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謀略篇 . 孫子兵法之四《軍形篇》
中華文化—謀略篇.孫子兵法第四《軍形篇》
孫子兵法(軍形篇)《軍形篇》作者:孫武《軍形篇》第四篇講的是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說詳細一點,這一篇是議論戰爭的攻守問題,而著重又是議論如何造成一種守必固、攻必克,以求「全勝」的形勢。全篇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一、提出在戰爭中實行進攻與防守所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二、提出應先認清必勝的形勢,然後用兵的原則。三、強調善於用兵的人應重視「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嚴肅法度,以造成我方必勝的形勢。原文: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譯文孫子說:從前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捕捉戰機攻勝敵人。做到不可戰勝,就會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敵人出現空隙,就乘機擊破它。因而,善於作戰的人,能夠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不一定使敵人被我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測,但不可強求。若要不被敵人戰勝,必須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戰勝敵人,就要進攻。採取防守,是因為條件不充分;進攻敵人,是因為時機成熟。所以善於防禦的人,隱蔽自己的軍隊如同深藏在地下;善於進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敵措手不及。這樣,既保全了自己,又能獲得全面的勝利。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敗敵人而普天下都說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這就好像舉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見太陽、月亮不算眼明,聽見雷霆不算耳聰一樣。古代善於作戰的人,總是戰勝容易戰勝的敵人。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既沒有卓越過人的智慧,也沒有勇武顯赫的名聲。他們進行戰爭的勝利不會有差錯,之所以不會出現差錯,是因為他們作戰的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是戰勝了在氣勢上已失敗的敵人。善於作戰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進攻敵人的機會。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善於用兵的人,必須修明政治,確保法制,就能夠主宰戰爭勝負的命運。兵法上有五項原則: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度產生於土地的廣狹,土地幅員廣闊與否決定物資的多少,軍賦的多寡決定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的優劣。所以勝利之師如同以鎰對銖,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攻擊弱小的敵人;而敗軍之師如同以銖對鎰,是以弱小的軍事實力對抗強大的敵方。高明的指揮員領兵作戰,就像在萬丈懸崖決開山澗的積水一樣,這就是軍事實力中的「形」。
秦趙邯《鄲之戰》
秦趙《邯鄲之戰》
蘇代 巧舌如簧
秦昭襄王
秦 武安君白起
軍中白起
范睢
范雎再次說秦王范睢這個時候就向秦昭襄王說了,他說:「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已經非常疲勞了,我們應當休整,允許趙國割地求和。」這個說法剛好迎合了秦昭襄王心中的疑慮。
范雎進讒言 白起拒戰自刎
平原君趙勝
信陵君竊符救趙
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王的愛妾如姬竊取宮中的虎符
