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子銀行的產生、發展與影響

楊旭

作者簡介:楊旭,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現就職於寧夏社會科學院,主要研究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在《中國改革》《經濟學消息報》《西南金融》《長春市委黨校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曾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轉載。

影子銀行的由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在2008年《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使用「准銀行」概念描述「影子銀行」體系,指出,近年來其在發達經濟體中獲得長足發展,融資規模已超過傳統的銀行體系。2010年9月2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影子銀行」定義為:「除接受監管的存款機構以外,充當儲蓄轉投資中介的金融機構」。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曾發布報告稱,在2007年最高峰的時候,美國「影子銀行」的資產達到20萬億美元,超過傳統銀行10億的資產規模。

2010年11月17日,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主席特納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許多問題來自「影子銀行」體系,但目前的多數應對措施只針對銀行機構,導致「影子銀行」不受監管,沒有從系統的角度處理「影子銀行」問題是全球監管者的「根本性失敗」之一。此後,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和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德國央行行長韋伯等均表達了對「影子銀行」的關注。特里謝稱,必須把遊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的「影子銀行」和其他大型複雜的機構納入其中。韋伯則表示,金融監管改革的下一個重點將是「影子銀行」。

對於「影子銀行」,中國相關金融管理機構人士也在不同場合表示了關注。周小川在2010年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出要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中國銀監會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金融危機之後國際金融監管制度框架發生了重大變化,未來國際金融監管改革將更加註重對於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及影子銀行體系的監管。

「影子銀行」起源於金融創新最發達的美國,深刻改變了美國的金融結構與運行模式,是美國貨幣創造的其中一個主體。1997年,美國CDS(信用違約掉期)市場規模只有1800億美元;但到2008年,全球CDS(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交易已經達到62萬億美元。跟第一段中的20萬億數字是否矛盾?[1] 由於CDS過度交易帶來槓桿放大效應,風險被擴散分散到銀行系統和金融市場之中。迅速膨脹的的「影子銀行」導致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脫節,使得整個金融體系暴露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中,最終美國房地產價格下跌引發了全球連鎖性的金融危機。美國經濟金融出現泡沫根源在於資本沒有流向實體經濟之中。

影子銀行的定義

2010年9月2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國會作證時將「影子銀行」定義為:「除接受監管的存款機構以外,充當儲蓄轉投資中介的金融機構」。這是目前相對最廣為引用的概念。跟第一段的定義重複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系或者「影子銀行」系統,最初是指房地產貸款被加工成有價證券,在資本市場上出售交易,使得房地產業傳統上由銀行系統承擔的融資功能逐漸被投資所替代,屬於銀行的證券化活動。美國「影子銀行」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成倍擴張信用,「影子銀行」通過發行證券來融資,改變了傳統銀行體系把儲蓄存款轉化為投資的做法。這一概念可以進一步延伸為:「影子銀行」是一種行使傳統銀行功能,但運作模式、交易方式、監管制度等都與傳統銀行完全不同的金融運作機制。[2] 從功能及活動的角度,「影子銀行」在常規銀行體系之外,為資金供給雙方提供具有期限和流動性轉換功能的信用媒介。參與「影子銀行」活動的主體可能是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金融公司、應該是業務而非公司、結構性投資載體和對沖基金等。目前中國「影子銀行」體系涉及到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及非銀行金融機構中的信託公司和財務公司。證券機構的功能是將傳統金融產品證券化;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市場化的金融公司從事在傳統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融通資金;其他房地產信託投資機構、證券經紀公司、結構化投資實體等提供服務。

「影子銀行」與正統商業相比,不吸收存款,卻以各種形式直接或間接地提供貸款資金,行使商業銀行傳統的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功能。但「影子銀行」提供貸款資金並非像傳統商業銀行那樣直接與公司企業進行,而是通過證券和銀行業務在很寬領域配置資金。「影子銀行」經常超越銀行和證券領域限制,通過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特殊目的實體公司非銀行金融機構與傳統商業銀行進行各種複雜的業務往來。「影子銀行」體系具有高槓桿率和高流動性特徵,信息不透明,複雜的融資交易使其很少甚至根本不受傳統銀行那樣的監管。高槓桿性、高流動性、信息不透明性以及較少受監管性加上通過各種渠道與資本市場發生的各種密切聯繫,使得「影子銀行」帶來致命的「高傳染性」。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如果傳統銀行通過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進行貨幣創造的話,「影子銀行」則更多是主要通過各類交易活動加速貨幣流通、提供資金。

中國影子銀行的產生

為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各國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以刺激經濟,結果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傳統的銀行業中貨幣大量涌動,「影子銀行」也「風生水起」。中國「影子銀行」的快速增長和高收益吸引了很多信託公司、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和融資租賃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參與。銀行業因為受到高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利率管制的影響,信用擴張受到影響,為了得到高收益,採取與影子銀行合作的方式獲得回報。

中國金融控制導致銀行體系儲蓄轉化為投資的中介功能出現弱化現象,金融脫媒呈加劇趨勢,「影子銀行」不斷擴大。2011年上半年,貨幣政策並未明顯緊縮,但因「影子銀行」的資金分流,很多銀行資金流向地方政府、房地產行業和大型國有企業,中小企業明顯感受到信貸緊縮。在銀行體系資金趨緊的同時,大量追求高回報的投機資金卻充斥市場。在全社會投機氣氛推動下,許多企業對實業投資感興趣本句話的意思有誤,將資金投向金融,做起金融業務。國有企業也將利用優勢將獲取的資金用於「委託貸款」。

中國嚴格的市場准入限制使得中國金融組織發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場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導致中國金融發展出現替代化,即非正規金融對正規金融的替代。嚴格的金融控制使得非正規金融在新時期新需求下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迅猛增加為影子銀行的成長提供可能,一些與銀行有相似業務、關聯業務的金融機構逐步成長壯大,逐步具備提供資金供給的能力,成為「影子銀行體系」。

