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武術
道教武術以道教哲學及道教理論為指導,結合道教醫學、內丹學、養生學的成果,將武術技擊和健身術融為一體,講究經絡穴道,以煉好堅實內功為根基,以氣發力,借力打力,擅長以柔克剛,具有剛柔相濟,技巧性強、以靜制動、避實擊虛、靈活圓轉等特點。
道教武術一般廣義的稱為道家武術。中華武術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之一,而道教對中華武術的發展,貢獻尤大。武術本為競技和防身之用,殷周時期的競技和角斗,當為中華武術之先河。秦漢以來的方仙道有墨俠之遺風,為道教武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漢室獨尊儒術,名門縉紳子弟重文輕武,惟以五經獵取官祿,視武術兵法為 「不急之末學」(《抱朴子外篇·自敘》)。而隱士、道士獨處山林,既無意於功名,又易為盜賊猛獸所傷,故不得不習武防身,從而刺激了武術在道教徒中的發展。況且,習武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神清氣足,才能臻於至境,世俗之人多累於名利,憂生懼死,且情慾傷身,難以在武術上有所成就,因而自古武林高手,多出於方外之人。武功出眾的道士,傳藝授徒,強身護法,也有利於道教威望的提高和教團的生存發展。據史料記載,道家武術的成熟期約當魏晉之初。《抱朴子外篇· 自敘》:「少嘗學射,但力少不能挽強,若顏高之弓耳。意為射既在六藝,又可以禦寇辟劫,及取鳥獸,是以習之。昔在軍旅,曾手射追騎,應弦而倒,殺二賊一馬,遂得以免死。又曾受刀盾及單刀雙戟,皆有口訣要求,以待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入神。若以此道與不曉者對,便可以當全獨勝,所向無前矣.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可見,道教武術在魏晉時已成套路。元明時期,是道教武術流派紛呈的全盛期。明代道士張三丰創立的武當山內家拳術,將道教氣功與武術融為一體,形成同外家少林拳術風格迥異的道教武術流派。道家武術以太極拳、武當劍、形意拳、大成拳等為代表,屬內家武術。現武當山、嶗山等道教宮觀仍有流傳。道家武術以道教哲學及道教理論為指導,結合道教醫學、內丹學、養生學的成果,將武術技擊和健身術融為一體,講究經絡穴道,以煉好堅實內功為根基,以氣發力,借力打力,擅長以柔克剛,具有剛柔相濟,技巧性強、以靜制動、避實擊虛、靈活圓轉等特點。習道教武術者外能技擊抗敵以自保,內能強身健體以養生,可兼得技擊和養生之效。(中孚子)
推薦閱讀:
※【少林武術】10
※中國功夫:中國武術散手實戰系列——太極擒拿
※武術技擊秘籍
※武術視頻【7】
※太極(四兩撥千斤)的定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