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金到零錢——大航海時代的香料貿易(二)

絕處逢生

除了奇奇怪怪的香料,我們還要知道胡椒、肉桂、丁香、和豆蔻也是香料範疇的。古代地中海地區的香料集散地的確是在埃及,那我們就從尼羅河三角洲開始講起。

赫赫有名的亞歷山大港,地中海上的明珠,以馬其頓帝國偉大的帝王命名。希臘化時代,作為地中海與阿拉伯世界的貿易中轉地,這裡的商業繁榮異常。尼羅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壤培育出各種農作物,養育著埃及大地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的人民。在生產落後的古代,掌握糧食的生產與交易權之意義不言而喻。但亞歷山大港的富貴顯赫並不只如此,除了農作物之外,經由阿拉伯人販運來的各色香料也都在此交易。

這個身處北非沿岸的傳奇城市既是古代東方財富運輸的終點也是北渡義大利翻躍阿爾卑斯山進入歐洲腹地的起點。與其隔海相望的義大利威尼斯和熱那亞人長期壟斷這條商路,幾乎完全從阿拉伯世界的摩爾人手中顆粒不落的接手了每一毫克香料,加價轉手,富甲歐洲。這就回應了為什麼在這之後的文藝復興會發生在義大利地區。因為只有經濟的繁榮才能支持藝術的生長。其實我們的分享越到後面會越覺得有趣味。我們會發現很多彼此孤立的知識會逐漸的連為一體。這就是讀書的樂趣了。

那麼,地中海的香料來自於阿拉伯人。他們又是什麼來歷?阿拉伯人生活在乾旱少雨,荊棘滿地的半島上,貧瘠的土地沒能恩賜這個民族什麼物產,但卻使他們練就了聰明的頭腦。在業已走過的人類歷史裡,阿拉伯人扮演的角色是文化傳播者。這種傳播的依託就是流動性的行業——經商。阿拉伯人的財富來源於對商業技巧的成功把握。他們深諳其道,不僅能找到奇貨可居的物產,更能嚴守來源的秘密,並加以渲染,大肆神化。在他們的口舌加工之下,一種物產往往會身價暴增扶搖直上。這個本事放到今天也是特別吃香的,我們跟他叫「炒作」。藉助這種能力,阿拉伯世界長期處於對歐洲的優勢地位,成為當時還十分貧窮的歐洲日思夜想的天堂。以至於後來發生了多次的十字軍東征。

當時間到了十五世紀,驍勇善戰的土耳其人出現在歷史中,他們繼承了幾個世紀以前同樣凶蠻的蒙古人之習性。公元1453年,經過53天的鏖戰,穆罕默德二世率領的土耳其八萬鐵騎攻克了君士坦丁堡,並以此為中心建立起龐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個地方身處歐亞交界的博斯普魯斯海峽,險要的地理位置有助於帝國扼住歐亞咽喉,掌控商路,坐地發財。但野蠻的土耳其人並不擅長經商,他們粗暴的對待各國商旅,並對貨物課以重稅,有時還難以抑制游牧民族本色的搶劫慾望,大肆洗劫來往駝隊。陸上商業溝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地中海作為貿易中轉站的意義喪失殆盡,無論是阿拉伯人還是義大利人,都必須想別的辦法。

再隱秘的事情也架不住總有人惦記和打聽,充滿傳奇的故事比比皆是,經過這次變亂,阿拉伯人幾百年的商業秘密終於被撬開了縫隙:歐洲人得知,一些神奇的香料,比如說胡椒,可能來源於比阿拉伯更遠的東方——印度。

公元1497年,37歲的葡萄牙貴族達伽馬出海尋找香料。他首先利用季風向非洲南部航行,達到好望角後再北折最終到達印度南部。他是第一個由海路到達印度的歐洲人。

我們知道在古代遠航其實就幾乎等同於死亡。九死一生的達伽馬船隊所到達的地區是印度的喀拉拉邦。這對於西方人來說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二歷史最有趣味的也就在於此。我們認為這塊土地極有可能就是古代中國在海上第一次與西方的風雲際會。因為達伽馬到達的七十年前,中國的鄭和就在這裡死去、埋葬。當然遠道而來的葡萄牙人不是為了祭拜鄭和,而是為了值錢的香料。人要是走運,掉溝里都能撿金子。他們中獎了!這裡正是胡椒的原產地。葡萄牙就此真的就發家致富了!

