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人最應懂得的,是敬畏 | 儒風聚焦
雖然冥王星那麼圓,卻不能只把它當作一顆搖頭丸。人們為探索宇宙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值得我們銘記和振奮,我們對待這種成就的態度,卻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成就本身。
北京時間7月14日19時49分,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歷經9年時間,飛行了48億公里,終於從相當於地球到月球1/30距離處飛掠冥王星,拍下了首張冥王星的高清照片;飛出太陽系的時間,約是2029年。
照片發布出來後,整個世界沸騰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個時代結束」「人類探索星球的又一偉大成就」「人類星球文明探秘又進一步加深」等新聞標題急不可耐地跳了出來,沸騰著人們血液中的高度興奮。
在中國的網路上,這兩天唯一可以媲美此事的熱點,恐怕就只有優衣庫試衣間不雅視頻事件了——居然連俊男靚女公共場合啪啪啪都比不上這事兒的風頭,足以說明其熱度。這兩件事看似天差地別,其實並不違和,因為它們的主題可是高度一致的,便是征服、雄起和興奮。
只是,等到14年後,等所謂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和工業4.0時代正開展地如火如荼的時候,等人們愈發地感嘆現代科技的發達時,太空中傳來的消息卻是人類的機器終於飛出了太陽系——只是小小的太陽系,不知道是不是有點煞風景呢?要知道,人類對宇宙的觀測範圍,可是已經達到了數百億光年的級別啊!
所以這一事件底下或許有著一個隱喻:冥王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行星,這意味著什麼?那可是太陽系中最為冰冷和黑暗的地方啊!所以,不知道這顆名叫冥王的星星,是否正隱在冰冷的黑暗中冷笑呢?
這並非說我們取得的探索成果不值一提,而是說前方的路,還沒有盡頭;人們做到的,還遠遠不夠。
從天圓地方,到地球是圓的;從地球是宇宙中心,到日心說;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人類認識宇宙的每一次進步,都費了老勁,那都是用千百年的時間磨出來的,用無數科學家的生命堆出來的。
人類探索宇宙的步伐邁得就更難了,從1969年7月21日人類首次登月,到此次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就用了整整46年,更不知人類登上冥王星是什麼時候?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還沒整明白,目前幾百億光年的觀測範圍也僅僅是因為我們的科學水平只能達到這種程度。那麼我們不妨看看佛教是咋說的,真假什麼的先不管,我們只看看「多大」,畢竟不是有句話說嘛,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眾所周知,佛家常說大千世界,啥叫大千世界?須彌世界是我們生存的世界,包括我們的家園和日月星辰;一千個須彌世界才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才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才組成一個大千世界,宇宙則是由無數個大千世界組成,總稱十方恆沙世界或十方微塵世界。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廢話,佛家的意思其實就一點,宇宙是無限的,而無限是那樣廣大無邊的。人類目前所知的宇宙尺度,也許只是一個大千世界而已,甚至可能還不到。
宇宙中又有多少未知?暗物質、暗能量、平行宇宙、弦理論……這些用以解決當前物理學矛盾、探索未知物理學領域的學科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理論上,連理論都還遠遠尚未完備。為了解決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矛盾,為了能夠解釋所有物理現象,很年輕就創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其後更長的人生全部用在了追尋大一統理論上,卻一直到死都一無所獲。超光速、星際旅行、地外文明……這些科學辭彙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科幻階段。假如小行星撞向地球,假如太陽枯竭,我們目前還基本完全無能為力……從宇宙的尺度,人是多麼渺小。
這種感覺,特別像禪宗的一個故事帶給人的。唐代有一名叫德山宣鑒的高僧,十分地精通《金剛經》,十分地能言善辯,十分地有名望,十分地自負。他聽說南方禪宗也崇尚《金剛經》,還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於是相當地不以為然,覺得好多僧人通曉那麼多經典都沒開悟,你不靠文字都行?吹吧!所以就想去砸場子。後來的故事就不說了,總之他是打了自己的臉,連禪寺下一個賣餅的老婆婆的問話都答不出來,羞得不行,不僅把隨身帶的書燒了,還寫了段感言,「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意思是說自己讀那點書,知道那點道理,在那種大玄機、大空寂、大浩瀚面前,簡直渺小到不值一提。
這所引申出的,是藉由此事件的另一個重要提醒,便是我們不乏探索宇宙的信心和科學水平的潛力,但太缺少對這個浩瀚幽深的宇宙起碼的敬畏。當人們沉浸在飛掠冥王星的狂歡中時,這種敬畏卻如冥王星一樣,隱沒在沉沉的黑暗中。
而唯有擁有這份敬畏,我們在努力探索時才能更加地踏實、坦然和靈動。因為只有在這種感情下,我們才能更好地融入宇宙的創化流動之中,與天地展開一場交流與共振,形成一種更深刻的洞見和會通。
這便是本文所真正要說的,之所以非要說,是因為太多人根本沒有這麼一份情感。沒有這份情感,那些歡呼叫好就不只是對科學進步的振奮,背後還隱藏著一份自矜和自大。因為他們眼中看到的,只有成功和征服。
而這種自大是危險的,可能讓人陷於過度膨脹和自私自利,當前的世界已經不乏這樣的事情,環境的惡化和人心的異化之中,充斥的都是這樣的影子。所謂管中窺豹,藉此事件進行這樣的提醒,或許並不牽強。
當我們看到千年之前的人們從天圓地方轉向地球是圓的都那麼艱難,而覺得可笑和愚蠢時,千年之後的人們又會怎麼看我們呢?我們是否能夠像以往的聖賢那樣,即使認知和能力不足,卻能因為寬容、謙卑和懂得敬畏,而令後人懷抱一份敬仰和尊重呢?
(文/單非)
儒風大家原創,轉載需註明
推薦閱讀:
※冥王星的公轉周期是多少 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
※如何看待將拍到冥王星照片視為「九年來只為見你一次」並講冥王星擬人化這一行為?
※【基礎天文No.11】冥王星10周年及冥王星
※在冥王星表面,太陽的亮度會有多少?
※冥王衛星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