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從心 專訪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李舸
最近幾年國內的攝影圈,大概是全民攝影普及的緣故,出現了一些讓很多人想認真踏實學習攝影的朋友看不懂的怪圈。大概我並資格去評論太多現象,每個現象存在必然有著各方面的原因,但對於很多初學攝影的朋友來說,的確造成了不少學習選擇性困擾,我也經常接到這樣的問題。我儘力站在一個職業攝影人的角度探討一些個人看法,供一些剛入門的朋友參考前行。
不知道何時起,我參加很多攝影聚會,似乎大家更多的是探討關乎器材,數據,線條,用光技術層面的世界。文學界有一句話,能打動人的才是好作品!如果把這個觀點放在攝影界里,並不為過。我從大學開始愛上攝影已有十一年,經歷過器材的糾結,理性數據的困擾,現在再看一些很理性技術問題,已然不太在意,更願意把時間去研究一些拍什麼題材,如何表達之上。技術的修鍊既有天賦的層面也有後天的修養,這個每個人水平高低不同,都是必然。一個人如果自己美學基礎和人文素養積累不夠,並不會因為多看了幾張好圖就會有了瞬間提升,內在積累永遠都是一個漫長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個積累可能更多的已經與攝影技術無關。
為此,我和助理一起採訪了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李舸老師。以下是我們和李舸老師老師關於攝影問題的探討。除了日常技術交流探討之外,我更希望把攝影放到藝術與感性的層面去談,以下也有我一些個人看法,歡迎交流。 微信:xicaocn
1、您平日最喜歡拍什麼題材的照片,為什麼?
平時喜歡拍人文紀實類題材,主要是抓拍。因為我是攝影記者,長期從事新聞攝影工作,我認為拍攝紀實類題材更富有挑戰,也更有生命力。但我不拍攝那些宣傳味的、概念化的所謂新聞照片。
2、您認為學習攝影除了技術之外, 還要有哪些學習和積累?
一位攝影界的前輩說:「攝影干到一定程度時,我覺得技術不重要了;再到一定程度,覺得藝術不重要了。」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其實最後剩下的就是四個字:影像從心。工夫在詩外。不要成為設備和技術控,也不要盲從和沉溺於某些所謂的藝術潮流。抑制浮躁、學會沉靜,要懂得聽從內心的感受。但內心的強大,是需要深厚的學養、正直的人品、積極的擔當來支撐的。
3、您對能打動人的都是好作品,這個思想怎麼看?
好作品無外乎有「兩節」:情節和細節。情節是情感表達,就是講故事。細節是影像表現,就是有語言。就紀實攝影來說,能真實傳達被攝者的情感和命運的作品,就是好的。攝影是智慧的修行,是靜靜地觀照世界、真摯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體味幸福。
影像從心,這大概是李老師對攝影的理解。攝影作為社會人文的表現元素,不管器材與技術如何發展,其表現內容總離不開社會文化的表達。所以,回歸攝影的初心,讓攝影更多的回歸到感性與藝術的層面來談,或許也是回歸攝影藝術本質的一條正道。我們將陸續邀請李老師給我們多更多的解答與指導。
李舸個人簡介:
李舸,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多次任全國攝影藝術大展、中國新聞獎、中國新聞攝影年賽、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評委。
現任《人民日報》攝影部主任、高級編輯、中央時政新聞記者,負責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事活動及國內重要新聞的採訪工作。
連續參加過六屆全國兩會和四次全國黨代會的攝影報道工作。承擔美國總統、俄羅斯總統、英國首相、歐盟主席、德國總理、日本首相等數百位國家元首、政要訪華的攝影工作。
親歷了近二十年來,中國發生的所有大喜、大悲、大事件。
多次獲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新聞獎、國際新聞攝影比賽(華賽)獎、中國新聞攝影記者金眼獎、中國新聞攝影年賽金獎、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獎、奧運會體育攝影作品金質收藏獎。
推薦閱讀:
※人物:前國家主席董必武影像集
※十大元帥中,為什麼毛主席只願稱呼,這三位元帥為「老總」?
※唯一健在102歲的「開國上將」前「軍委副主席」是誰?
※實拍韶山凌晨毛主席誕辰119周年感動盛況
※? 不信鬼神的毛主席為何相信「風水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