胡椒

地中海對於胡椒的認識最早來源於古羅馬人,他們不僅留下帝國、下水道、斗獸場還有一種味道,這就是胡椒。今天胡椒是那麼的平庸,以至於僅是牛排的小小搭配。但最多在五百年前,他還是全世界最炙手可熱的財富,金貴的不得了。

曾經壟斷這門生意的阿拉伯人,為了抬高價碼編造了這個如同天方夜譚一般的故事。我們看他們怎麼說:「胡椒在遙遠的國度之森林中生長,周圍布滿蝰蛇,當收穫季節人們用大火驅趕蝰蛇並快速收割,所以胡椒不僅被燒成黑色還帶有火一般的口感。」

於是憑藉這樣天馬行空的炒作能力,阿拉伯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把胡椒維持在一個很高的價位上。胡椒的貴重甚至可以充當貨幣並且繳抵稅賦。那時搬運胡椒的工人不準穿著帶有口袋的衣褲,以防止偷盜。訂立如此細節的要求源於胡椒實在是太過值錢了,當時若能在工作間隙偷著抓一把胡椒帶走,簡直相當於今天成功的搶劫了一次銀行。

說到這裡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黑胡椒和白鬍椒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裡有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知識:實際上黑胡椒和白鬍椒不是兩種植物,只是胡椒的不同製作工藝,前者是半熟的漿果經太陽晒乾的,味道濃重,後者是全熟的果實經水浸泡然後去皮,味道溫和。所以你會看到黑胡椒表面褶皺而白鬍椒表面光滑。

「阿吒厘國周六千餘里??土地沙鹵,花果稀少,出胡椒樹,樹葉若蜀椒也。」

——《大唐西域記·卷第十一·二十三國·阿吒厘國》

這是著名的玄奘法師的記錄。所謂「蜀椒」就是我們中國的花椒。據考證,玄奘法師並沒有去過這個名喚「阿吒厘國」的西域城邦,對於那裡的風土人情,物產地理也僅僅是道聽途說。所以胡椒這樣的細枝末節僅僅是憑空想像其性狀罷了。胡椒不是花椒,它並不長在樹上而是長在一種藤蔓之上。漿果如葡萄,是成串的。直到今天印度還是以最傳統的工藝來種植和加工胡椒,要想吃到最地道的胡椒自然是印度產的。不過我不會告訴你,胡椒漿果是用腳踩的方式從串串上脫下來滴!

中世紀的歐洲,胡椒不僅僅是富人的佐料,還被視為神葯,可以救治肆虐恐怖的黑死病。在印度胡椒也是重要的藥物,直到今天,印度人在醫療、食物甚至飲品,例如牛奶、茶水等,中都要加入胡椒。

葡萄牙人成為走出歐洲獲得財富的第一先鋒,之後在印度南海岸紮下根脈,努力經營著帶給自己巨額財富的胡椒生意。常言道「同行是冤家」,起先經營胡椒的阿拉伯人自然和葡萄牙人勢不兩立,於是在印度洋的主要航道上兩伙商船常有武裝衝突。

1505年11月15日,這是葡萄牙歷史乃至近代歷史上的重要時刻。一名叫做勞倫斯的葡國海軍司令率領一支小型艦隊,沿印度海岸追擊一艘阿拉伯摩爾人的商船,以武力打擊他們對胡椒貿易的染指。誰都知道,只要打敗這支船隊,便可截獲一筆可觀的財富,於是人人振奮,鬥志昂揚。不料在過程中突遇海上暴風雨,葡萄牙人驚恐萬狀,手握船舷臉貼甲板的苦苦掙扎,祈求上帝保存他們的性命。一番忙亂之後,他們在一個陌生的港灣停靠。眼前的景象令他們大吃一驚。熟悉的阿拉伯摩爾人商船沿岸停靠,皮膚黝黑的土著正在幫助他們運送貨物。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葡萄牙人在俘獲的阿拉伯商船中得到大量胡椒之外,還發現了另外的一種東西:微黃色,長短整齊,成扎捆綁的植物表皮。滿倉濃重而馨香的味道讓他們陶醉,精明且見多識廣的人提醒船長,這是比胡椒更貴重的香料——肉桂。

肉桂的產地一直是一個謎團,這次誤打誤撞的登陸終於讓葡國人解開了這個秘密。他們的腳踏之地是印度次大陸東南端的海島,北印度洋航線的中心——錫蘭。至此,一片新的黃金處女地被發現,在這裡歐洲的探險者又有哪些收穫?下次我們就從錫蘭的肉桂說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部分公司人員在緊急頻率里對空軍飛行員起鬨?
鄭和航海圖今析
學習關於個人帆船航海的途徑?
第十二站:塞席爾[Botany]
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家如何在沒有現代定位技術的前提下確定行駛航線的呢?

TAG:黃金 | 航海 | 貿易 | 香料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