毛遂自薦戰例一:秦趙邯鄲之戰戰國秦昭襄王時期,秦國和趙國爆髮長平之戰,已經使得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國爭雄天下的資本,這為統一六國掃清了一個障礙。而秦昭襄王,在長平之戰獲勝後,接著進攻趙國的都城邯鄲,秦趙之間又爆發了邯鄲之戰。邯鄲之戰可以說是趙國生死存亡的保衛戰,在這場戰爭中,秦王卻沒能抓住趙國元氣大傷的大好機會,趁趙國國力虛弱一舉把趙國滅掉。長平之戰結束後,秦將白起下令進攻趙國都城邯鄲。同時白起昭襄王報告,要求增糧滅趙。他提出兩個理由,一是趙軍主力被全部殲滅;二是趙國民心極端不穩。這時候,如果我們進攻邯鄲,可一舉拿下。報告交上去以後,秦昭襄王實際上內心很矛盾,主要原因就是長平之戰雖然消滅了趙國45萬生力軍,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長平之戰秦軍自己也死傷過半,國內空虛,昭襄王這個時候對打不打是心存疑慮的。另外,趙國長平之戰後,緊接著就要面臨邯鄲保衛戰,趙國君臣極度恐慌。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國就派一個重要的使者蘇代到秦國遊說,遊說的對象是秦國的丞相范睢,他講了兩條理由,這兩條理由讓范睢就覺得不能馬上滅趙。第一,白起壓范睢,說白起現在是南破楚國,北滅趙國,如果白起把邯鄲拿下,趙國就滅了。白起前幾年帶了幾萬軍隊破了楚國,現在再滅了趙國,那白起的功勞就太大了。如果趙國被滅,白起的功勞應當是秦國第一,他的職務,應該給三公的爵位。這樣一來,范睢雖然是丞相,也得屈居白起之下,這是利用了秦國將相之間的矛盾遊說范睢。第二條,得地不得民。秦國是不得民心的一個國家,假如現在白起把趙國滅了,趙國的老百姓,北邊的逃燕國,東邊的逃齊國,南邊的逃魏國,將來佔了趙國的土地以後,一個百姓也得不到。這兩條理由,特別是第一條,讓范睢就動了心。所以范睢這個時候就向秦昭襄王說了,他說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已經非常疲勞了,我們應當休整,允許趙國割地求和。這個說法剛好迎合了秦昭襄王心中的疑慮。剛好在秦國攻打邯鄲的時候,白起有病了,不能出征,就派大將王陵,去攻打邯鄲。王陵打得不順手,就想用白起,白起不幹。因為白起當時就主張長平之戰結束後,立即攻打邯鄲。結果昭襄王最後給他的命令是撤兵,撤兵以後,休整了幾個月,再去攻打邯鄲。白起說根本打不贏,所以白起不出征。白起講了三點理由:第一,諸侯救兵將至,如果我們包圍邯鄲,諸侯的救兵到了,內外交加,我們肯定打不贏。第二,自身傷亡過多,秦軍傷亡很厲害。第三,趙國殊死抵抗,你現在是打人家的都城,趙國的老百姓,他們的子弟在長平被活埋了45萬,老百姓能讓秦軍打進去嗎?所以這一仗,就在邯鄲城下,僵持住了,秦國打不下來。白起表示「寧伏受重誅而死,不忍為辱軍之將。」秦王大怒,賜死武安君白起。這個時候,趙國採取了三條辦法。第一,全民總動員;這個不用說。第二,向魏國求救兵;趙國和魏國非常近,趙國這時候重要的一個人物,是平原君趙勝,他的夫人是魏國信陵君的姐姐,所以他就寫信要求來幫助他。魏國就立即派大將晉鄙,帶了十萬軍隊去援救趙國。秦昭襄王看到魏國的援軍已到,就立即給魏王捎了個口信,說我打趙國,旦暮之間就能打下來,誰如果敢援助趙國,那麼我拿下趙國以後,一定要移兵把他滅了。這把魏王給嚇了,魏王就讓晉鄙的軍隊停在邊境,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觀望。同時魏王還派了一個使者,潛入到邯鄲城,勸趙王,他說秦和齊兩國當年都曾經稱帝,我們知道周代最高的天子稱王,諸侯本來稱公稱侯,後來改為稱王,而秦和齊兩國曾經稱帝,後來又撤消了。現在齊國已經衰落,不可能稱帝,唯獨能稱帝的是秦國。秦國打你主要的原因,是想讓趙國帶頭尊秦為帝,你只要尊秦為帝,秦國就不打你了。這時候,趙王和主政的平原君非常猶豫,恰恰這個時候,齊國有一個人來到邯鄲,這個人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義士,叫魯仲連。他聽說這個消息以後,通過平原君見到魏國這個使者,他說尊秦為帝絕不可取。他說你們魏王派你來,讓趙國率先尊秦為帝,是因為他不了解這樣做的危害。魏國的使者就問,尊秦為帝有什麼危害?答曰兩條,一旦秦國國君稱帝,他可以任意撤換你趙國的大臣,把他討厭的撤了,安上他喜歡的,那你趙國的大臣不是由趙王來任命,而是由秦國的國君任命,趙王能受得了嗎?秦國一稱帝,秦國的這個帝,就可以把它秦國的那些女人送到趙國國君身邊當嬪妃,將來趙王身邊都是秦國派來的間諜之花,你想想趙王的日子怎麼過?這一說趙王就覺得不能尊秦稱帝了。同時這個時候,信陵君在魏國內部積極開展活動,想遊說魏王發兵,接著就發生了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奪了兵權以後,信陵君下了三條命令:1,父子倆個人同在軍中的,父親回家;2、兄弟兩個人同在軍中的,哥哥回家;3、獨生子女在軍中的,立刻回家。這一下子走了兩萬,剩下八萬,但這八萬人可以說群情振奮,可以說是八萬精兵。第三,向楚國求救兵。 