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脈診學-基礎知識匯總(一)【精闢論述】
07-12
一、脈學的起源中醫脈學起源於兩千五百年以前。有關脈學的記載,最早見於戰國秦漢時期(公元前2世紀)《黃帝內經·素問》及公元前5世紀秦越人(扁鵲)的《八十一難經》。在這兩部經典著作中,有關脈學的論述頗多。如《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曰:「夫脈者,血之府也,長則氣治,短則氣病,數則煩心,大則病進,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代則氣衰,細則氣少,澀則心痛,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死。」這裡著重地討論了以脈診決死生的臨床意義,認為脈道是血液歸聚的地方,借其氣的推動作用而血液在經脈中運行。所以,脈之盛衰者,以候氣血的虛實,故知長脈象表示健康狀態,短脈象表示氣虛,數脈象表示熱煩,大脈象表示病情發展,上部脈盛者表示邪壅於上,下部脈盛者表示邪壅於下,故腹滿而脹。代脈象表示氣衰,元氣衰弱,細脈象表示氣虛,澀脈象表示血少氣滯而出現心痛,脈來混亂如湧泉,弦急而長,為病勢加劇,必形色敗壞;若脈來微微似有而不甚應指,如弦絕的樣子,是將要死亡的象徵。《難經·第九難》中曰:「何以別知藏府之病耶?然:數者,府也;遲者,藏也。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諸陽為熱,諸陰為寒,故以別知藏府之病也。」這是從遲脈、數脈以辨藏府之疾病。由此可見,祖國醫學在很早以前就能夠運用診脈的方法來測知人體疾病的性質、輕重及預後,並能夠根據脈象的異常變化來區別和推斷各藏府的多種病變。同時,在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料中,有關診脈的方法記載亦很多,其中有三部九候,人迎脈口診法,寸口診法,尺寸診法等,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扁鵲對脈學的貢獻很大,立論最早,因此在《史記》中有記載曰:「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惜無專書流傳後世,甚為遺憾。西晉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是我國傳世的第一部脈學專著,他整理了我國歷代名醫的脈法精華,並結合個人的臨床經驗和實踐心得,將脈學的種類分析歸納為24種,並採取了診脈獨取寸口的方法,明確了寸、關、尺三個診脈部位,為中醫脈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對中醫脈學貢獻較大的還有:後漢的張仲景,在他的《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方論》兩部著作中,各篇章標題均以「辨某某病脈證並治」為篇首。可見,張仲景的辨證論治學說,是以脈象作為辨病與診斷的重要依據的。他在脈象分類上,提出陰陽兩大類,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這是張仲景在脈學上的一大貢獻。此外,唐代的孫思邈、明代的李時珍、清代的林之翰,也分別在脈學方面有所創新。尤其是明代李時珍著有《瀕湖脈學》,此書以歌括形式編寫而成。文字通俗,易學易懂,便於記誦,實為初學中醫者必讀之書,至今仍為廣大醫界所喜閱,亦為我國傳統的中醫師傳徒教學的工具書之一。總之,中醫的脈學起源於《黃帝內經·素問》及《難經》,發展於《脈經》,普及於《瀕湖脈學》。是我國歷代醫家對疾病不斷認識的過程和通過反覆實踐、總結積累的一種簡便、實用的診斷方法,從而逐漸形成具有系統理論的一門學科。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的光輝政策指引下,中醫脈學理論又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為了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遺產,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整理和提高。由於現代科學的不斷發展,運用高科技的手段對中醫脈學進行研究,這為發展中醫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其更好地為人民的醫療保健事業服務。