中國是典型的銀行主導型間接融資金融體系。改革開放30年多年來,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佔據社會融資總量的八九成。但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化和「金融深化」的快速發展,融資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資規模佔全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逐漸下降。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調控也逐步通過控制信貸規模而實現。但近些年隨著「金融脫媒」和大量表外資產的出現,「影子銀行」發展迅速,表內信貸增長量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會的資金供求狀況。金融總量快速擴張,金融結構多元發展,金融產品和融資工具不斷創新,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對貸款表現出明顯替代效應,再加上其他融資方式的迅速發展,銀行貸款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逐步發生變化。

2011年以來,隨著國家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銀行開始減少信貸投放。依然旺盛的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房地產、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更需要大量資金。在短期前景向好的預期下,國民經濟處於優勢地位的房地產業加大了對資金的爭奪力度,推高了本已上漲的利率,進一步加大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這些處於弱勢的企業只好求助於非正規金融——「影子銀行」,結果推動「影子銀行」進一步興起壯大。

與此同時,為了規避中央銀行的信貸管制,一些金融機構把信貸業務從表內業務移到表外,逃避金融監管。加上過高的通貨膨脹導致負利率,相當一部分居民與企業不願意繼續把錢存入銀行,而是減少銀行儲蓄存款,將資金更多投放於銀行理財、基金投資、保險保單、私人借貸等,從而形成「金融脫媒」。這種典型的金融脫媒現象美國曾在20世紀70、80年代出現過,兩次「石油危機」使得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出現嚴重通貨膨脹,物價居高不下,但因為「Q條例」限制,存款利率水平很低,銀行存款收益為負,導致大量存款從存款類金融機構流向收益不受利率管制政策限制的金融市場。可見,我國國家對利率的管制是刺激影子銀行產生的重要原因。「銀行存款利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擁有過多儲蓄的企業家和其他富裕個人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在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值之際,他們無意把錢存入銀行,而是把資金投入非正規渠道,每年收取20%至30%的利息。」[3]

中國的「影子銀行」與美國影子銀行有很大不同。它既包括銀行業不受監管的證券化業務(或銀行由表內移到表外的業務),又包括委託貸款、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進行的「儲蓄轉投資」業務,還包括不受監管的民間金融。[4]

中國「影子銀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國家嚴格的金融控制導致正規金融-尤其是傳統銀行不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於是,非正規金融——「影子銀行」填補金融「市場空白」。同時,銀行儲蓄者以及其他資金提供者不願意接受很低(最近甚至為負)的實際利率,為獲取更高收益,將銀行存款轉移到理財、基金、信託、保險、私人借貸等金融產品上,提供「影子銀行」所需要的資金。同時,大量非金融機構的發展起了助推作用,越來越多的機構正在湧入銀行的「影子」里。截至2010年6月末,小額貸款公司機構數量達到1940家,貸款餘額1248.9億元。據中國銀監會統計,全國準備發證、納入監管體系的融資擔保法人機構達6030家,國家工商總局登記帶有「擔保」字樣名稱的公司將近15000家。典當行業也快速擴張。商務部統計,2010年上半年,典當行業累計發放當金103萬筆,典當總額847億元。

與中國影子銀行相伴隨的是銀行存款出現「分流」「脫媒」現象。2011年頭兩個月,銀行新增存款總額僅為1.3萬億元人民幣,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5萬億元人民幣。分流的銀行存款轉化為「影子銀行」的資金。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6.33萬億元,為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79.7%。而在2002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為1614億元,僅為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的8.7%。2011年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9.80萬億元,表外貸款2.14萬億,佔比達22%。其中,委託貸款增速最為迅猛,前三季度增加了1.07萬億元,同比多增5625億元,占所有表外貸款將近一半,占社會融資規模比例達10.9%;信託貸款則增加848億元,同比少增3924億元,占表外貸款比例約4%。」大量委託貸款成為關注焦點,」影子銀行「成為討論焦點。

事實上,英國《金融時報》2011年3月發表《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報道,逐步引起外電對中國「影子銀行」的討論。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包括中移動、中石油等大型國企均設立金融業務平台,從事放貸業務,包括90%的放貸企業為國有企業。報道估計影子市場每年資金流量可能已達2萬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5%左右。

在4月份召開的博鰲論壇亞洲2011年會上,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提出,銀監會對會造成高槓桿率的「影子銀行」和銀信合作高度關注。因為,這些機構提供流動性、提供信貸,就像銀行和保險公司一樣。他們的工資比銀行和保險公司都高,但他們的風險和成本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計量。今年5月初,他在在銀監會第22次委務會上,把「影子銀行」風險和政府平台貸款風險、房地產信貸風險列為銀行業面臨的三大主要風險。監管部門官員正式討論「影子銀行」。

2011年11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對中國金融體系評估報告中也指出:「中國影子銀行等地下中介機構處於無監管狀態,必須實施對影子銀行及與之有關金融機構的的監管,逐步使之透明化。」

中國「影子銀行」的類型分析

在實施信貸擴張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從2009年下半年起逐漸收縮流動性。尤其是2011年以來,隨著國家施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嚴格管制銀行信貸規模和資金價格(利率),這種「量價齊下」的信貸收縮導致流動性緊張,為規避國家的信貸控制,不少銀行想方設法將受到嚴格監管的表內業務轉移到表外,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係轉變成隱含成各種非銀行信貸的借貸關係。

金融機構發展日益多元化,各種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不斷創新,使得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對銀行貸款的替代不斷增強;銀信合作理財、地下錢莊、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已經成為中小企業、個體經營戶的重要資金來源。[5] 中國「影子銀行」主要存在於民間金融、非正規的資產證券化、私募投資等監管灰色地帶,銀信合作、國企轉貸、民間金融是主要表現形式。中國「影子銀行」最根本特點就是,這些具有銀行信貸特點的資金不會出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因此也就不需要接受傳統銀行監管和約束,從而規避了現階段嚴格的金融控制。

