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閃祭」李光耀的背後

馬英九「閃祭」李光耀的背後

林泉忠 2015-03-25 05:19:57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過世才一天,馬英九就閃電式飛去新加坡,弔唁李光耀,並在當天返回台灣,堪稱「閃祭」。此舉讓外間頗感錯愕,其實,新加坡如果沒有取得大陸的諒解,馬有可能成行嗎?

馬英九所乘的華航專機,機型是波音737-800,原定24日11時30分起飛,但因等候馬英九上機,因此延誤20分鐘。飛行時間約4個半小時,於下午4時25分降落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後,直接乘坐白色賓士禮車,經貴賓通道,於下午5時17分抵達總統府,5時54分離開,弔唁過程大約半小時。

馬英九此行共有10餘名「外交」人員陪同,包括前「外交部長」錢復與前「國安會秘書長」胡為真。出席完「家祭」後,馬英九、李顯龍、錢復與胡為真4人還晤談約20分鐘,共同回憶李光耀的往事。馬英九於24日當晚11時30分抵達台灣桃園機場。此次新加坡「閃祭」之旅,是馬英九就任台灣領導人以來,首次專程出訪無邦交國。

李光耀是在3月23日凌晨三點十八分過世,馬英九則是在24日上午11時30分起飛,其間只有32小時。馬英九「閃祭」成功,突顯了馬英九與李顯龍雙方高效率的決策過程與辦事能力,也揭示了台灣與新加坡「非一般」的關係。

作為「華人國家」新加坡的建國首相,李光耀長期以來遊走於兩岸,如何拿捏與大陸和台灣的關係,是一門高技巧的學問,然而卻從來沒有難倒李光耀。李光耀判斷事物的精準度,獲得國際外交界的高度評價,也得到兩岸的稱許。

他既是鄧小平的好朋友,更與蔣經國稱兄道弟。從他先後造訪台灣25次,也不難看出新加坡與台灣的特殊關係。台新關係的密切程度,反映在以下兩大方面。

一、蔣經國與李光耀的特殊情誼。新加坡於1965年建國,李光耀是「國父」,並且連續擔任首相長達31年。新加坡與台灣「非一般」關係的建立,始於當時雙方領導人的個人情誼。1984年李光耀再訪台灣,坐上輪椅的蔣經國親自到中正(今桃園)機場迎接。1985年連去機場也有困難的蔣經國特地派「外交部長」錢復飛去向李光耀說明蔣無法迎接,可見蔣對李重視的程度。

二、蔣經國的厚道與無微不至的交心表現,成為李光耀頻繁往來新加坡台灣的重要背景。作為新生小國的新加坡,既夾在馬來西亞與印尼這兩大伊斯蘭教國家之間,又身為華人國家,李光耀非常明白小國的處世之道。

基於相同的「反共」立場,李光耀不惜將軍隊交由台灣來訓練,也因此許多台灣將領當上新加坡的海軍與空軍的總司令。一國的軍事領域是最敏感的部分,如果不是超高度的信賴關係,斷不可能出現如此「不可能」的現象。

正因為台新的特殊關係,李顯龍總理接受了馬英九當日來回的「閃祭」之舉,而馬之所以不選在李光耀喪禮出席,其實正是不想為難新加坡,也是顧及兩岸關係。因為如果是那時候才去,自然大陸也會派出領導人出席,雙方同場出現,規格如何處理,非常困難,不僅會造成李顯龍的困擾,也可能破壞兩岸關係。因此,在國喪之前,率先「低調」訪新,成了面面俱到的唯一選擇。

李光耀對處理與兩岸的關係,從不糊塗,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言:「台灣要活得好,就不應該與大陸走得太遠;新加坡要過得好,就不應該與大陸走得太近(華人國家的宿命)」,只是這句話,今天台灣的為政者都聽得進去嗎?


推薦閱讀:

美媒:李光耀「亞洲價值觀」面臨挑戰
為什麼李光耀在新加坡不直接一黨專政而要民主選舉?
李光耀走了,中國那些老朋友們都咋樣了?
李光耀: 中國的創造力永遠無法與美匹敵
丁剛:學會適應李光耀的平衡術

TAG:李光耀 | 馬英九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