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券商發展迎來新機遇

合資券商發展迎來新機遇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東方財富網

  近日發布的《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簡稱「《辦法》」)不僅允許外資控股合資券商,且業務範圍也將逐步放寬。分析人士認為,新規下外資可採取新設或增資的方式加大資本投入,合資券商發展將迎來新機遇。從多家合資券商公布的2017年年報看,受牌照限制等因素影響,多數合資券商仍以投行業務為主。不過,隨著業務範圍的放寬,合資券商正躍躍欲試,準備發力經紀、資產管理等業務。

  投行業務仍佔主流

  自1995年首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成立以來,截至目前,我國的合資券商已達12家。其中,根據CEPA補充協議設立的合資券商有滙豐前海、東亞前海、申港證券和華菁證券4家;另有中金公司、中銀國際、高盛高華、瑞銀證券、瑞信方正、中德證券、東方花旗、摩根士丹利華鑫。

  從業績角度看,除中金公司等個別券商外,合資券商整體收入規模仍較小,發展情況也不一樣。營業收入方面,2017年數據顯示,體量大的如東方花旗,營業收入已到10億多,小的如剛成立不久的東亞前海、滙豐前海,則只有2000多萬元的營業收入。

  業績增速方面,中金公司、中銀國際、瑞信方正、高盛高華等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均有所上漲。瑞信方正證券2017年營業收入2.67億元,較上年增長約49%。其中,投行業務取得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54%。

  高盛高華證券2017年營業收入5.47億元,較2016年增長3%,凈利潤6608萬元,同比大增645%。從收入來源看,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2.12億元,為主要收入來源。高盛高華透露,2017年,公司作為主承銷商和聯合承銷商進行了7筆A股非公開發行、4筆公司債、1筆可轉債發行的承銷。

  華菁證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929萬元,同比增長62%,其主要收入來源也是投行業務。該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4855萬元,而2016年僅為790萬元。華菁證券表示,公司成立之初,即確立打造專註新經濟創新型投資銀行的戰略願景,公司已積累TMT、醫療、消費等新經濟行業的大批企業客戶,已有2個IPO項目進入輔導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從主要業務收入來源觀察,除了中金公司、中銀國際等規模較大的券商外,其他合資券商主要是投行業務。

  整體來看,中金公司、瑞銀證券、中銀國際等綜合類券商發展相對較好,行業排名靠前。中銀國際證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0.68億元,同比增長8.37%。中銀國際表示,2017年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規模市場排名第6位,收入市場排名第12位。股票主承銷金額市場排名第9位,債券主承銷金額市場排名第12位。

  拓展多元化收入來源

  合資券商在國內的發展歷程,其實並非一路「順風順水」。山西證券指出,多數合資券商業務發展較為緩慢,無論在規模還是營收上都難以進入國內券商前列,甚至面臨虧損。有些合資券商因為外商缺少業務經營話語權,中外方股東之間的經營理念衝突、同業競爭、業務範圍受限等問題,甚至面臨外商撤資,例如蘇格蘭皇家銀行退出華英證券,摩根大通退出一創摩通。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辦法》的發布,外資券商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允許外資機構作為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有望進一步發揮外資股東相關業務、資源等優勢;業務範圍的放寬,也有利於合資券商的進一步發展,拓展新的業績增長點。

  目前,持有多業務牌照的合資券商,大多在探索其他業務發展方向如經紀、資產管理業務。在資產管理和機構業務方面,外資券商或因有更多先進的投資管理經驗和較領先的產品而有突破的空間。

  瑞銀證券表示,2017年公司財富管理部在權益類產品、債權類產品、結構化產品及固定收益類產品上均有出色的銷售成績,展現了強勁的銷售勢頭。

  申港證券去年全年落地資管產品23隻,業務規模達154億元;經紀業務方面,全年落地股票質押項目22個,股票質押待回購金額21.17億元。

  瑞信方正證券表示,2017年經紀業務的發展堅持穩中求進,以服務、開發QFII/RQFII客戶為主要業務導向,同時積極推進國內基金客戶的席位租賃業務,全年實現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5507.40萬元。

推薦閱讀:

培根《論機遇》及譯後隨筆
北京南城投資價值與五大置業投資機遇
成功的機會在哪裡:3個關於機遇的真實故事
【機遇】2019北京世園會規划了這些苗木,你準備好了嗎?
海淘新政的機遇在哪裡?

TAG:發展 | 機遇 | 合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