1、銀信合作指銀行通過發行信託理財產品募集資金隱蔽地為企業提供貸款。銀信合作因為銀行沒有使用存款發放貸款,因此不需接受傳統信貸業務的資本充足和貸款限額以及利率管制等政策約束,卻具有傳統系信貸的功能(本質上為企業提供資金)。銀信合作採取信託公司將信託計劃向公眾以銷售理財產品的方式進行,實質是將銀行貸款切割成細片出售給客戶,而客戶也從中可以獲得比存款更高的收益。銀行在其中以其信譽發揮擔保或隱性擔保作用(儘管理財產品一旦得到銀行信用擔保就具有貸款性質,並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同時,銷售理財產品獲得的資金很多注入到實體經濟中,發揮同銀行信貸並無本質區別的作用。

信託公司作為單純的投資信託中介機構,不能吸收存款,但信託公司在「影子銀行「中充當需要資金的企業和尋求更高投資收益回報的家庭和個人的中介。許多因國家宏觀調控而資金吃緊的房地產開發商等企業無法從銀行借到款,需要從銀行體系外籌集資金,也願意支付比銀行信貸等正規金融渠道高得多的利息成本。擁有可供投資資金的家庭和個人成為潛在的投資者。銀行利用部分在監管視線外的信託機構,將貸款轉移給信託公司,由信託公司將貸款切割發放給客戶,從而將貸款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轉移出去。但很多銀信合作產品銷售收入事實上被注入實體經濟,其性質與銀行信貸並無本質區別,卻並沒有被計入銀行的存貸表內。在很多銀行的收益表中,這些事實上的信貸收入,卻被作為「中間業務」被計入,這也是今年以來很多銀行中間業務收入飆升的重要原因。[6]

儘管去年中國銀監會曾一度叫停銀信合作理財產品,但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截至今年3月31日,銀信合作理財產品規模仍達1.53萬億元。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產品中心統計, 2011年1-4月,銀行新發理財產品募集資金規模超過4萬億元,同比增長172.52%,超過2010年全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的一半。中國的銀信合作理財基本符合「影子銀行」的特徵:這些信託理財產品被銀行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後推向市場銷售給客戶,其利潤是被鎖定的,而風險完全被轉嫁到了客戶手中,與美國的房地產信貸證券化有相似之處。但中國的信貸資產證券化還沒有進入槓桿化的階段,處理起來相對簡單。[7]

2.企業轉貸指的是具有多種優勢能夠獲得資金(多指從銀行股市等正規金融渠道獲得的資金)的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將資金投放給難以通過正規金融渠道融資的中小企業,獲得高收益回報的行為。在傳統銀行融資中,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企業)在銀行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更容易以較低的資金價格融入銀行資金。一則因為發放給大型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出現信用風險的可能更小,二則即使出現違約也有特殊的處理方式,成本較低。發放具有政府背景的貸款(不管是發放給國有企業還是政府扶持支持的企業、產業、項目)讓銀行更容易獲得包括政治名譽在內的各種收益。對非國有大中型企業發放貸款同樣能獲得類似利益,為私營企業(尤其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則沒有這些好處。在股市融資中,能上市的大多是大型企業或高科技創業企業,有一定準入門檻,只有那些有一定資質的企業才能獲得股權融資。債券市場要求也很高,相關規定條件遠非一般企業能達到。於是,有條件能獲得資金的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向沒條件獲得資金的民營企業(特別民營企業中大量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尤其在貨幣政策收緊、資金市場供求嚴重失衡時更是如此。但企業間的這種資金往來並非暢通無阻,中國現行《貸款通則》禁止企業之間直接拆藉資金的行為,打破企業間的直接資金來往行為便成為關鍵。

於是,銀行委託貸款應時興起。委託貸款是「企業對企業」的「對點貸款」,指企業採取委託銀行向指定借款人(企業)發放貸款,貸款利率由委託方決定。銀行則充當中介人的角色,收取委託貸款手續費,並不承擔其中的風險。由於銀行發放給大中型企業的貸款利率比較低(通過股市獲得的資金相比委託貸款利率也有利可圖,因此部分資金來源於資本市場而非銀行),將這些貸款轉貸給其他企業實可以收取較高利率,中間存在一定利潤。於是,一些具備優勢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資金的企業便將銀行貸款或通過增發股份、發行債券等方式獲得的各類資金以委託貸款等形式轉貸放出,賺取中間利差。銀行也因能收取正常的貸款利息和委託貸款手續費收入而積极參与,為之提供便利。「從年初到8月底,已有64家上市非金融企業(90%是國有企業)發放過委託貸款。在這64家發放委託貸款的上市公司中,有35家的放貸利率明顯高於銀行利率,最高達24.5%,放貸總額則超過了160億元(大約1000億人民幣)。」[8] 雖然這些上市公司委託貸款中,不排除部分企業為其子公司及關聯企業提供融資,但更多的應是經營性高額融資投資行為。中國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2011年第二季度中有1/4的稅前利潤來自於向其他企業放貸收入。

3、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是在國家依法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等經濟主體之間的資金借貸活動。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和個人財富逐步積累,產業資本具有向金融資本轉化的趨勢,同時傳統正規金融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民間借貸就應運而生。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民間借貸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最高利率為基準利率的4倍。貨幣緊縮使不少企業的銀行資金供給中斷,被迫尋找新資金來源。民間借貸市場便愈趨於活躍。

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2011年上半年,民營經濟很活躍的溫州的民間借貸規模超過上年同期300億元,達到1100億元新高,年綜合利率超過20%。溫州89%的家庭個人和60%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

