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國之亂看周亞夫與吳王劉濞的用人與用兵之道
七國之亂又稱作七王之亂,是發生在公元前154年發生的一次叛亂,發生於中國西漢初期的漢景帝三年。當時以被封為吳王的劉濞為中心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國家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興兵引起之內亂,參與叛亂的共有七個諸侯國,所以叫做「七國之亂」。
《漢書·景帝紀》:吳王濞、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舉兵反。大赦天下。遣太尉亞夫、大將軍竇嬰將兵擊之。斬御史大夫晁錯以謝七國。二月壬子晦,日有蝕之。諸將破七國,斬首十餘萬級。追斬吳王濞于丹徒。膠西王卬、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菑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皆自殺。(其中的大致意思就是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西漢諸侯國舉兵造反,朝廷方面以周亞夫和竇嬰帶兵抵禦,漢景帝殺了晁錯來緩和和七國的關係,因為這裡涉及到七國之亂的一個諸侯國的政治口號叫清君側,意指殺晁錯。然後周亞夫和竇嬰打敗了七國聯軍,劉濞被殺,其他六個造反的諸侯王都自殺了。)
沒了。在漢景帝劉啟同學的16年皇帝生涯寫照中 七國之亂就這麼幾句就完事兒了。之所以這麼短 是因為這場叛亂看著參與人數和戰國七雄一樣 但從開始到結局只有三個月。
先看看時代背景。我都是引用原文,雙方代表分別是漢景帝劉啟和吳王劉濞,關於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比較特殊。首先他們都是劉邦他爹的後人,算是同族;其次,漢景帝少年時期失手打死了吳王劉濞的兒子,那個時候兩個孩子都很小,因為玩個棋,出現了悔棋的情況,年輕氣盛的漢景帝就用棋盤把吳王劉濞的兒子給拍死了。
七國之亂的時候漢景帝才登基三年,主要靠拼爹落下了一份大家當。
他爹漢文帝的史書評價如下: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馳以利民。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綉;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安寧,家給人足,後世鮮能及之。簡單的說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清心寡欲、艱苦樸素。漢文帝的歷史評價向來非常之高。
吳王劉濞出身也是很不錯。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哥哥劉仲的兒子。他跟他那個不成器的爹劉仲不一樣,劉濞這個人很有本事,黥布造反的時候,那個時候劉濞二十歲為將,在平叛過程中是立下了軍功的。因為吳地不容易管理,民風強悍,所以劉邦猜讓劉濞來管理吳地,封吳王。史載:吳有豫章郡銅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可見吳地的地理條件是得天獨厚的。
本來漢景帝可以安安穩穩的當自己的大漢皇帝,劉濞可以安安穩穩做自己的吳王。但是因為一個殺子之仇與晁錯的橫空出世,把事情弄複雜了。晁錯從漢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一直跟著太子混,登基之後就成為皇帝左右的紅人,任職御史大夫。副丞相,金印紫綬,三公之一,牛逼哄哄。
某天,晁錯有感而發,呈上一奏摺:大致意思就是劉邦建國大封同姓王,同姓王往往還佔著好地方,而且尤其那個叫劉濞的,還不太聽話,有謀反的嫌疑,現在削除他他就會造反,不削除他慢慢的他也會造反,現在削除他,時間還比較早,他造成的損失也會小,反過來時間久了再去削除他,等他羽翼豐滿,那就禍事大了。原文: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不忍,因賜几杖,德至厚也。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公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晁錯解決諸侯王尾大不掉的辦法就是長痛不如短痛,早死早超生。於是削藩開始了:三年冬,楚王來朝,錯因言楚王戊往年為薄太后服,私奸服舍,請誅之。詔赦,削東海郡。及前二年,趙王有罪,削其常山郡。膠西王卬以賣爵事有奸,削其六縣。
這幾個小國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被削了也不敢吭氣;如前所述,吳國情況不一樣。要錢有銅山隨便造,要人其他郡國的上到士大夫下到逃犯亡命之徒,一樣不缺。等想削吳王劉濞的時候,事情就不一樣了。所謂老虎屁股摸不得,吳王國讎家恨一起報首先發難。
史載:吳王悉其士卒,下令國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先。諸年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皆發!」二十餘萬人。從14歲的初中生到62歲的退休老人全部上陣。當然吳王還沒二到英布造反時候叫喊「欲為帝耳」的程度;起兵的名義是「誅晁錯,清君側」。
