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老師?No!引導者?Yes!!

你能想像嗎?在中小學由「引導者」通過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 )項目制教學,與學生緊密合作,一起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有意義的探索。學生們在完成項目後,對知識的理解比傳統教學所學到的更深刻;對技能的提升比傳統教學更全面。

等等,等等,誰是PBL項目制教學中的引導者?學校的老師幹什麼去了?

啊哈!PBL教學中的驚天秘密之一就是:老師的角色從單向傳授知識向引導者(facilitator)的轉變。引導者能夠在專業的評估標準指導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跟學生一起探索項目中的主題,激發孩子們學習知識的熱情,建立自信,培養他們創造創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的能力。能成功實施PBL教學的老師,就是「引導者」!

引導者需要對學生建立充分的信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教師不在課堂上「教」。下面要講到的這些傳統教學方法仍然會被使用,只是在項目中被重新規劃和定義了。

設計和計劃

教師根據背景資料和學生的情況創建或調整項目,同時聽取學生的想法,以便使項目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孩子們的探索興趣。

向標準看齊

教師在規劃項目時使用PBL評估標準,並確保項目所涉及的主要知識和需要學生理解的學科領域都符合PBL標準。

建立文化氛圍

教師需要盡量促進學生的獨立成長,提供開放式探索的機會,增強團隊精神,注重項目結果的質量。

管理活動

教師跟學生一起設計任務和時間表,制定時間節點和最後期限,發現並使用資源,創建作品並向公眾展示。

為學生學習設立腳手架

教師採用各種各樣的課程、工具和教學策略,以支持所有的學生完成項目的目標。

評估學生學習

教師運用形成性和總結性的評估標準,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對21世紀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學生自我評價和團隊夥伴的互評。

成為引導者

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和創造,當學生需要建立技能、重新定向、鼓勵和慶祝時,給予支持。

對於國內的很多老師來說,實施PBL項目制教學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身份的轉變。從教師轉變為引導者,從控制轉變為信任。專業的教育學也好,師資培訓也罷,對老師最主要的一項能力要求就是控制:控制教學進度、控制課堂、控制學生。

的確,在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要同時教30-40個學生的教學模式下,課控弱意味著連基本的教學內容都無法完成。然而,在PBL教學法中,信任取代了控制,信任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創造力和潛力。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激發、定向和鼓勵。結果的呈現著實令人驚嘆!

我們今冬的美食小達人最終的作品就是做好的例證。

擁抱改變,擁抱未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國內已經有中小學開始嘗試PBL教學。相信未來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勇於改變自己,成為一名引導者,跟孩子們一起體驗學習與成長的美好。

編譯自: A Proven Approach to Rigorous Classroom Instruction, by John Larmer, John Mergendoller, Suzie Boss (ASCD 2015).

關於PBL: PBL項目制學習為培養21世紀人才所需的能力,在孩子們心中埋下小小的種子。只要有適宜的環境:陽光、水、土壤,這些種子會慢慢發芽長大變強,使這些孩子能夠在未來遵從自己的內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陽光指的是能夠將自己的角色從teacher(教師)轉變為facilitator(引導者)的教育工作者;水指的是PBL教學法中的工具和方法;土壤指的是所處的環境非應試教育所要求的高分,而是關注孩子個性發展的教育氛圍。公眾號ID:PBLinChina

童趣大未來致力於以PBL(項目制學習)為基礎的體驗式學習,通過涉及人文歷史(心)、自然探索(身)、科技創新(腦)方面的項目制學習,讓孩子體驗面向未來的教育,在真實社會和環境中主動探索,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成為TA自己。
推薦閱讀:

正確引導「倔」孩子
一禪:瑜伽靜坐冥想引導功法練習!
隱藏的引導線
觀住輪番凈心引導

TAG:引導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