目前的高利貸市場大致存在兩種狀況:一些企業因為臨時性資金需求,暫時借入短期資金頭寸周轉,等獲得銀行正式信貸資金後迅速歸還,但因持續的貨幣緊縮政策,能獲得銀行貸款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少,民間借貸有長期化經常化趨勢;另一部分則是等待貨幣政策放寬後或者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後歸還資金中長期貸款融資,這部分資金逆國家宏觀調控而行,冒險利用民間借貸對沖宏觀調控帶來的貨幣緊縮。

中小企業沒有節制地依賴民間借貸(尤其是高風險的高利貸),導致風險不斷擴大,脆弱性進一步提高。不少中小企業只要能貸到款,不管利率多高,都大量舉債,能挺過這段形勢不好的時期就是,但並無調整跡象的從緊的貨幣政策對其構成挑戰現在應該是穩健的貨幣政策。

據中國人民銀行問卷調查測算,早在2008年3月末,中國民間借貸餘額就已達到2萬億~2.5萬億元,占同期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的6.8%~8.5%。中國銀監會負責人在2011年8月內部工作會議講話透露,已有3萬億銀行貸款進入民間借貸。與野村國際一份研報測算的2010年中國民間借貸的貸款餘額為2.4萬億較為接近。據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調查,2011年上半年廣東民間借貸的餘額約4500億元(假設民間借貸與GDP成固定比例,按廣東GDP佔全國八分之一來測算(2010年度廣東省GDP為46013億元),全國民間借貸餘額約為3.6萬億元)。可見,可以大致估計目前中國民間借貸餘額在3-4萬億元,占同期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比例的大約為10%。

更應關注的是,中國影子銀行放貸有從企業向個人蔓延的趨勢,這給監管部門帶來新挑戰。不久前,中國的銀監會對各級銀行監管機構發出通知,禁止銀行監管部門工作人員捲入 「人人貸」。 「人人貸」是一種個人之間的放貸行為,主要利用互聯網平台等中介進行交易,貸款利率跟溫州民間借貸年化25%的利率差不多。

儘管民間借貸是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由於民間借貸遊離於正規金融之外,存在著交易隱蔽、風險不易監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集資、洗錢犯罪等問題。需要對民間借貸的潛在風險進行必要提示,防止發生民間借貸高利貸化傾向引發風險事件。[9] 事實上,高利貸的無序發展並不能確保市場資源的合理配置,只有合理有節的民間借貸才對實體經濟起到促進作用。如果企業經營正常,資產狀況良好,只是短時期內流動性出現問題,短期合理的民間借貸可以發揮對正規金融的補充作用。超過企業正常盈利的高風險的高利貸活動風險比較高,一旦大面積的資金鏈斷裂蔓延開來,金融恐慌很容易打擊實體經濟。

4、海外貸款等融資創新。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資本管制日益受到衝擊,一些港資銀行等海外銀行對具有海外背景的公司企業發放貸款,這種海外貸款採取海外公司向需要償付海外供應商款項的中國公司提供外匯貸款的方式進行。這些貸款以內地銀行提供擔保而界定為銀行間貸款,而不作為企業貸款在銀行資產表上出現,內地銀行資產負債表就不顯示發放貸款行為,也就不用受信貸監管。

還存在其他承兌匯票、信用證等貿易融資創新。例如,當出口商從客戶手中拿到一份銀行保證付款的匯票時,銀行往往會以某種折扣將這張匯票變現,並將其記為一項貸款,再將這些匯票打包成財富管理產品銷售。有時候,銀行會出一張新的匯票而非現金。不管是哪種方式,這些貸款都不會出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正是為將這些表外業務轉移到表內,實施正常的金融監管,中央銀行宣布計劃將商業銀行的保證金存款中的承兌匯票、信用證、保函保證金存款納入存款準備金的繳存範圍。

中國影子銀行影響

西方發達國家金融的自然演進是以需求為牽引的,是金融需求引導著金融發展。因為西方發達國家是成熟的經濟體,國家對金融的管制是建立在市場化基礎上的,是對市場機制的補充,而不構成對市場的替代。當銀行提供的存款利息有限又有更高盈利機會時,就自然會出現其他金融資產對銀行存單的替代,形成「脫媒」現象。但這些不再進入銀行帳戶的存款流入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獲取比銀行高的利息。為了適應資產替代、金融脫媒的發展,一些與銀行機構相對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相應產生,形成影子銀行機構。可見,在西方發達成熟市場經濟國家,金融「脫媒」資產替代促進「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

而中國的非金融機構在「影子銀行」發展之前便早已經存在,是非銀行機構推動了「影子銀行」業務的發展。因為國家對金融實行嚴格管制,銀行是金融體系主導,是最大的金融資產——銀行儲蓄存款的提供者,在中國金融機構體系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非銀行金融機構只能從事有限的金融業務。長期以來,中國銀行體系保持著對金融活動的壟斷。但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銀行主導的正規金融活動(主要是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受到衝擊,正規銀行信貸、股市融資等資金流入「影子銀行」。「影子銀行」的發展增強了自身對體外資金的吸引力,繼而加劇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脫媒」現象。

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起源於民間借貸,發展於企業間拆借市場,將來可能成於資本?市場。在西方國家,是資本市場的發展造成了金融學的經典「脫媒」,「脫媒」又反過來又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發展,繼而推動「影子銀行」的成長。與西方脫胎於資本市場的「影子銀行」相比,中國當前「影子銀行」的信用卻依賴於傳統銀行信用。