發布的檄書里這麼寫:以漢有賊臣(晁)錯,無功天下,侵奪諸侯之地,使吏劾系訊治,以侵辱之為故,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絕先帝功臣,進任奸人,誑亂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欲舉兵誅之,謹聞教。
新皇帝一看這架勢有點心怯,於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服用了袁盎給開的平亂藥方:把晁錯殺了。結果適得其反 非但沒有平亂,反而更助長了七國的囂張氣焰。
這個時候漢景帝他爹漢文帝給留下的遺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是將領問題。兵法「君不擇將,以其國予敵」。漢文帝給漢景帝制定了定國神器周亞夫。其次是部隊:漢文帝時期為了應對匈奴,選六郡良家子駐紮在長安。各個都是關西大漢,漢軍精銳中的精銳。文帝且崩時,戒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文帝崩,亞夫為車騎將軍。七國反書聞,天子乃遣太尉條侯周亞夫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這個時候周亞夫已經升任太尉了,同樣三公之一,金印紫綬,牛哄哄。
孫子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最次攻城。
從交戰雙方的策略選擇上就看出哪個比較高,哪個比較廢物。周亞夫請教了一個人,這個人史記記載是鄧都尉(鄧是姓,都尉應該是職位)這裡鄧都尉給周亞夫的建議就是,吳地兵強馬壯,來勢洶洶,我建議你好好守城,挫其銳氣,然後想辦法斷他們糧道,他們就不戰自敗了。周亞夫於是就接受了這個意見。並且實行的很好。說明兩個問題:一、策略不是周亞夫想的,說明他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二、周亞夫接受能力比較強,厲害的領導不是自己干,而是指導大方向。
再看吳王這邊的策略:吳王封田祿伯為大將軍。田祿伯建議自帶五萬人和劉濞分路合擊,鉗形攻勢。可是劉濞的長子的一席話,放棄了這個優良的建議。
吳王還有另一個人提建議:吳少將桓將軍快速突破,快速轉線,不要在一個地方上死磕,很有點古德里安閃電戰的味道。可惜劉濞也沒有聽進去。
戰場的戰鬥表現出了周亞夫作為名將的基本修養:識破了對方聲東擊西的詭計(一般情況下是妙計,曹操也用過這個路子,不過被賈詡識破了):亞夫至,會兵滎陽。吳方攻梁,梁急,請救。亞夫引兵東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王使使請亞夫,亞夫守便宜,不往。樑上書言景帝,景帝詔使救梁。亞夫不奉詔,堅壁不出,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後食道。吳、楚兵乏糧,飢,欲退,數挑戰,終不出。夜,軍中驚,內相攻擊擾亂,至於帳下。亞夫堅卧不起。頃之,復定。吳奔壁東南陬,亞夫使備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吳、楚既餓,乃引而去。亞夫出精兵追擊,大破吳王濞。
有理由相信「而使輕騎兵弓高侯等絕吳、楚兵後食道。」這裡的輕騎兵就是漢文帝選在長安的六郡良家子。
故事就這麼多,但我要指出的是平定七國之亂的最大功勞是在漢文帝,以及一個這裡沒有提到的賈誼。還有一點,周亞夫的策略前提是梁國能頂住吳楚的攻擊:初,文帝以代王入即位,後分代為兩國,立皇子武為代王,參為太原王,小子勝則梁王矣。後又徙代王武為淮陽王,而太願王參為代王,盡得故地。居數年,梁王勝死,亡子。(此處省略N多字)文帝於是從(賈)誼計,乃徙淮陽王武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縣四十餘城;漢文帝再給漢景帝留下了皇位的同時 還給他安排了一個強大的親弟弟放在東方抗打。
關於七國之亂的失敗除了給帝國敲響警鐘之外,也給後來的造反者提供了借鑒的經驗:漢武帝時期淮南王謀反雖然失敗 但在策划過程中充分吸取了吳楚的慘痛經驗。
【漢書·伍被傳】:(淮南)王曰:「男子之所死者,一言耳。且吳何知反?漢將一日過成皋者四十餘人。今我令緩先要成皋之口,周被下潁川兵塞轘轅、伊闕之道,陳定發南陽兵守武關,河南太守獨有雒陽耳,何足憂?然此北尚有臨晉關、河東、上黨與河內、趙國界者通谷數行。人言『絕成皋之道,天下不通』。據三川之險,招天下之兵,公以為何如?」
漢朝的精銳機動兵團在長安。吳楚七國造反的首要目標應該是佔領洛陽,堵住關中的出口。讓漢軍首尾不能相顧,各個擊破。吳王的老將和少將的策略雖然不同,但在分割梁國和長安的作用上是一致的。
最後,吳王被滅,吳王太子貌似跑到南越去了。後來教唆南越打東越什麼什麼的,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文/東籬把酒
喜歡看歷史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東籬文史書苑,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歷史上發生的趣聞瑣事,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推薦閱讀:
※曾國藩用人之道
※職場心得 -- 如何培養和使用人際關係
※合伙人
※善於用人的他,被司馬遷稱為「天縱之才」
※士林講座 | 第十二期 燕昭王用人不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