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你們為什麼非要把娃喂那麼胖?!
1
關於養孩子,我可真是比竇娥還冤。
一家人陪我共同經歷了生產、養育全過程,按理說我們都是當事人,當時的情況我們都清楚。
但是如今回憶起來,他們都紛紛表示桃寶兒這麼瘦,都是因為桃寶兒她媽當年奶水不足。
真是百口莫辯啊……
當時經兒科醫生診斷,我們知道了桃寶的哭鬧是因為腸脹氣而非奶水不足,而且經母乳師鑒定我的奶水是充足的,桃寶兒不長體重的原因是她深睡眠太少,有效改善睡眠的方法就是「抱著睡」。
這明明是當年我們達成的共識啊,怎麼現在又反攻倒算起來了呢?
況且,寶爸是瘦柴型,遺傳基因在那兒擺著呢,註定桃寶不會是胖娃。
上周遇到一個胖娃,6個月,21斤,哈哈,我們桃寶兒現在1歲10個月了,剛剛突破21斤,這找誰說理去。
2
我想老人們也明白,餵養都已經儘力了,孩子吃睡也挺好,但就是長不胖,可能真的是遺傳吧,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但是,明白歸明白,一旦遇到白白胖胖的娃時,二老的價值感就瞬間被抹滅,立刻覺得沒有自信,懷疑桃寶兒缺這缺那,甚至開始檢討、自責,最後連我當年母乳這筆舊賬,也重新翻出來,抱怨一番。
對老人來說,似乎什麼都敵不過「白白胖胖」這四個字。
為什麼?為什麼一個白白胖胖的娃,就那麼招老人們喜愛呢?
怪我嘍
3
白白胖胖是健康的代名詞
的確,面色白裡透紅是氣血充盈的表現,肌肉充實是脾氣健旺的證明。而且這種娃抵禦外邪的能力會更強,即使生病痊癒的也更快,病好後體質不會受太大損傷。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呢?
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健康的娃不一定個個都白胖白胖,也有黑瘦黑瘦的。白胖白胖不是孩子健康的唯一評判指標。
只要生長發育正常,精神狀態飽滿,吃喝拉撒睡樣樣規律,我們就應該自信的把所有妄加評論的外人懟回去。
告訴那些老人,不要單純以白胖論健康,更不應該過度追求這種白胖白胖的外觀,尊重孩子自我的生長規律更重要,不能一概而論。
總之,不論胖瘦,健康就好。
再說了,3歲前不生病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有本事幼兒園期間都很少生病,那才叫真正的強壯。
尤其需要說明的一點,小寶寶並不是越胖越好。
肥胖會對處在迅速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造成諸多負擔,比如過於沉重的身軀,會增加學步的負擔,對正在向縱深發育的骨骼肌肉造成錯誤信號,減緩身高增長的速度。
總之,讓孩子處在等比放大的狀態,是最健康的,過度拉長或拉寬都存在健康隱患。
其實過度追求白胖狀態,另一個更大的隱患是對嬰幼兒飲食習慣造成不良影。
如果不加控制,孩子很可能長大後形成一個過度飲食的狀態,如果未來幾十年都是這樣的風格,那代謝和臟腑的負擔會比同齡人大很大,無形中為孩子埋下一枚疾病的種子。
我們都渴望孩子健康快樂,但是老人們意識不到,讓孩子健康的關鍵是引導他養成規律、清淡的生活飲食習慣,這才是陪伴他們走過一生的護身符。
作為父母,我們要盡量與老人溝通,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與尊重。
4
白白胖胖是內心的滿足
老人們過度追求的白白胖胖的狀態,並不是單純的只為孩子健康著想,而是無意識的在補償他們內心深處那個被虧欠的小孩兒。
現代流行的心理學科普文章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每個人潛意識裡都有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兒,也就是曾經的自己。
0-3歲時,自己在原生家庭經歷的種種打擊、挫折都會悄無聲息的潛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
當長輩們看到孫子、外孫,就彷彿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孩兒被喚醒了,這是一次與曾經的自己互動的好機會,可以撫平曾經的傷痛,也算是一種療愈。
所以,就會有一批老人,格外執著於給孩子填鴨,喂呀喂,似乎總擔心孩子吃不飽。
看到孩子吃得多,自己就無比開心,不管兒媳婦怎麼說容易積食,積食了容易感冒等等,就跟完全屏蔽掉了一樣;
即使這次因為積食感冒,稍有收斂,下次又會自圓其說的認為沒事兒,繼續開啟寵溺餵食模式。
5
白白胖胖是功勛卓著的表現
作為老人,孩子帶的白白胖胖,這是對我自己餵養成績的肯定。
帶出去比較的時候,自己會感到無上榮耀,嘴上不說,心裡早就樂開了花。
尤其當孩子在0-2歲階段,智力、情商、各種能力都尚無可比性,唯獨白胖白胖這個指標可以拿來說事兒。
哎,老人們的那些小心思,我們理解並尊重。
只是作為媽媽,我們要心裡有數,孩子不是越胖越好,過胖會造成很多健康隱患;
過胖也會讓孩子將來的自尊心受挫,產生自卑感。
如果老人有這種餵養過度的苗頭,我們要及時溝通,並多帶孩子鍛煉,增加運動量,避免過度肥胖。
真正的愛孩子,就是引導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能給他的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如果您覺得此篇文章還不錯,發到大家庭的群里,讓長輩們看一看??????。
送給媽媽們的夏日防蚊妙招
吃益生菌能治便秘嗎?
孩子夏天總愛流鼻血怎麼辦?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親人的重病甚至離世?
※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可一不小心就是後會無期
※44年撫養18個棄嬰的拾荒奶奶,走了
※鄉愁,抹不去又回不去|爺爺|奶奶
※小影一一奶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