西方的「影子銀行」是根植於資本市場體系的傳統信用市場和現代資本市場相互融合的產物。可以說,西方是「脫媒」催生了「影子銀行」,然後「影子銀行」信用和傳統銀行信用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全社會的信用體系。中國則是「影子銀行」推動金融「脫媒」,「影子銀行」的信用依賴於傳統銀行信用,過度創新和高槓桿率中國「影子銀行」的特點。目前,中國國內信託公司很多業務的開展尚依賴於銀行,處於為銀行優化報表、規避信貸政策限制提供便利階段,並不像國外「影子銀行」那樣,成為複雜金融工具創造的主導推動力量。[10]

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201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以外融資6.33萬億元,占融資總量的44.4%,中國影子銀行提供的資金規模幾乎與正規金融提供的資金平分秋色。巨大的資金流動對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帶來了猛烈衝擊,需要正視和好好應對。「影子貸款」可能有助於提高資金配置效率,但也存在不少隱患。

「影子銀行」可能引起中國實體經濟「空心化」。由於「影子銀行」業務的非正規性,其提供的資金價格更高一些,至少高於銀行信貸利率。不斷抬高的資金價格影響實體經濟的經營,甚至造成金融投資擠壓實體投資局面,引起社會實體經濟「空心化」。「影子銀行」資金更具逐利性質,,不少投放於高利潤投資,追求的是高於(通常遠高於)銀行放貸、購買國債等金融投資獲得的收益回報,這些收益非普通實體投資能獲得。其實,在當前中國大環境下,實體企業利潤率超過10%的項目不多,大都在3%~5%之間,對這些企業、項目來說,2%的月息難以使企業盈利。「發展實體經濟,要讓各類市場要素,特別是人才和資金更多地向實體領域聚集。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於發展實體經濟,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不斷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務,進一步放開市場准入,拓寬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增強實體經濟的吸引力,讓人們對做實業有興趣、有信心。」[11]

更讓人擔心的是,「影子銀行」提供的資金(不管委託貸款資金還是民間借貸資金),真正進入到實業投資的不多。很多「影子銀行」提供的資金主要流入房地產、大宗商品、藝術收藏等高風險、高收益領域,也只有這樣才更有可能保證高投資回報。受這種「金融投資」風氣影響,許多中小企業也無心實業,將本應投入到實業投資的資金再次放貸。確實,中小企業不會為了購買新設備、修建新廠房而借入月息2%的高利率借款。這種實體經濟「空心化」、整個國民經濟「金融化」將埋下隱患。畢竟,金融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離開實體經濟的金融經濟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全球金融危機的一個教訓是,脫離實體經濟單自運行的金融經濟將以危機告終。國家應該鼓勵實業投資、長期投資,從根本上提高經濟實力。只有建立在穩固、強大競爭力實體經濟基礎上的金融經濟才可能長久、持續。

其次,「影子銀行」業務可能影響市場取向的經濟轉型。從根本上說,中國「影子銀行」起源於國家嚴格控制金融導致正規金融不能滿足經濟需要,從而「影子銀行」以非正規金融的形式提供資金。一方面是正規金融活動,另一方面是影子銀行開展的非正規金融活動,這種「二元」金融結構帶有很鮮明的金融轉軌過渡色彩,這種國家管制與市場機制混合併存的狀況肯定難以避免「雙軌制」的各種弊端。80年代曾一度盛行的「將計劃內物資、商品倒賣到計劃外」「倒爺」也就再次萌發。

事實上,只要存在體制內價格和體制外價格的「價差」,受嚴格管制但又不可能完全管住的「體制內資源」流向市場化的「體制外市場」獲取「租金」就是必然的事,提供「灰市場」資金的「影子銀行」就產生了。在「影子銀行」發展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因為大企業(主要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利用體制上的優勢獲得國家正規金融體系(主要是銀行體系)資金,然後以更高的價格轉貸給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從中賺取「利潤」「租金」。獲得轉貸資金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需要付出比正規金融市場更高的價格獲取金融資源,增加了成本代價,自然是不公平的。這種「身份決定資金價格」的資源配置行為與「市場天生平等派」是相違背的。大型國企紛紛演變成「影子銀行」,可能通過金融控制行為,進一步強化在國民經濟中的優勢地位,甚至產生更多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支配行為,而這種控制並非是市場競爭的產物,而是行政干預管制的結果,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經濟的市場化轉型目標。

再次,「影子銀行」干擾貨幣政策的執行。「影子銀行」超出了傳統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範圍,對金融調控和監管提出了挑戰。高速發展的「影子銀行」增加了資金流動,對國家宏觀調控形成對沖,影響宏觀調控效果針對物價走高、通貨膨脹的現實,中央銀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後,流動性得到一定控制。而」影子銀行」提供的委託貸款、民間借貸、海外放款、信用證融資等增加市場流動性,對中國信用創造和金融運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相當一部分流動性就產生於為投融資過程之中,「影子銀行」提供的資金部分重新流入商業銀行體系,成為新的資金來源,增加貨幣流通。

此外,影子銀行可能形成社會多角信用風險。中國「影子銀行」提供的許多業務還有待公開化、陽光化、透明化,各種隱蔽的「影子銀行」業務遊離於正規金融監管之外,潛伏著一定風險。各種「影子銀行」業務都牽涉多方主體,一旦發生信用違約,將在一定範圍內產生連鎖反應,甚至在某些區域某些領域蔓延開來,導致局部金融風險。事實上,畢竟市場風險客觀存在。不管是什麼金融業務,一旦借款人未能獲取高於利息的收益,相關放款人、銀行以及企業多方利益、信譽和信用都將受到損害,大面積的違約甚至還可能對社會穩定產生影響。事實上,金融是經營風險的特殊專業機構,需要專門的技術、經驗、知識和人才,一般機構和個人所能涉足,大量非金融企業的介入很可能放大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難以長期持續發展。「非正規的地下銀行(私人放貸)依賴於私人關係,只要規模仍屬於私人性質,它們就能良好運轉。但隨著它們的擴張,個人知識和局限性必然會出現問題。香港是在此過程中使用的許多投資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在香港法院積壓的許多案件都與中國地下錢莊與借款者之間的糾紛有關。」[12]

中國影子銀行的風險評估

對中國「影子銀行」的風險,有不同的評估,有認為,不透明、規模龐大的不透明的「影子銀行」已成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重大風險,一旦宏觀經濟形勢發生逆轉,產生嚴重問題。「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已經開始威脅金融系統的穩定。由於大筆存款流出銀行體系,而銀行本身的存款也變得更加短期化和波動化,這將造成銀行的存貸期限錯配問題更加嚴重。」[13] 也有人認為,中國「影子銀行」還處於起步階段,還沒形成氣候,大可不必擔心。那麼如何評估已成為中國投融資活動一部分的「影子銀行」潛藏的風險?