平原君搬魏兵是寫信去,搬楚兵是親自出馬,他在手下的門客中,想找20名隨從,挑了十九個,挑不出來了。這時候有一個人,自我推薦,這個人叫毛遂。然後就發生了著名的毛遂自薦的故事。如此一來,兩路大軍都來了。當然,從楚國也好,從魏國也好,他們的救兵走到邯鄲都有一個時間,不能馬上就到。在這種情況下,趙國都城邯鄲實際上已經很危急了,邯鄲城內已經拿人的骨頭當柴燒了,易子而食。這時候,魏楚兩國的援軍還沒有到,邯鄲城已經危在旦夕,平原君就把整個家財全部散了,招募趙國都城的勇士,用重金招買了三千敢死隊。這三千敢死隊殺出邯鄲,沖向秦軍,和秦軍同歸於盡。秦軍因為這一衝後退三十里。這三十里給邯鄲贏得了時間,這樣信陵君的軍隊到了,春申君的軍隊到了,兩方面的軍隊攻打秦軍。而秦軍已經攻城攻了很長時間,疲憊不堪,楚國和魏國的軍隊內外夾擊,一下子把秦軍打得大敗。秦國有一個將領,叫鄭安平,鄭安平在聯軍夾擊之下,帶領兩萬秦軍投降,這在秦軍軍事史上很少出現,可見邯鄲之戰,以趙國的全勝而結束了。趙國在長平之戰損失45萬人,緊接著邯鄲保衛戰,為什麼能反敗為勝呢?大體上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哀兵必勝,趙國在長平之戰後,主力全部被殲滅了,整個邯鄲的軍民是眾志成城,殊死抵抗。這樣的軍隊,你很難把他打敗。第二,秦軍混亂,秦軍本身很亂,先想派白起,白起有病,派王陵,王陵打了敗仗,再派白起,白起不幹,再換將領,換了幾次,秦軍本身指揮就整個混亂了。第三,合縱成功,這一次,邯鄲即將被秦國攻下,趙國,魏國,楚國,三國結成了生死同盟,以三國合縱之軍,對付秦國一國之軍,最後是打敗了秦軍,這是戰國後期,非常有名的一次合縱之戰。所以,長平之戰以後,秦軍休整了幾個月再去打,趙國已經緩過氣了,所以沒有拿下來。如果秦昭襄王聽了白起的意見,一鼓作氣,在長平之戰以後去攻邯鄲的話,邯鄲是很難守得住的。所以說,趙國的滅亡,應該是在秦昭襄王這時候就應該滅的,結果緩了這幾個月,時局發生變化,沒有完成,飲恨邯鄲。
《孔子學堂》·「孫子兵法系列」之《形篇》
《孔子學堂》·「孫子兵法系列」之《形篇》 《孔子學堂》·「孫子兵法系列」之《形篇》在中國古代,「形」是「器具」、「器物」的意思,所以「形」字不僅指外在的「形式」,也指事物的內容。在《孫子兵法·形篇》中,「形」指的就是軍事實力以及這種實力的外在表現。軍事實力是軍隊綜合戰鬥力的具體表現,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在軍事鬥爭中,奇謀妙計固然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但從根本上講,強大的軍事實力才是真正決定戰爭勝敗天平上的砝碼。不僅「伐兵」、「攻城」離不開一定的軍事實力的巧妙運用,就是「伐謀」、「伐交」也必須要以雄厚的軍事實力為後盾。孫子對這一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並在《形篇》中加以深入詳盡的探討,全面系統地論述軍事實力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軍事實力運用的原則和實力建設的方法、途徑諸問題。
大秦騎兵(兵馬俑)大秦騎兵(兵馬俑)先為不可勝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既然敵我力量對比對戰爭勝負結果具有關鍵性的意義,孫子便提出了在軍隊作戰中要努力確保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先為不可勝」、「不可勝在己」,做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在此基礎上,則要積極尋求和利用敵人的可乘之機,即所謂「以待敵之可勝」、「不失敵之敗也」,一旦時機成熟,便果斷採取行動,乘隙蹈虛,以壓倒的優勢,予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唯有如此,才是真正「能為勝敗正」,成為戰爭勝負的主宰。認識軍事實力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並不等於順理成章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更不意味著能淋漓盡致運用和發揮自己的實力。孫子認為發展軍事實力也有一個突出重點的問題,要抓關鍵,要選擇好突破口,這叫做「有所為,有所不為。」而要正確選擇突破口,核心問題是要對戰略大勢明了於心,具有超前意識。
霍去病收復河西 - 王可偉油畫