二、脈的形成人體血液在全身運行,周流不息,心臟之收縮將大量新鮮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組織器官,機體末梢血液迴流於靜脈,復入心臟,周而復始,如環無端。脈搏的形成就是由於心臟的收縮,左心室將血液排送到動脈血管內,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波動,這一波動現象正是中醫所稱之脈象,以此作為診察人體內五臟六腑病情的依據。如《素問·五藏生成篇》中曰:「心之合脈也」,又曰:「諸血者皆屬於心」,《素問·脈要精微論》中又曰:「夫脈者,血之府也」,《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靈樞·決氣篇》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這是說動脈血管就像隧道或堤岸一樣,限制著營氣血液,在一定的通道內流動,不使它向外妄行,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脈。因為五臟六腑之氣,皆通於脈。如《靈樞·脈度篇》中曰:「……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溉藏腑,外濡腠理。」因此,當臟腑生理髮生變化時,便會影響血液在血管中正常的運行,脈搏隨之亦會發生變化,而形成病脈,如出現浮脈即為風邪,屬表證;出現沉脈即為里證;遲脈即為寒邪;數脈即為熱邪;實脈即為實證;虛脈即為虛證等。中國古代醫家以此作為診斷疾病的手段之一,因此就形成了「脈法」。三、脈名的分類與脈象的歸類(一)脈名的分類歷代中醫有關脈名的分類很多,各家意見分歧,始終未能達到統一,顯得雜亂無章,使後人難以辨認和掌握,尤其是古老的醫學文獻記載了許多奇異古怪的脈名,僅從《黃帝內經·素問》一書中就可以找到如省客、如丸泥、如橫格、如火薪然、如頹土、如偃刀等,計21種。在《難經》中有關、格、復、溢的記載。《傷寒論》中有縱、橫、逆、順、溢等23種。有些脈名在後世醫書中已經找不到了,可能是由於脈象玄虛,不切合臨床實際而被廢棄了。根據歷代醫學文獻記載,在臨床中比較實用,沿用至今的脈名仍繼續保存了下來。如晉·王叔和的《脈經》將脈象分為24種,五代·高陽生的《脈訣》分為23種,宋·陳無擇的《三因方》分為24種,元·滑壽的《診家樞要》分為30種,元·齊德之的《外科精要》分為24種,明·李中梓的《診家正眼》分為28種,明·李時珍的《瀕湖脈學》分為27種,明·張介賓的《景岳全書》分為16種,清·張璐的《診宗三昧》分為32種,清·周學霆的《三指禪》分為27種,清·林之翰的《四診抉微》分為28種,清·黃宮繡的《脈理求真》分為30種。其中以清代的張璐提出的脈名最多,為32種(清、濁二脈已被淘汰),明代的張介賓提出的最少,為16種,而明代李時珍提出的27種脈名,在臨床中最實用、最普遍。(二)脈象的歸類前人對繁多的脈象歸類很不一致,如《黃帝內經素問》有脈合陰陽之說;《難經》以浮、滑、長為陽,沉、短、澀為陰,分為陰陽兩大綱;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也將脈象分為兩大類,其陽脈是浮、大、數、動、滑,陰脈是沉、澀、弱;王叔和在《脈經》中以陰陽為總綱,以浮、滑、長為陽,沉、短、澀為陰;李時珍以浮、沉、遲、數為四大綱;崔嘉言亦以浮、沉、遲、數為四綱;張景岳以浮、沉、遲、數、細、大、短、長為八綱;費伯雄以浮、沉、遲、數、滑、澀、虛、實為八綱。由此可見,古人對脈象的歸類方法,多以浮、沉、遲、數四綱為準則,陰陽是總綱,其中可以包括表浮、里沉、熱數、寒遲的兩個陰陽對立方面,同時亦包括有力為實、無力為虛的兩個對立方面。所以,直至現在,仍以浮、沉、遲、數、虛、實為綱,浮、數、實為陽,沉、遲、虛為陰,總歸於陰、陽兩大綱。如此的脈象歸類方法,是最符合中醫理論學說的。現將脈象的幾種歸類方法簡介如下:1.陰陽歸類法第一類:陽(浮),如浮、洪、芤、濡、革、散脈。第二類:陰(沉),如沉、伏、牢、細脈。第三類:陽(數),如數、滑、動、促、疾脈。第四類:陰(遲),如遲、緩、澀、結脈。第五類:陽(實),如實、緊、弦、長脈。第六類:陰(虛),如虛、短、弱、微、代脈。2.現代歸類法第一類:脈象以深度為主:如浮、洪、芤、濡、微、散、革、沉、伏、牢、弱脈。第二類:脈象以強度為主:如實、虛脈。第三類:脈象以形態為主:如弦、緊、長、短、細、澀、滑、動脈。第四類:脈象以速度為主:如遲、數、緩、疾脈。第五類:脈象以節律為主:如促、結、代脈。
推薦閱讀:
※康復知識系列四:Bobath康復訓練手法(痙攣期)
※漲知識:從玉器看崧澤文化
※八大行星的相關知識
※茶文化知識
※漲知識 | 你真的確定自己屬什麼?新一年的生肖屬相,是按過春節算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