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堯民間藝術
石村,位於隆堯縣南部的東良鄉,這裡民間藝術絢麗多彩,尤以鄉土味十足的泥人久負盛名。
相傳石村泥塑系明永樂元年(公元1404年)秋八月山西一戶姓原的移民,將晉故里一帶的泥塑藝術移植於該村,至今已有500餘年。
石村泥人是一種泥塑藝術,其原料為紅粘土(膠泥)經過淘澄過濾,用模型脫製成形,晾乾後塗以白粉底色,再施以紅、黃、藍、綠、黑五種礦物色即成。品種有泥姑姑、大娃娃、觀音、關羽神像等。其產品造型古樸,色彩對比強烈,價格便宜,暢銷冀南各地鄉村。
石村的泥塑以其濃郁的生活情趣,粗獷樸拙的造型,浪漫誇張的手法,鮮艷奪目的色彩而聞名遐邇。石村泥塑種類繁多,有吹響、擺設、印模等。題材又可分戲劇人物、歷史故事、神話傳說、鳥動物等,種類多達百種以上,大者近尺,小者不足一寸。因泥塑是用泥做的,怕碰、怕摔、怕壓,又不宜精雕細刻,所以藝人們就揚長避短,大膽提煉、概括、取捨、誇張,取其粗、俗、野、土等特點,使其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石村泥塑的製作過程分選土、悶土、和泥、制模、叩坯、按哨、晾乾、修坯、打底彩繪等十幾道工序,其關鍵是制模和彩繪。彩繪多用紅、黃、藍三原色,紅色是我國民間喜慶、吉利的傳統裝飾用色,是興奮、歡樂、寄有旺盛生命力的象徵。再以黃、藍兩色點綴或勾邊,不但不感覺色彩單調,而且更加強了民間藝術的情趣。
泥人製作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為主。泥塑造型多而繁雜,最常見的就是泥人。
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蜂蜜等。泥塑的模製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乾後即可,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狀,然後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用天然的或廉價的材料,能夠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藝品,博得民眾的喜愛。所以,石村泥人贏得老百姓的青睞,雖然它並非以科技含量而論,但它確實在您的生活中增加了新的亮點。樸實、直觀、真實和更加的「零距離」。在珍藏時間上也極具挑戰性,而且還具有收藏價值。就是說每件作品均是手工製做,皆為孤品,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不存在仿造、複製、盜版等被侵權現象的發生,它更不同於油畫、剪紙、浮雕等其他藝術的表現形式。泥人製作藝術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欣賞角度也極為的豐富和多樣化,更能貼近於人們的生活。
在石村過去一般是全家動手,流水作業,農閑製作,逢年過節會擺攤設點,平時走村串戶沿街叫賣,價錢十分便宜,遠銷山東、河南等地。在「文革」中石村泥塑被視為「四舊」取締,改革開放後,才使這些相互自然、物美價廉、具有強烈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之花恢復了生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