《霍去病收復河西》 - 王可偉油畫霍去病收復河西漢朝時期,北方匈奴軍事實力遠遠大於漢朝,特別是漢朝的軍隊兵種建設跟不上對匈奴戰爭的需要:漢朝的軍隊多是步兵(材官)和車兵(輕車),機動性不強,而匈奴幾乎是清一色的騎兵,來無影去無蹤,機動性好,戰鬥力強,所以漢兵同他們交手總是佔下風,老吃虧。可見實力不足是漢朝在雙方軍事對峙中處於不利地位的重要因素。漢武帝當上皇帝後,把軍事實力建設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有針對性地優先發展騎兵。在漢武帝之前的古代中國,車、步、騎、舟四大兵種之中騎兵是占第三位的,到了漢武帝手中,騎兵一躍而成為第一位,超過了步兵和車兵,這在中國古代軍隊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對於漢匈戰爭的最終結局更是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修道保法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修道而保法」,從政治上加以具體保證。所謂「道」,就是清明的政治,和諧的秩序,調動起廣大民眾和參戰士兵的積極性,即《計篇》中所提到的「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從而造就同仇敵汽,舉國一致,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理想政治局面。所謂「法」,就是嚴格的制度,正確的法紀.表現為:賞罰公正嚴明,上下井然有序,士卒訓練有素,用人唯才是舉,辦事有章可循。由此可見,「修道而保法」的核心便是修明政治,嚴肅法制,提高軍隊的凝聚力,鼓舞民眾的士氣,為奪取戰爭主動權創造必要的條件。很難設想,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如果離心離德、一盤散沙,還能算是有實力,有前途的嗎?指望它們打勝仗不啻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肯定會教人失望。
馬謖失街亭馬謖失街亭(廣播劇)衡量軍事實力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預知勝負,是高明軍事家指導戰爭的必有之義。孫子十分重視這一問題,在《計篇》中即開宗明義加以深刻的闡述。《形篇》的主旨是探討軍事實力地位作用以及運用原則,因此同樣要把衡量軍事實力列為重要的環節。孫子在這裡提出了綜合對比衡量雙方軍事實力的具體標準,這就是「度」、「量」、「數」、「稱」、「勝」。即從雙方的所處地域位置、地幅面積大小、物質資源豐瘠、兵員多寡等客觀情況,來比較分析雙方軍事實力強弱關係,並進而預見戰爭勝負趨勢。按孫子的理解,實力上佔有絕對優勢的一方,是可以所向無敵、橫掃一切的:「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孫子認為這種「度、量、數、稱、勝」五個方面依次相生、層層遞進,鏈條式的因果關係,具有法則的性質。所以要增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就必須使自己的主觀願望符合這種客觀的規則,緊緊圍繞這個因果關係來從事自己的軍事實力建設。
漢武帝劉徹
漠北大戰漢武帝漠北大戰攻守策略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一般地說,受種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在臨戰之前,雙方的力量對比儘管有強弱之別,但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作為戰爭指導者,根據戰場情勢的變化,採取相宜的攻守策略,主動靈活地打擊敵人,順利實現敵我軍事實力對比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採取適當的作戰樣式,仍是一大關鍵。通常的作戰樣式不外乎攻與守兩種,兩者各有自己的功能,一般地說,「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高明的軍事家應該按照「守則不足,攻則有餘」的作戰規律,從自己軍事實力條件出發,靈活主動地實施進攻或進行防禦。若是實施防禦,要善於隱蔽自己的兵力,「藏於九地之下」,令敵無法可施;一旦展開進攻,則要做到「動於九天之上」,使敵猝不及防。總之,只有在攻守問題上真正做到因敵變化,隨機處置,才算是完全掌握了靈活機動的指揮藝術之精髓。這時候無論是實施進攻,還是進行防禦,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自如,無往而不勝,「故能自保而全勝」。孫子認為,這乃是正確運用軍事實力的重要途徑,能夠進入用兵的理想境界:「戰勝不忒」、「所措必勝」。
推薦閱讀:
※象棋兵法 4
※諾曼底登陸德國人為什麼不選擇半渡而擊?
※秘傳上古兵法奇門遁甲
※明代軍陣——長槍隊陣列圖(千人隊)
※吳貴臨象棋兵法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