向公眾銷售理財產品的信託公司創造的信託貸款和銀行充當中介發放委託貸款為資金緊張的基礎設施、房地產項目以及其他工商項目提供資金。毫無疑問,宏觀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將導致這部分「影子銀行」業務受到衝擊,尤其是投放到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更容易受到影響,甚至在局部地方、個別領域產生區域性行業性金融風險。這也是主管全國金融事務的國務院領導人近期多次強調「要守住區域性金融風險」的重要原因,特別是考慮到國家經濟衰退已呈長期化,國內房地產調控短期暫無調整的背景,相當一部分高負債的房地產企業、項目的償債能力將受到嚴重挑戰,與其發生業務的「影子」銀行也勢必受到影響。特別要注意信心崩潰導致的金融恐慌:「發生個別違約案例也可能導致大規模贖回,因為投資者並不清楚他們所投資的這些項目的財務狀況。短期內,信託貸款的數量可能會下降,更多資金可能會以存款的形式迴流到銀行體系中。」 [14]

同時也要看到,儘管中國「影子銀行」的信託投資貸款和委託貸款可能產生風險,但不會導致系統性的經濟和金融風險。委託貸款和信託理財投資不涉及銀行資產業務,與銀行經營狀況無直接關係,信託貸款失敗或理財違約並不會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而且,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占整個商業銀行體系的資產比重有限,風險在可控範圍內。中國「影子銀行」目前不會對金融系統造成系統性衝擊,更不大會導致全局性的金融危機。

信託投資公司出售的各種理財產品或信託計劃更多由個人投資者直接持有,這些投資者投資的資金大都屬於自籌,來源於從銀行存款或股市投資分流的個人自有資金,很少直接來自於銀行放貸。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隔離了商業銀行直接參与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等「影子銀行」業務帶來的風險。由國有企業等大型企業轉貸發放的委託貸款資金確實來自於企業指定的存款,但銀行只是在其中扮演中介角色,與銀行資產運用無關,不形成銀行資產業務,即使經由「影子銀行」經營的投資出現問題,也不構成銀行直接風險。委託貸款發生違約,損失由委託人——大型企業或個人承擔,不會直接增加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事實上,這些能發放委託貸款的企業都是巨型企業,實力雄厚,自身有相當的抵禦風險的能力,構成對銀行的緩衝防護帶。

從中長期看,信託理財和委託貸款因為和銀行系統有關聯,使得銀行難以完全避免「影子銀行」業務虧損帶來的風險。企業或個人投資者的「影子銀行」業務發生損失很可能對銀行經營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商業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不可能在影子信用擴張中完全置身事外。考慮到目前中國金融監管水平監管能力,銀行難以保證影子銀行資金來源中絕對沒有銀行信貸,企業或個人可能利用來自銀行的信貸資金進行委託貸款,造成委託貸款失敗,這些直接來源於銀行系統的資金會因「影子銀行」業務發生虧損導致銀行不良資產增加。但因為銀行監管部門近年嚴格金融監管,對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等嚴格監控,從銀行渠道流入「影子銀行」體系的資金比較有限,因此造成的損失也不會特別巨大。

可見,中國的「影子銀行」對個別地區個別領域金融安全形成一定壓力,但目前來看還不構成現實威脅,風險衝擊還在可控範圍內。對「存款流出銀行體系導致存款更加短期化和波動化,使得存貸期限錯配問題更加嚴重。」現象應當重視,但也還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其一,「影子銀行」導致的存款分流數量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因為中國儲蓄更多是缺乏存款利率敏感性的剛性儲蓄,受收益回報影響程度不高,為了投資高收益而轉移存款的居民家庭個人始終是少數。更何況,若不考慮風險因素,某種意義上這也符合金融當局一直期盼的「增加直接融資」意圖,大量存款湧入銀行體系未必是好事。再者,中國正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因為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以及文化背景等多種原因導致居民儲蓄長期居高不下,在整個社會人口尚未大幅度老齡化前,家庭居民的儲蓄偏好沒有明顯改變的跡象,只要源源不斷的新儲蓄進入銀行體系,被「影子銀行」引起的儲蓄分流以及存貸期限錯配問題就不會產生問題,就正如「公共汽車有人上,有人下,上下會動態平衡」。

當前,應當重點關注的是,房地產業劇烈調整對「影子銀行」產生衝擊從而對銀行業產生間接影響。由於房地產開發商從銀行借入的資金大約佔銀行信貸總量近10%的比例,一旦房地產價格下降,房地產開發商難以償還理財投資者和委託貸款投資人的借款,將進一步影響這些企業償還銀行貸款的能力。其他從「影子銀行」融資的中小企業也有銀行貸款(約佔未償還貸款總量的22%)需要歸還,一旦中小企業從「影子銀行」融入的資金難以按期歸還,銀行對這些企業貸款的質量肯定也將下降。這時,影子銀行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影響是在企業對影子銀行違約後第二波才會出現,這種衝擊是間接的、連帶式的反應。

