感興趣的是越南吃辣椒的方法。胡志明說,把朝天椒放點魚露(越南人炮製的一種醬油)再加上一些檸檬,配在一起吃。這時毛澤東說:「我們吃辣椒成習慣可不是因為鄉土習俗養成的習慣,那是1932年到1934年,中央蘇區國民黨經濟封鎖,根本吃不上鹽。為了搞到一點鹽,我們不少同志花了很大代價,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那時候可真艱苦啊!沒有鹽下飯才難呢!我和大家一樣用辣椒代替鹽,用沒有鹽的辣椒下飯,可算是好菜啊!」
毛澤東指著陪客的仇鰲和程潛,幽默地對溥儀說:「他們都不怕辣,所以辣味很重。他們不安分做你的臣民,起來造你的反,辛亥革命一鬧,就把你這個皇帝老子轟下台了!」
毛澤東不僅自己喜歡吃辣椒,還愛勸人吃辣椒。有一次,保健醫生鶴濱帶著4歲的孩子陪毛澤東吃飯。孩子的目光最後落到一小碟紅辣椒上,他夾起一段在孩子面前晃了晃,然後停在那裡等孩子吃。「可好吃啦!」王醫生深知紅辣椒的厲害,趕快拉開孩子,怕辣哭了影響氣氛。毛澤東把紅辣椒放進自己嘴裡,做出很香的樣子,又夾起一段送到孩子嘴裡。王醫生又拉開了孩子,這時毛澤東把筷子放下,說:「哪有你這個當爸爸的?你叫孩子吃嘛,叫他上上當,讓他知道大人也有壞的。」
1956年,毛澤東在專列上對乘務員王愛梅說:「小王,你敢吃辣椒嗎?」王愛梅看了一眼小碟子里紅紅的小辣椒,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說:「敢!」說著就夾起了一小根紅辣椒放到嘴裡。剛嚼兩下,嘴裡立刻辣得像著了火,也不敢往外吐,眼淚一下流了出來,趕緊端起米飯,一個勁地往嘴裡扒,滿臉通紅,汗也一下子冒了出來。王愛梅一邊搖著頭一邊說:「哎呀,真辣,真辣!」毛澤東停下手中的筷子,愣著神看著她的狼狽相,哈哈大笑起來。他翹起大拇指說:「好樣的!這辣椒可下飯了,再吃一根怎麼樣?」王愛梅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啦,不敢吃啦!」
1958年,毛澤東視察大江南北,邀請張治中同行。在蕪湖就餐時,服務員送來一小碟子鹽腌辣椒,毛澤東嘗嘗說:「很好,大家來嘗嘗。」張治中說:「我怕辣,不敢吃。」毛澤東說:「我見了辣椒就想吃。」
1962年1月,毛澤東請來末代皇帝溥儀等人吃飯。席間,毛澤東夾一筷子青辣椒,放在溥儀面前的碟子里,笑著說:「我們家鄉人最愛吃辣,可以說是沒得辣椒不吃飯,所以湖南人身上都有一股辣味。你這北方人怎麼樣喲,怕不怕辣?」溥儀錶白似的忙夾起一筷子辣椒放進嘴裡:「不怕辣,不怕辣。」「不怕辣就好。」毛澤東指著陪客的仇鰲和程潛,幽默地對溥儀說:「他們都不怕辣,所以辣味很重。他們不安分做你的臣民,起來造你的反,辛亥革命一鬧,就把你這個皇帝老子轟下台了!」毛澤東出語詼諧,在座的無不捧腹大笑,溥儀笑得最開心。
為了毛澤東的健康,江青讓他少吃辣椒。毛澤東笑著說:「我就是紅燒肉和辣子的命,你不要我吃,那不是要我的命嗎?」保健醫生禁止他吃辣椒,著實使他苦惱了一陣子。
1956年,毛澤東在武漢時,悄悄和陪他吃飯的湖北省委負責人說:「我身邊的醫生不許我吃辣椒,你能幫我腌點湖南辣椒嗎?」湖北同志於是設法從湖南韶山弄來了2斤辣椒,製成成品後,送到毛澤東那裡。有了湖南辣椒,毛澤東每餐競能多吃半碗飯。
但是,紙包不住火。不久,這個秘密還是被保健醫生髮現了。
毛澤東晚年依然未改吃辣椒的習慣。晚年時,由於患多種疾病,特別是腦神經病,毛澤東吞咽困難,因而不能隨心所欲地大吃辣椒了。但他還時常想吃一點兒辣椒。於是工作人員便用筷子在辣椒醬里沾上一點點,送到他嘴裡。這時,毛澤東便會把嘴巴吧嗒幾下,高興地說:「好香噢,一直辣到腳尖了。」
毛澤東曾經說過:「我看中國有兩樣東西對世界是有貢獻的,一是中醫中藥,一是中國飯菜。飲食也是文化。」
在食具方面,中國人的飲食習欲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筷子。筷子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界的餐具中獨樹一幟,有「東方的文明」之譽。中國人善用筷子,舉世聞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曾說:「中國人幾千年前就使用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奇妙絕倫地運用了物理學的槓桿原理。筷子是手指的延長,它不怕高溫,不畏寒冷,真是高明極了。」
