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治療方法

盆腔炎是指婦女盆腔內生殖器官的炎症,包括子宮肌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結締組織炎和盆腔腹膜炎。

盆腔炎治療方法:

(1)盆腔炎西醫治療:

急性盆腔炎:主要為抗生素治療。應取半卧位以利炎症的局限化。補充液體和營養,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

凡有膿腫形成,或藥物治療無效,或突然腹痛加劇,伴有中毒性休克表現,懷疑有膿腫破裂者,均應立即剖腹手術治療。

慢性盆腔炎:對於下腹疼痛較重及婦科檢查盆腔炎症明顯者,應用廣譜抗生素如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配合滅滴靈(甲硝唑),於經凈後靜滴,10天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2至3個療程。如盆腔有腫塊或炎症較重、經常反覆發作者,可行手術治療。

此外,物理療法如短波、超短波、紅外線、藥物離子透入等,能促進盆腔血液循環,有利於炎症的吸收,可選擇應用。

(2)盆腔炎中醫治療:

濕熱型:常見癥狀為低熱、小腹疼痛灼熱感、口乾不欲飲、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或赤黃相間、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此症需要清利濕熱。方用桂枝茯苓湯加減,桂枝、茯苓、丹皮、芍藥、桃仁各9克,甘草6克,煎湯服用。早晚各1次,6天為1個療程。

熱毒型:常見癥狀為高熱、寒戰、頭痛、小腹疼痛拒按、帶下量多如膿、臭穢,尿黃便秘、舌苔黃、脈滑數或弦數。治療此症需要清熱解毒。方用銀花公英湯加減,金銀花、蒲公英、板藍根各60克,生甘草30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氣滯血瘀型:常見癥狀為下腹隱痛下墜、腰骶酸痛、白帶多、月經不調、量多,頭暈體倦、舌質暗紫有瘀斑、脈弦細或澀細。治療此症需要活血祛瘀、行氣止痛,兼清熱利濕。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枳殼、川楝子各10克,丹皮、丹參、赤芍各12克,乳香、沒藥各6克。水煎服,日1劑。

濕熱蘊結型:常見癥狀為少腹脹痛拒按、陰部墜脹、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見痛經、帶下異常、體倦食少、大便溏、小便黃、苔黃膩、脈濡數。治療此症需要清熱解毒、除濕化瘀。方用解毒止帶湯加減,二花、連翹、茵陳、黃芩各12至15克,椿皮、黃柏、牛膝、貫眾、丹皮、地榆各10克,黃連5克。水煎服,日1劑。

(3)盆腔炎拔罐療法

患者可以選取腎俞、腰眼、腰陽關、八髎(即上、次、中、下骼之合稱)、關元、曲骨、氣海、歸來、三陰交、足三里為主穴。月經多者,加血海穴;痛經者,加地機穴;白帶多者,加陰陵泉穴;發熱惡寒、低熱者,加大椎、曲池穴。具體方法為,取上穴,採用單純罐法或溫水罐法、敷姜罐法,通常在腰骶部穴上置8至10個罐。若發熱者,在大椎或曲池穴上施行刺絡罐法,起罐後再於腹部及下肢穴位上置罐6至8個,均留罐10至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亦可每次選2至4個穴位,先施行挑罐法,然後再在其他穴位上施行單純罐法,留罐10至15分鐘,每周1至2次。挑完以上所有穴位為1個療程,兩個療程間隔10天。

(4)刮痧療法:

患者以下列順序進行刮痧治療。四神聰1-項叢刮2-太陽刮3腎俞4-骶叢刮5-膻中刮6-天樞7-氣海8-關元9-曲池10-外關11-合谷12-足三里13-三陰交14-太溪15-太沖16。具體方法為,刮督脈,由至陽穴處沿脊柱向下經命門、腰陽關等穴,刮至腰俞穴處;刮任脈,由中脘穴處經前正中線向下經氣海、關元、中極等穴刮至曲骨穴處;刮足太陽膀胱經,由膈俞穴處沿脊柱兩側經肝俞、脾俞、腎俞、志室、關元俞等穴,刮至次髎穴處;刮足三陰經,由血海穴處沿下肢內側向下經陰陵泉、曲泉、地機、三陰交等穴,刮至太溪穴處。

當然患者也可以按腎、腎上腺、子宮、下腹部、生殖腺1、生殖腺2、各淋巴反射區、腹腔神經叢、膀胱、輸尿管等反射區。具體方法為,按揉子宮、生殖腺1、生殖腺2、下腹部、膀胱、腎、腎上腺、肝、脾各反射區30至50次,力度適中;點按盆腔淋巴、腹部淋巴結、胸部淋巴結、頭頸淋巴結各反射區100次,力度稍重,以疼痛為佳;推壓輸尿管50--100次;刮壓腹腔神經叢50至100次。


推薦閱讀:

治療頸椎間盤突出手肩麻的妙方
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真86種!治療消化不良的中成藥大全
手腳指穴位刺血治療常見病
【實用】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非手術治療

TAG:治療方法 | 方法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