儘管個別項目違約這樣的的經濟金融影響可以控制,但要注意由此引發的社會緊張。因為個別房地產項目的違約產生的恐慌可能導致理財產品大面積贖回。更充滿的挑戰的是,如果中國經濟驟然減速,經濟增長嚴重放緩,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房地產價格劇烈下降、其他工商項目大量違約,信心崩潰,企業資產負債表劇烈調整,資產被競相拋售,個別短期、行業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將轉化為長期、系統性、全局性問題。否則,中國「影子銀行」不會產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也不大可能轉化為全局性問題。

市場中有很多需求,由於嚴格的監管可能導致銀行沒法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而「影子銀行」應運而生。「影子銀行」雖然遊離於金融機構外,但有市場的需求。如果禁止其發展,會付出喪失金融效率的代價,甚至會逼迫更多資金轉入地下。無法陽光化是因為金融監管和准入門檻過高。事實上,「監管不是為了監管而監管,監管的目的是為了防範風險,最終目的還是促進發展。若因單純防範風險而監管,阻礙了發展,顯然是本末倒置。」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影子銀行帶來了創新,在不改變貨幣存量的情況下,增加了社會的信用供給。當然,影子銀行帶來的資金了流動超出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視野,對金融調控和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的『影子銀行』不能說是過度創新了,而是在整體看有某些領域存在過度使用的情況,比如地方融資平台。與其關注過度創新不如說是監管手段不足,導致總量過度,以及對金融資源總量的分布不合理,和與經濟發展速度不相匹配的問題。中國要約束「影子銀行」的過度發展,也要正確處理正規金融體系和「影子銀行」體系的關係。疏通社會資金在金融體制內外的循環,加強「影子銀行」金融風險體系的全面監管,避免資金鏈斷裂衍生的系統性衝擊,已經是擺在決策者面前更為緊迫的議題。

對中國影子銀行的評價

中國「影子銀行」的產生髮展與中國金融控制有關。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影子銀行」就是中國金融控制的產物。正是嚴格的金融控制導致正規金融不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從而催生非正規金融——影子銀行彌補正規金融的不足。從根本上說,要約束中國「影子銀行」的發展,必須正確處理正規金融體系和「影子銀行」非正規金融體系的關係,促進資金在金融體制內循環,減少在體制外的流動,逐步實現非正規金融「影子銀行」的陽光化、正規化。「如此之多的工業企業搖身一變成為準金融企業,突顯出中國經濟的扭曲。中國的利率管制意味著,國有部門的借款人能以人為的低利率獲得資金,而地位較不利的借款人只能在灰色市場中支付高得多的利率。」 [15]

市場中有很多需求,由於嚴格的監管可能導致銀行沒法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而「影子銀行」應運而生。「影子銀行」雖然遊離於金融機構外,但有市場的需求。如果禁止其發展,會付出喪失金融效率的代價,甚至會逼迫更多資金轉入地下。無法陽光化是因為金融監管和准入門檻過高。最終目的還是促進發展。若因單純防範風險而監管,阻礙了發展,顯然是本末倒置。」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影子銀行帶來了創新,在不改變貨幣存量的情況下,增加了社會的信用供給。「影子銀行體系是創新的源泉,其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本來放在銀行體系中的,而且只能形成債務性資金來源的錢,在相當部分轉變成股權投資,在這個意義上它是有非常積極意義的。」 [16]

事實上,還有一種可能,中國「影子銀行」很可能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發生調整,非但不會進一步擴張,反而可能出現局部萎縮。當前「影子銀行」的發展更多是貨幣快速擴張後收縮的階段性反應。貨幣緊縮了造成了信用環境和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具有融資優勢的企業在縮小主業經營規模的同時,自然有將經營資金轉為借貸資金生利的自利動機;同時,在貨幣政策轉向時期,借貸資本的收益率上升,而經營資本的收益前景下降,這吸引了更多的企業收縮原有戰線,而轉向金融放貸。一旦宏觀緊縮放鬆,中國「影子銀行」很可能有所調整。

「影子銀行」折射出中國目前的金融體制弊端,非正規金融控制過嚴導致相當部分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以及扣除通貨膨脹的實際負利率導致金融資產的替代等問題,決不能全盤否認、一概取締。潛在性的風險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影子銀行畢竟是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並存是其根本特徵,除對國家宏觀調控有負面影響外,非專業化和不受正規金融監管可能導致金融風險擴散。但只要處理得當,「影子銀行」問題不會引起大的震動,也不可能構成系統性、全局性的金融問題。中國政府能控制住「影子銀行」帶來的風險。「中國『影子銀行』規模相對小,運作形式比較簡單,槓桿率低,產品和工具的複雜程度遠比美歐等國家地區低。 [17]

不過,對影子銀行的潛在風險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若讓「影子銀行」 放任自流,放棄對「影子銀行」的監管,一旦影子銀行的資金鏈大面積斷裂,可能造成金融風險蔓延,產生系統性衝擊,國家逐步實現對影子銀行的有效監管是當務之急。

處理影子銀行問題上時要特別注意避免道德風險。儘管影子銀行一直處於正規金融體系外,但因金融風險的感染傳遞性,勢必對正規金融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為轉軌過程中,長期以來,政府干預過多,導致民間對政府信用的嚴重信賴。一些機構和個人也一直不懷疑影子銀行發生較大風險時政府實施必要救助的可能,從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冒險行為。政府對影子銀行的處理一定要避免鼓勵冒險的行為。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沈聯濤也對這種鼓勵冒險的道德風險表示擔憂「『影子銀行』脫離了政府的監管,而當問題暴露時,又因為後果特別嚴重,政府不得不救援,從而使得『影子銀行』成為了高收益、低風險的行業。」 [18]