筷子是中國人在飲食上區別於歐美人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國人使用筷子的傳統與其輝煌燦爛的文明史一樣長久。筷子的制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使用者的階級地位:過去的王公貴族喜用金筷、銀筷、玉筷、象牙筷,尋常百姓家則多用竹筷、木筷。
「誰讓你們擺象牙筷?趕快給我拿下去!」
這種差別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甚至被統治者上升至禮法高度,嚴禁逾越。毛澤東位高權重,在一般人眼中理所當然是錦衣玉食。然而,恰恰相反,毛澤東一生儉樸清貧,從不貪圖享受。毛澤東一生只用竹筷、木筷吃飯夾菜,堅決反對使用任何在他看來可謂高級精美的餐具。毛澤東去世後遺留於世人的大量生活遺物中,餐具佔有相當比例,其中就有許多普通的竹、木筷子,但未曾發現一雙用名貴材質做成的金銀筷子或象牙筷。
毛澤東使用筷子的故事多得不計具數。《毛澤東生活檔案》概述了毛澤東的筷子情結。
1949年9月,毛澤東住進北京城不久。他的飲食依然如戰爭年代一樣,並無多大改變。但環境畢竟變了,毛澤東的應酬多了,時常要陪客人吃飯。有一天,毛澤東突然吩咐衛士:「今天我要在家招待客人,是國民黨的起義將領,中午就在這裡吃飯,你們準備一下。」毛澤東很少留客吃飯,更少親自吩咐工作人員提前做準備。這次如此重視,來客自然有些特別。不一會,中共中央辦公廳楊尚昆來給衛士們布置任務。他對李家驥說:「你叫廚房多加幾個菜,讓招待所幫助搞好一點。」他還對小李說:「你到招待所弄些好點的餐具來。」小李一聽忙擺手,說:「主任,主席反對擺闊呢!」楊尚昆說:「這次例外么,不然人家會笑話我們的。」楊尚昆這麼說自然有其道理,因為毛家的餐具也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幾雙筷子霉變後黑乎乎的,怎麼也洗不幹凈。
李家驥感到事關重大,於是跑到李銀橋那裡彙報。李銀橋是衛士長,聽了他的彙報也很為難,便說:「既然楊主任這麼說,我們還是服從吧。」於是李銀橋與李家驥一道去招待所借餐具,招待科借給他們一套新碗筷,其中筷子是象牙做的。
開飯前,毛澤東突然來到東房餐廳,似乎是特意來巡視檢查的,他見餐廳布置得井然有序,不禁微微點頭。突然,他看到了餐桌上的象牙筷,於是臉色一沉,大聲說:「誰讓你們擺象牙筷?趕快給我拿下去!」李家驥在毛澤東走進東房時心中便七上八下,現在毛澤東生氣了,更是緊張得很。他硬著頭皮解釋說:「主席,這是從招待科借來的……」毛澤東未等他說完,馬上大聲打斷說:「我叫你撤你就撤!」說完拂袖而去。
李家驥感到頗為委屈難受,他遵照毛澤東的指示,擺上了黑乎乎的竹筷子,然後跑去向李銀橋彙報。「剛才主席為擺象牙筷子的事發火了。你看,我當初說過不能擺的嘛!只怪楊主任呢,現在主席火了,怎麼辦?」李家驥說。李銀橋聽了,也感到大事不妙。他安慰小李:「我去跟主席解釋清楚。」於是便朝毛澤東辦公室走去,一邊走一邊回頭對小李說:「你回去準備吧,就要開飯了。」
李銀橋見了毛澤東,先是自我批評一番:「主席,象牙筷是我讓借的,您要批評就批評我吧!我當初考慮主席平常很少在家裡招待客人,不搞好一點,會讓客人笑話,再說來客也不一般呢!」
毛澤東本來余怒未消,現在見李銀橋來賠不是,心中火氣頓時消了一大半。他用緩和的口氣說:「這件事么,我也有責任,怪我沒有交代清楚。不過,我今天再重申一次,今後不管來客是誰,都要講究節約,不能擺闊氣,不能大吃大喝。而且,今後無論是待客還是自家吃飯,一律用竹筷子。」
毛澤東向來說一不二,關於這一點,大凡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同志都十分清楚。毛澤東對於象牙筷子,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但箇中原因大家都不甚了解。有一次,衛士長李銀橋在與毛澤東閑聊時又說起象牙筷的事。李銀橋認為毛竹筷子容易長霉,主席平時使用的竹筷就長霉,黑乎乎髒兮兮的,很難看,如果改用象牙筷就沒有這個問題。毛澤東聽罷,說:「我從小到大用的都是毛竹筷呢,已經習慣了。」他還一語雙關地說:「象牙筷么,那是有錢人用的,太貴重了,我毛澤東拿不起!」當然,這只是毛澤東的一種託詞,並非觸及其中的深層原由。
於是,工作人員從此只給毛澤東用竹筷,不曾再讓他接觸那些金筷、銀筷、象牙筷。每次外巡,工作人員除了為毛澤東準備好床上用品外,還得為他準備一雙竹筷或木筷。
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時,工作人員便特別為他準備了一木筷子。在蘇聯的專列上,毛澤東瞅著滿桌西式佳肴和錚亮錚亮的刀叉,顯得若有所思。工作人員在琳琅滿目的西餐具旁為毛澤東擺上一雙木筷。毛澤東落座後,右手拿起木筷,左手抓起一把叉子,很認真地對大家說:「你們說說看,這兩樣東西哪種好?」
翻譯師哲就坐在毛澤東身邊,他第一個搭上腔,說:「我看,用習慣了兩樣都好。」
毛澤東側過臉,問坐在另一邊的陳伯達:「你說哪種好啊,陳夫子?」
毛澤東問話時,陳伯達正艱難地用刀叉分割一塊肉,而且口中已含了一大塊。他抬起頭,支吾著說:「筷…筷子…好!」
毛澤東拿起一塊餐巾擦了一下嘴說:「對,我認為也是筷子好。」然後他掰著手細數起筷子的好處來。「第一,筷子經濟。不用花多少錢就可以買到,不願意買還可以用一根樹枝或竹子修一下就是一雙筷子。筷子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精神。第二,筷子大眾化。中國老百姓吃飯都用筷子,而且連日本人也用筷子。第三,輕便好帶,不怕丟失,不怕被盜。這麼多的益處,你們說是不是筷子好?」
毛澤東的「筷子理論」自然有其精闢獨到之處,大家聽罷紛紛說:「對呀,還是筷子好呢!」並向衛士要筷子,衛士急了,忙說:「沒有了,我只給主席帶了一雙,要不你們向蘇聯老大哥要吧!」大家一聽,儘管失望得很,也只得悻悻作罷。
毛澤東兩次訪蘇,除了自帶被褥、拖鞋等日用品外,都特別準備了自用的筷子。據說,蘇方服務人員對毛澤東自帶用具的習慣很是驚訝不解,但毛澤東卻泰然處之,我行我素。後來,毛澤東巡視國內時,工作人員也不敢忘記帶筷子。當然,因為毛澤東雷厲風行,說走便走,根本不給工作人員準備行李的時間,有時,匆忙之中,工作人員也會忘記帶上筷子。
1956年,毛澤東去廣州,登上專列後,毛澤東用餐時,衛士封耀松才發現忘記為毛澤東帶筷子,他便到專列招待部門借了一雙筷子。招待部門只有象牙筷,開飯時,毛澤東一眼便看到了這雙象牙筷,頓時臉色陰沉,火冒三丈,任憑大家怎麼規勸,就是不肯用餐。最後,只在服務員中找到了一雙粗糙不堪的竹筷子,因為她們早已用勺子吃飯,不用筷子了,毛澤東見了這雙霉變醜陋的竹筷,頓時眉開眼笑,連聲說:「好,好,我就習慣用竹筷子!」
毛澤東一生用竹、木質地的普通筷子吃飯夾菜,儘管也偶爾用刀叉吃過西餐,但畢竟次數有限,他更喜歡中餐和筷子。毛澤東的家鄉湖南在了解到毛澤東這一生活特點後,便特意為他製作了一些漂亮的木筷子送到北京。當時,他們派專人專車去湘西尋找一種黃羊木。據說,這種黃羊木質地細膩,做出來的筷子不僅美觀耐用,而且無論使用多長時間也不會長霉變色。經過苦苦尋覓,他們終於在一個老鄉家門口找到了這種木材。在這個小山村裡,人們不僅用這種黃羊木製作筷子,也用它來製作梳子。他們花費了幾百元買了老鄉的木材,運回省會長沙,由木工趕製了一批木筷子,感到很是滿意。此後,毛澤東便一直使用家鄉父老贈送的這種木筷子。毛澤東辭世後,人們清理遺物時,發現這種木筷留下不少。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這是主席一生中用過的最高級的筷子。」
筷子和刀叉,一中一西,各自代表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俗。毛澤東一生卻在拒絕使用金銀筷、象牙筷這種似乎能象徵權力、地位的東西,表明毛澤東一生從來不曾忘記自己是農民出身,一生都致力於使自己在生活上保持普通勞動者的生活水平,反對任何形式的特殊化,拒絕任何形式的感官享受,保持著普通大眾的飲食習俗。
推薦閱讀:
※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為中國找到一條適應國情的路線
※毛澤東書法真跡《杜甫詩詞五首》
※毛澤東故居隱含了什麼秘密?
※毛澤東寫給江青的一封信:預言了死後中國的未來!
※紀念毛澤東誕辰1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