政府一方面不能對「影子銀行」介入過多,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得不對影子銀行進行某些必要的管理,否則只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多。需要在二者間找到平衡。表面上看,政府似乎可以通過各種行政手段對「影子銀行」進行控制,但這只是指標卻不治本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甚至還可能加劇問題。從根本上說,推進金融市場化,減少政府對金融的控制才是解決之道。國家需要在嚴格市場監管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金融准入,通過更多金融組織的發展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融資服務,需要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使得資金市場更加反映供求關係,讓那些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和項目資金需求能得到更好的滿足,讓資金得到優化配置。允許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讓「影子銀行」陽光化、正規化。影子銀行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但美國加強監管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保留影子銀行體系飛速發展為主要內容的金融創新和金融自由化的基本成果、確認市場化仍是美國金融業未來發展基本方向的前提下,致力於改善和提高金融監管的技術和藝術,並將其儘可能覆蓋到所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所有的金融市場和所有的金融機構上。」 [19]

中國管制利率的政策是刺激影子銀行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收入不斷增加,企業儲蓄不斷提高,但企業家和富裕個體在正規金融市場上選擇有限,只有銀行存單、股市、債券、保險燈收益有限的金融資產可以選擇。通貨膨脹導致銀行實際存款利率為負,選擇銀行存單等於是補貼銀行。因此更傾向于飛存款,但股市又不斷下跌,風險很高,於是把資金投入非正規金融——影子銀行體系,獲取更高地收益,一般每年能得到超過20%的利息,遠高於2-3%的銀行存款利息。只有推進金融改革,放開利率,推動資金從影子銀行發放給企業的貸款流向正規金融,才可以減少「灰市場」。「如果不放開利率,就會推動更多資金轉入地下,除非進行金融改革,讓銀行有動機貸款給中小企業並實現貸款的多樣化,否則就難以降低黑市的重要性。」 [20]

同時,影子銀行之所以有市場,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影子銀行更貼近市場,更能有效地滿足市場需求。一些進行民間借貸的影子銀行大都在短時期內(多則3、5天,少則以兩天時間內,作出是否放款的決定,且經營成本估計僅為國有銀行的五分之一。影子銀行就地經營使得其對於緩解遭遇資金周轉困難的中小企業特別重要。但這種融資需求大規模地通過遊離於監管的非透明化方式給予滿足很容易演變為傷害經濟的「高利貸」。這種教訓在東亞等趕超國家曾經出現,「由於正規的金融體制受到比較嚴格的管制,尤其是利率水平過低,導致有組織的金融體制動員資金的能力降低,使得大量資金流出金融體制以外的無組織的有時甚至是非法的金融機構之中,從而形成資金的體外循環。由於社會資金嚴重供不應求,這些無組織的金融機構必然會趁機提高利率以謀取暴利,結果迫使投資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從而打擊了社會投資的積極性,阻礙經濟增長。」 [21]

中國應該關注所有可能開展「影子銀行」業務的機構,尤其注意管理好是以地下錢莊為代表的民間借貸可能帶來的風險。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公司都處於監管之下,政府可以進行有效的干預和控制。而明顯不透明的民間借貸對流動性的影響是非常巨大,政府必須關注這個巨大的風險點。如果監管部門不能夠採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規範的話,很容易引發局部性的危機。

注釋:

[1] 張茉楠:《加強全面監管 謹防「影子銀行」系統性風險》,《中國證券報》,2011年10月24日。

[2] 金立新:《信託是不是「影子銀行」?》,《金融時報》,2011年5月23日。

[3] 漢妮?桑德爾:《中國的「影子銀行」》,[英]《金融時報》,2011年4月8日。

[4] 易憲容:《中國「影子銀行」的特徵及風險》,《上海商報》,2011年9月6日。

[5] 沈而默、何欣榮:《「影子銀行」行走在灰色地帶》,《半月談》2011年第12期。

[6] 劉利剛 :<中國影子銀行威脅金融穩定>,[英]《金融時報》, 2011年10月17日。

[7] 談佳隆:《影子銀行放貸逼近全國一半:「剿」還是「撫」?》,《 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5月31日。

[8] 劉志奇:《委託貸款過盛 存在隱患不小》,《經濟日報》,2011年10月25日。

[9] 王宇、王培偉:《如何看待當前民間借貸?——專訪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新華網2011年11月10日北京電。

[10] 金立新:《信託是不是「影子銀行」?》,《金融時報》,2011年5月23日。

[11] 人民日報評論員:《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人民日報》,2011年12月19日。

[12] 漢妮?桑德爾:《中國的「影子銀行」》,[英]《金融時報》,2011年4月8日。

[13] 劉利剛:《中國影子銀行威脅金融穩定》,[英]《金融時報》,2011年10月17日。

[14] Mark Gongloff:《中國影子銀行:下一個次貸危機?》,《華爾街日報》,2011年10月27日。

[15] 漢妮?桑德爾:《中國國企變身「影子銀行」》,[英]《金融時報》,2011年9月7日。

[16] 李揚:《要優化投資資金來源結構》,《2011財新峰會:中國與世界尋找真實的增長》,財新網,

http://video.caixin.cn/2011-11-12/100325515.html

[17] 沈而默、何欣榮:《「影子銀行」行走在灰色地帶》,《半月談》2011年第12期。

[18] 談加隆:《影子銀行放貸逼近全國一半 高壓監管或適得其反》,《中國經濟周刊》,2011年5月31日。

[19] 李揚:《中國影子銀行發展與金融創新》,《中國金融》,2011年第12期。

[20] 漢妮?桑德爾:《中國的「影子銀行」》,[英]《金融時報》,2011年4月8日。

[21] 赫國勝:《趕超型國家金融體制比較》,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頁。


推薦閱讀:

外媒制中國地方政府影子銀行風險全景圖 上海風險居首|風險敞口|銀行承兌匯票
中國影子銀行到底是什麼?

TAG:銀行 | 中國 | 發展 | 影響 | 影子銀行 | 影子 |